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白芨忍冬

    然而傻小子旺财在图书馆楼上楼下跑了好几趟,还不知道,小姑姑和小姑夫压根儿就没在图书馆里学习呀。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会晚一些更,可以不熬夜啦,等着明天看

    第64章

    找不到小姑姑和小姑夫的旺财,只好带着还没完成任务回到了赵家。

    这会儿赵春芳已经把饭都做好了, 赵老先生也拉着宝福姐妹出来坐了, 阿福的模样儿还是有点儿不太情愿, 八成是再房间里看书看得太上瘾了。

    “金梅她大嫂啊, 你这烧肉可真是香啊。”

    赵春芳笑着谦虚,她看赵老先生身体状况不大好, 就想着可能是牙口也不太好,就把土豆和肉都炖得烂烂的,方便咀嚼。

    “金梅她俩咋不回来啊?这都几点钟了?平日里留您一个人在家?”

    赵老先生摆了摆手。

    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学者, 有着一股子工匠精神, 就喜欢闷头儿搞研究,并不喜欢过多的社交啊,交际啊。

    哪怕是自己的儿子和儿媳他都是并不做过多接触的, 研究到深处,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时候,他更是把自己一个人闷在屋里头儿, 都不跟燕金梅俩人交流。

    “我喜欢清静, 不喜欢太热闹,你们今儿啊是来得巧,我刚结束了一本德文著作的翻译。”

    赵春芳:好吧,啥国啥作我听不懂。

    “赵爷爷,那我以后要是想来看书怎么办啊?我怕打扰您。”

    阿福端着饭碗还在心心念念那一屋子的藏书,她要是能有一半儿的书,就是睡觉都会笑醒啊。

    赵老先生也难得看这个小女孩儿有些眼缘, 也没觉得他在眼前会翻新,索性答应了让她每个周末有空可以来拿了书回家去看。

    赵老先生如此爱书的人,当然也是瞧见了阿福看书时对书的热爱,才肯




分卷阅读141
    答应的。

    “真的吗?谢谢赵爷爷,我一定会好好儿爱惜书的!”

    阿宝默不作声,毕竟她对那一墙的古书是一本都不感兴趣,旺财无辜地眨了眨眼睛,他可不清楚,那都是些啥啊?

    赵春芳觉得金梅有一些过分了,她原本以为,金梅在不在家做饭都无所谓,偶尔让赵志文父子吃吃食堂也不见得有什么不妥的。

    可如今看来,赵父的身体着实是不太好,作为媳妇儿,金梅咋说也该是照顾着呀。

    “老先生,我瞧着金梅也不懂事儿了,每天不着家,不回来照顾找您,还见天儿地往外头跑,实在是不应该啊。”

    赵老先生摆了摆手,“不是她的事儿,这姑娘够好了,我一直就挺喜欢这姑娘的,不好的啊是我家小子啊。”

    后来赵春芳试图询问是咋回事儿,可愣是问不出来个所以然来了。

    旺财心里头就纳闷儿,也不敢说话,这大妈平日里在三叔家不是这么说的啊,她不是当着我小姑的面儿说老赵家爷俩儿不是好东西吗?

    旺财:大人们啊,变脸真是快啊。

    等大家都吃完了,赵春芳把碗筷给洗干净了,燕金梅两口子还是没回来。

    赵春芳索性就不打扰了,带着三小只就回家去了。

    老三家里头,燕建学两口子也是外出没回来。

    赵春芳就纳了闷儿了,这一个两个的都干啥去了啊?

    “大妈,你今儿还摆摊儿不?要不要我陪你去啊?”

    赵春芳看了看一脸呆萌的旺财,摸了摸他的头,再看看宝福姐妹花儿,一个进屋里看杂志去了,一个进屋里看接回来的诗经去了,算了她自己还是摆摊儿赚钱吧。

    自打顺子带走了她攒下的那些钱,她自己愣是连摆摊儿的动力都快没了。

    旺财帮着赵春芳搬东西,擦桌子的,勤快得很,他从小儿就跟着赵春芳,跟阿福一样,从小就拿着赵春芳当妈的。

    这俩人忙活忙活就一直把晚饭的点儿给忙了过去。

    等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的时候,赵春芳等了一上午的燕金梅就等在院子里,她等了一晚上的燕建学夫妇也在。

    “你们可真成啊,干嘛去了啊,耽搁这么久的?”

    燕建学:我们俩开会啊,大嫂不是说我们不用去看金梅了?

    燕金梅:我办自己的事儿啊,大嫂没提前说要找我的啊。

    赵春芳觉得还是先问金梅要紧。

    “梅啊,你公公身子骨咋看着不太好呢?你今儿一天干啥去了,我看你公公平日里就吃点儿米粥?”

    一说到这儿,燕金梅的脸就拉下来了。

    她知道赵春芳要说她什么了,那些不过都是幼儿园那帮子同事最喜欢说的,也是喜欢说给她听得,让她浑身不舒服的话。

    “金梅啊,你这样不成啊,你得照顾你公公啊,我看他老人家家的,腿脚不好,牙口也不好的,你就在锅里头煮了小米粥,那哪儿成啊。”

    燕金梅黑着脸不做回答,专心地吃着手里的石榴。

    “金梅啊,你大嫂跟你说话呢,你干啥装聋作哑。”

    燕建学都看不下去燕金梅这个敷衍的神情了,禁不住在一旁敲打敲打她。

    “大嫂,三哥,你们是不懂,我公公的事儿我压根儿插不了手。老赵家一家子都是工作狂,尤其是我公公,那就是个为了艺术献身的主儿,他都查出来得病了,还是不住院,就是要好好儿在家里搞研究,说是救了也没啥结果,还不如在大限之前好好儿为学术事业奉献一下。”

    听到这儿,赵春芳和燕建学夫妇都惊着了。

    得了病不去治,非要赶在病发前搞研究,为学术视野献身?

    赵春芳只听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燕建学觉得自己这辈子见不到这么深明大义的人了。

    “你和志文就由着他?”

    燕金梅朝天棚犯了一个白眼儿。

    “你们以为我想啊,我劝了,没用,人家西医说是晚期,手术希望很小,最多百分之一。我怎么劝都没用,最后还嫌我在家里吵,干脆让我出去住。”

    阿福:原来小姑姑不是离家出走的啊,吓死我了。

    “人家老人生了病就是格外矫情,你也别由着他啊,帮帮忙啊,做做饭,烧烧火,你不是都会吗?”

    赵春芳想起来人家赵老先生那点儿子吃食,心里头就有些难过。

    “大嫂啊,你就消停会儿吧,什么矫情不矫情的,我公公就是不乐意,我做饭给他吃他也不乐意,总之就是我挨着他。你猜怎么着,赵志文觉得他爸为学术而奉献的精神应该继续鼓舞,然后他舅也学了他爸那套。”

    燕金梅在家里被两个工作狂逼得也彼此快轴转起来,心里头还是十分怀念咋大罗村儿做公社小学里一条咸鱼的时光的。

    赵老先生不乐意看病,家里头也不乐意留人的消息传出去,就变了味道。

    什么,燕金梅这个农村媳妇儿只是贪图享乐,不照顾公公,还成天在外头晃悠的消息就遍布各地了。

    尤其是幼儿园,就是一个口舌是非之地。

    那些老师没事儿就凑在一块儿,嘟嘟囔囔地调侃燕金梅,把她从刚来幼儿园到现在消息都拿出来调侃。

    任谁还不知道,一个农村的小学老师竟然一越枝头,嫁给了赵志文。

    不生孩子也就罢了,居然还不照顾老人。

    女人的嘴啊,就是最可怕的东西了。

    “大嫂,我知道你跟她们的出发点不一样,她们是损我,你是关心我,你放心,我好好儿的,问题都处在他爸身上。”

    赵春芳仔细想了想,的确买这种事儿燕金梅的同事要承担主要责任的,其实燕金梅处理问题也没那么体面啊。

    这赵志文就不能好好儿哄哄燕金梅,然后自己作为一个儿子多伺候伺候他爸?

    金梅咋说都是个女的,还能衣不解带地去在医院守着一晚上?这时候儿,赵志文不出现,还等着干啥呢啊?

    “大嫂,我就死不乐意那几个幼儿园老师,不然我也乐意干这个动作。

    别的不说,阿福是看出小姑姑撒谎了,因为小姑姑说完这句话,摸了摸鼻子。

    阿福:林铮跟我说过,说完谎的人才会说完话去摸鼻子啊。

    赵春芳也没别的意思,铁定是跟那些个好事儿幼儿园来时不一样了,她是希望金梅两口子和和美美的,健康幸福的。

    哪怕如今赵老先生的情况并不乐观,小姑姑也不应该是去如今维护自己的机会啊。

    “大嫂,你知道我今儿其实是去干啥了?”

    赵春芳摇了摇头,她哪里才得到呢,这北京城那么多,就算是她和早志文藏到了学校里的一个随便房间,赵春芳这会儿可能都看不火来。

    “我听说了一个特别好的中医,就是出诊地点有点



分卷阅读142
    儿远,我估计啊我公公铁定不喜欢被喂药之类的,索性我就显出找找什么别的疗法。”

    燕金梅今儿就是同赵志文一块儿去了一个中医那儿,想着给她公公找一找好的房子抓了先喝着啊。

    总不能晚期就什么都不治了啊。

    赵春芳:这就是说合着,你跟赵志文和好了?

    她心里头纳闷儿,那金梅两口子生气啥呢啊?

    作者有话要说:  一个工作狂的公公。

    第65章

    赵志文像极了他爸,也是个沉迷研究学术的工作狂。

    可是赵老先生是个研究古籍经典的工作狂, 而且是到了废寝忘食那种地步的, 而且还是有了病不治疗, 拖到如今的晚晴境况。

    赵志文和他爸还不一样。

    他是个“假”沉迷学术工作。他喜欢去听各种报告, 接各种会议,然后去做一些社会研究。

    那是不是这么忙碌有这个必要呢?很显然, 也没那么多必要去同其他人研究和分享一些成果的。

    赵志文这么频繁地出去开会、作交流,的确给他的工作晋升带来了很便利的条件,可是对学术研究和教学质量上, 并没有什么帮助。

    可以说, 赵志文自打读了硕士以来,渐渐地变得偏离了学术道路。

    燕金梅气的也是这个。

    并不是说燕金梅阻碍赵志文去参加会议研究,而是赵志文明明在读大学那会儿还信誓旦旦地同自己说, 他要搞研究,搞分析,要进自己老爸的研究小组去。

    到头来, 还不是一直空话。

    不仅仅是燕金梅, 赵老先生闲暇的时候也会因为,自己的儿子沾染上了铜臭味儿而感到苦闷。

    尤其,自打赵老先生身子骨不好了以后,又拒绝了接受进一步痛苦的治疗,而是选择用有限的时间去做研究,尽可能多为后人们留下些东西。

    可是这个时候,赵志文还是忙碌着他原本忙碌的东西。

    呆在家里的燕金梅, 面对拒绝救治的公公,说不出什么劝慰的话来,只能执行他的命令。

    在外人看来,燕金梅放弃了对赵老先生的救治,就是大不敬。

    就这情况,你让燕金梅咋忍?

    顺子:小姑,你做得对,我都想去帮你揍我小姑夫!

    阿福:没想到,我小姑夫是这样的小姑夫,不要理他了。

    不过,其实除了燕建学夫妇俩,其他人多半都没听明白,生气的关键在哪儿。

    “金梅啊,他现在为了提职称,去应酬参加各种活动,也有他自己的道理,我也听几个朋友说了,现在这情况再学校里也不少了,你也别太古板了。”

    燕建学虽然也看不惯这类人,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人还是不少的,也并算不上什么见不得人、登不得台面的事儿,没必要抓着不放。

    燕金梅起初只是看不惯他经常不在家,后来知道了内情,竟然有些怀疑这还是不是那个当初再大罗村儿自命清高的赵志文。

    知道,后来他爸都被强制留下住院了,他还是没费更多心思回家里。

    燕金梅就是在这样一个节点,再也不想跟他好了的。

    “但凡他对他爸还能好上一点儿,我也说不得什么啊,他还是不着家,为了早点儿提一提职称,都亏了我公公那一屋子的藏书了。我公公说了,那些个书,只给以后要做学问的人,绝对不给他。”

    阿福这回听明白了点儿,赵爷爷想把书送给有缘人。

    阿福:赵爷爷呀,要不你考虑考虑送给我呀,我还真的挺想要的。

    阿宝看了看旺财,旺财看了看阿宝,两个人选择安安静静地吃饭就好。

    “那你最近怎么又回去了?”

    按照燕金梅的脾气,日子过到这份儿上,两口子就该离婚了啊,还凑合啥呢?

    赵春芳忍不住斜着眼睛瞪了瞪燕建学,这老三说啥傻话呢啊,人家两口还离婚呢,就问这问题啊?再说了,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啊,瞎棒打个什么鸳鸯。

    “志文可能是被我公公教育了,据说是好几天都没出了家门儿,现如今已经准备重新走上学术道路了,已经准备重新申请研究项目,就是我可不知道他这回,能清醒个多久。”

    老燕家的人,自然是希望燕金梅把日子过好的,能不离婚就千万别离婚,不为别的,就为了燕金梅能够别干出后悔的事儿来。

    现在眼见着燕金梅和赵志文的婚姻迎来了挽回,他们心里头也是舒畅的。
1...7273747576...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