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白芨忍冬

    “最近他陪着我去教室里自习了,说是要找回研究学术项目的感觉,还帮我参谋考哪个大学。”

    燕金梅边说着,脸颊上还洋溢气了幸福的表情来。

    旺财一听就觉得不对劲儿了啊,啥叫小姑姑和小姑夫天天都在教室里自习?今儿不是说了俩人在那个啥图书管理自习的吗?

    他还楼上楼下跑了好几趟来着啊?

    “所以,小姑,你今儿一直都在教室里自习?我说我咋……”

    “没,没,我今儿啊去了一个中医那儿,给你赵爷爷抓药来着。”

    听了这话,旺财才顺了一口气,原来也不是他太蠢,实在去错了地方啊。

    阿福:旺财啊,这有区别吗?你不都是没找见吗?

    晚上,赵春芳和燕建学也没多留燕金梅,就让燕金梅趁着天还没黑,赶紧回家去了,毕竟还有老人要照顾。

    就着赵老先生这个情况,赵春芳也不知道这一时半会儿要不要通知田秀平,有空儿就回来瞧一瞧老亲家。

    另一边儿,她还在感慨,生在城里不城里的有啥用呢,这身子骨儿啊都没有在家里务农的乡下老头儿老太太身子硬朗。

    所以啊,还是要有一身强健的体魄。

    这一点,燕建学和胡娴也是十分赞成的。

    他们两口子咋说也是部队出身,虽然是没日没夜做实验搞研究,可是这个最起码的体能训练还是不松懈的。

    第二天,三个大人们就一拍即合,说是要安排家里的孩子们进行体能训练。

    得知这么消息以后,顺子立马儿买了去南方的车票,既然年龄躲不过了,他腿脚上一定要躲得过呀。

    阿宝、阿福还有旺财没躲得过去,开始每天早上都要进行的跑步训练。

    阿福:这是造了啥孽了啊,咋就突然间这么折腾人啊?

    旺财:姐,为啥突然进行长跑训练啊?

    阿宝最是神色淡定,因为在学校里头,她可是运动会上的长跑比赛中的佼佼者啊,跑跑步锻炼身体对她来说,不在话下啊。

    阿福,作为一个从小体能就跟不上节奏的小姑娘,果不其然在每天早上的晨跑训练当中,阿福成了吊车尾。

    一开始跑步,燕建学不敢不运动量给增加得太多,就是简单的慢跑个三公里,具体参照就是绕




分卷阅读143
    着整个街道跑上一大圈。

    现在是暑假,北京的天气还热得很,三小只就只能赶在天热起来之前赶紧去跑步,要不然就只能顶着太阳在街道上奔跑了。

    每次跑完步回来,三小只都是急急忙慌地去抢着洗澡,不然啊,还真是要在这儿给热死了。

    阿福最是叫苦不迭了。

    她运动细胞就好像从小就不太发达,体力也有点儿差,也就是空有一手狠劲儿,偏偏使不到腿上去。

    以前帮着田秀平搬东西,她从来不在话下,胳膊能拿起旺财都能拿起来的重量。

    可这跑步啊,却是当真要了阿福的半条小命儿哟。

    “大妈啊,阿福可以不去跑步的吗?太累了,真的太累了啊。”

    赵春芳看着满脸热得发红的小阿福,也是有些不忍心。

    早上虽然没有太阳,可是热气还是不小的,跑上几步,阿福的小白瓷一样白嫩的小脸儿就红彤彤的,好像一个熟了鸡蛋似的。

    “阿福啊,热不热?”

    阿福一边儿摇着手里的蒲扇,一边儿狠狠地点点头。

    她在这么晒下去啊,回头开学,林铮都要不认识她了。

    赵春芳想到了阿福小学那会儿跳皮筋儿的笨拙模样儿,还是狠狠心,咬咬牙,“还是要跟着跑啊,锻炼身体!”

    阿福就是再有多少个不愿意,也架不住家里头三个大人都下达了这个命令。

    阿福:奶啊,你在哪儿啊,你来救救阿福吧,阿福不想跑步啊!

    阿宝看了看这距离,谈笑风生啊,这还不是分分钟是事儿,最最重要的是,这也完全不需要跟人比着跑,就是个慢跑嘛,小意思。

    这也让赵春芳很是惊叹了。

    阿宝的运动天分当真这么好?

    赵春芳想起了自己家男人,燕建国,在田里耕地的时候极其灵活的模样儿。没跑了,阿宝这运动能力随她亲爸啊。

    旺财就是跟得上宝姐,拉得了福姐,俨然就是一个瞻前顾后的承接着。

    燕建学看着旺财的目光也是眼前一亮啊,这老五家的这个小子,明晃晃以后是党领导的料啊!

    燕建文:三哥,你别逗我了啊。

    看着三小只的清晨训练渐渐步入正规,不满足于现状的燕建学,又开始琢磨了新的训练方法去了。

    阿福:三叔啊,你可饶了我吧,我可是求你了啊!

    第66章

    老燕家的地里全都种上了土豆和地瓜。

    还记得当年大罗村儿第一生产队的最佳产量能手吗?

    今年眼瞅着老燕家的地里又是一波又一波的的丰收啊,老燕头儿和燕建业的心里头就是俩字儿“舒坦!”

    在田秀平的受意下, 老燕家把老沈家的地给收了。

    沈铁民跟沈翠兰也去了南方, 混得咋样儿, 暂且不知道, 反正呆在家里带着孩子的胡春花是挺舒坦的,地里不正经下去了, 整片的地平日里到是有一半儿在闲着。

    沈铁民和他媳妇儿每个月能寄回来点儿钱给她和孙子花,俩人去了南方的服装厂里上班儿,现学现会的, 还给俩人分了一个小小的隔间儿住着, 还算是踏实。

    这样一来,胡春花在大罗村儿又能挺得起后脊梁了。

    胡春花:看见了吧,全世界又不是就你们老燕家才有工厂!

    她到时不担心沈翠兰寄没寄钱回来, 姑娘嘛,那都是放长线钓大鱼的。

    这一来二去啊,胡春花和老沈头儿就越发不想下地干活儿了。

    与其说是老两口儿, 还不如说是老沈头儿自己, 一斤耕不动那么大面积了,也就是能自己留了三分之一,没事儿种点儿青菜啥的,自己吃上一吃。

    剩下的地白白空着,也是让人觉得怪浪费的。

    原本胡春花是打算租给谁家去种,这样每年还能那个租钱。

    可是大罗村儿整个村儿里的精壮劳动力,大部分都去了老燕家的工厂里, 哪儿还有那么多年轻小伙子留下种地的?

    问来问去,谁家也不想多种这点儿地,费力不讨好啊,种地赚几个钱?去做工人能赚多少呢?

    最后还是老燕家对老沈家的地动了心。

    原因也简单,一则两家的地连在一起,买了他的,就能立刻并到自己家的里去。

    二则,就是田秀平还跟王老板商量好了,一旦年底,这北方的饭店生意好起来,回头鸡肉饭里的配菜原料,什么土豆啊啥的都要从老燕家这儿的村儿里拿。

    到时候需要的数量,那可是海量,老燕家包多大的地都能够使啊。

    胡春花一听说问了一大圈儿,只有当初打听过消息的老燕家,乐意出钱去买这块地。

    她本来还蹑手蹑脚地不想把地放给人家,以为老燕家非要这地不可。

    可是田秀平压根儿不吃这一套。

    整个大罗村儿,谁能痛痛快快拿出来几千块钱买你的地啊?这不也就老沈家了吗?

    田秀平:还敢跟我端着?那我倒是要看看,我不买还谁能买你的!

    僵持下去也就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胡春花怂了。

    没法子,村儿里没别人能有实力收这块地啊。

    最终,田秀平花了一千五,收了老沈家三分之二的地。

    胡春花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千,瞧见这些现金的时候,差一点儿忍不住每一张纸票子上都亲一口,就是害怕田秀平笑话自己,才硬生生憋回去了。

    她心里头早就炸开了花儿了,这么多的钱啊,还不是想买多少肉就买多少肉?

    老燕家的鸡蛋已经装进了纸盒子里,盖上了“田婆鸡蛋”的印章,准备卖到省城里头去。

    再说那些个加工厂里的鸡肉,也都是分开装好了包装,用着顺子从南方带回来的技术,把那些个肉都给真空包装上了。

    说是只要到时候保持低温一点儿,运到不太远的地儿就坏不了。

    田秀平先是去了省城,找了一个卖鸡蛋副食的摊子,订出了不少的鸡蛋单子,也算是鸡蛋拿到省城里头的试水。

    省城的进货送货,一顺水儿就交给了家里头唯一能开大货车的燕建国,还有镇守在总店里的富贵儿。

    富贵儿虽然做生意没有顺子那么高的天分,可要是说执行力上,那是没得跑得,只要交给他啥活儿,他一定各方面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绝不叫你失望,只不过你就是别期待他回头能有啥建设性和创新性。

    看着差不多家里头又步入了正轨,田秀平就舒心地找到了厂子里的小关红,给她一顿行政提拔。

    这还不忘回了家警告燕建文,“关红那姑娘啊有能耐,够厉害,有几分当年你妈我的天分,我觉得我要是回头出去谈生意啥的,厂子交给她我也放心啊。”

    燕建文也是不好意思,只能不住地点头。

    田秀平看



分卷阅读144
    着自己儿子这个傻德行,就恨不得自己去找关红先把结婚的事儿给提了,省得以后这么好的小姑娘让别人给追了去。

    老燕头儿见了这景象,不由得吧唧几口烟,吐出一圈圈儿的烟雾,“老婆子啊,孩子们自己的事儿啊,你就叫他们自己啊,忙活自己的,别跟着瞎操心,有时候压根儿就用不上你!”

    田秀平也就没插手,反而是盘算起了老燕头儿。

    “老头子啊,你想阿宝和阿福不?你是不是一年没见着她俩了?”

    老燕头儿一听见说阿宝阿福,眼圈儿一瞬间就红了,啥一年没见了,都快四百天了,早就超过一年了啊。

    他都不知道阿宝和阿福是高了还是胖了的,也不知道她们俩新学校里的校服是个啥颜色。

    原本觉得,忍了半年就能等到俩小宝贝疙瘩回家来过年,可是谁料到出了朱经纬那档子事儿,他就只能在大罗村儿里搂着家里头的莱旺过年。

    再好不容易等到了暑假,家里头又是忙活厂子又是忙着收地的,也没顾上叫北京的孩子们回来。

    老燕头儿:我想我孙女儿啊!我孙女儿啥时候回来啊!

    田秀平猜出来了老燕头儿的心思,这才准备打定主意带着他一起去趟北京,见见孩子们的。

    可她万万没想到,话一说出口啊,这老燕头儿就泪眼婆娑,眼看着一个老庄稼汉子就要哭出来了。

    “老头子啊,你干啥你干啥,跟我俩结婚这么多年了,我还是头一回瞧见你这么感性啊,当年金桂走那年,你不也是她走了才哭的?我这咋感觉你现在就要哭出来了?”

    老燕头儿硬是吞咽了两下,忍住了情绪。

    “我都四百多天没见着我小孙女儿了。”

    老燕头儿这话说的声音小,可田秀平听得分明也清楚,忍不住捂着嘴偷着乐起来。

    “行了啊,我带你去,还带你看磊磊去,你这个当爷的不是还没见过呢。”

    老燕头儿:你给我看我的俩宝贝疙瘩就行啦,岁数大了,挨个儿喜欢喜欢不过来啦。

    当天晚上老燕头儿就开始捉摸着带点儿啥去给俩小孙女儿。

    田秀平被他折腾得受不住了,“别琢磨了,啥也别买了,北京要啥有啥。”

    可老燕头儿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啊,不一样不一样的,大罗村儿里的东西跟北京的怎么能一样呢?

    村儿是家,东西呢都有家的味道,北京的味道再全,哪也比不上家乡味儿。

    田秀平:你是傻了吧,老大家的跟过去了,那就是咱们家的家乡味儿。

    最后,老燕头儿不顾田秀平反对,愣是搬了搬箱子的青苍山里的野果子过去。

    由于半箱子实在是太沉了,在田秀平的极力反对下,老燕头儿还是只带了十几个装在包里,为此还闷闷不乐了一路。

    当然,老两口儿的出发,其实没那么顺利。

    王淑芬可是早早儿就打好了如意算盘,下次田秀平再去北京,自己和富贵儿是一定要跟着去一趟的。

    她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富贵儿。

    王淑芬:我们家富贵儿不比顺子差啊,很能耐的啊!

    田秀平咋能轻易地就同意了这档子事儿呢?且不说该不该去,就说能不能去的问题。

    如今老燕家的货物输送,还多半是富贵儿在接手承办的,燕建国更多的就是负责送货。

    这富贵儿要是有个三天五天的不在,估计送货渠道就得乱套。

    没办法,出了富贵儿,哪儿还有人这么熟悉流程,能不出岔子的?

    田秀平:我不放心把活儿都交给傻儿子们办。

    至于王淑芬嘛……田秀平想了想,家里还真是没有说她一定要在的道理,那行吧,那就带着王淑芬去一趟北京吧。

    王淑芬听到这个消息倒是傻了,她不是自己想去,是想富贵儿去,也不对,她也想去,但是她不想一个人撇下了富贵儿去北京啊。
1...7374757677...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