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是知青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其远兮
今天可以不分长□□女放开了吃。有鱼有肉还有鸡,收成好这些荤菜的份量也比往年多。
小孩子看到肉眼睛都亮了上桌就喊着要吃肉,不会自己夹的央求同桌的大小孩帮着夹,夹到碗里了筷子太碍事用手拿着吃。
那些成了家的男人们坐在一起喝酒聊天菜没怎么动,另一桌有小孩子的荤菜早就见底了。
一顿年夜饭樊先鸣没吃多久就饱了,他也不讲客气吃的全是肉,蔬菜一口都没吃。这些肉做的不咸,炖汤吃的多了桌上的酱油烧肉连着吃了好大几肉,又喝了一碗鸡汤就饱了。
孩子们吃饱了都跑出去玩了,男人们还在喝酒,女人们吃完了在旁边聊天。大婶会时不时的去男人那桌看两眼问菜有没有冷,冷了拿去厨房热了再端出来。有些备的比较多的下酒菜,看着碗里菜没了端进厨房再端出来就是一满碗。
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吃年夜饭,知青们也不例外。下午杨明义去小河里抓了一条足有一斤重的鱼,昨天丁文珊向村民买了一些蔬菜,有鱼了菜看起来也会丰富一些。
知青院子里完全没有过年的气氛,就是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顿比较好的饭。
收拾完堂屋和厨房还没七点。
“小薇,今晚村里肯定很热闹,我们出去看看好不好。”让她回房里待着她难受,本来是热热闹闹的新年他们怎么过的有些凄凉。
“好,等我回房换件衣服。”杨明义他们三个吃完饭早就出去了,她和丁文珊要收拾才弄到现在。今天年三十想感受过年的热闹气氛,赶走布满全身的孤寂感。
换上棉袄和丁文珊出门,今晚的守岁还不知道要怎么过。他们连鞭炮都没有买,鞭炮生产队里有就是太贵了,都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没有祭祖也不放新年鞭炮。
下了桌樊孝虎喊他出去玩,刚刚吃太多有些撑想歇一会儿就
分卷阅读30
没有出去。今晚还要陪爷爷守岁有的是时间玩,现在玩累了怕晚上熬不住夜。
小孩子们睡着了没事,孙子辈还有大伯二伯和爹都陪着爷爷守岁,他以前身体不好从没让他守过岁,爹祭祖的时候特意叮嘱了他今晚不能睡着要陪着爷爷说话。
早上起那么早晚上还要通宵,从没熬过夜的身体想想就很难做到。
樊先鸣搬张小凳子坐在一堆女人旁听她们说家长里短,手里还拿着根红薯干啃。听到说起知青竖着耳朵听,说的都是隔壁村知青的事。
知青这个词第一次听到是在电视里,爷爷喜欢看年代剧她也瞟过几眼,那时小也没弄清楚知青的意思。这个年代在他的记忆里只有穷,其他的都不知,如果没有樊先鸣的记忆,在这里他一天都过不下去,语言不通就是最大的难题。
八卦正听的津津有味,樊孝虎跑回来拉着他就往外面跑。都没弄清楚是什么情况听到前面他们家的那群孩子在喊“小堂婶”。
他对“小堂婶”这个词非常敏感,谁让樊孝虎总说林小薇是他媳妇,还喜欢喊林小薇小堂婶。
“孝虎,林小薇是不是在前面。”孩子们都提着灯笼很显眼,前面那两个大人看不清。
“是林知青和丁知青。”他带着弟弟妹妹在门口玩,弟弟樊孝平看到林知青和丁知青追着林知青喊小堂婶。让大妹妹樊桂珍看着这群孩子他回去叫小堂叔,弟弟不听话他喊不回来。
弟弟的事找大人们告状不好,虽然小堂叔是长辈但只大他两岁。
听到是林小薇不用樊孝虎拉着,他和樊孝虎一起去追。那群孩子看到樊先鸣出来了指着林小薇离开的方向告诉他小堂婶在那。
他们明明去追樊孝平,有丁文珊在他也不会明目张胆的追林小薇。
樊孝平自己追林小薇不算,还牵着不满五岁的妹妹一起追。离开了人群前面的人没有提灯笼隔壁家里没有人没点油灯路上一片漆黑。正想叫樊孝虎回去拿灯笼,樊孝平牵着妹妹回来了。
第二十二章
出了院子去村子里, 好多人家都点起了煤油灯,路上还有点点亮光。她和丁文珊朝着亮光走, 看到一群小孩子拿着灯笼玩。丁文珊过去跟孩子说话,有位孩子走到她面前叫她小堂婶, 紧接着那群孩子都跑过来叫她小堂婶。
时隔这么久又听到有人这样叫她心境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再是以前那样的恼羞成怒但也不喜欢有人这样叫她。
“文珊姐, 我们去那边吧!”随便指了个方向拉着丁文珊走。有位小孩子跟了过来, 她们越走越快。
樊先鸣告诉过她今天在樊队长家吃年夜饭,她们不小心走到了樊队长家门口,那群孩子都是樊家的小孩,还看到了经常听樊先鸣提起的樊队长孙子樊孝虎。
他应该也吃完了, 还好没跟樊孝虎在一起,被他听到了该有多尴尬。
樊孝平回来了, 樊先鸣把他的手放到樊孝虎的手里让他捏紧,把樊宝珍的手放到樊桂珍手里让她牵好。
“你们两个再不听话我就告诉你爹。”
把两个小的交到了两个大的手里他朝着樊孝平回来的方向追过去。
听嫂子和婶子们的话知青在生产队里过的并不好,从分给林小薇的猪肉也能看出来, 不知道她今天的年夜饭吃的怎样。
樊先鸣在村子里找了一圈,林小薇和丁文珊又去了另一户人家门口, 那里也有一群小孩子提着灯笼玩。趁她们不注意从身后蹑着手脚过去拍了下林小薇的肩。天黑了他又站在逆光处就算回头也不一定能看清他的长相,拍她的肩膀想引起她的注意还要不被丁文珊发现。
林小薇回头丁文珊也跟着回头,樊先鸣条件反射的一下子蹲在了地上不敢动。
“小薇你在看什么。”正和林小薇说话她突然回头, 还以为碰到杨明义他们了。
“没什么。”有人拍她的肩地上蹲了个人。她怀疑蹲在地上的人是樊先鸣,只有他会不顾男女有别喜欢拍她的肩。除了樊先鸣和她一起下放的知青,在这个村子里她没有熟人。
她正在想办法支走丁文珊, 蹲在地上那人又在拉了拉她的裤脚。这让她更加肯定蹲在地上的那个幼稚鬼是樊先鸣。
林小薇肯定看到了他,不知道有没有认出他,又拉了拉她的裤脚,林小薇踢了他一脚。慢慢起来退出几米外完全隐在了黑暗中。
这一拉一踢的配合让樊先鸣有一些小激动,感觉像是接头成功的地下工作着。
“文珊姐,我想回去加件衣服,有些冷。”新棉袄穿着很暖和,她实在找不出借口。
“那你回去加吧!快去快回,我在这里等你。”这些小孩子的童言童语很有趣,在外面还能感受到过年的气氛,不想回去。
看到林小薇和丁文珊分开他马上迎了上去。
“幼稚鬼,找我做什么。”
“我爹给我做了两个灯笼,我们一个提一个出来玩好不好。”樊孝虎要带侄子侄女,他不想和他们一起玩,都出来了也不想再回去听八卦。
“不行,我借口回去加衣服等下还要去找文珊姐。”平时下工了两人都在一起,现在还是晚上找不到借口跟丁文珊分开。
“那你等我一下,在我家门口等,我去大伯家拿点东西,很快回来。”大伯家有糖果和红薯干,那糖果他觉得不好吃却是农村少有的,拿了可以分给幺凤和林小薇吃。
糖果和红薯干都在堂屋放着,爷爷坐在旁边,他让幺凤去拿吃的她不肯进去。他去拿爷爷还会把兜里的炒花生抓一把给他。
成功的拿到一堆吃的,分了一大半给幺凤。他没见过幺凤吃糖。
“你自己留着吃,给我做什么。”这些东西还是十岁前吃过,后来大了爷爷不让她吃。弟弟不来守岁爹娘都会带很多吃的东西回去给他,因为弟弟是男孩她是女孩,她是嫁出去弟弟是娶媳妇进来。村里都这样她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
“专门给你拿的,接着,我不喜欢吃这些东西。”除了红薯干可以咬着打发时间,炒花生和糖果他都不爱吃。
从兜里抓一把装进幺凤的兜里,他们的荷包都很大能装很多东西,感觉剩下不多了才没有再继续。
“你怕被人看到就偷偷吃,我出去玩了。”他知道幺凤不肯进去拿是因为爷爷重男轻女,樊孝平要给他姐樊桂珍拿颗糖爷爷都不让,还说女孩子吃糖不好。后来还是樊孝平说要吃两颗糖,爷爷给了两颗出了堂屋他分了一颗给他姐。
“林小薇,你猜我拿了什么回来。”推开门把林小薇请进家。
院子里没点灯,她知道樊先鸣家里没人,他的家人应该都在樊队长家没回来,大着胆子跟着樊先鸣进去。
“什么…”
分卷阅读31
樊先鸣塞了一颗糖进她的嘴里,堵住了她的话。
“糖?”这里还有糖?她以为这么偏远农村不会有糖果。连牙膏牙刷这种生活日用品都没有竟然会有糖。
“对,我这里还有炒花生和红薯干,都给你。”这糖果只有过年和结婚的时候才能吃到,大伯家的糖果是大伯找关系托人从县里带回来的所以才有这么多。
“你吃了没有。”好久没有吃过零嘴了,在家过年也会有这些东西吃,还会多一样炒瓜子。
“吃了。”他把剩下的都抓出来让林小薇装兜里。在以前他绝对不会把这些东西放进衣兜里,特别是没有任何包装的红薯干。在这里久了被同化了什么东西都喜欢往兜里放。不放兜里也没地方可以放。
不是故意骗她,说没吃她肯定不会接。
“吃了也不能都给我,你留着慢慢吃。”一样拿了两个,尝尝味道解解馋就行。
“你都装着,我这里还有。”不骗她,她不会要。
“那我真都装着了。”她以为樊队长家还有很多,真没有了樊先鸣也不会都给她。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吃这些东西。
其实樊先鸣一个人就装走了一半零嘴,不过大半都给了幺凤,林小薇这里没剩多少。
“好啦!我要走了。”都耽搁这么长时间了,丁文珊还在等她。
“我和你一起过去。”回大伯那也是听嫂子聊天。
“好。”
“林小薇,过几天我们去买刀好不好。”两人肩并肩走在漆黑的小路上,路边的院内有点煤油灯不至于一点路都看不到。
“好,你确定了时间告诉我。”趁过年不上工把答应他的事做了正好。
“我觉得我们应该弄一个接头暗号,万一临时有事要找你怎么办。”
“暗号?”每次要提前约好时间在小河边见面,这样临时找他确实不方便。
“你觉得学什么动物叫合适,我的房间在西边,你要找我去西面的院子外面学动物叫,我听到了去小河边找你,你说这个主意好不好。”
“行,你想好了告诉我,我过去了。”
走过去之前还很热闹的门口现在一个人影都没有。隔壁是妇女队长家,位置她没有记错,门口的小孩不见了,丁文珊也不在了,只有院内的煤油灯还点着。
“你和丁文珊说好在这里等?”樊先鸣没有走,林小薇停在了记工员家门口,他找到林小薇时她们就是在这个门口。
“嗯,我们在这里听小孩子聊天,她说在这里等我。”可能等不及去其他地方玩去了。
“她人不在就是失约了,我们去找追你的那个小男孩聊天好不好,他说话好玩。”樊孝平说话挺有意思的,就是太皮了。
听到樊先鸣提那个孩子很尴尬,怎么还会想再见到他。
“还是不要了,我先回去了。”丁文珊说不定等不到她回家了。
“那就去我家,爹娘和幺凤都在大伯家,我们要陪爷爷守岁今晚通宵不回家,你去我家我们说说话。”现在才九点,这么早回去她也睡不着。十二点到了村里还会放鞭炮,她睡着了也会被吵醒。
“那就去你家。”回去也是冷清。
两人把灯笼点上提着坐在院子里说话。
“我们的暗号还没定下,你也出出主意学什么叫。”他小时候喜欢学牛叫,每次学牛叫都会把爸妈外公外婆逗笑。
“学猫叫吧!”他们厂院子里有只猫,不知道是谁家养的,她放学回来喜欢逗它。
“好,那就学猫叫。林小薇你觉得农村的日子难过吗?”嫂子们聊天说隔壁村有位女知青过不惯农村的生活,为了日子好过嫁给了生产队队长的儿子,后来回城的机会来了连孩子都生了撇下小孩和丈夫独自回了城。
他有樊先鸣的爹娘亲人,林小薇一个人从城里下放到这里肯定过不惯。
“还好,来了快一年差不多都习惯了。”下乡前大家把下乡当成光荣的事,积极性特别高。到了公社看到分的东西大家的热情都降下来了,到了村里天天下地干活,再不习惯都快一年了还有什么不习惯,再难过也要过下去。
“你们这批知青什么时候能回城。”听说最早一批知青在这里待了八年才回城。
“不知道,怎么你想赶我走了?”她不想聊这个话题,很少见的开了个玩笑。
她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是为了理想或者为了回城会有一个好前程才下乡。她没有选择的权力,父母哥哥都让她顶替哥哥下乡。
“林小薇,有什么难处你可以来找我,我大伯是生产队长。”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下乡的知青都想回城,有人赶他们回城才好。
“谢谢你。”不会让他知道,因为她和他,他们知青过的更糟。
第二十三章
送林小薇回去后去了大伯家。快十一点了孩子们已经睡着, 要带小孩睡觉的嫂子们抱着孩子回了家。
男人那一桌喝完了酒没有下桌,还坐在桌子上吹牛皮说大话。
女人们也不管只要他们不醉倒睡着, 睡着了公公会收拾他们。
爷爷坐在堂屋正中间烤火,他老人家1903年生, 按说过了12点虚岁要算74岁了。在这个年代70多岁算高龄, 农村很多老人熬不过70岁, 年轻时做活伤了身子年纪大了病痛多, 特别是冬天和夏天年纪大了一身病很难熬得去。
爷爷身体也不好,有类风湿关节炎怕冷冬天离不开火炉。大伯是生产队长,经常去集镇和公社,看到有火炉专门买回来给爷爷烤火。
还没到十二点天空飘起了雪花, 喝了酒满脸通红的大伯激动的站起来要出去接雪花,接了雪花还对着在手里的雪花傻笑, 大婶过去推了他一把。
冬雪冷却可以冻死藏在土壤里过冬的害虫。一场大雪预示着明年又会有一个好丰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