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典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浅醉微梦
郭惠敏背着他查到这两人,微生承文一点都不惊讶:“郭太师的势力不能小瞧了。”
“大人,即然人已寻到,属下是否可撤回在江南的人手”
微生承文摆摆手,道:“不,我即为吏部尚书,就该为皇上尽忠,人手还要留在江南一带,当年的冤案,到了该召告天下的时候了。”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小丫的禀报,说是七姑娘身边的奶娘来了。
微生承文看了伍陆一眼,伍陆轻点头,一个错眼的功夫,人已不见。
“进来。”他的声音听起来颇有些威严,听不出里头有一丝惊喜,反到有些县老爷审讯犯人的意思。
孙翠花的小腿肚子一抖,她现在很想掉头撒丫子跑人。
可是,对方又怎会让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门被小丫头轻轻推开,见孙翠花依然站在那里不动,回转身伸手轻扯住她衣袖:“周家婶子,还不快些进去,老爷已经在里头等着了。”
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善。
孙翠花吓得一个激灵,忙抬脚迈过门坎,远远的瞧见那位大人坐在书案前,一头墨发散于脑后,身着中衣,只披了一件薄丝青衫在外头。
她一时迷了眼,仿佛又瞧见了当年那个风流韵致,文雅秀气的俊俏书生。
孙翠花站在那里痴呆呆地望着他不说话。
微生承文被她瞧得久了,心生不满,暗思,到底是乡下粗俗妇人,一点都不知羞耻。
“咳!”他轻咳一声提醒。
孙翠花被惊醒过来。
慌忙朝微生承文行了一礼,道:“大人。”
她心心念念了几十年的这位风流书生,她终于有缘见到他。
这一刻,她很肯定,只此一眼,终生无悔。
微生承文放下手中的公文,一脸平静地问她:“听下人说,你找我有事”
孙翠花犹豫了一下,最终银牙一咬,从怀里摸出一个用上等丝帕包着的物什,又迈着细碎的小莲步行至微生承文跟前。
微生承文原本瞧她那造作不自然的莲步,眉间的皱褶子都能夹死蚊子了。
忽见那帕子里躺着的东西,顿时失了神,猛地站起来,失手撞倒一侧堆积如山的公文。
公文散落一地,他都顾不上,脸上的神情早不复平静,内心被狂风掀起千丈骇浪,伸手一把拿起那物什,死死盯着那物,生怕自己是眼花了。
“冰螭祥云纹玉佩!你这是从何处得来的,快说。”
话说到后面,微生承文不怒自威,孙翠花吓得小腿肚子又抖三抖,忙定了定神,这才答:“大人,还请听我说。”
“当年,大人与姐姐的事,妹妹我不甚清楚,大人也晓得,我们那一带,大多都是靠水吃水,一辈子大半时候都在船上讨生活,天灾**的,谁又能算得到,偏生有一年外河涨大水,她当家的出去捕鱼葬身大水里,姐姐受不得那打击,再加上刚刚产下小闺女,大人不晓得,女子生产本就是在鬼门关走一圈,当时就大出血了,郎中请了好几个,都救治不得,最终......临终托孤给我,让我把两孩子好生抚养成人,且说了大人的名讳,这次被夫人寻上门来,我才相信这事是真的。”
其实,孙翠花的话经不起一点推敲,奈何当年......
阴差阳错之下,微生承文爱上了那位有着健康肌肤,性子柔中带刚的女子,他想过要带她回京,可她死活不肯。
“两个都是怎地当年不曾听她提起过”
微生承文并不知当年那女子是哪里人,况且,当初,他也是被人算计了,又加之年轻气盛......
“大人这话好生奇怪,姐姐原就成亲了的,她当家的一直把她捧在手心里疼,哪里肯舍得她当家的。”
微生承文原本麻木了的心,猛地一痛,是了,当年,她就不贪他许诺的荣华富贵,毅然离去。
只因,她有她眷恋地东西。
“晓得了,她,葬在哪里了”
孙翠花不防他问这么个问题,心思转动,莫不是还想去祭奠。
遂又陪着笑道:“她当家的葬身大水里,她去后依她意愿,把她也葬到了那条大河里,好让她去寻得她当家的,一起去那奈何桥走一槽。”
微生承文伸手捂住心口,果然,她的心思从来就不曾放自己身上过,他想不明白,他哪里比不上她心中念着的那个粗鲁汉子了。
她怎就不明白,有的人相遇,不过一眼,便一见钟情。全本
他很后悔,当年就不该遂了她的愿,他就该强绑了她上京来。
他该守着,护着那女子才是。
“她娘家可还有人她是你同村的”
他想为那女子做点什么。
孙翠花心中大惊,额际微微冒出冷汗,忙答:“她娘家在哪里无人知晓,当年,她一人流落到那里,饿晕在她当家的院门前,被她良善的婆婆给救了,这才在那家落了脚,只是她当家的去了后,她公婆受不了那打击,相继去逝,都不愿等着她肚里的娃儿出世呢。”
微生承文一时无法接受此事,半晌后,他神色灰败地道:“这么说,除了两孩儿,她在这世上......”
“大人,她给您留下了两个好孩儿。”孙翠花麻着胆子,借机提醒微生承文。
微生承文从打击中清醒过来,道:“当初,我被人算计了,也曾恨过她的,因为恨她,所以,一直不愿问她来自哪里,后来,想问又开不了那口,当年算计我的人早已因犯事而被处死,再无迹可寻,只晓得她是楚州人氏。”
孙翠花一听,晓得这是有戏了。
她所求不过是想留在京城,周又招嫁个好人家,周三代能借着这大靠山,从此平步青云。
“她留下一子一女,都十分聪明孝顺,大儿子念书有天分,奈何我家在乡下,大人也晓得,那样的穷乡僻壤,能有什么好先生教导,我和我当家的大字认不得几个,哪里懂先生有好有坏,即便如此,他在去岁秋,硬是中了秀才呢。”
微生承文轻哦一声,颇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听你这么一说,他到是个读书的料子,待晚饭过后,我考考他,看他的学业如何,到时再给他请个好先生。”
孙翠花忙道:“夫人已经给请了一个,不过,我不懂好坏,也不晓得那先生才学如何。”
来微生府几月,孙翠花说起话来,也学着咬文嚼字了。
原本对她十分反感的微生承文,也因为那女子之故,待她也热情了不少。
“无妨,我只是考查一下他的学业,到时再同先生商量一下,钟对他薄弱的地方多教导些。”微生承文听说郭惠敏已经做了安排,心中对她的懂事颇为满意。
他很爱那个女子,但同时,他也很敬重自己的嫡妻,虽然无爱。
做为正统的古人,微生承文自认这样是无错的。
像他这种世家大族里走出来的子弟,皆是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更多的是因为各种错综复杂的需求而联姻。
孙翠花得了他的话,心下略微安心了。
又捡了周三代和周又招小时候的趣事说了,有了这玉佩做证,到晚饭后的滴血认亲,微生承文就不怎么认真了。
滴血认亲可以作假,但那刻着“兴言”二字的玉佩,任谁都做不了假。
他名:承文,字:兴言。
那两字是刻在冰螭眼中的,只有对那玉佩极熟悉他,只用手指轻轻摩挲一下就能知晓。
这样高超的雕刻技艺,不是谁都能仿得来的。
有那样的权势、金钱能做到,自然无需借着这玉佩弄出什么认亲的戏码,更何况,真要说起来,还只是他的庶子女。
郭惠敏在微生承文跟前表现得很大方得体,将两人接回来后所做的安排,一一说与微生承文知晓。
“夫君,你看可有要补充的”
微生承文看着那两张即熟悉又陌生的脸,他的心里总生不出一丝骨肉亲情,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这般冷血无情,面对他心爱女子留给他的两个孩子,竟能做到心如止水。
罢了,他轻叹一声。
“给又招再添两个小丫头吧,不能坠了我微生府的名头。”
说到这儿,他问周又招:“你今年几岁了”
“回父亲的话,女儿今年虚岁十三,我哥哥今年虚岁十八岁了。”
周又招笑答。
微生承文伸手捋了捋胡须,道:“虚岁十八,应该是十六才对,你也有十一岁了,这日子过得可真够快的。”他不免又有些睹人思人了。
“一晃这么大了,都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
郭惠敏的眼里闪过一丝不快,答:“老爷,三代一门心思想要进学中举,我也不好抚了他的意,再说了,满打满算不过是十六,迟两年,待他中举后再为他说亲,岂不来得更好”
微生承文抬眼看了坐那里一直不说话,时不时还要猛咳一阵的微生令宇,他到是很想周三代快些取妻生子,只是......
他回头看向郭惠敏,叹气道:“便依你的意思吧。”
大儿子身子骨不行,眼看着没几年可活了,就不给自己的嫡妻添那堵了。
第四百零七章 新生意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门典妻 ”查找最新章节!
“只是,又招也年有十一,给她多配两个丫头,平日多带她在外头走动走动,待三代的亲事定下来,就给她挑个好婆家定下来。”
郭惠敏心中越发不动快,亏得那两个不是真骨肉,若是真的,还不得把微生府的天给翻个底朝天
哼!
“老爷,您可不能寒了她上头几个姐姐的心。”郭惠敏适时提醒微生承文,他还有几个庶女是待嫁之身呢。
微生承文点头:“要劳累夫人平日多留意了,我微生府无需靠女儿们,都给找个好婆家吧。”
郭惠敏在微生承文不注意的地方,恨恨地剐了孙翠花一眼,该死的婆子,竟然敢背着她生事
孙翠花本就是个爱背后道事非的人,她哪里不晓得郭惠敏记恨上了,她到也不惧,已经为先前跑去找微生承文的事寻了正当理由。
而这些,远在南边的林安心并不知情。
九月初一,她终于收到了林青松的回信,信中说他随先生出门了三月,回到京城才看到她写的家书。
听泉觉得自家姑娘今儿有些奇怪,收到林三少爷的家书,不是应该很开心么
为何自家姑娘的表情如此奇怪。
“姑娘,可要吃些野葡萄”
林安心回过神来,抬眼看过去,道:“先搁那儿吧。”
“姑娘,你怎地瞧上去有些闷闷不乐”听泉一脸担忧。
林安心笑答:“我没有,只不过在想我哥哥在信中所言。”
听泉又道:“三少爷说什么了可是催姑娘搬回去,大少爷家新盖的院子,奴婢听说还有一些细末之处尚未完工,怕是要再等些时日。”
“到也不是,你可曾记得,金鼓哥曾提过的芦笋生意,撇开邓家不说,金鼓哥从头到尾不曾亏欠于我,所以,我才愿意写信同我哥哥说那事,我哥哥在信上说,芦笋本是我楚州一带的特产,准确点说,也就咱雁落府这边产这个,尤其是咱们阳河县这一带,他说那东西在京城鲜少能买到,都说物以稀为贵,这东西在咱们这里不过一文钱一斤,到了京城,涨到了数十文一斤,那里的贵人多如天上繁星,待家里闲得无聊,便常常钻研美食。”
听泉欢喜地问:“这么说,三少爷是准备同邓公子合伙做这生意咯”
“的确如此,我哥还说,若我手头有闲钱,不妨也置办些芦苇地。”林安心说到这儿犹豫不决。
“姑娘有难处可是顾忌着少爷”听泉猜测,她家主子不想惹自家少爷不高兴。
林安心点头,又道:“也不完全是,只不过,他若不高兴,必会日日闹个不休,我懒得费那个精神同他没完没了。”
况且,她着实不想与邓家牵扯太多,开客栈不过是凑巧罢了。
而帮他把芦笋生意做到京城去,她仅仅想报原身报了那份恩情。
“算了,我同大哥和二姐说说这事,两人若愿意,便将这单生意让给两人。”林安心终拿定主意。
听泉点头,无论她家姑娘做何决定,她都认为是对的。
“姑娘可是要去姑娘的娘家二姑奶奶家”
林安心点头,笑答:“这事儿,我还得同我大哥先说一说。”
听泉一个没忍住,乐呵道:“大少爷赚钱的路子着实多,如今找他买材料的人越发多起来,听说大少爷准备自己招一班人马专做建院子的生意。”
林安心偏头一想,的确如此。
“不管他如何打算,我终归要同他说一声的。”
林青山管的那些铺子都已盖得差不多了,连带着邓金鼓所建的那座客栈也将在十月底完工。
也不知邓金鼓从哪儿寻来的两班人马,日夜不停的修建,终于能赶在冬季之前完工,他曾与林安心说过一嘴,说是要趁着年前狠赚一把,过了年又得缓上一两月,若拖到三四月再完工,他觉得挺亏的。
林青山被她差去的人寻到时,正在一个铺子里清点材料,并且与一个铺子的老板结帐。
他觉得苏家风水真的不很错,他家妹子自入了苏家的门后,连带着她娘家也跟着起来了。
正想着这回结了帐款,他抽空去府城走一趟,给家中的女眷们添些头面首饰,若要问他为何去府城买,只因他家小妹瞧不上县城卖的那些首饰,嫌弃做工太过粗糙。
苏家婆子把林安心请他去苏家的事说了,林青山寻思着,自己正好忙完这一桩,下午有空,便让婆子带话回去,他下午去苏家见自家妹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