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恰逢雨连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沉筱之

    他的话还没说完,轰然一声又是一根横梁掉落下来,另一旁的祭台也燃了起来。

    整个殿阁中都腾升起呛人的烟雾。

    朱祁岳扶着铜锁,垂着头,分外沉静地道:“十哥说我狠不下心,说我这样的义气是懦弱,我认了;十三不原谅我,我也认了;七哥怨我也好,怪我也罢,我都可以认。可能我还看不透十哥,看不透四哥,也看不透这朝局。你们或觉得我愚钝,我两头不讨好,我意气用事,我落到最后害人害己不该得善终,我觉得都对。

    “可能……我就是这么讨人嫌的一个人,事到如今,也没办法改了。但是,当初我承诺了要保住七哥的。现在保不了了,我……还可以陪七哥一起死。”

    朱沢微怔怔地看着朱祁岳,片刻后,他从他的腕上撤回手,快步走回殿内,又猛然一下回过身来,近乎怒不可遏地道:“朱祁岳!你以为你十二岁那年落入山匪手里,我为何要救你?!你以为你当初骨裂我为何要背着你去求医?!我早就野心勃勃想要更朱悯达一争帝位,奈何手下无人,我不过是觉得你蠢,你好利用,又是习武之人,将来必定会领兵,这才花点功夫来施恩图报!我现在——”

    朱沢微这些话说得很着急,停下来缓了口气,却吸入大量呛人的烟雾,弯腰撑着膝头,连声咳了一阵才又道:“我现在不需要你回报了,我觉得你很烦很碍眼,你给我滚,现在就滚!”

    朱祁岳听了这话,却安静地笑了一下:“这话七哥从小到大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你一直觉得我碍眼。我都知道,是我做得不好。”

    朱沢微的神情一下愣住,他张了张口,似乎想解释什么,却移目看向一边,没再多言。

    就在这时,朱祁岳的右手忽然紧紧一握,隔着窗隙,将手里的铜钥扔出殿外。

    随着铜钥坠地的一声清音,夜色蓦地降临,梁上的火舌忽然席卷而下,一下子在殿门上蔓延开来。

    他们出不去了。

    烈火在这一刻以迅猛之姿燃尽殿内各处,烟雾浓得叫人几乎视不见眼前物。

    朱祁岳吸了口气,吸进去的却全是滚滚浓烟,肺腑疼得像要炸开,他捂住胸口,忍不住剧烈地咳出声来。

    “十二,到……七哥身边来。”

    浓厚的烟雾里,传来朱沢微虚弱的声音。

    饶是胸腔中犹如针刺一般剧痛,朱祁岳仍是“嗯”着应了一声,然后一步一步往前探去。

    浓烟中伸出一只手将他拉到身旁。

    然后两人一起跌坐在地上。

    地上也是滚烫的,浑身都是滚烫灼痛的,也不知衣摆袖口是不是已被火灼燎了。

    朱祁岳昏昏沉沉里,听到朱沢微又轻微地唤了一声:“十二。”

    不知怎么,思绪一下回到小时候。

    那年他被关在山匪的地牢里,朱沢微带着官兵闯进来,将他摇醒的时候,就是这么唤着他,“十二,十二。”后来他背着他一家一家去求医,额上渗出一滴一滴的汗液时,也是这么叫着:“十二,你别睡,十二,你听见了吗?”

    他总说自己救他只是为了利用他。

    可是朱祁岳记得,那年朱沢微看着自己,眼底浓浓的担忧与焦虑,记得他不停地往大夫手里塞银子,说:“我弟弟是习武的人,求求您,无论如何要治好他的腿。”更记得他守在他的床榻边,几个日夜不曾合眼。

    他们到底是兄弟。

    他总说他笨。

    可是真情或是假意,他还是分得清的。

    朱祁岳撑起最后一丝力气应了声:“七哥。”

    然后他就听到朱沢微笑了,一边笑一边喘着气道:“十二,你真是,烦死了……”

    朱祁岳听了这话,也不由牵动嘴角。

    他想啊,他的七哥是一把火烧了升仙殿的人,等他们下了阎罗地狱,也不知七哥这性情,是不是连十殿阎罗见了都要忌惮三分?

    也好,九幽黄泉,有他开路,他也不怕了。

    这一回,他哪怕觉得自己烦,他还是要与这辈子一样跟着他。

    一直跟着他。

    第166章 一六六章

    兵阵没了朱祁岳指挥, 加之腹背受敌, 片刻之后,便摧枯拉朽一般被攻破。

    虎贲卫与凤翔卫将朱沢微与朱祁岳的府军包围起来。

    虎贲卫指挥使时斐与朱南羡道:“太子殿下, 七殿下与十二殿下的府军都在这里了。臣尚未来得及清点人数,估计阵亡八百余人, 还剩一千三百余人。末将方才已问过七殿下与十二殿下的踪迹, 听说是往享殿的方向去了。”

    朱祁岳兵阵守住的狭口有两条岔道,一通往枢星门,另一道是末路,通往升仙桥, 升仙路, 以及被称为升仙殿的享殿。

    朱南羡刚想问朱祁岳与朱沢微为何要去享殿,一名兵卫慌不迭朝他这头奔来,跪地禀报道:“太子殿下不好了!享殿走水了,十二殿下与七殿下还在里面!”

    朱南羡一听这话, 立即抬目朝享殿望去。

    远处果有滚滚浓烟腾升而起, 只是溶在这新夜之色中, 叫人辨不清。

    手里握着的刀“哐当”一声落在地上, 朱南羡只怔了一瞬,拔腿便朝享殿的方向疾奔过去。

    一旁的时斐对兵卫喝道:“快, 分人去救火!”

    朱南羡一路奔到升仙路尽头,只见整个升仙殿都溶在一片火海当中。

    冲天的火光逼得人不敢靠近, 周围纵然已有宫人在救火, 但一缸一缸水泼过去, 根本无济于事。

    一旁有两个侍卫过来参拜道:“太子殿下。”

    朱南羡急问道:“十二哥呢?朱祁岳呢?!”

    两名侍




分卷阅读248
    卫即刻跪地请罪:“禀太子殿下,火势太大,殿门又从里头被锁住了,小人等……没法进殿中查看十二殿下安危。”

    “废物!”朱南羡怒斥道,随即绕开这两人,大步就要往升仙殿闯去。

    跟来的时斐与秦桑看到这场景,连忙疾步追上,跪挡在朱南羡身前道:“太子殿下三思!这样的火势,倘若有人在殿里,只怕还没被火烧到,已被那浓烟闷没气了。殿下您就是去,也无济于事啊!”

    “……那要怎么办?”朱南羡怔怔地问,“十二他还在殿里。”

    若朱南羡问的是旁人,时斐与秦桑或许还会带兵去找。

    但他问的是朱祁岳。方才他二人率兵破阵时,的的确确看到朱祁岳往升仙殿这里来了。

    时斐与秦桑的头同时磕在地上:“太子殿下节哀。”

    这时,有一名凤翔卫领着一个兵卫走来,禀报道:“太子殿下,这名兵卫说身上有您的‘崔嵬’。”

    朱南羡移目看去。

    这名兵卫他认得,他是一直跟在朱祁岳身边的亲兵,是朱祁岳最信任的人之一。

    亲兵解下黑布囊,里头果然是一柄通体墨黑,镶着鎏金暗纹的刀。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他的“崔嵬”。

    亲兵跪地,双手将“崔嵬”奉于顶上:“太子殿下,十二殿下一直命小人为您保管着这柄‘崔嵬’,他让小人一直将它带在身边,因他希望,有朝一日,将它亲手还给您。”

    朱南羡默然良久,伸手握住“崔嵬”,将它取回。

    夜色里忽然有苍凉的风袭来。

    朱南羡仿佛自这苍凉的风中,听到朱祁岳一如往昔爽朗开怀的笑。

    他说:“十三,你既收下了我替你保管的‘崔嵬’,那你我从今往后恩怨两清,还是好兄弟!”

    他还说:“十三,拔出你的‘崔嵬’,你我再来比一场!”

    升仙殿的火势已小了些了,随着时斐一声号令,兵卫纷纷取水向殿泼去。

    苍凉的风变得凛冽,吹拂着人的衣袍发冠。

    那名亲兵再与朱南羡行了个礼,随后起身退后,折转向升仙殿的方向。

    他于夜色风声里,注视着眼前陷在火光里的殿宇。

    十二殿下说,要让他将“崔嵬”交给太子殿下,如此可保他一命。

    可是,他从八岁那年就跟着十二殿下,跟了十七年,他都不在了,他留着这条命又有什么用呢?

    这名亲兵想,十二殿下,太子殿下已收下了“崔嵬”,您余愿已足,可以心安了。

    面对着火光的方向,他跪地,俯身,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地拔出藏于腰间的匕首,蓦地自脖间一抹。

    朱旻尔领着群臣过来时,见到的便是这鲜血四溅的场景。

    亲兵的尸体了无生息地向前栽倒,宗亲群臣一下齐齐跪倒在地。

    正在这时,升仙桥上,有两名虎贲卫领着一名内侍疾赶过来,朱南羡认得这名内侍,他常是守在明华宫,父皇身边的那个人。

    内侍一见朱南羡便扑跪在地,涕泪横流地道:“太子殿下,陛下他,陛下他……驾崩了!”

    这夜色里的风仿佛撞入五内,凛冽如刀,一下又自心头卷起。

    朱南羡茫然地问:“你说什么?”

    内侍泣道:“是今日酉时,奴才给陛下喂药时喂不进才发觉的,请医正来把脉,医正说,陛下申时已去了。”

    申时,正是朱悯达与沈婧下葬之时,正是朱沢微与朱祁岳起兵之时。

    朱南羡移目望向远处殿阁重重的随宫。

    他的父皇,给予了他一生荣宠的父皇,以一副老朽的身躯,一直为他撑到今时今日,撑到他带兵归来,登基路上再无阻碍,然后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吗?

    昭觉寺沦为不祥之地,皇帝驾崩,虽没有十二下的国丧之音响起,但随宫里也是要鸣号吹角的。

    皇陵去随宫不算远,方才怎么没听到角音呢?

    朱南羡很快又反应过来,是了,那角音即使响了,也该被这兵戈之声掩盖。

    朱南羡回过身,看着这满地跪着的宗亲与群臣。

    若说这些人从前对他只是恭敬居多,现在他们看着他的目光中已充满了畏惧之色。

    想想也是,这些人亲眼目睹自己与两个亲兄弟起兵,亲眼看着自己把朱沢微与朱祁岳逼上绝路,锁在升仙殿里**而死。

    而现在,他的父皇驾崩了,他就成了这个王朝名正言顺的帝王。

    谁还会去管一个高处不胜寒的孤家寡人真正的所思所想是什么。

    所谓青史,大概只会在书上所谓的“眼见为实”后,再提上寥寥几笔臆测吧。

    升仙殿的火已扑灭了,宫人从里头抬出来两具焦黑的尸体。

    衣衫与面貌已辨认不清,但从发冠上的被火烧得裂痕斑斑的稀世白玉,可以认出这两具尸身正是朱沢微与朱祁岳。

    须臾,一名侍卫从升仙殿里搜寻归来,跪地捧一把烧灼过后不减锋利的剑。

    朱祁岳的“青崖”。

    青崖,崔嵬,世上英,原就是昔淮水之战后余留下的神兵利器,经烈火灼烧,焚而不毁。

    群臣中传来轻微的啜泣声。

    朱南羡移目望去,是卧在戚寰怀里的玔儿。

    朱玔是朱祁岳之子,去年冬出生,如今才不到一岁。

    他似乎是刚睡醒,却仿若有所感一般体悟到周遭的敬畏与悲恸,明明不谙世事一个小人儿,却只压低声音流泪,哭红了一双眼。

    戚寰抬眼,目光与朱南羡对上,她沉默一下,似是下定什么决心,狠一咬牙,起身排众而出,抱着朱玔重新跪倒在朱南羡面前:“太子殿下,臣妾有个不情之请。”

    朱南羡道:“皇嫂请说。”

    “请殿下恩准,为小儿朱玔赐姓为‘戚’,让他从此做戚家人。”

    朱南羡看着戚寰,片刻,垂下眼帘道:“皇嫂多虑了,我其实不会……”

    不会什么?

    不会斩草除根还是赶尽杀绝?

    可是,他不也一样从没想过要朱祁岳的命。

    戚寰道:“太子殿下误会了,臣妾只是可怜小儿自幼丧父,若养在王府,定会孤单寂寞,不如由臣妾带回戚府,与堂兄表兄一起长大,学他父王一样习武从军,保家卫国。”

    永不生在帝王家,一生戎装保家卫国,这恐怕也是朱祁岳后来的心愿吧。

    戚寰见朱南羡不答,一手扶着朱玔,一手扶着地面,伏地深深磕了一个头道:“陛下——”

    朱南羡尚未登基,实不应被称作陛下,但此言一出,周遭群臣竟无一人敢反驳,只一齐将身子俯得更低。

    “好。”朱南羡终于道,“本宫,准了。”

    这时,礼部尚书罗松堂,工部尚书刘定樑,与户部尚书沈奚一起越众而



分卷阅读249
    出,齐齐向朱南羡施以一揖:“臣等——恳请太子殿下回宫主持大局。”

    朱南羡的目光扫过他三人,最后落在沈奚身上,喉结上下动了动,道:“本宫……”

    依大随的规矩,皇帝驾崩,储君自翌日起,便行新帝之名,为继任新君。

    新帝当为先帝守孝四十九日,四十九日后,即行登基大典。

    而在守孝期间,新帝的一切仪制都按帝王作准,连孝服都是素白云龙袍。

    朱南羡知道他该赶回宫去,该赶到他父皇的塌边,亲自为他净脸,着衣,换袍,应当以储君之名,甚至以帝王之名,让这些经历了一番浩劫,惶惶不安的群臣之心得到安抚。
1...117118119120121...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