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南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赵奔三
    只可惜,这些还是以投石机以及弩箭为主要作战兵器的战舰,哪里会是装载了火炮的战舰的对手?

    那一日,高句丽沿海城市池城被大唐炮火洗劫,登州舰队中上至三四级的战列舰,下至装了小口径的武装商船,每一艘上面至少都有一二十门火炮,多的甚至达到了七八十门——而这样的战舰,登州舰队一共出动了两百艘。

    两百艘战舰,就按照每一艘船二十门火炮,一轮齐射下去至少就是四千发炮弹。整个池城都被打成了筛子,守军在第二轮炮击之后就已经跑光了,等五轮2齐射下去,整个池城已经被打成了废墟,然后就被大唐轻易的占领了。

    这一次大唐的海军不但出动了两百艘各式战舰,更出动了几百艘运兵船,每一艘都可以装载两百人,一共运了六万陆军,再加上两万隶属于海军的海军陆战队,加起来一共是八万人,一窝蜂的冲进了池城之中。

    此时池城已经被大唐的轰炸打蒙了,守军全都跑了一个没影,城主以及城内的贵族们更是早在大唐舰队来临的时候就已经一溜烟的逃走了,所以等大唐军队进入城中的时候,除了看到满目的疮痍和基本被炸傻了的百姓,以及趁火打劫的混混流氓之外,连一个管事的都没有看到。

    不得已,大唐只好张贴安民告示,同时将池城设为军管区,暂时以军事手段控制住了城内的状况,等朝廷派人来了之后再做打算。

    不过大唐也不是没有收获,池城内的贵族和富商们走的太过匆忙,临走只带走了一些金银细软,大宗量的财产都落在了这里。尤其是金银,当打开池城府库的一刹那,尉迟宝庆当时就哭了——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呐,这辈子白活了。

    只见整座府库中满满当当的充满了白花花的银锭子,粗一望去,至少有三百万两。

    经过细细清点,发现光是这一个府库中,存银就高达三百五十万贯,如果再加上在池城各大贵族府邸搜刮来的银钱,更是足足有五百万贯。

    要知道大唐此次出兵高句丽,从士兵军饷到粮食补给,所用银钱加起来其实也没有超过两百万两,就算是再算上后期消耗,也不会超过两百五十万两去。

    也就是说光是此次池城的缴获,就足以是大唐此次战争消耗的两倍还要多,换句话说就是,这场战争大唐还有没有开始,他们就已经将投入连本带利的给赚回来了。

    说起来也很幸运,这一批钱其实并不是池城州府的钱,而是前段时间高句丽与倭国完成了一项交易。这批钱是倭国付给高句丽的报酬,只是暂时存放在池城而,等过几天,这笔钱就会在池城换上马车,然后运到平壤去的。但不幸的是,银子前脚送到,后脚大唐就打来了,这笔钱也就成了大唐的战利品。

    而且这还只是池城一地的战利品,如果大唐能够顺利攻下平壤

    作为高句丽的国都,平壤的繁华程度绝对是高句丽第一,城内贵人多不胜数,钱财恐怕也要比池城要多很多,甚至多出两三倍恐怕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上别的被占领反倒城市,大唐这一次绝对血赚。

    如果大唐真的能攻打下这里,不但可以成就灭国之功,开疆拓土。如果大唐这一次打仗本身也会赚的盆满钵满,不但不会给国家带来损失,反而还能狠狠的给补上一口奶,让大唐大赚特赚。




第四章 高句丽战事(2)
    第四章高句丽战事(2)

    不管怎么说,池城被占领了下来,八万精锐成功登陆,与北方李世民亲自率领的大军形成了南北夹击的形态,只要稳扎稳打,不出几个月,高句丽必灭无疑。

    而池城失守的消息也传到了平壤,平壤震惊,大怒的泉盖苏文杀死了逃走的城主泄愤以安民心。

    但这对于改善目前的战局并没有什么用处,大唐南北夹击态势已经形成,他已经回天乏术了。

    何况为了防备大唐北方的入侵,整个高句丽的九成军队都已经被他调遣到了北部进行防御,现在整个高句丽能抽调出来的大军一共也不会超过三万人而已。

    三万人对八万人,高句丽还是少数一方,这仗怎么打?

    面对可谓是武装到牙齿的大唐精锐,泉盖苏文实在是想不出,自己战胜大唐的方法,除非

    就连李绩甚至李世民都没有想到,自己这一招竟然一刀通到了高句丽的要害,面对如此战机,作为国内仅次于李靖的战神,李绩要是不懂得抓住的话,那他就不叫李绩了。

    于是三天后,八万大军来到了平壤城下,至于池城,没有留下一个人看守——反正池城外面就是大唐海军,他们不觉得在两百艘战舰的照应下,有什么人胆敢收复池城的。

    大唐军队来到了平壤,高句丽彻底慌了,这时候别处抽调来的大军离得最近的距离这里还足足有几十里,平壤城内现在只有一万大军不到,面对八万大唐精锐

    于是高句丽非常干脆果断的就投降了,宝藏王去年登上宝座,屁股都没有暖热呢,就捧着金符玉绶出城投降了。

    只是面对高句丽的投降,大唐却丝毫不为所动,深知连见宝藏王都不见一面。

    原因很简单,原本换做别的时候,作为统帅接受也就接受了,没什么大不了。

    但这一次不同,这次是大唐皇帝御驾亲征,要受降也是李世民接受投降,而现在李世民在北方督军。

    而南方这支军队,统帅是李绩,以他的资格,固然有资格接受宝藏王的降书,但事后肯定要遭受李世民的埋怨甚至冷落。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这个降表李绩是肯定不能接受的,对于宝藏王的献媚,他他只能是爱理不理,一边推脱敷衍,一边派遣军队将平壤城周围的城市都给打了下来,将平壤变成了一座孤城。

    李绩的这般回应可是让宝藏王措不及手,更让幕后黑手泉盖苏文麻爪了——大唐不接受投降,那他们肯定也就无法进城,他们不进城,高句丽的埋伏怎么起作用?埋伏起不了作用,那他又怎么能翻本?

    难道真的要等到李世民打到平壤再投降?

    开什么玩笑?如果等到那时候,大唐两边合兵一处,就算平壤城中有埋伏,又有什么用?难道凭借着自己的埋伏,还能将大唐十几万人全部烧死在里面吗?

    这是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好吧?

    没错,这就是泉盖苏文的打算,他在城内设下了大量的埋伏,就等着唐军进城了。按照他是预想,只要唐军进城,那整个平壤城就会边做一片火海,这八万人就算不被全部烧死,至少也要留下五万人来。

    剩余的三万多残兵败将,凭借着平壤城内的守军就能干掉他们。

    只要这要害上的威胁被祛除,自己再提全国之兵北上消灭李世民,届时自己一定会成为高句丽的英雄,到时候顺势废掉宝藏王,登基称帝,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想来在自己击退大唐大军的威望下,国人也不会说什么的。

    只是李绩的举动让他的一切谋划成了空谈,唐军不进城,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计划无法实施,不但高句丽会被灭掉,就连他也都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这些年高句丽不停的撩拨大唐,其实都是出自于他的主意,他不觉得大唐会放过自己这个罪魁祸首。

    所以为了保命,泉盖苏文不得不亲自站出来,请大唐统帅进城——弄不死所有唐军,杀掉一个统帅也是可以的。

    只要杀掉他们的统帅,大唐一定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到时候自己再趁势掩杀而出,一定可以将大唐军队消灭,就算不能消灭,击溃还是没问题的,总之就算是死,也不能让大唐落了好。

    泉盖苏文的想是好的,但是他的小聪明面对拥有大智慧的李绩,根本就没有一点作用,甚至他见到李绩的第一眼,连话都没有说出口,就被李绩指挥左右给抓了起来将其,押入了死牢之中。

    泉盖苏文当然不知道,他的那一点谋划早就落入了大唐间谍的手中,并且早早的就传给了李绩。而且在宝藏王出城投降的时候,也已经控诉了泉盖苏文的罪恶,对于这种欺君罔上,死不悔改的人,李绩是一点好感也欠奉。

    泉盖苏文被大唐扣下了,平壤城内就更加的惊慌了,只有一个人非常高兴,那就是宝藏王,因为压在他头顶上的那座大山不见了。

    于是宝藏王雄起了,想要夺回自己的权柄,然后他就非常华丽丽的失败了

    泉盖苏文是被抓了,但泉家(有小说上说他姓泉盖,其实是不对的)可不只有泉盖苏文一个啊,经过这些年泉盖苏文的经营,他们早就掌控了高句丽的方方面面,宝藏王以为失去了一个泉盖苏文就可以雄起,那真的是大错特错了。

    不过虽然宝藏王的政变失败了,但好在现在是高句丽的危急存亡之秋,泉家也不敢在这种关头做出弑君的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只是将宝藏王软禁了下来,同时用砂石封锁了平壤城的所有城墙,准备死守。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统帅的李绩倒是不置可否,反正他本来就没有攻打平壤城的意思,平壤作为一国首都,最好还是由皇帝陛下亲自攻打下来为好。

    而他接下来这段时间,最大的任务就是肃清周围的城市,同时派军从北往南攻打,争取早日与北路大军接头。

    而高句丽这边,因为平壤城周边的城市都给大唐打了下来,平壤城自己也封锁了城门,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出去,所以高句丽的各大城镇都以为首都被攻打了下来,国王遇难,顿时间士气大降,也为大唐攻打各大城市减轻了不少的麻烦。

    总之,高句丽的这边是不用担心的,最迟再有两个月,李世民铁定能班师回朝,然后就可以开始他期待了许久的献俘大典了。



第五章 天竺战事
    第五章天竺战事

    南洋和高句丽的战事可谓是一帆风顺,但是在天竺,大唐大军却遇到了麻烦。

    当然,这个麻烦不是来自于高达国,实际上在十二月份,高达国就被大唐攻下了,甚至李世民那套龙形配饰的绳子中,就有高达国王贡献的头发在内。

    问题是大唐到目前,也只是攻打下来了一个高达国而已,在灭掉了高达国,大唐直接就碰上了天竺最大的势力——戒日王朝。

    戒日王不愧是统一了北天竺的强者,战略战术都是第一流的,面对来势汹汹的大唐军队,他并没有一味的死扛,而是层层撤退,以空间换时间,同时坚壁清野,毁掉或者带走沿途一切可以被大唐利用的物资和食物。

    这一招的确够狠,大唐进入了戒日帝国的地盘,立刻就发现了之前无往不利的快速突击战术失去了作用,因为戒日帝国根本就不跟大唐打,就算偶尔被大唐撞见,也都是一触即走,并不和他们恋战缠斗。

    面对戒日王的这一招,大唐感觉到非常难受,而且随着越发进入,补给线也被拉的很长,原本就就非常难以送达的补给,因为战线的拉长,就更难了,而且沿途路况复杂,运输队还要时常遭受戒日王朝土著的袭击,往往十成补给,送到地方的时候,甚至连一成都剩不下。

    刚开始的时候三军统帅刘弘基并没有在意这些,但等大唐大军打到了沿途遇到的第一座大城市王舍城的时候,发现这竟然是一座空城,顿时就明白了戒日王的打算。

    但自己已经打到这里了,想要回去,那是不可能的,就算自己想回去,麾下的将士们恐怕也不愿意放弃这片得来的疆土,何况就算将士们愿意,恐怕在回去的路上,戒日王也应该已经布置好了层层防线,回去的路注定坎坷。

    为今之计,也只有固守王舍城,等待援军了——此次大唐的军队是分成三部分的,第一部分由刘弘基和薛仁贵统领,一共有十万人。

    第二路同样是十万人,统帅是薛万彻,他们此时刚刚过迦摩缕波,正要通过高达国,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最多半个月就能和刘弘基会师。

    第三路是人数最多的一路,这一路足足有五十万人,不过这二十五万人中,有二十万都是奴隶,都是从南洋掳掠而来的土著,目的就是为了修路,修最好的水泥路——此时的南洋根本就没有路,尤其是热带雨林深处,人迹罕至,更是只有一条条的兽径可以通过。但是兽径顾名思义,就是野兽踩出来的路,这样的路可以通行野兽,但对于规模庞大的运输队来说,就实在是有点太小了。

    这样的路对于需要大规模补给的唐军来说,运输效率实在是太低了,何况以后想要统治天竺,道路是必不可免的,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将路修出来,反正原始丛林中别的不多,各种各样的原材料却多的是。

    这二十万的奴隶,按照隶圉司的统计,三个月内修筑一条从南洋到天竺的简易水泥公路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剩下的五万人,自然是看守奴隶的军队了,不到万不得以,李贞是不会动用他们的。

    言归正传,王舍城这边,刘弘基止步不前,固守待援,这个决议薛仁贵也是同意了的,因为此时的王舍城相对于大后方来说,已经有点太远了。这也就是说大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孤军深入到了戒日帝国将近中部了——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孤军深入,这是兵家大忌。

    不过他们也因此对于戒日王更加的佩服,因为无论刘弘基还是薛仁贵,都是久经沙场的名将,按照他们的经验,轻易是不可能中敌人的诱敌深入之计的但是现在在戒日王的谋划下,两人竟然在不知不觉中了计,不愧是统一了北天竺的王者,果然不简单。

    戒日帝国这边,戒日王见大唐停下了脚步,立时便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已经被识破了,不过还好的是,计划并没有完全失败,虽然并没有将大唐引到既定的地点,但王舍城相对于高达国来说,也已经是相当遥远的距离了。

    而且自己已经清空了王舍城周围一百里的所有城镇,毁掉了几乎所有可以吃的东西,接下来自己只要断掉大唐的补给通道,那这十万大军,就只能等着饿死吧。

    不得不说戒日王的谋划的确不错,有了戒日帝国的阻碍,薛万彻的行进速度被大大的拖滞,原本预定一个月走完的路程,愣是走了二十天还没有走到王舍城,而王舍城中,刘弘基率领的大唐军队,已经将存粮全部吃完了,如果援军再不到的话,他们就真的只能饿死了。

    然而事实就是,距离他们最近的援军就是薛万彻的十万大军,只是在戒日王的层层阻挡下,薛万彻想要突破防线,到达王舍城,至少还需要十天时间,等十天过后,十万大军就算不饿死,恐怕也会失去九成的战斗力了——至于让王舍城大军回军接应薛万彻,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问题是你得先冲破王舍城外那群戒日国的精锐。

    就在大唐进入王舍城的第三天,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军队,竟然将王舍城围了一个严严实实——谁也不知道这支军队是哪里来的?更不知道他们的怎么在大唐严密的防卫下,潜伏到了王舍城下的。

    他们只知道的是,这支军队数量非常多,足足有上百万大军,还有数量无穷无尽的象兵在外围助阵,刘弘基就算能带领十万大军冲破他们的封锁,也要面对象群的践踏。

    这么多的军队,估计戒日王也是倾尽了全国之力才组建起来的,也就是说,此时的戒日帝国内部同样是十分空虚的,如果这时候有一支军队能从海上出发,攻击戒日王朝,一路上估计遇不到什么阻碍,就能打到戒日王朝的都城曲女城去——只可惜,这一切都只是猜想,这是不可能的。



第六章 天竺战事(2)
    第六章天竺战事(2)

    李贞这一次攻击天竺,一共也只派遣了二十五万大军而已,就算这样,也已经几乎是抽调了南洋以岭南的所有精锐,整个南洋除了侯君集手里还有十几万军队之外,已经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军队了。

    也就是说,天竺内部固然空虚,但岭南同样是外强中干,防守固然有余,但是想要再派人手支援前线,除非从大唐别处调兵了,岭南这里是真的调集不了一兵一卒了——除非将少年军调到天竺。但不说少年军李贞另有重用,就说岭南距离天竺实在是太遥远,就算现在启程,坐海船到达天竺,顺风顺水也至少需要二十天时间,但二十天时间,黄花菜都凉了。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从藏西吐蕃调兵救援刘弘基,吐蕃和戒日王朝相邻,而且是戒日王朝的大后方,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实际上可行性实在是太低。

    不说青藏高原上那复杂的地形,就说横亘在藏西与天竺之间的那座喜马拉雅山脉,就足以让所有人绝望——小股兵马或许能行,但大批量的部队想要穿越喜马拉雅山脉,以现在的条件来说,只能说一句呵呵。
1...248249250251252...4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