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南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赵奔三

    如果没有王德威等人的十数年如一日的苦干,海参崴造船厂就不可能出现在大唐极北,更不可能有上千艘飞剪船为大航海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没有郑寅涛以及其之下的彻夜苦修,越州造船厂就不可能会有今天的规模,更不会有三大舰队的成立;

    如果没有刘仁轨的辛苦筑基,也就不会有登州造船厂的深厚底蕴,甚至不可能有如今的海军出现;

    如果没有大唐各大造船厂数以万计的船工们的新路努力,大唐海军是不可能有如今的规模的;

    如果没有刘仁轨的辛苦训练,大唐的三大舰队也组建不起来,更不可能有如今的战力;

    如果没有儿臣麾下各船船长们的奋勇卖命,儿臣也不可能会发现香料群岛和婆罗洲,至于k岛就更是意外之喜了;

    如果没有水手们的激勇向前,儿臣也不可能

    如果

    所以说,儿臣能有今天的成就,之所以能立下如此泼天的功劳,并不是靠的儿臣一己之力,而是儿臣麾下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因此儿臣斗胆请奏父皇,儿臣的赏赐就算了吧,但是请父皇不要亏待了儿臣麾下的功臣们

    说了这么多,最后一句才是李贞真正的目的——首先自己立下的大功,不赏赐是不可能的,但是自己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更是富可敌国,手握重权,已经是赏无可赏,就算是给自己再大的赏赐也是锦上添花,对自己没有什么大作用。

    可是偏偏自己的功劳,还不赏不行,否则自己就算是推却了,自己的手下也不会满意的。

    那么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将自己的功劳拆分了,然后按功劳大小,分给手下们——这份功劳实在是太大,哪怕此次需要赏赐的人足足有数万人,但将这么大一份功劳拆分开来,按照功劳分配下去的话,也足以让所有人赚的盆满钵满,完全可以平息他们的怨气,甚至让他们对自己更加感激,实在是一举两得。

    呼~

    百官这一次总算是彻底松了一口气,这估计已经是目前为止最好的解决办法了,不但不用担心得罪人,而且还能让底下人彻底归心,当真是一招妙棋啊。

    嗯,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吧。李世民心中转了几圈,也是欣慰的点点头

    但是很显然,李世民并没有打算就这么放弃,他打算再考验一下李贞:不过你属下的功劳是你属下自己立下的,他们的赏赐本身就是他们应得的,朕自然按照他们各自的功劳进行赏赐,不过作为他们的老板和直属掌控者,你的功劳也不能忽视,毕竟是你将海军献给国家的,这个功劳同样需要奖赏贞儿,你想要什么,只管说出来就是

    百官此时很想扑上去揪住李世民将他痛打一顿,好好的质问质问他:李世民你究竟想干什么?你到底想要干嘛?你这是唯恐天下不乱啊,难道天下大乱对你就有什么好处吗?

    百官因为都低着头,没有注意到李世民的面上表情,反倒是李贞看出了李世民眼中那意思狡黠,心中顿时了然,这是李世民对自己的又一重考验。

    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李贞立刻低头躬身道:如果父皇非要赏赐儿臣的话,那不妨将儿臣的赏赐尽数折现,全都赏赐给儿臣的手下吧——说起来他们最早的已经跟了儿臣足足十五年了,最短的也有好几年了,这些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而儿臣却对他们少有关注,今天既然说到他们了,那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的犒劳犒劳他们——还请父皇应允

    李世民脸上顿时展现出一抹笑容:很好,贞儿你没有让父皇失望,这个请求朕准许了王亭初!这件事交给你来负责另外,贞儿都如此大方,朕这个做皇帝的可也不能输给他,记住了,这一次的赏赐要双倍发下去

    奴婢遵旨。王亭初的脸上同样笑得皱成了一朵菊花,他能跟随李世民几十年如一日,并且在总管太监的位置上坐了足足十八年却没有失宠,他自然是有他的本事的——实际上也确实如此,随着隶圉司的不断发展壮大,王亭初甚至已经被人私下里称呼为内相,顾名思义就是大内宰相,被人放在和房杜之流的层次,可见他的能力确实出众,如果他不是太监,当真做到宰相的位置也不是不可能。

    既然号称大唐的内相,王亭初的眼光当然不凡,他自然也能看出来刚才的情况有多凶险——一旦百官没有给出配得上李贞这次功劳的赏赐,就算李贞自己放弃,他的手下也会有怨言的,有李贞在他们或许不会造反,但是也绝对会将这份不满压在心底,一旦有心人挑拨,就立马会爆发出来,但是到了那时候,恐怕已经为时已晚。

    好在李贞知道进退,没有在自己的赏罚问题上追究,反而主动为自己的手下们请功,更妙的是在面对李世民的层层紧逼,他也巧妙的将自己的功劳分给了手下,一箭双雕。

    而这还不是最妙的,最妙的是李世民,他的双倍赏赐这一招,直接将自己也塞入了进去——原本无论是李贞为属下请功还是将自己的功劳分给属下,这都足以安抚收买所有的人心,但是这里面并没有李世民什么事情。

    哪怕这些赏赐都是李世民给的,但是接受赏赐的人最多也就是口头上感谢一下李世民,真正让他们感激并记住的却只有一个李贞,李世民只是一个过客罢了。

    然而现在通过这双倍的赏赐,李世民成功的将主动权抓在了自己的手上,因为双倍的赏赐中不但有李贞的赏赐,更有朝廷参与,面对朝廷的赏赐,李贞的那些手下不但会对李贞感恩戴德,同时也将李世民记在了心里——当真是买得一手好人心啊。

    不管如何,赏赐的事情终于是定下来了,这就好啊




第三百零六章 海军元帅
    第三百零六章海军元帅

    儿臣代属下们,多谢父皇的赏赐。面对李世民的双倍赏赐,李贞自然是要感谢的。

    至于李世民的收买人心的行为,李贞并不在意,那些人跟着自己时间最长的足足有十五年,短的也有好几年了,如果他们要是那么容易被收买,那么他们早在去年,大航海时代刚有一个苗头的时候就被那些挥舞着钞票的商人们挖走了,自己名下的那几个船厂只怕早就人去楼空了,自己也早就成了光杆司令,更别提用一千艘宁远级飞剪船彻底的掀开大航海时代了。

    何况对于李世民的小动作,李贞也是很理解的,他毕竟是绝代帝王,而且还是一代圣君,往上数三千年也没有几个能比他做的更好的皇帝了。何况李世民此人一是好面子(比如一句天可汗几乎让李世民吹嘘一辈子),第二则最是注重自己的名声,不但想要名垂青史,更想要百姓一提起朝廷,第一个就想起的是他。

    所以他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眼中只有太子却没有皇帝,张口一个太子殿下,闭口一个太子英明,至于这个皇帝,则被完全无视,这实在是对他这个做皇帝的莫大的嘲讽

    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他也是会吃醋的,李贞表示理解。

    再说李贞自己觉得,只有这时候的李世民才是最真实的他自己——好面子,手段高明会吃醋傲娇以及一点点的萌

    甩掉心头这乱七八糟的想法,李贞向李世民躬身道:另外,儿臣奏请父皇,刘仁轨不但是登州造船厂的创建者,更是大唐海军的奠基人,论对海战的理解,大唐应无人是其对手,乃是最上佳的海军元帅理想人选——儿臣保举刘仁轨为大唐海军第一任元帅,还请父皇应允。

    啊?我?刘仁轨吃了一惊,作为大唐甚至全世界最了解海战的人,他要说不对海军元帅这个职位有所窥视的话,那纯粹是在说瞎话。

    但是刘仁轨自己人知道自己事,他现如今在大唐的地位很尴尬——虽然是越州舰队的大都督,但是不要忘了,他最开始的时候可是文官出身,如今只不过是以文领武职,在文武相争的年代,他这样的人是最容易两头不讨好的。

    首先,文官阵营是回不去了,他相争领的毕竟是军职,而且品级还很高,昔日的同僚们是不可能接纳他的。

    而就算武将阵营愿意接纳他,但是在武将阵营中,可是有好几个大佬的,在刘仁轨想来,海军元帅的位置自己肯定是能当上的,但是第一任是别想了,那么多的军中老资格,自己可没有把握能竞争过他们。

    但是他真真是没有想到,李贞居然会举荐他担任第一任海军元帅——要知道从某种方面来说,海军元帅这个职位是能够和陆军元帅相平齐的,各大舰队就相当于是禁军中的十六卫,舰队都督就是十六卫大将军。而且和陆军元帅只能临时任命不同(当年灭东突厥的时候,李靖就是这个职位),海军元帅是常设的,因为海军的调度比陆军更加的麻烦,需要有人时刻指挥调配。

    也就是说,如果刘仁轨真的当上海军元帅,那么他在军中的地位将会一跃成为大唐第一,就连李靖都不如他,这么高的职位,真的是他能担任的吗?那些军中的大佬真的愿意眼看着自己一步登天,踩在他们的头上吗?刘仁轨心中有些忐忑

    诸位爱卿,不知道对于太子的提议,你们觉得如何?李世民随口问道,语气平淡不带一点情绪,因为这一点他早就想到了,在他看来,刘仁轨也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不只是因为刘仁轨是大唐海军的创立者,也不是因为刘仁轨对于海战的理解远在其余人之上,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刘仁轨和李贞以及李世民都能牵扯上关系,算是连接两人之间的纽带。

    不要忘了,刘仁轨是李贞发掘出来的,并且从始至终都对其报以绝对的信任,堪称是他的伯乐,对于李贞,刘仁轨一直都是持以感激态度的,哪怕前段时间李贞曾经一怒之下将刘仁轨被罢为了平民,也依旧改不了他的感激之心。

    而相应的,李世民对于刘仁轨同样有提携之恩,前段时间刘仁轨被李贞罢了之后,刘仁轨才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担任越州舰队大都督的时候,可谓是门庭若市,拜访者络绎不绝,而当他被李贞罢免,立马门庭冷落鞍马稀,就连昔日的同僚都对其避之若蛇蝎。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来了,然后再李贞回来的第二天,就重新提拔他成为了越州舰队的大都督,然后那些溜须拍马之辈立马就又涌了上来

    因此对于李世民,刘仁轨同样是非常感激的,若不是他出手,李贞就算恢复他的官职,估计也要再等上好一段时间了。

    也就是说,刘仁轨就是李贞和李世民之间的纽带,属于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人选。

    如果这个人换做李靖的话,李贞是肯定不会同意的,他是将海军献给了国家,但是他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海军彻底被朝廷拿走,从此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海军毕竟是在李贞的支持下成立的,就相当于是李贞的孩子一样,虽然明知道将这个孩子交给国家抚养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未来,但是李贞也不希望以后这个孩子不认自己。

    同样的,如果海军元帅换成薛仁贵的话,李世民一样不会同意,薛仁贵是李贞的绝对心腹,李世民好不容易将海军要了回来,现在又将其交给薛仁贵手中,这和重新交给李贞又有什么区别?

    因此海军元帅也只有刘仁轨担任,才是双方最能接受的。

    然而话是这么说,对于刘仁轨升任海军元帅,李世民和李贞都是支持的,但是百官们就不这么看了



第三百零七章 各方反对!!!
    第三百零七章各方反对!!!

    陛下,臣有话要说。听到李世民询问,一个人站了出来。

    王爱卿但说无妨。看到站出来的人,李世民眉头微皱,这个人叫王敏之,出身寒门,前段时间刚刚提的礼部侍郎,原本李世民对他还是很看好的,因为此时朝中的寒门子弟并不多,这个王敏之作为其中的代表,又爬上了里不是了的位置,自然能引起李世民的关注。

    说起寒门,就不得不说寒门之中走出来的官员了,虽然因为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关系,书籍开始普及,但是读书学习也是需要时间的,十年寒窗不是说说的。所以哪怕已经有无数寒门弟子开始学习,但是距离他们真正成才却还需要却还需要一段时间。

    这也就导致了朝中寒门势力依旧单薄,也幸亏李贞和李世民联手狠狠的打压了一番世家,否则只怕如今的朝廷早就被世家所掌控了。

    寒门之中难得出一个人才,李世民对于这个王敏之还是很看好的,甚至打算再过一段时间就再给他提拔一次,然而这个王敏之实在是不争气,居然在一次机会中和太原王氏扯上了关系,拜了王氏一个长辈为义父,还娶了一个王氏女子为妻,成了世家的代言人,李世民大为失望,对于他的感官也差了起来。

    如今见王敏之居然主动站出来,李世民不由得心情大坏,同时也有些警惕——要知道在世家被打压了之后,可是元气大伤,从那时候其就一直都是在装孙子的,不被皇帝点到,很少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现在是什么意思?世家难道想要卷土重来?

    是,对于太子的提议,臣不敢苟同。王敏之张口就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说完不待李世民追问,就主动说道:原本按照道理来说,刘大都督是海军的直接创立者,也是整个大唐最熟悉海战的人,由他担任海军元帅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有一件事却是不能不注意,刘大都督虽然各方面都很合适,但是有一点,那就是他并不是武将出身,以文人代武职,不啻于外行指挥内行——这可是军中大忌。

    另外,刘大都督的资历太低了,他从军才多少年?满打满算也就三年罢了(之前刘仁轨是以文官的身份担任的登州造船厂厂长,不是军职),朝中比他资历更高的人多的是,如果让他担任海军元帅,恐怕有人会不服啊。若是陛下执意如此,那您让那些从军二十多年的老将们该怎么想?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刘大都督在职期间并没有立下多大的功劳,这点也是不能否认的,虽然他是海军的奠基人,但是却并没有在战场上证明过自己,也没有足够的功劳让人信服——陛下,有功不赏会让功臣寒心,而无功却赏同样是大忌啊。

    王敏之,你好毒辣的心肠。

    刘仁轨听得睚眦欲裂,王敏之这番话看似是一心为公,但是大部分人都能听得出来他话语中隐藏的阴毒——别看王敏之巴拉巴拉说了那么多,但是实际上他只做了两件事,第一就是挑拨刘仁轨和武将之间的关系,刘仁轨本是文官出身,而且还是半路出家,虽然精通武略,论海战战术指挥能力更是大唐无双,但是他文官的身份本身就让武将们很不舒服,现在眼看着他又要爬上更高的层次,武将们哪里会甘心?

    而王敏之不但将他的出身拿出来批判,更是拿捏住了他最大的短板,那就是资历资历不足,那些军中宿老听到王敏之的挑拨,又岂会让刘仁轨成功登上元帅之位,让他踩在自己的头上?

    至于王敏之说的第二件事同样是刘仁轨的短板,别看大唐海军的基础都是刘仁轨亲自建立的,但也正是他忙于建设,因此基本上没有带兵出海打过仗,就算是出海执行任务,也大多是以训练或者护送物资为主,这样的任务是个人都能干,哪里能算什么功劳?

    而更毒辣的是,王敏之最后一句话,干脆就是拿刚才李世民的话来挤兑他自己——刚才李世民赏赐李贞的时候说有功不赏会让人寒心,他干脆将这句话反过来说,没有功劳却贸然赏赐,同样会让人不服啊。

    可以说王敏之这一番话说下来,等于是彻底毁掉了刘仁轨担任海军元帅的可能性——大唐那么多立下过大功的人都担任不了海军元帅,你刘仁轨这个非军队出身,无资历无功劳的两无一非人员,凭什么当海军元帅?

    我一心为公,何来毒辣之言?刘大都督可不要乱说啊。王敏之才不会在乎刘仁轨,这个文人中的败类,居然投靠了那群大老粗,你有什么资格说我毒辣?我们文人,不一向都是以言语杀人的吗?你之前也是文人出身,难道这里面的道理你还不懂吗?

    李世民沉默了,不得不说王敏之此话说的太狠,不但挤兑住了刘仁轨,更是将李世民也挤得无话可说,更不敢将海军元帅交给刘仁轨了。

    百官更是不会在这时候说话,这王敏之分明就是世家扔出来的一颗探路的石子,这牵扯到了世家与皇权的战斗,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又岂是他们能参与的?何况

    别管王敏之说这话究竟是什么用心,但是他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在这一点上不论文武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文官考虑的是,如果刘仁轨真的成功了,那岂不是说文人转行从军是行得通的?那些在文官阵营中不得志的人岂不是都会投入武将的阵营?这等于是在削弱文官阵营的实力啊,这怎么能容忍?这条路不能开,为了文官阵营的未来,必须要打压刘仁轨。
1...370371372373374...4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