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衣手遮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饭团桃子控

    谢景衣在心中骂了一




第七十一章 方嬷嬷
    谢景衣乖巧的点了点头,啊哈,她可是嬷嬷头子,能教导她的嬷嬷她觉得没有。

    方嬷嬷的家在钱塘县城一处僻静的小院,门同屋瓦都是簇新的,显然刚换不久。门口种着一棵上了年头的大柳树,青枝绿叶的,让人一下子觉得凉爽起来。

    在门的侧边,挂着一块小竹板儿,上头简简单单的刻着方宅二字的。

    谢景衣率先下了马车,上前扣门,不一会儿,门便打开来了,一个约莫三十来岁的妇人伸出脑袋来,好奇的问道,“小娘子敲我家门,可有事”

    此刻翟氏也在谢景娴同谢景音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忙笑着回道,“我们从杭州城来,想请方嬷嬷执教。”

    那妇人有些为难,“你们已经是来的第三拨人了,我家主人就是图个清静,无意出门。”

    翟氏一愣,一下子不知该如何开口才好了。

    谢景衣忙上前一步,笑道,“我们绝无强人所难之意。只是天气实在太过炎热,我阿娘有孕在身,不知可否问主家一声,让我们进去借口水喝。”

    妇人有些迟疑,扭过头去,门后传来的一阵叹息声,“让她们进来罢。”

    谢景衣笑着道了谢,扶着翟氏便进了门。

    一进门,便是一个不小的院子,一个穿着青色布衣,戴着草帽的老嬷嬷,正蹲在地上种着花儿。

    她的一双手,白嫩又干净,便是在忙地里的活,指甲里也半点泥土都没有。

    衣衫浆洗得十分的硬挺,看上去清清爽爽的。

    显然以前在宫中,并非是做粗使活计的人,谢景衣这样想着,认真了起来,指不定这次,当真能够为谢景娴同谢景衣,请到一个厉害的教养嬷嬷。

    方嬷嬷笑了笑,既不亲热也不生疏,让谢景衣瞧着十分的亲切,这不就是宫中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嬷嬷的假笑么

    想当年,她能这样笑上一天。

    “几位请里面喝茶吧,待喝完了茶,便请回吧。老婆子没有什么本事,年纪又大了,只想种种花养养猫,还望夫人体恤。”

    翟氏有些失望,“嬷嬷,我们带着诚意而来。哪怕是一年半载也好,我这三个闺女,都到了说亲的年纪,我想着,能让她们多学一些本事,日后嫁了人,日子也能好过几分。”

    “我也不指望她们嫁高门大户,就担心她们被人欺负了去。嬷嬷替我点拨一二,我便感激不尽了。还望嬷嬷成全。”

    方嬷嬷笑着摇了摇头,“可怜天下父母心。你家三位小娘个个生得好……”

    方嬷嬷的话说了一半,便瞧见了刚刚进门的谢景音,晃了一下神,又忍不住打量了她一番,方才接着说道,“看着又聪慧,今后一定会有好前程的。天气炎热,我煮了一些清热解暑的茶,诸位尝尝。”

    她说着,站在门口伸出手来,示意翟氏先请。

    翟氏无奈,一家子人进了门。

    方嬷嬷站在门口,看着谢景衣的背影,又愣了好一会儿,方才跟了进去落座,“夫人家中可是已经有了嬷嬷了”

    翟氏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摇了摇头,“并未曾有,几个孩子都被我养得什么都不知晓,可愁死个人了。”

    方嬷嬷抿了抿嘴唇,偷看了谢景衣一眼,见她神态自若,举手投足之间自带章法,绝非小门小户能够养出来的,心下更是古怪起来。

    “嬷嬷,我有些内急,不知嬷嬷可否引我去净房。”一杯茶没有多少时间,翟氏还没有想好如何打动方嬷嬷,茶盏便已经见了底,谢景衣只好插嘴道。

    &n



第七十二章 轮到我了
    方嬷嬷神色微变,谢景衣便知晓她动了心。

    她将那荷叶拿在手中转了转,看向了荷塘,“嬷嬷,一条船上坐着三人,书生同郎中均不会水,可船夫会水不说,还擅长掌舵扬帆。那么即便是遇见了风浪,船也不会翻;即便是穿翻了,有船夫在,书生同郎中,也会平安。”

    方嬷嬷一时之间有些恍惚,她认真的盯着谢景衣看了又看。

    眼前的的确是一个身量尚未张开的小姑娘,因着是南地人,说话软中带娇,她站在这里,只能够看到谢景衣的侧脸。

    怎么看,这都还是一个孩子啊!

    方嬷嬷若有所思起来。

    谢景衣也不着急,又摘了一支荷花,细细的闻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方嬷嬷才说道,“老奴想要跟着二娘子。”

    谢景衣甩了甩手中的花,夏日蚊虫多,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个小飞虫,沾在花瓣上了,让人有些扫兴。

    她扭过头来,对着方嬷嬷眨了眨了眼睛,“那么,该轮到我了。”

    方嬷嬷一愣,“小娘子在说什么”

    谢景衣将花同荷叶搭在了一起,半抱在怀中,朝着方嬷嬷走去,边走边说道,“我同嬷嬷交了底,现在也轮到嬷嬷同我交底了不是。我家中添人,自然应该知晓那人从何处来,又有何种本事。”

    “嬷嬷若是选我大姐姐,那我便不多问,可选了我二姐姐,那就是尚且有未完成的心愿。你是从宫中出来的,倘若结了什么仇怨,那我请个教养嬷嬷,岂不是还连带着多了一个仇家。多了仇家不可怕,可我不能连仇家是谁都不知晓吧”

    谢景衣说得毫不客气,但却让人难以反驳。

    方嬷嬷有些哑口无言,一直以来,她都想着自己是宫里出来的,有资格挑挑拣拣的。

    却是没有想过,原本她就是去做仆妇的,哪能不被主家挑拣

    可便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之类的狠话,那也得有个三十年吧……

    这才不过三息之间,就翻天又覆地了。

    “老奴以前是在先皇宫中伺候的,并非掌宫,只不过是一个打理院子里花草的寻常嬷嬷。旁的本事没有,还算是心细罢了。”

    谢景衣有些意外,皱了皱眉头,“那嬷嬷又有何心愿我想整个大陈国,你无论给哪家小娘子做掌院嬷嬷,都不可能比之前站在更高的地方了。”

    方嬷嬷摇了摇头,“老奴年纪大了,并没有那么大的雄心壮志。我以为我可以安度晚年了,可是不能。”

    “我想知晓一个故人,到底为何而亡。小娘子且放心,我只要知晓为何就行了,我同她并无深交,更谈不上报仇什么的事情。只不过我问心有愧,若是不弄清楚了,怎么都不得安心。”

    “我可以对天发誓,我是绝对不会拖累主家的。”

    谢景衣掐了掐手中的荷叶杆儿,将它弄短了一些,“嬷嬷的故人,在京城那么嬷嬷,为何不留在京城,要千里迢迢的来杭州选人。”

    方嬷嬷迟疑了片刻,说道,“我试着寻了一个高门大户,但……就像小娘说的,美玉哪里瞧得上我这样的拙劣的玉雕师父,请了我去,也不过是挂个教养的名头,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处。”

    “更别提,去打探一个过世数十年的人的秘密了。”

    ……

    谢景衣闻言笑了笑,笑得方嬷嬷有些发慌起来,好像自己的心,都被人看穿了一般。

    “嬷嬷可要记住今日誓言。嬷嬷既然教我二姐姐,便连我大姐姐一块儿教了吧。”

    方嬷嬷点了点头,“老奴省得。”

    &nb



第七十三章 再见柴祐琛
    为了避免翟氏太过劳累动了胎气,一行人在钱塘客栈里休息了一宿,翌日方才启程回杭州城。

    坐了太久的马车,翟氏有些恹恹的提不起精神来,连谢景衣总是撩开帘子东张西望,都没有力气吼了。

    “阿娘,你同姐姐先行回去,我要去铺子里头看看,我几个月没有去,也不知晓,那边捅出了什么篓子来。”

    翟氏摆了摆手,“你且去罢,不过别再皮了,万一惹恼你阿爹,他再关你三个月,可如何是好”

    谢景衣吐了吐舌头,“阿娘你且放心,肯定不会的。”

    要不是柴祐琛那厮坑害她,她会露馅决计不能啊!

    他如今不晓得跑到哪里去了,整个杭州城,她谢景衣还不横着走

    ……

    待目送翟氏远去,谢景衣彻底的松了一口气,笑得就差没有咧巴嘴。

    她可是被整整关了三个月,今年夏日,连一口冰碗都没有吃着,可见谢保林有多狠心。

    “阿伯,来三碗冰。”

    那卖冰碗的往她身后看了看,忍不住劝阻道,“小娘子,这冰碗寒凉,可不能多吃,三碗你哪里吃得完哟。”

    谢景衣摆了摆手,将钱放在了桌子上,“你且放心,我连头牛,都吃得下啦。先帮我把位置留了,我去对面买串糖人来。”

    卖冰碗的无奈将钱收了,这天地下没有不做买卖的道理不是。

    谢景衣买完糖人回来一瞅,只见之前自己坐的小桌子上,已经坐了一个穿得乌漆嘛黑宛若乌鸦一般的人。

    “小娘子,我说你要三碗冰呐,你二哥来了。”

    二哥她哪里来的二哥

    谢景泽如今在准备春闱,怎么会来这里,她想着往前一蹿,只见柴祐琛正坐在她的座位上,呼噜着她的冰碗。

    谢景衣撅了噘嘴,在他对面坐了下来,“你倒是不客气,自己个吃上了。天这么热,你还穿黑的,也不怕被晒死了去。”

    一个夏日不见,柴祐琛当真是黑了不少。

    柴祐琛见她来了,从怀中掏出一个小锦盒,扔给了谢景衣。

    “什么东西”她打开一看,只见里头躺着一个小小的木雕,雕的乃是一只小老虎儿。

    “这是木雕许的你回京城了”谢景衣有些惊讶,难怪这些日子,从来都不见柴祐琛的身影。

    他之前还说,若是她被关了祠堂,便来给她送饭,虽然她没有放在心上。

    柴祐琛点了点头,“押送刘不休去京城,我便一起跟着回去了。那老虎雕得太胖,我一瞧,可真像你!”

    谢景衣猛的踹了柴祐琛一脚,他脸色一变,脚下却纹丝不动。

    谢景衣气归气,但还是欣喜的拿着那老虎摆弄起来。还别说,这老虎瞧上去当真有些憨憨的,圆滚滚胖乎乎,一瞧就没有少吃,没有百兽之王的威猛,倒像是撞坏了脑壳的傻子……

    她这么一想,又恼了起来。

    柴祐琛这嘴可真损,送个礼也要让人心梗,一下子内涵她三次,一说她胖,二说她凶得像母老虎,三说她憨,瞬间三杀!

    也就是她皮糙肉厚血多,不然换了旁人,还不直接气得两腿一伸……

    “说我胖可敢同我比比谁更重”

    柴祐琛端着冰碗的手一顿,无奈的翻了个白眼儿,这种厚脸皮的话也说得出来,真不亏是谢景衣,也不看她的腿比他短了多少。

    “一会儿去铺子里,有事。”

    谢景衣点了点头,也不再怼着玩儿,将那小老虎收了,端起冰碗呼噜起来。

    两人各用了一碗,还剩一碗,谢景衣也不



第七十四章 你说我写
    柴祐琛分寸拿捏得紧,在谢景衣抬手拍他之前,便装作不经意的拿开了。

    谢景衣心中忿忿,只当今日不幸,天空有一傻鸟路过,吧唧一下,洒了一物在她头上!

    “咱们确实是让官家左右为难了。原本新法初初开始,多数人都不过是观望,但是杭州三县的问题一出,新法便有了不妥当的实证。任由王公嘴仗再厉害,也被狙成了个筛子。”

    柴祐琛说着,顿了顿,“韩江一力主张,要彻查杭州。头一个参的便是宋知州,其次是你阿爹……”

    谢景衣皱了皱眉头,韩江乃是谢保林的同门师兄,之前他还去信,想同韩家说亲来着,万万没有想到,韩江竟然参了她阿爹一本,怕是这亲事又不成了。

    “他们是想把三县的问题,全都推到刘不休身上,说刘不休贪得无厌,才指使亲戚苛待百姓,曲解上意新法无错,人有错,可是如此”

    柴祐琛点了点头,神色有些古怪起来,“官家倒是没有应,宋知州夫人乃是豪族,朝中的亲族太多。推陈出新原本就举步维艰,若是狙掉宋知州,一下子又要得罪一大波人,太过让人烦心。”

    “那帮人,像是蜘蛛织网一般,牵一发动全身,官家太难了。”

    大陈一来有推荫,二来有科举,看上去乃是变着法儿的取士,实际上一些大家族却像是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士族昌盛,父有二子,一子善文经,金榜题名后做官,二子平庸,父死推荫,儿子也做官。一代一代的传了下去,这过年十来个大团桌一团圆,方才惊觉,擦,老子全家人都是官!

    宋家便是如此。

    先皇昏聩,朝中派系林立。豪族以姓氏分,人口大州,譬如江浙一代学子多,以地域分,那叫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还有师门关系,依附关系。

    但凡有人崛起,那些同他多少沾得上关系的人,哪怕昨日相见还是陌路,今日便陡然生出了感情,自成一派了。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样一想,官家的确是太难了。

    “再说了,韩江不过是借题发挥,不用理会。现如今很多双眼睛都盯着咱们这里看,在十月之前,百姓还秋贷,到时候新法成果一目了然。若是……”柴祐琛说了一半,示意谢景衣继续说。

    “若是杭州咱们能够控制住了,不出乱子,漂漂亮亮的完成了任务,那么韩江没有了狙我阿爹的理由,我阿爹升官发财的机会也就来。你上京城,想必官家已经给你立了军令状,下了准信。”

    柴祐琛笑了笑,“难怪宫中之人那么多,官家只信任你。”

    谢景衣有些怀念的笑了笑。

    她想起了自己第一次瞧见官家的时候,他生得十分的纤细,脸白如纸,看着身体就不是十分的康健,他坐在一个大青石头上,举起手给自己打气,一定一定不能成为一个遗臭万年的昏君啊!
1...1819202122...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