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青山绿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甜饼
司雨侬跟老板交待她要办的小事,之后便出了店门,直奔马路对面的长保和青青。
司青青手里捏着两根小棍,专心的绞来绞去。
“咋了,没转到糖画。”司雨侬进面包店之前,给了转糖画的摊主二分钱,让司青青去转,不管得个啥,她也能打发时间。
没转到糖画是意料之中的事,转不到糖画的客人,摊主会用两根小棍搅一棍子糖稀送上。
客人就用两
分卷阅读31
根小棍快速的绞来绞去,让糖稀变白变硬,在小孩子当中还流传着一个说法,绞的时候越长,糖稀会变得越多。
“哪那么容易啊,我站了这么老半天,也只看到一个人转着了糖画。”拥有糖画的小孩子,在那一刻,简直像王者登基般荣耀。
虽然隔着马路,司长保也大概知道小侄女进去是干什么,不正是烤制一份蛋糕所需要的时间吗?只不过侄女不说,他也不会问。
“你去找他干啥,我看你还帮他家干活了。”司青青毕竟年纪还小,想不了那么多,直接开口就问了出来。
“反正咱们家也没时间做生意,干脆把蛋糕的方子卖给面包店的老板。”司雨侬很坦然的告诉他们实情。
司长保顿时乐了,“卖了,那敢情好。”
“哈,那姥姥家就赚不着钱了,是吧。”司家这兄妹俩,听到姥姥家竹篮打水一场空,都开始没心没肺的傻乐。
“妹啊,回去别跟咱妈说,听到没有。”长保叮嘱妹妹,“也别跟长寿说。”
司青青连连点头,“我才不说呢。”
司雨侬抿了嘴直乐,她还剩一件事,办完就能回家。
“还有别的事没有。”司长保问她。
“我还要去大院一趟,问点事。你们就在侧门的门口等我一下,我很快就出来。”
“那你快点,天黑了路上可不好走。”司长保带了妹妹守在侧门口,幸好妹妹手里有绞糖,玩到现在,还不亦乐乎。
司雨侬统共也没耽误几分钟,出来便带着司青青去买棉花棉。
仨个人一路走回龙头村,司爱华早就回家,正站在门口张望呢。司雨侬正好顺便告诉他,果苗的事已经打听过了,人家在帮他们申请。
“不过赊果苗的事是有限额的,要咱们别在外头说。”要是有人也去走这趟路子,没准就会挤了他们的名额,这个道理好懂,司爱华很快点了头。
又埋怨道:“这丫头,就这么空着手去了?上回我说啥来着,好歹拎一篮子鸡蛋去吧。”
“嘻嘻,下回,下回我一定带去。”司雨侬挽住司爱华的胳膊,一进屋,就从口袋里把钱掏出来给司大娘。
“嗐,这么多钱,哪儿来的?”司大娘和司爱华同时吓了一跳。
“我把蛋糕的方子卖给面包店老板了。”司雨侬尽量轻描淡写,但眉目间还是有隐藏不住的笑意。
司大娘把钱收进箱子里锁上,也笑的肩膀一耸一耸的,“长寿今天又过去了,这一教就是一天,就是头猪也该教会了。”
说曹操曹操到,外头已经响起了长寿的声音,可见是回来了。
“饿死了,给我留了饭没有?”
司青青咬着棉花糖跳出来,“姥家连饭都不给你吃啊。”
“别提了。”长寿连连摇头,“中午一人一碗看得见影子的稀粥,晚上更可怕,竟然是把中午剩的稀粥加点水,再热热继续喝。我赶紧跑回来了,不然非饿死在半道不可。”
“教了一天还不够,明天不许去了。就是头猪,也该教会了。”
司雨侬从屋里出来,听到叔公的话,笑的捂住嘴。这话一听就是跟她奶学的,连语气都一样。
白春桃在厨房里给儿子留了饭,赶紧端出来道:“你姥家条件不好,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说哥,中午的稀粥,不会是跟表嫂还有表妹们一块喝的吧。看见舅舅和表哥表弟上桌,跟你一道没有。”司青青咬下最后一口棉花糖,继续抬杠。
长寿接过白春桃手里的饭碗,愣了一下,想了想道:“好像真没看到他们。”
司青青冷笑,“人家吃香的喝辣的,当然不会带上你。”
“死丫头片子,说啥呢。有这样编排姥姥家的吗?那是你亲姥姥。”白春桃气的作势要打她。
司青青一溜烟逃到司丰年的身后,“爸,救我。”
司丰年一脸嫌弃的用手拔开冲过来的白春桃,“想让人不说,你倒是让他们自个争点气啊。”
白春桃冲回自个屋,呜呜的哭,结果等了半天,没有一个人进来。就是长寿,也没进来安慰她。
气得她直咬牙,越发觉得她妈说的对,司家的人在外头提起来多好多好,都是装的。真有啥事,根本靠不住。还得白家立起来,娘家有本事,他们才不敢小瞧她。
在长寿教猪一样的教法之下,白家的蛋糕终究是出街了。
第22章
白家的男人不干家务活, 所有烤蛋糕的活都是女人的。打蛋液要力气, 女人终究是差一点, 再加上白家抠抠索索的传统, 舍不得放糖也舍不得放油。
最后做出来的成品,外表看着一样,但是吃进嘴里, 那可就是两个味儿。
但他们自己并不这样认为。
反倒觉得自己聪明,不仅省下了糖和油,做出来的成品, 看上去也和长寿所教的,没有任何区别。
等白家的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背着篓子赶到县城, 发现街面上并不如长寿所说的那么热闹。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公家单位已经上班,小孩子也开始收心, 该补作业的补作业, 该复习的复习,自然在外头玩的人也就少了。
他们按照长寿所说的路线,先赶到早点一条街,直接懵了圈。
早点摊都在收拾碗筷, 只看到最后一波吃完早点的人, 吃饱肚子抹着嘴离开。
长寿千叮嘱万嘱咐让他们五点就得出发,不然赶不上趟。可是烤蛋糕的时间没掌握好,等到妯娌俩走到县城已经过了八点,完美的错过了第一波生意。
等了半天也没见人来买, 他们对视一眼,转身去了大院的侧门。
“咱们是不是该吆喝吆喝。”妯娌俩站在人家的居民楼下,半天不吭声,来来往往的人也跟没见着他们一样,没有一个上前搭腔的。
长寿果然是个不靠谱的,他说的跟他们遇着的,完全是两码事。
白家的大儿媳妇先开口,想让弟媳妇吆喝几声。
二儿媳妇是个面团性子,别人说啥她听啥,开是开了口,捏着嗓子喊道:“蛋糕,卖蛋糕。”
就跟有人踩住她的喉咙管似的,只留了一丝气往外冒。声音刚一飘出来,就没了音,别说外头人听不见,就是站在她旁边的妯娌都听不见。
“你这样别人哪儿听得见。”大儿媳妇急了,他们到现在为止,还没开张呢,要是把蛋糕原样背回去,婆婆能敲死他们。
“蛋糕,卖蛋糕。”大儿媳妇实在是急了,涨红着脸喊道。
终于有人朝他们瞧了过来,一个阿婆疑惑道:“你们也是卖蛋糕的,之前那个小姑娘呢?”
“是是,我们也是卖蛋糕的,她马上要开学,以后就是我们出来。”大儿媳妇还是有些脑子的,知道蹭司雨侬之前在县城
分卷阅读32
打下的好名声。
任谁听了这话,都以为他们是一家子,阿婆也没有怀疑,顺手就要了两个蛋糕。
大儿媳妇急急忙忙去接钱,把钱塞到口袋里,再去拿蛋糕。阿婆看在眼里,当时就瞪了眼睛,“你把钱还给我,我不买了。”
摸过钱的手,再去拿蛋糕,而且是直接上手,这叫讲究一点的人,怎么看得下去。
阿婆以前在司雨侬手里买蛋糕的时候,特意观察过。那丫头特别爱干净,不接钱不说,拿蛋糕的时候,都是隔着一层纱布,从来不直接上手。
再看今天这个,还是个大人呢,竟然这么不讲究。让阿婆一下子败了胃口,这样的蛋糕就是白送给她,她都不会吃,更别说花钱买了。
“咋,咋说不买就不买了呢,钱都收了,咋能不买了。”大儿媳妇反倒不肯了,吴家村里的人,脑回路出奇的相似,钱都到手了,哪里肯还出来。
“我说不卖就不卖了,赶紧还钱。”阿婆还没见过这样干买卖的人,越发生气。
“不行,说了要买就得买,你这人一把年纪,怎么不讲道理呢。”白家大儿媳此时斗志昂扬,颇有点在村里跟人斗气比狠的架势。
阿婆一看,竟然来了两个浑不吝,也懒得跟他们废话,直接扬声冲侧门那头喊道:“李老头在不在,赶紧把这俩人给轰出去。”
其实,居民楼的侧门一直是有门卫的,就住在居民楼的一楼。只是平时不怎么管事,真遇着事了,喊一嗓子,他就会出来。
李老头将保安的外套一披,应声从家里走了出来,“咋回事呢。”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非请莫入,简单一句话,干小买卖的不许进大院。
白家的俩妯娌被李老头不错眼的盯着,给撵了出去。钱就不用说了,人家可说了,不还钱就报警。
阿婆拿了钱,脸色还是臭臭的,“李老头,以后这俩人不许他们进门,反了天了,还敢上咱们这儿强买强卖。”
“得勒,以后不许这俩人进。那个小姑娘要是来了呢,也不叫进?”李老头自己就在司雨侬手里买过蛋糕,此时笑眯眯的问道。
“那丫头要上学,不能来了,这俩一看就跟她不是一家人。”阿婆摇摇头,转身进了自家楼洞。到底也没说,还让不让那丫头进。
李老头又去门口吓唬一番,看着白家俩妯娌走远了,这才回屋。
白家妯娌已经是欲哭无泪,将长寿骂了个半死,“都怪他,说什么大院的生意最好,这里的人有钱又好说话。”
“城里人怎么这么凶,小姑子家卖蛋糕真赚着钱了?怕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吧。”现实的冷酷无情,让他们开始怀疑人生。
就算怀疑人生,背出来的蛋糕也得卖掉不是,大院是不能进了,他们只能往街面上走。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顾不得不好意思,开始扯着嗓子叫卖起来。
路上偶尔有人买上一个或二个,总算开了张。
等卖到第三个客人的时候,当妈的把蛋糕往儿子手里一塞,小孩子当场便一口咬下去,觉得不太对劲,再等咽下去,立刻嘟起了嘴,“不好吃。”
“咋不好吃,你不是最喜欢吃蛋糕,之前天天吵着要买的。”家长花了钱,正肉痛,还听到孩子说不好吃,顿时来了气。
孩子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家长掰下一块塞进嘴里,立刻发现问题。
今天的蛋糕一点也不甜,而且仔细品品,**的,没有蛋糕棉软的特征,更气人的是,还能发现里头有结块的面疙瘩。总之,孩子说的没错,的确没有以前的好吃。
再一看,这俩人不是以前见过的那对父女,更生气了,大声道:“你们这不是骗钱吗?”
虽说这两年的生活好了一点,但日子还是紧紧巴巴,从牙缝里抠点钱出来给孩子买点零嘴,货真价实也就算了,结果遇到糊弄人的,能不生气吗?
白家妯娌见势不妙,拔腿就跑。
跑了好远,仿佛耳朵边还能听到妇人的咒骂。
“咋回事,难道长寿有啥窍门没告诉咱们?”白家大儿媳首先怀疑的是长寿有所隐瞒,根本不会找自家的原因,比如说他们扣下糖的份量,打蛋液和搅拌面粉不过关的问题。
更选择性的遗忘了,长寿也告诉过他们,偶尔会遇到不讲理的客人,不用怕,自家做的东西没问题,完全可以当面反驳。
当初司雨侬就是这么做的,不轻不重的给你怼回去,她的东西又干净又卫生还好吃,心里不虚说话都显得大声。
但这俩位不是,他们不仅不敢怼回去,还一口气跑出老远。
就在妯娌俩喘着粗气,担心客人会不会追上来找他们退钱的时候,正好看到马路对面有一家店,外头挤满了人,热闹的很。
正是县城唯一一家面包店拉着横幅,在做促销活动,活动期间,买五个蛋糕送一个面包,限时三天。
白家妯娌不识字,只看到好多人在排队。
但飘到街面上的香味,是那么的熟悉,熟悉到当他们看到排队的人拿着蛋糕当场试吃的时候,才敢相信。
“不是说只有司家会做吗?为啥这一家,也会做蛋糕。”白家大儿媳一下子呆住了,就跟塌了天一样,捂着嘴顺势蹲到了地上。
她已经可以想像今天的生意完了,也可以想像原样把蛋糕背回去,婆婆会如何震怒,又会如何责骂他们。
二儿媳妇本来胆子就小,这会儿更是惊恐万分,“咋办呐,这咋办呐。”
人家是开店的,他们怎么跟人家比。
“赶紧回家,告诉妈,让她找司家理论去。”白家的大儿媳妇一下子站了起来,不断在心里说服自己,这是司家的错,跟他们无关。
二儿媳妇晕乎乎跟上去,她不明白,这跟司家有啥关系。不过,只要婆婆不骂他们,骂谁都好。
妯娌俩就像被狗撵一样,逃回吴家村,对着婆婆就是一通添油加醋。
白大娘当然没有儿媳妇那么蠢,去找司家算帐,她凭啥?再说司家那个老太婆,可不是个好惹的。当年她仗着自家女儿嫁过去,打量着他们家人口少,又没个老人在,没少花心思去占便宜,每回都是铩羽而归。
“妈,这事不能这么算了,咱们花了这么多钱,结果全打了水漂。”大儿媳妇见婆婆蹙着眉头不言不语,赶紧往上添柴。
二儿媳妇被大儿媳妇偷偷捅了一下后腰,也赶紧机械式的重复,“妈,真的真的,大嫂说的都是真的。”
“人家开店你们就不能摆摊?”白大娘猛的一下子提高了声音。
当她傻吗?谁家做生意,只能做独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