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护短狂魔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兰桂
“你!你就甘愿一辈子给人当牛做马?你光怪我闹,可你想想,现在咱俩就啥也没有,以后有了孩子拿啥养孩子?咱妈心疼她闺女天天给吃好的,把家里钱都吃没了,等我们有孩子了呢?我想给我孩子吃好的都没有了,你想想有你这么无私奉献的吗?”
季兰说的话让徐晓娜无地自容,哭着跑回了屋里。苏圆圆赶紧跟进去,给差点晕厥的小姑子输了一丝灵力,稳定住她的情况才小声安慰了她几句。
刘淑英怒道:“娜娜是我好不容易才养大的,但凡天冷一点、热一点她都要生病,身体弱的一点重活干不了,烧火都会呛得一直咳嗽,大夫亲口说她身体不好必须精心养着。我心疼我闺女,就想娇养着她怎么了?我好好养着我闺女,你一进门就不让我养了?你管得咋那么宽呢?你不乐意干活,我不是叫你回娘家歇着吗?谁逼着你欺负你了?你现在一直抓着娜娜不放,是想要她的命咋地?”
苏圆圆拍拍徐晓娜的手,走到刘淑英身边说:“妈,这么吵下去也没有结果,大嫂对我们偏见太大了,我看干脆就分家吧。以后大嫂想养鸡就养鸡,想咋挣钱就咋挣钱,让她试试,她说不定就明白妈你当家的难处了呢?总好过现在这样天天吵架的好,妈你说呢?”
刘淑英怔了怔,转头看她,“你也赞成分家?”
苏圆圆笑说:“妈,再怎么分,血缘关系也分不开,咱以后还是一家人。有个词不是叫远香近臭吗?说不定分开了,咱们家反倒能和睦相处了。本来我也是要搬到县里跟东子一起住的,那不是跟分家一样吗?现在只不过就是分得彻底一点,以后娜娜也自在一点。”
苏圆圆说话心平气和的,带着点安抚的意味,刘淑英都给听进去了。关键闹到这种程度,再怎么样,一起生活也都心里不痛快。她又不可能真的看徐向前离婚,因为这样的事闹离婚,说实话影响最大的是徐家。因为她不能说徐向东挣了很多钱,那在别人眼里她就是比较偏心的,这是个死结,是个秘密,她没法子跟别人解释。
虽然她很烦季兰,可跟村里别人家相比,季兰顶多算个好强又事儿多的儿媳妇,离婚算是徐向前抛弃了妻子,季兰一个女人,以后要顶着闲言碎语生活,再嫁也嫁不了好的,想不开的都可能自杀。她可不能让儿子造这个孽,所以思来想去,刘淑英终于决定分家了!
不管徐向前的焦急劝阻,刘淑英干脆利落地把家里东西盘算一遍,叫苏圆圆把徐向东找回来了。接着趁天还没黑,请来了大队长、村支书、徐家一个老堂叔一起做个见证。她心里分得清,她手里的钱都是徐向东给的,她再怎么担心大儿子也不能动这个钱,正好她之前跟季兰说手里只剩三十块,就直接把三十块拿出来分成三份。大房十块、二房十块、她和闺女十块。
家里两只鸡是她养的,都归她,刚分到的三十一亩地,徐向东和苏圆圆表示不要,他俩是真不想种地,既然季兰觉得他们结婚花的钱应该归家里,那干脆拿田地顶了她所谓的“不公平”。这样以后谁也不能再说出刘淑英偏心的话,更不能翻旧账说谁占了大房便宜,有那些田地,占便宜的可是大房。
在场几人都觉得这样大房占便宜了,季兰心想以后要做生意赚大钱,田地算个屁,可未来的事别人不懂,她憋着没法说,只能认下了二房这个赔偿。徐向前气得不轻,可他本来就嘴笨,家里几个人把事情都定下了,他最后也只能闷头痛苦,一直在心里想离婚的事。
刘淑英斟酌之后,给自己留了十亩地,其中就包括最好的那一亩,剩下二十亩都归大房。家里的房子就按现在住的这样分,各自屋里的都属于私人东西,不分,其他零碎的东西全平分。
几个前来见证的人都皱眉劝了几句,包括季大伟都觉得自家闺女过分了。可徐向东和苏圆圆不介意“吃亏”,非要这样平了之前的“账”,他们也就不多说了。只是分家契书按他们的要求写明了分家缘由,以及二房拿田地赔大房的情况。
分卷阅读169
季大伟觉得不妥,这样太影响季兰名声,季兰却毫不在意,只要分家就好。这东西以后根本没用,等她离开这小村子,谁还认识谁啊?
分了家,刘淑英气得回屋躺着,饭也不想吃。
徐向东做了他们几人的饭,然后对徐向前说:“大哥,其实没啥,兄弟分家很正常。既然大嫂说她处处为了你,那你就看看她咋把日子过好呗。不过要是只剩你俩,她还跟你作,那……大哥你自己考虑。其他的你都别多想,咱们还是兄弟,妈也不会怪你,敞开心。”他端了饭菜走过去,又道,“咱分了家就别在一起吃了,你跟大嫂的让大嫂做吧,免得合在一起又起纠纷,我先去看看妈。”
徐向前觉得愧对二弟,但他现在还没跟季兰离婚,什么话都没脸说。
徐向东和苏圆圆进屋把饭菜摆上,劝刘淑英吃点。刘淑英红着眼拉住他俩的手,“让你们受委屈了,妈知道你们不要地是为了照顾老大,那个搅家精忒可恨,要不是她,咱们一家人还过得好好的。”
徐向东笑道:“妈你别难受,我能挣钱你又不是不知道,圆圆写书也能挣钱,我们俩是真不爱种地,以后去了县里也不打算要家里的地,与其留着闹心还不如给我大哥。他是种地的好手,地在他手里越多越好,他过好点,你也能少操点心。”
刘淑英点点头,“你们都是好孩子,唉,要是老大能像你们这么机灵就好了,我真是不放心他呀,可我要是跟着他一起过,还得天天跟季兰吵架,家务宁日咋过日子呢?希望分开之后季兰真能跟老大好好过吧。”
“妈,咱是分家又不是以后不见面,离这么近,有啥事都能知道,你别太担心了。”苏圆圆把筷子递给她,笑道,“东子难得下厨,妈你快吃吧,我把娜娜叫过来,以后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好,有你这个福星,咱家肯定能过好。”刘淑英看到两个孩子毫无芥蒂的笑模样,心里的郁闷总算是散了。
苏圆圆去叫徐晓娜,看见季兰高高兴兴地在厨房做饭,微微一笑。
原文里季兰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在徐向前面前维持一个好形象,背地里算计了很多,让村里人都以为刘淑英是个恶婆婆、徐晓娜是个恶小姑,再加上一个二流子小叔子,全家都欺负他们大房。
这回她就让自家站到道德制高点上,徐向东挣钱的来源是不能说,可他们用田地赔了,又写明了分家缘由,让季兰占尽便宜。从此以后,恐怕村里没有一个人会觉得徐家大房吃了什么亏。有前头邹文那事儿,季兰名声尽毁,而她在徐向前心里的形象也是一落千丈。往后,季兰一心抓住的“好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就看她自己怎么作了呗!
第119章 知青一枝花22
家虽然分完了,但因为忙着抢收, 家里暂时没什么改动, 只是把饭分开做。徐向东要上班、徐晓娜要上学,两个人一块儿走了。徐向东到县里又给徐晓娜买了两包桃酥、两包江米条, 让她带到学校吃。
徐晓娜现在对这方面特别敏感,有些羞愧地拒绝, “二哥, 我这有妈给我的钱, 你别给我买东西了,这些拿回去给二嫂吃吧。”
徐向东乐道:“你二嫂想吃我当然会给她买, 这是给你买的,放心,这还是你二嫂交代我的,她可不会像你大嫂似的挑这挑那。娜娜,你记住,你是我亲妹妹, 要是你真的好吃懒做,不用别人说, 我跟妈就会收拾你,可你是因为身体, 那哥嫂疼你就是应该的。连自己亲妹妹都不疼,那还有亲情吗?”
“可是……我真觉得自己挺没用。二哥, 我知道你当初不念了就是为了让我上学, 我长这么大除了拖累你们, 什么都帮不上忙。大嫂说得对,要是在别人家,肯给我一口饭吃就不错了……”徐晓娜眼睛湿润,低着头不敢让徐向东看见。
徐向东叹了口气,徐晓娜性格跟徐向前挺像,一根筋,嘴笨,脑子不够活。徐向前是一门心思种田,徐晓娜就是一门心思读书,只是徐向前一个男人成天在地里干活,没那么多想法,徐晓娜则因为先天体弱,自小没法跟人跑着玩,孤单又自卑,心思就很敏感。要不然上辈子她也不会因为受不了村里的流言蜚语而跑学校去住,结果在被侮辱后跳河自尽。
徐向东跟苏圆圆早就商量过要把她身体养好一点,性格培养得开朗一点,但徐晓娜住校,一个月才回家两次,没办法这么短时间就影响她太多,倒是让季兰嫌弃的往她心里扎了不少刺。
徐向东想了想,说:“你二嫂肯定跟你说过以后有我们依靠,啥也不用怕吧?娜娜,你记住,你二嫂可不是说说而已,她把你当亲人,你要是见外就是跟她疏远呢。她这么说就是让你知道,你身后有靠山,不管发生什么事,最坏最坏的时候,你二哥二嫂也不会不管你。所以你别怕,你现在还小,好好读书,别的都别管,读好了书能做的工作多着呢,比我厂里的工人挣得都多。这都是你二嫂在首都亲眼见过的,等你读出来到外面见识见识就不会觉得自己没用了。我这么说你懂吧?”
徐晓娜深吸口气,重重地点头,“二哥我懂,二嫂跟我说过了。”她抬起头对徐向东笑了下,把点心接过来,“二哥你放心吧,我好好学习,不会让你们再担心了。”
她本来就帮不上忙,现在还要让他们安慰自己,用二嫂里一句话来说就是“太矫情了”!二嫂以前没写的时候也天天过得很轻松很开心,她要向二嫂学,她也相信二哥二嫂说的,好好读书以后肯定能挣钱。
徐向东看她确实没啥事儿了才让她进学校,离开时心想他还是不太擅长开导小姑娘,以后这种事还是让孩子王媳妇去做吧,他主要负责挣钱就好了。徐向东慢悠悠地把县里几个卖东西的地方都逛了逛,表面上漫不经心,实际上已经把想了解的都了解了,自由买卖还是不行,但黑市的人变多了,抓得也不严了,这都是好信号,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就能光明正大地挣钱了。
留在村子里的苏圆圆每天早起跟刘淑英一起去干活,现在家里就住了四个人,大房两人,她们婆媳两人。季兰现在觉得一切努力都是自己家收获,所以干劲十足,每天下了工就急忙做饭给他们两口子吃,徐向前因为她不肯多做点孝敬老人跟她大吵了一架,被刘淑英镇压了,叫他们不要再有事没事瞎吵吵,家里不喜欢闹腾。
徐向前变得表情越来越少,几乎不再跟季兰说话,不过季兰不在乎,她觉得她有一辈子时间把徐向前的心拉回来,以后只要他们日子好过了,徐向前绝对会感谢她的先见之明。到时候大家就会知道,她才是家里的福星,她超前十几年的眼光才能给家里带来富
分卷阅读170
贵,哪是苏圆圆那侥幸的运气能比的?
季兰坚决不管刘淑英的伙食,刘淑英自然也不稀罕她孝敬,每天上完工也是早早赶回家做饭。从前大家都是一家人,苏圆圆出力比季兰多,写书还能赚钱,当然不会碰她不喜欢的灶房,但现在她们这边只有她和婆婆了。她其实是个尊老爱幼的人,婆婆对她好,她就把婆婆当亲妈一样孝顺,几天时间就把焖米饭和熬粥给学会了。这个简单,而且光是大米做的对刘淑英来说就足够好吃了。
于是苏圆圆接管了她们婆媳的伙食,每天快速干完活就跑去抓一只野鸡或一条鱼,生个火堆烤了,然后弄点米饭一起吃。菜她不会做,她只会用火堆烤各种肉,花样不多,但这是她拿手绝活,味道还不错,正好大米饭和肉还能给刘淑英补身体,好得很。
旁人看得啧啧称奇,开始是羡慕苏圆圆力气大跑得快,总能抓住小猎物,后来看她天天烤肉就有些哭笑不得,觉得这姑娘还挺有意思。之前分家,大部分人觉得季兰不容人,但总有一小部分人觉得苏圆圆干活太轻松,不管干多少,都没有累成狗的季兰付出多似的,还说季兰都那么累了,她一个做弟妹的学着做做饭怎么了?女人还能不会做饭?这城里来的就是娇贵。
但现在一看,她是真不会做啊,听刘淑英说教过她一回,她差点把锅碗瓢盆给砸了,那真是手忙脚乱,弄不清先放什么后放什么,还差点没把菜炒焦了。后来苏圆圆干脆直说很讨厌做饭,她就会烤肉。然后她就三天两头打猎,天天做烤肉和大米饭,肉还换着花样来,鸡肉、兔肉、鱼肉,还有煮鸡蛋。
现在没一个人说苏圆圆不帮季兰有错的,反而都夸她孝顺,讨厌做饭也在力所能及的做,就怕刘淑英这个婆婆累着。讨厌做饭咋了?谁家有这么个写写字就能挣回来钱的儿媳妇不得供着?何况这儿媳妇还能跟壮劳力挣一样工分呢,一个人顶别人家全家挣得多,谁舍得逼她做饭?
于是风向一变,苏圆圆这番努力不仅彻底洗清她娇小姐啥也不会干的名声,还人人都羡慕刘淑英慧眼如炬,给小儿子娶了这么好一个媳妇。这么一对比,季兰就惨了,有人问分家原因,没谁明确地跟他们说,但苏圆圆状似无意地漏出一两句口风,大家瞬间秒懂。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还不知道嫂子嫌弃小姑、婆婆、妯娌是咋回事?可全村没一个像季兰这样才嫁过来四个月就闹分家的,这也太容不得人了。一般老人给分家都是孙辈长到十岁以上才分的,老徐家现在连孙辈的影儿都没有呢,刘淑英把儿子养这么大,大儿媳妇一进门就跟她分开过,真是让人寒心。
看到苏圆圆这么孝顺后,基本所有人都不再说刘淑英偏心,要是他们有这样两个儿媳妇,妥妥的也要偏心苏圆圆啊!一个孝顺体贴,一个挑三挑四,人心都是肉长的,谁不会选啊?再说徐家二房的十亩地全给大房了,刘淑英哪儿偏心了?要偏也是偏的大房吧?季兰估计这会儿正偷着乐呢。
好多嫁人没多久的小媳妇,或者嫁得久却不能当家的妇人们,对季兰生出了嫉妒之心,闲言碎语不要钱地往外冒。明明大家都是女人,怎么季兰刚嫁人就能自己当家还白得了十亩地?现在他们两口子有房子还有二十亩田地,在村里觉得算得上上等人家,哪能不叫人羡慕嫉妒恨?
所以当季兰想带节奏给苏圆圆她们抹黑时,发现她不管咋诉苦,别人都要冷嘲热讽两句,告诉她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令人不齿。她在村子里的名声是彻底毁了,再没有一个人站在她这边。
还有人回头把季兰的小动作告诉苏圆圆,“你可得当心点,季兰心眼子多着呢,她能从你手里夺走十亩田,指不定还惦记你屋里的好东西。你说你咋就松口把田给她了呢?以后你们一点田都没有,可咋办啊?”
苏圆圆不在意地笑道:“东子转城镇户口了,分粮食,再说我可以打猎跟大家换粮食吃啊,不会饿着的。我大嫂那边就更不用担心了,家都分了,说好那些田地给了她就两清,以后她再也没任何理由张嘴要东西了,不然就是强盗。”
几个小媳妇被她逗笑了,纷纷附和,“对,再要就不要脸了,到时候大家伙给你做主,没有她这么欺负妯娌、欺负婆婆的。不过你家小姑子咋办?她身子真那么不好?那不好说亲吧?要是她一直留在家里,你帮你婆婆照顾啊?”
苏圆圆诧异道:“我以前啥也不会的时候,我婆婆跟我小姑子也没嫌弃过我啊,亲人不就是这样的吗?我跟娜娜对了眼缘,她就是我亲妹妹,照顾她咋了,她吃那点饭,我随便打个猎物够她吃好几天。”
众人这才想起,对她们来说很艰难的事,在苏圆圆眼里根本就不是事。
第120章 知青一枝花23
对苏圆圆来说, 别说就徐晓娜一个吃不了几口饭的小姑子, 就算再多两个汉子,苏圆圆随手打个猎也能养活。而且苏圆圆还能挣工分、写书呢, 这种有本事有能力的人,只要她乐意,养一大家子人都不费力,谁能得到她照顾真是全看眼缘,全看她乐不乐意。
大家在感叹徐晓娜幸运的同时,也都有点幸灾乐祸,二房两口子眼看越来越好, 不知道季兰往后会不会后悔。她们其实真想不通季兰是咋想的,现在看这老徐家,徐向东一个月挣三十多块, 还转了城镇户口,苏圆圆又能出书,明显二房两口子在村里是最出息的,季兰咋非得作的分家呢?要是她们肯定得跟这样的亲人打好关系, 处好了人家手指缝漏点东西就能让她们得不少好处啊,看看刘淑英跟徐晓娜不就从二房那儿得到好处了吗?大房难道就为了那二十亩田地跟这样的好亲戚掰了?
苏圆圆是知道人家季兰怕他们以后占便宜的,不过这就不用解释了, 看她们都在旁边夸她, 无语地说:“好了好了, 你们也别把我夸成一朵花似的, 娜娜真的很乖很懂事。你们觉得她冷淡真是误会她了, 她其实就是整天闷头读书,不咋跟人接触,太内向了。不信以后你们看见她跟她说说话,她肯定会不好意思。这样是不太好,不过她现在最重要的是读书,为人处世我们慢慢再教她。还有啊,你们可别小看了娜娜,她读书比我厉害多了,我都能写书挣钱,等她毕业肯定比我更厉害。像东子厂里的会计、厂委之类的,天天坐着动动笔动动嘴就一个月好几十,还给分房子、分粮食,不比在家干活好多了?天天勤快地家里家外干活能挣到啥?我们这也算对娜娜前期投资啊对吧?以后她挣钱了肯定会回报我们的。”
苏圆圆用她们的思维方式给她们科普了一下,果然她们就不觉得她是冤大头了。妇人们面面相觑,感觉观念
分卷阅读171
被苏圆圆颠覆了。丫头片子好好读书还能多挣钱?一般不都在家里干活,然后嫁人挣一份彩礼吗?最好也就是把闺女嫁给城里人,然后让她帮扶娘家往娘家拿点东西。咋被苏圆圆这么一说,女娃好好学习连厂里的干事都能当了?那不比好多男人都厉害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