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护短狂魔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兰桂
那时候季兰只是处处表现出瞧不起王秀丽的样子, 每次见家人都要说王秀丽坏话, 挑拨离间。后来王秀丽被李霞压制的频频反抗,影响到了夫妻感情,她又想做买卖挣点钱能自己做主,结果没有超前的眼光进错了行,一下子赔的血本无归。季兰趁机挑拨几次,还每次回家都带个姑娘,明显是想给她哥介绍,王秀丽在季家就待不下去了,干脆跟季爱党离婚。只是在村子里离过婚的女人,又没什么特长能自立门户,王秀丽一辈子都过得不太好。
可现在,季兰没钱又急着养鸡,只能求助娘家。一百块不是小数目,立刻就引发了家庭矛盾。苏圆圆她们赶到季家的时候,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不少人,她们就在边上找了个缺口看着。
季大伟呵斥着不许家里人吵,可李霞明显说了什么惹怒了王秀丽,王秀丽半点不让,拼着不孝的名声也要分家。现在的季兰可是个很惹人讨厌的形象,季爱党自然就没说什么,除了拦着他媳妇跟他妈不要打起来,对媳妇坚持分家的意思却没反对。
季大伟气得脸色铁青,“爱党,把你媳妇拉屋里去,丢人现眼。咱家就你一个儿子,分啥分?跟谁分?你们这是不想给我们老两口养老?”
王秀丽一把推开季爱党,朝大伙道:“今天大伙就给我做个见证,我跟爱党保证好好给二老养老,孝敬的绝不会比村里任何一家少。我今天要分家不是我不孝,实在是不想辛辛苦苦挣回来的东西都进了季兰兜里!”
“你闭嘴!反了天了你!不爱过滚回你家里去,爱党你过来,叫她滚蛋!”李霞怒视着王秀丽,心想这儿媳妇再不压制都要骑到她脖子上了,今天一定要压下这苗头。
但季爱党没有动,他也对父母给季兰一百块十分膈应,他看着盛怒的父母,抿抿嘴,说:“爸妈,我不是不疼季兰,要是她病了或者干啥急用钱,你们把家里钱都给她,我也不说一个字。可她要一百块干啥?开养鸡场!这叫啥事?她会养鸡吗?养那么多鸡,养大了咋办?她这是瞎胡闹,相当于把一百块直接打水漂了。”
王秀丽在旁边心疼地指着灶房,“还有家里的粮食,妈,刚分到手的粮食还没放热乎呢,你就拿去换小鸡仔给季兰,这算咋回事?你大孙子连口白面馒头都没吃上,粮食少了这么多,以后也吃不上了
分卷阅读174
,你大孙子还比不上你闺女一根头发吧?”
李霞看了一眼六岁的孙子,那孩子正躲在房间门口盯着他们看呢,顿时心里咯噔一下,解释道:“这些都是季兰借的,又不是不还,你们瞎着急啥?她现在不是家里困难吗?帮一把咋了?以后你们兄妹两家在村里还不是得互相扶持?有来有往才是亲戚。”
王秀丽直接气笑了,“妈,那会儿老徐家为啥分的家,大家伙都知道,季兰在婆家也是当嫂子的,咋徐家婶子照顾照顾小儿子、小女儿,季兰就非要分家,还管徐向东要了十亩地赔偿?妈,咱家现在不是跟徐家一样吗?不对,咱家比徐家还过分!”
王秀丽眼尖地看见了刚跑来的季兰,冲过去一把抓住她拽到院子里,怒道:“人家徐晓娜才十五岁,还在读书没嫁人的,身体又不好,季兰都容不下她。哦,到我这,小姑子早嫁了,回家就说我坏话,挑拨离间,还跟你们要走一百块钱,用咱家的粮食换鸡,大家伙给我评评理,我该不该容下她?”
“爱党媳妇说的有道理啊,没有这么干的,一百块呢,听说徐家分家的时候总共才三十块,这季兰挺会啊,先在婆家作,又回娘家作,啥都成她的了。”
“可不是!一百块!再添十块都能买自行车了,大队长真是宠闺女啊,可这闺女嫁人了,咋也该顾虑下儿子、儿媳妇的想法吧?”
季兰推开王秀丽气道:“你瞎嚷嚷啥?这个家是我妈当家,你就是找借口想趁机摆脱我妈当家做主是不是?你跟我能比吗?我分家,我婆婆还有老二照顾呢,你呢,你把我爸妈分出去让他们咋整?”
“瞎嚷嚷的是你!你婆婆天天干活,给她闺女两口吃的你都不乐意,咱们老季家可是只有我跟爱党干活,咱爸是大队长,咱妈在家先呆着,就算钱是二老存的,可老季家所有粮食都是我们两口子挣的,跟爸妈一起吃是孝顺爸妈,凭啥拿去换小鸡仔给你?你要脸吗你?季兰你就说说你还要脸吗!”王秀丽双眼通红,指着季兰一顿喷。
在大家议论纷纷,对季兰指指点点的时候,季爱党抢在他爸妈之前开了口,“爸、妈,分家吧,日子不是这么过的。兄妹友爱也要有个底线,她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猜测就祸祸家里一百块钱,我受不了。其实这样挺好,分了家,你们二老就算把家底全给她,我跟秀丽也不会再说半个字。”
季大伟看到自家再次成为全村的笑柄,气得差点没厥过去,可他身体很好,刚晃了两下就回过神来了,还得继续面对旁人的嘲笑。他看看媳妇,又看看儿子、女儿,黑着脸一咬牙,“分!爱分就分!”
王秀丽偷偷松了口气,季兰却脸色异常难看。她不用回头都知道村里人会咋看她,因为他们在她背后的议论声根本不怕她听见,都在说她人品差、性格不好,谁家摊上都是个麻烦,妥妥一个搅家精。以前她没嫁人的时候在家里可是啥也不干的,大家伙都知道,这样的人就是严重双标。
这回不就叫王秀丽拿住了把柄?用徐家分家的事把大队长两口子的嘴都堵住了,大队长要是不同意分家,那不是在说徐家分错了吗?那不是指责季兰闹错了吗?大队长没法反驳,只能应下分家。就像王秀丽说的,分家不是不给他们养老,该给的决不会少,明面上王秀丽两口子真是一点错都没有。
实际上也是,大家相处这么久,都知道王秀丽是个家里家外一把抓的爽利女人,她以前在外头可从不说季兰半句坏话,要不季兰整天不干活哪能有先前的好名声呢?可这次爆发也是真爆发,一下子在所有人面前把季兰的脸皮扯掉了,季兰本来就名声特差,现在简直差得不能太差。
可能这也是王秀丽、季爱党毫不留情的原因吧,一个干了不少错事,名声极差的妹妹,拿他们东西去养鸡,真的就是拿钱打水漂,他们是完全没理由包容的。这可跟季兰容不下徐晓娜有本质上的区别。
季家就这么分了家,苏圆圆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她的任务里有一项就是看看王秀丽是不是个极品嫂子,只不过她一直没什么机会接触王秀丽,现在看来,王秀丽就是个普通的能干的农村妇人,爽利、勤劳、能吃苦、顾家,没什么特别好也没什么特别坏。这样一个本本分分过日子的女人,在原文里真的是被季兰一步步逼着离婚的。
不过今天这场戏让苏圆圆见识到了什么叫蝴蝶效应,因为现在与原文的偏差,导致季兰完全没有话语权,甚至让哥哥对她不喜,王秀丽就聪明地抓住了这个机会,跟季兰彻底划分清楚,这样他们的小家几乎就没可能再被季兰影响了。
苏圆圆有些遗憾没拿到这个任务奖励,但看到有个人免于被季兰迫害,她还是替这个人高兴的。而且,闹到这种程度,大队长两口子应该也不会帮季兰了吧?要不然他们在村里的形象不成了老糊涂吗?以后还想不想依靠儿子孙子了?
大家看完热闹一边议论一边散开,苏圆圆往回走的时候看到了人群里闷头一直走的徐向前。季兰黑着脸追上他,似乎和他说了什么,他根本没理,脸色很冷,是那种冷漠的冷,真是不知道这个木讷的老实人会不会哪一天就突然在沉默中爆发了。
第123章 知青一枝花26
苏圆圆回到家,刘淑英叫她进屋问了问是咋回事。两家因为季兰闹得有点僵, 刚才虽然听说季家闹起来了, 可刘淑英也没过去看,这会儿一听季兰把娘家给折腾分家了, 心里突然生出了一股诡异的平衡感。原来不是她一个人这么倒霉啊?不过季家养出这样的女儿,折腾成啥样也是活该!
刘淑英冷笑两声, 透过窗户看着季兰跟徐向前回屋, 没跟他们说话。季兰在婆家当嫂子能闹分家, 在娘家当小姑子照样能闹到分家,她真是后悔当初让季兰进门, 她就应该阻拦一段时间好好观察观察,干啥因为徐向前跟季兰亲了就松口同意?那不也是季兰耍心机故意亲徐向前的吗?她那么心软干啥?
苏圆圆看刘淑英在那生闷气,笑着道:“家里没啥事,咱明天上县里逛逛吧,顺便去看看东子和娜娜。”
“嗯,成。对了, 刚才邮差过来给你送了两封信和一张汇款单,还有一个小包裹, 你瞅瞅,是不是出版社跟你外公外婆啊?”刘淑英想起这事, 赶紧把压在柜子里的东西拿出来给她。
苏圆圆直接拆开一看,出版社已经把她写的三本书全都出版了, 小包裹里头就是样书。第一批印出来的卖得很好, 给她付了六百块钱, 如果以后继续印刷,还会继续给她分成,最后编辑还催她如果有灵感,一定要多写故事寄过去,现在这方面正是如饥似渴的时候,占据先机极利于她成名,让她千
分卷阅读175
万别错过机会。
苏圆圆笑了笑,“妈,你快看,这就是我写的书,都印出来开始卖啦。”
刘淑英在自己衣服上擦了擦手,小心翼翼地接过三本书,慢慢翻开,满脸都是惊喜和骄傲,“这就是你写的啊?太厉害了!你写的书居然真的卖给别人看,好多人家连书都买不起,你都已经是写书的了!太厉害了!真的太厉害了!”
苏圆圆在她惊奇时,看完了外公、外婆的来信,他们对苏圆圆寄过去那么多东西非常感动。他们以前在首都最好的华夏大学当教授,还是领域内的专家,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苏圆圆寄过去的那些在他们眼里都是寻常之物,可苏圆圆是他们唯一的晚辈,晚辈能记着他们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现在他们不再干牛棚里的活了,那边的大队长安排他们在农场小学做老师,教农场的那些孩子们,也算是为农场做贡献。因此他们的日子已经很安稳了,没什么需要苏圆圆再担心的,只是希望过年的时候,苏圆圆能带着徐向东去看看他们,让他们也见一下外孙女婿。
苏圆圆收起信件,跟刘淑英说:“妈,我外公外婆想让我跟东子过年去一趟,他们想看看外孙女婿。”
刘淑英愣了下,然后就连连点头,“应该的,应该的。你嫁给东子受委屈了,咋也不能让你家里人看不着东子,你们带什么礼物过去?妈给你琢磨琢磨。”
“妈你别忙,过年还早着呢,这才十一月。”苏圆圆拉住要去翻东西的刘淑英,笑着说,“妈你可别再说我嫁给东子委屈这样的话了,我一点也不委屈,说句不害臊的话,嫁给东子我可高兴了,以后我们俩一起好好孝顺你,你啥也别操心。”
刘淑英高兴地点点她的额头,“你也知道自己不害臊?行,你俩好好过就成了,我不操心。”
刘淑英歇了一会儿就拿着三本书出去炫耀去了,能出书的文化人在村里人心里可是顶尖的文化人,那是有大本事的。虽然之前就看见了苏圆圆收钱,可到底没看见书,没有那种真实感。如今刘淑英拿到书哪能不宣扬这么荣耀的事?不过她不让任何人碰那书,就自己小心翻着给他们看一看,让他们过过眼瘾,反正看了也没几个认字的。
一下子全村人都知道苏圆圆挣了六百块钱!六百块可比上次那五十块有冲击多了,说起来上次要不是二房把田地赔给了大房,季兰还想分那五十块钱呢。这么一对比,苏圆圆这个福星和季兰这个搅家精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次的事又是在同一天发生的,简直像是苏圆圆特意在打季兰的脸,有人开玩笑说刘淑英这小儿媳妇根本就是压制大儿媳妇的存在。
这话传到苏圆圆耳中,她是没当回事,可传到季兰耳中,就敏感地把苏圆圆当成了克星!苏圆圆明明是个早该死掉的人,如果她死了,不就没这么多事了?季兰后悔得心口发痛,真是恨不得再重生到当初那个时候,等苏圆圆死了再对付邹文。
她看着苏圆圆的风光,更加急切地想要养鸡。屋里好多小鸡仔,臭得要命,她使劲推了一把躺炕上睡觉的徐向前,“你快想想咋处理这些鸡,太闹腾了!要不找个别的屋把它们关进去。”
徐向前翻了个身,眼睛都没睁,“分家就说了,自己住的是自己的,你不是要跟我妈分清楚吗?要用别的屋记得给我妈房租。还有,我不会养鸡,你非要养的,你看着办吧。”
季兰瞪大了眼,不可置信道:“我哪会养?我是相信你才让你养的啊,你现在这么说根本是不负责任!徐向前,你现在是不是看我特不顺眼?你就不想跟我一起发家致富是不是?你是不是看上别人了?你等着我受不了你跟你离婚,你再娶你看上的那个是不?”
徐向前腾地坐起身,“别把人想得跟你一样龌龊!我可没有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习惯,没那么厚脸皮!”
“你说谁呢?你站住!徐向前!”
徐向前摔门就走,季兰怎么喊也没喊住,看着满屋子跑来跑去的小鸡仔,她突然痛哭出声。凭什么上辈子徐向前对那女人那么好,这辈子却要这样对她?她付出得还不够多吗?
刘淑英听见他们的吵闹声走到门口,跟徐向前说:“鸡养在家里肯定不行的,那么多,你去找你老丈人给弄一块地,盖些茅草房或者土坯房之类的,还得有烧火的地方,不然冬天全冻死了。我也不知道养这么多鸡该咋养,你跟季兰商量着办吧,都到了这个份上,别糟蹋那些小鸡仔,好歹是粮食换回来的呢。”
徐向前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我知道了妈,这事儿你别管了,吃力不讨好。季兰要咋养就咋养,我给她当苦力,反正我本来就不会,别人也不会。既然她非要养就让她管这些事。”
徐向前一个人出去了,他宁愿去草地上躺着,去河堤上坐着,也不愿意回家,要是时光能倒流,他宁愿一辈子打光棍也不会跟季兰处对象,可惜什么都晚了。
第二天苏圆圆骑着自行车载刘淑英去县里,她们婆媳闲逛去了,季兰还得苦哈哈地在家弄那些小鸡仔,灰头土脸的,对比那婆媳俩的红光满面,季兰心里只觉得阴郁。徐向前说了要找地方盖土坯小屋养鸡,季兰只得硬着头皮带他回娘家求季大伟。
这个不算什么私事,季大伟冷着脸卖了一块不大的地给他们,当场收钱,一点都没通融。被季兰埋怨了几句,他直说:“以后你是老徐家的人,我跟你妈不指望你孝顺,只要你别成天回来占便宜就行了。”
李霞欲言又止,但想想孙子,还是没帮季兰说话,把季兰气得跳脚。徐向前之前面对他们还有点羞愧之意,可现在完全像个木头桩子一样毫无反应,基本就像是季兰的跟班。季家那场闹剧让他知道这对岳父岳母也不是什么好人,要不然也不会一直由着季兰胡闹。
他心里存着离婚的心思,但又知道离了婚的女人基本就毁了,所以他不再提。可他也就能做到这个程度了,拿自己的一辈子跟季兰耗着,她爱干啥就干啥,谁叫当初瞎了眼。
他们手里的钱盖完鸡舍就所剩无几了,好多毛茸茸的小鸡仔被关到鸡舍里,就这么几天的工夫,已经死掉八只小鸡仔了。徐向前很认真地跟人学养鸡,他不想让刘淑英插手与季兰闹矛盾,所以就到处跟村里人询问。他还拿了个本子,把别人说的心得都记下来,歪歪扭扭的丑字记了半本,好多不会的字还用拼音代替,甚至有的拼音都写错了。
季兰偶然看见,眼中瞬间闪过厌恶。她是高中毕业,以前就喜欢邹文那种文质彬彬的人,看见徐向前连字都认不全真是打心底里嫌弃。不过她没表现出来,只是觉得怪不得徐向前能靠养鸡致富呢,原来他都是到处学的。有学问的邹文没有
分卷阅读176
用,能挣钱的徐向前才有用。
徐向前的学习让季兰信心大增,每天催促他赶快想办法让小鸡仔不要再死了。只是可惜,基本每隔两三天都会有小鸡仔死去,徐向前已经尽力去学了,可刚刚接触养鸡就要养这么多,他每天忙得手忙脚乱仍旧摸不到要领。
到了冬天之后,小鸡仔开始大批大批的死,徐向前烧着炉子晚上住在鸡舍都没救活多少,季兰终于有了点恐慌。是不是因为她重生回来改变了什么,以至于徐向前学不会养鸡了?如果徐向前不能靠养鸡场发达了,那她以后怎么办?
第124章 知青一枝花27
季兰养鸡就像一个笑话一样, 被全村人关注, 又被全村人嘲笑。徐向前是主要负责养那些鸡的人,但除了刚开始有人笑徐向前是个怕媳妇的窝囊废, 后来大家就对徐向前改观了。因为徐向前太认真了,大伙儿随口说的啥关于养鸡的话,他都要记下来,回去反反复复地看。
他明明才小学毕业,过去这么多年,好多字都不记得了,却一板一眼的想把这件事做好。大伙儿发现徐向前就是这么个人, 交给他啥事他都会认真干,要不然这些年种庄稼也不会成为村里种得最好的。
只是养鸡跟种庄稼不一样,全村都没什么经验, 毕竟以前就让每家养两只,谁知道那么多鸡为啥动不动就死?所以徐向前没法学,自己钻研吧,他也没那么聪明, 结果全村人就眼睁睁看着鸡舍里那么多小鸡仔还来不及长大就死得剩十几只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