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子的贴身丫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雨叮咛声声坠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随即,曹太后看向青葵,“我命人打了几样首饰,样式新奇了些,我看着有些眼花,就念着你什么时候进宫。走,随我进去瞧瞧,若是合你心意,便戴了去,我也瞧着欢喜。”
青葵目中闪过微光。
伊德妃又抿唇笑了起来,“大家瞧瞧,这还不是偏心?都偏到天边去了。淑妃姐姐,我看这里也没咱们俩的立足之地,赶紧离开,莫要碍太后的眼才是。”
“看我待会不撕了你的嘴。”曹太后瞪伊德妃一眼,拉着青葵朝寝殿而去。
来到寝殿,曹太后使了个眼色,她的近身管事便将其他侍婢都唤了出去,殿内清静下来。
曹太后轻叹,“之前的事,你定然还怨着我。”
青葵垂眸,没有接话。
她倒还不至于怨恨曹太后,而且这件事,唐玉和事先就和她打过招呼,不然,她在感觉到熏香不对劲的时候就会有所行动。所谓曹太后赠香,定然也是被刘皇后的人做了手脚。
但眼下,态度还是要摆一摆的。
曹太后拍了拍青葵的手,“这件事虽是皇后所为,我也有不察之处。陛下对皇后留情,也是因着魏王的缘故,我知道你受委屈了。
说起来,咱们之间的缘分真是不浅。你流落到晋阳,与琼华呆在了一处。便是隐藏了身份,也掩不住你的金玉本质。琼华到死时,仍是念着你的好。”
说到这里,曹太后语声哽咽,“也不怕叫你笑话。我虽为太后,在宫中的日子也是步步艰难。陛下虽是我亲儿,到底已成国君,许多事,我到底也只是后宫妇人,并不能牵涉太多。
都说儿大不由娘,偏偏陛下又宠信刘氏。这么些年来,后宫也多有事故发生,我都无法劝阻。所以听闻琼华受委屈后,我真是又难过,又无奈啊。”
青葵面色动容,劝慰道:“听闻长公主走地很安详,太后也莫再难过了。之前的事情已经过去,更何况与太后无关,阿葵又怎么会怨怪太后呢?阿葵倒是记得太后对阿葵的帮助与善意。”
曹太后拿帕子抹了抹泪,“好孩子,我知道你是个心善的。唉,都是苦命人。不过正像你说的,过去的便由地它过去,莫太在心里计较。刘氏算计你的,我迟早也会帮你讨回来。”
曹太后又与青葵说了一阵“掏心窝子”的话,青葵自然表现地十分“感动”,直到外边婢子提醒时辰,两人才各自抹了泪,离开寝殿。
很快,曹太后领着众人朝宴殿而去。
正文 第176章:睦王夫妇
趁着方便的工夫,玉冬不由贴近青葵询问,“公主方才没事吧?”
青葵方才也跟着“哭”了一场,玉冬是她的近身人,当然看地出来。
青葵摇头,“没事,都是逢场作戏罢了。”
以前青葵还觉得曹太后多多少少有点柔弱,如今才瞧出来,只怕柔弱便是曹太后的武器。
或许曹太后真对琼华长公主的死与委屈感到难过与愧疚,但如果她真的心疼长公主的话,一早便该插手郡公府里的事了。
方才言语间,她将责任统统推脱在刘皇后的身上,却也没有为唐焕与申王分辩太多。可见,曹太后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利益。
玉冬轻叹,“之前的事婢子也听说了,现在还觉得后怕。”
青葵一笑,“放心吧,今日无事。”
宴殿的气氛早已热络起来,唐焕身边坐着新晋的两美,模样一般别致,着装也是甚为相似。若不仔细分辨,还真的看不出来是两个人。
青葵默然在位子上坐下,旁边座席忽有妇人呕吐起来。
青葵隔着纱帘看了过去,只见一男子正扶着一妇人,在旁温声劝慰,“若是坐不住,我便去向陛下请辞。”
那妇人拉住男子,好一阵才有些喘息地道:“妾无事,今日陛下高兴,大王莫要扫了陛下的兴才是。”
那男子轻叹,转而吩咐下奴去备些清爽些的食物过来。
那妇人又道:“大王快去向陛下敬酒吧,父亲方才才向陛下提及大王,大王怎好在此陪着妾身,不去陛下跟前露脸?”
闻言,男子犹豫再三,又温言软语地对妇人说了些私话,这才不太情愿地离开。
男子是睦王,陛下异母弟。女子则是赵国公韦昆之女,睦王妃。睦王与唐焕并不算亲厚,平日里也不太张扬。不过,青葵见到的几次,都能看见睦王与睦王妃的恩爱之举。
两人并非新婚夫妻,却仍能如此,这在男权为尊、多纳妾室的时代而言,实在难得。所以,青葵对两人印象深刻。
青葵刚收回目光,就听帘外有婢子道:“还请禀与寿昌公主,我家王妃方才打扰了,特来向公主赔罪。”
青葵起身迎到帘外,与睦王相互见过礼,青葵将睦王妃让进座席。
坐下后,睦王妃便朝青葵赔礼道:“方才我有些不适,怕是搅扰到公主了,还望公主见谅……”
说着,睦王妃突然脸色难受起来,以袖捂脸,欲吐强忍。
青葵看了一眼几上的菜色,吩咐道:“将肉食都撤了吧。”
闻言,稍稍好过些的睦王妃不由惊诧地看了一眼青葵。
青葵含笑,“我是否该恭喜睦王妃一声?”
青葵音落,睦王妃已经微微红了脸。
她已经年过三十,长幼子也都有那么大了,现在再度怀孕,遇着人,反倒有些难以启齿。
“睦王与王妃恩爱,这是好事。”青葵微笑。
睦王妃微微垂眸,削瘦的脸颊表明她怀这一胎应当很辛苦。
“公主仁善,将来也定能嫁得如意郎君。”睦王妃声音温柔,一脸的甜蜜。
分卷阅读182
又聊了几句,睦王妃始终不适,怕再影响青葵,便回了自己的座席。而睦王也去而复返,小心地陪着睦王妃。看地出来,睦王并不擅奉承,也可能只是因为身份的问题。
睦王是唐焕异母弟,岳父又是当朝权臣,也不能不低调。
唐焕对睦王没有多喜欢,对他的岳父赵国公韦昆倒是十分信任。同为武皇旧臣,赵国公能在唐焕跟前受差遣,大权在握。而宣国公却只能偏守在幽州,数年求一次入洛面圣的机会,都不得。
当初,傅皎身边的陌春还曾为此事求到她跟前。
宣国公死后,宣国公夫人曾呈上一封宣国公的亲笔手书,信中内容令人动容。听闻唐焕还为此落了泪,但却也没有处罚多次“阻挠”宣国公上书的赵国公。
韦昆嫉妒宣国公应该不假,刻意打压之意可能也有,但如果不是顺着君心来,只怕早就被唐焕收拾了。
青葵正看着韦昆那边,忽见面前一个身影一闪,然后在她身边坐了下来,不算显眼,但也不低调。因为那身影在她身边坐下的同时,周围不少目光都扫了过来。
这些目光当中,最令人不自在的,便是唐焕的目光。
能令唐焕注目的人,自然是唐玉和。
青葵有些无奈地看了唐玉和一眼,虽然知道他这样做,应该有他的目的。但不管从前还是现在,他装傻还是正常,总能拉着她一块成为别人议论的对象。
“晋王长公子与寿昌公主的感情还真是好。”说话的是秦绍。秦绍在宴会上,向来少言寡语,但不知为何,很喜欢针对晋王一家子。
唐玉和也不示弱,立刻回嘴,“那是自然,比秦将军当然要好。”
秦绍冷笑一声,“从前寿昌公主是迫于无奈,自降身份。如今公主已经恢复公主身份,晋王长公子还如此不管不顾,岂非有损寿昌公主声名?”
“我看秦将军是太清闲。”唐玉和淡笑,“事情也管地太宽。”
“逆子不得无礼!”晋王唐池忽然出声,“向寿昌公主敬过酒,回席即可。秦将军功勋胜于你,你有何资格在这里胡言乱语?还不向秦将军赔罪?”
闻言,唐玉和坐在青葵身边纹丝未动,口中已道:“我不记得秦将军什么功勋,倒是记得他曾经是父亲的随员。父亲进殿这么久了,怎么也不见秦将军向父亲敬酒行礼?”
青葵垂眸。
咚地一声,唐池显然发怒了,“逆子何敢如此狂妄!”
唐玉和面上仍是无所谓的态度,“我与寿昌公主情谊深厚,与公主多叙几句话又有何不妥?父亲若不喜,我便邀公主出去消食便是。”
“你……”唐池腾地站起身,似乎想要过来教训唐玉和。
唐焕忽然出声,“诶。义兄莫要气恼,阿和的话也没错。他与寿昌公主情分不浅,这我也是知道的。今日宴饮,本是为了开心,义兄何必生气。来来来,朕敬义兄一杯。”
秦绍的目光扫了一眼唐玉和,又看了看唐池与唐焕的神色,不再说话。
唐玉和转向青葵,朝青葵一眨眼。
看着唐玉和的模样,青葵又好气又好笑。
两人说起话来,其他人的目光时有打量,也不时有人窃窃私语。
正文 第177章:伐蜀之意
晋王长公子虽然不再疯癫,但就他刚才的举动在众人看来,也跟疯癫之人没什么两样。
明明眼下,晋王府已受陛下忌惮,唐玉和居然还敢与寿昌公主亲近。甚至刚才与秦绍说出那样的话来,明着好像是在替晋王抱不平,实则根本就是恶意挑衅。
也有人看出来了,晋王父子怕是不和。
而陛下的态度,也很令人寻味。冷落晋王,却对晋王嫡长子很是纵容。
原本有些人,还想着要向寿昌公主提亲,到此时,也都重新犹豫起来。
“这就是你要的效果?”青葵看向唐玉和。
唐玉和不避讳地勾了勾了青葵的手,青葵连忙收回。唐玉和抿唇伸长手拿起青葵面前的食物吃了起来,还朝青葵使了个暧昧的神色。
这一切都落在唐焕的眼里。
“使蜀官严坤入殿。”
殿外传来唱音。
唐焕朝殿外看去,同时手一抬,其身边的侍宦立即挥停了乐舞,殿内安静下来。原本相互敬酒聊天的众人,也纷纷端直了身体。
之前成国与北丹抗战,唐焕自然不放心蜀国,于是特意遣了使官出使西蜀,以探蜀国君臣之意。
今日回来,必定有不少消息。
“臣严坤拜见陛下!”
严坤身材修长,气质凛然,既颇通骑射,也更擅言辩。
“免礼。”唐焕紧接着问道:“不知严卿此次出使西蜀,可有收获?”
严坤起身,朗朗答道:“臣奉陛下之命,以名马进之,以示君恩。然蜀国主不但慢礼轻怠,还在蜀中下令,不许以奇货珍宝入成国。臣此次回国,也不过携得些粗劣之物。”
说着,严坤示意随从官将携回的货物清单呈给唐焕。
唐焕看后,果然是些寻常之物,不由勃然大怒,“蜀国欺人太甚!”
座上徐王看了魏王一眼,魏王立即出声,“陛下,蜀国既不事成国,如今又慢怠我成国使,还狂妄无度。如此行径,岂能坐视不理?孩儿愿代父亲领兵进蜀,挫其锐气,以正成国之威!”
青葵看着仿佛激愤不已的魏王,眸光微转。魏王是刘皇后之子,唐焕嫡子,年岁与唐玉和相差无几。不过比起唐玉和,还是少了些老成与胆色。
今日这番举动,只怕是早有人教导。
如果成蜀迟早一战,而魏王又能领兵进蜀的话,那么刘皇后的禁足令自然很快能解。若是魏王能立下战功,那威望也自然大大提升,说不定,还能正太子之位。
想到这里,青葵看向了唐玉和。
唐玉和也正看向青葵,微微含笑,一副大局在握的模样。
“陛下。”宣徽使洪照英开口,“蜀国虽无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我国与北丹一战,已经损耗不少,若再贸然兴兵,只怕无益。况西蜀依天险之势,易守难攻,若无万全之策,实不宜轻进。”
“洪公之言某不敢苟同。”赵国公韦昆出声,“只是区区西蜀,
分卷阅读183
就敢无视我大成至此。长此以往,岂非令其他藩国也渐疏奉礼?
陛下一片诚意,却被蜀国主如此轻慢,若不发兵以正君威,又何能震慑他国?历史周天子之鉴,洪公不太清楚,某也可以理解。”
这便是在嘲讽洪照英不学无术,不通文墨了。
但身为唐焕的亲信宦官,洪照英又岂会真的是不通文墨之人。闻言,洪照英当下气恼,冷笑一声,“赵国公高才,下臣的确不敢轻攀。这背信弃义、打压同袍的小人行径,下臣也是确确做不出来的!”
韦昆与洪照英你一言我一句地对掐起来,唐焕不说话,也没有人敢劝。一个是当朝权臣,一个是陛下近宦,都是他们惹不起的人。
最终,伐蜀之事也没有敲定下来。
但青葵看地出来,唐焕已经很有伐蜀之心了。
宴会散去,唐池腾地起身便离开,显然还再生唐玉和的气。而唐玉和直到此刻,都没有回自己的座席。
唐玉项看了一眼青葵的座席,唐玉和似乎还在与她说着话。收回目光,唐玉项朝唐池追去。
“父亲,阿兄他……”
“莫再提这个逆子!”
唐池肃声打断了唐玉项的话。
唐玉项没再说话。
秦绍坐在位子上没有动,直看着寿昌公主先行离开,唐玉和也准备起身离开的时候,才有了动作。
走到唐玉和近前,秦绍定定地看着唐玉和,“长公子今日很是威风啊。”
唐玉和斜看了秦绍一眼,“不敢与秦将军争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