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白兄
不过,即使裴鼎臣和顾名璘两个人被救出来,但也不代表着就能破了当前的危局。
最重要的是,国朝接下来怎么办呢?
十皇子已经登基了,不管其是用什么样的手段,他都已经坐在那个位置上了。
接下来,要么是将其从皇位上拉下来,要么就是眼睁睁看着其掌握国朝,成为天下至尊。
如果将其拉下来,他们这些人就会成为乱臣贼子。
更重要的是,皇位的更迭必定会有一番腥风血雨,国朝刚刚经受了一场惨烈无比的战争,难道还要继续起干戈吗?
对这一个问题,如果是在一个月之前,汪印或许还会迟疑,但正是因为经历了那一场战争之后,见到那尸山血海之后,他便有了答案。
这个答案,在他从雁西道返回京兆的时候,就反复出现在他脑海中,现在已经无比坚定了。
不过,国朝的护国公既然在这里,其对这个问题,又是什么答案呢?
。
(iishu)是,,,,!
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定下了
【】(iishu),
汪印看向了汤源,这样道“国公爷,十皇子背后有那个同盟的支持。虽则已经登基为帝了,但国朝最后必定会落入同盟的手中。”
下一句,他没有加以任何掩饰遮瞒,声音冷然道“所以,本座一定会将十皇子拉下来!”
这就是他的答案,也是他急赶回京兆要做的事情。
仔细想来,那个同盟一直隐藏在背后兴风作浪,都会选出一个人来成为傀儡。
先是有贤妃、陆太后,现在十皇子郑训必定也是。
要削弱同盟、乃至将其连根拔起,首先要做的,便是将郑训拉下皇位!
——哪怕,此举会让他成为乱臣贼子,或会受万人唾弃,他也毫不在意。
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足够了。
汤源深深地看了汪印一眼,然后道“督主大人,然而您所支持的人是二十一殿下?”
“的确是,莫非国公爷心中还有更适合的人选?”汪印点头道。
他对二十一皇子的看法,固然会因为其是阿宁的外甥而有感情,但更多的,还是看重其本身。
他想,曾跟着他前去江南游历,又经历过许多波折磨难的二十一皇子,是可以勉强撑得起国朝的。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若其有所不足,那么便有贤臣良将来匡扶,总比一登基就将裴鼎臣和顾名璘关押的十皇子要好。
一朝天子一朝臣,哪能是这样用的?
对这样的回答,汤源则捻捻须,表示了默认。
虽然不是很想承认,但是汤源自己心中所看中的皇子,也是二十一皇子。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当他还没察觉到这一点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默默做支持的事情了。
不然,他怎么会三番四次地予汪印便利呢?
固然也是因为汪印对护国公府有恩,但也因为其是二十一皇子的最大的助力。
特别是在他将汪印和二十一皇子藏在护国公府的时候,这种心思就十分明显了。
所以,汪印在他面前才会直言不讳吧?
毕竟,他们所想的都是一样的。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情形也是这样的情形,但汤源的脸容还是忍不住抽了抽。
他是当朝的护国公,是不应该参与到国储废立的,但是现在……
不参与个屁!
已经登基的十皇子,已经把长刀横在护国公府头上,再不参与,那么护国公府就只有一个下场了!
对自己支持二十一皇子,汤源心中其实也没有多少挂碍。
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便是如何将十皇子拉下皇位?
或者更准确一点,如何拥二十一皇子登位?
总不能将十皇子一样,直接穿上十二旒大冕服就登基了吧?那……也不太不合规矩了。
如果二十一皇子也是以这样的方式登基,那就等于直接“啪啪”打自己的脸了。
然而,当他听完汪印的说法之后,感觉到自己脸都要肿了。
汪印打算做的,比十皇子和邵世善这些人要简单粗暴得多!
对此,他先是眼神控诉,随即拍案而起,大声激赞道“督主好办法,如此就好!非常好!”
。
(iishu)是,,,,!
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胆大
【】(iishu),
汪印这些年,除了参与几场足以给改变国朝命运的大事,其实不怎么出手了。
当年那个心狠手辣的汪督主,虽然余威仍在,但是在许多人看来,行事手段却越来越温和了。
当然正是因为他娶了夫人,或许也像世间许多人一样,也有软肋了。
一个人一旦有了软肋,证明就有了可以被攻击的地方,也就不那么令人害怕了。
仔细说来,护国公是在汪印前去就任雁西卫大将军后,才开始与其有所接触的。
那个时候的汪印,已经将缇骑化整为零,并且为了减少永昭帝的忌惮,行事和性情都极为内敛了。
时间过去这么久,随着缇事厂被永昭帝一次次打压,似乎也给了人一种没有什么能力反抗一样。
汤源当然不觉得缇骑没有能力反抗,但他也没有发现缇骑有多可怕,并没有传言的那样令人畏惧。
可是此刻,汤源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汪督主的确就是汪督主!
且听听汪督主是怎么说的?
他这样说道“国公爷,您在京兆太久,是不是囿于所谓的规矩了?皇上都已经不在了,现在哪个皇子登基为帝,不都是由臣下所说了算?”
谁拥有足够多的势力,谁的本事足够大,甚至谁能够豁出去,就能拥立自己所属意的皇子为帝,这就是当前国朝的现状。
“……”汤源竟然无话可说。
当然汪印这么说也没有错,但这句话听起来,怎么就那么古怪呢?
他不知道汪印打算做些什么,但这些话给人的感觉,就是……汪印下一刻就要去做乱臣贼子了。
所谓的乱臣贼子之类的,他也不是十分怕就是了,但……
接下来,他看见汪印微微笑着,说出来的话语却让他心肝都震颤了。
“国公爷,一力降十会。您说,十皇子要是不在了的话,事情是不是就能解决了?”
汤源眼睛都瞪大,眼前这个有着俊美姿容的人,竟然有着如此狠辣的心肠。
十皇子不在了的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汪印要进宫杀了十皇子?
不行,不行!
这个办法实在太过简单粗暴了,他想扶持二十一皇子登基,但真的不想冲着夺权的佞臣而去的!
他想过汪印大胆,但真是没有想过汪印会这么大胆的!
好一会儿,汤源才开口道“这个……还要从长计议,直接杀了十皇子,这样很不好!”
汪印淡淡地看了汤源一眼,不解道“直接杀了十皇子?本座没打算这样做。”
“哦……啊?”汤源的声音猛然提高了“督主不打算这样做?那是怎样做?”
可是那些话的意思,分明就像是在说下一刻就冲进宫中去击杀十皇子了!
所以,汪印的意思真的是这样?
“宫中下令关闭城门,想必是邵世善的军中势力还没有到。可是,本座的缇骑已经在城外了。国公爷,您说……在没有军中势力的情况下,本座与邵世善,谁更胜一筹呢?”
汤源翻了翻白眼,这个问题,都不用回答了好吗?
汪印的武功,在国朝谁人能敌呢?
“督主,你的意思是,关门打……不,瓮中捉鳖?”
。
(iishu)是,,,,!
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汪印布置
【】(iishu),
瓮中捉鳖吗?
汪印虽然并不喜欢这四个字,但是他打算要做到的事情的确就是这样。
十皇子下令关闭城门,本是为了保护自身,但这何尝不是让自己处于被困之中。
趁着现在京畿卫尚未进入京兆,趁着十皇子尚未祭告宗庙的时候,这就是他所能反应的时间。
反正京兆的天已变了,再变一变又何妨?
这国朝的天势必要再变了,他不可能再退了,不然,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因此而丧生。
有多大的权力,才能尽多大的责任,只有小殿下登上那个位置,国朝才能彻底止住动乱。
届时,才能真正稳固与大雍那一战的成果,才不枉那二十万士兵的牺牲。
汪印正色道“国公爷,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皇家暗卫和勋贵,就劳烦您去协调;朝中官员那里,可以托付给裴大人和顾大人。”
“万一两位大人出了事,那么朝中官员之事就可以托付给户部尚书陈就道。至于军中……”
“等等……”汤源忍不住打断了汪印的话语,这样道“督主,现在这么快就开始了吗?就我们两个人?”
现在所商量的,乃是国君废立的事情,关系着国朝的将来,这是天大的事情!
在汤源看来,这样的大事,不说召集朝中官员将军济济一堂来商量,但也不能就是他们两个就决定了。
汪印眉头皱了皱,语气还是淡淡的“国公爷,情势紧急,现在我们两个人就已经足够了。”
他们两个,一个是护国公,一个是执掌缇事厂的督主,身后都有庞大的势力,如此还不够吗?
若是将朝中官员都召集起来商量,那可真是天都要塌了。
“至于军中,就由本座来应对。京畿卫士兵,绝不可能进入京兆城。”汪印这样道。
汤源愣了愣,突然觉得汪印说得好有道理,他竟然无法反驳。
于是,他真的顺着汪印的布置安排飞快思索开去了。
一个帝王登基,所依仗的无非就是那几个方面的势力。
来自勋贵皇亲的影响,经历了皇上和十皇子这两次登位,皇亲基本被屠干净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就只剩下勋贵了。
国朝世袭罔替的三大国公,镇国公早已经薨逝,就只有他和定国公了。
那结果还用说吗?
他和齐瞻竹已经联手将二十一皇子藏起来。
至于朝中官员……
汤源觉得十皇子将裴鼎臣和顾名璘关押是最大的败笔,这两个人是中枢两大主官,他们能够号令很多官员。
有他们在,朝臣这一块的确可以放心了。——前提是,他们顺利被救出来。
至于汪印特意提到的户部尚书陈就道……
汤源对此人了解不多,但他相信缇骑刺探的本事,更相信汪印看人的目光。
也就是说,即便裴鼎臣和顾名璘不在了,这个陈就道也能顶上。
汤源真的要无话可说了。
这样天大的事情,听汪印这么一说,仿佛变得十分简单了?
很快,他就摇了摇头,道“督主,你漏了最为重要的一点了!”
勋贵、朝臣、兵力,一个帝王登基绝不能缺少这三方面的支持,但还有一点,则更为重要!
。
(iishu)是,,,,!
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民心
【】(iishu),
汪印所没有说的一点,或许也是其忽略的一点,才是真正决定一个帝王能否坐上皇位、坐稳皇位。
那就是民心!
民心所向,天下归之。
历朝历代帝王,哪朝哪国君主,都不可能会忽略这一点。
在汤源看来,这一点,十皇子一系早已经想到了。
十皇子赢得民心的方式,就是通过得到读书人的支持。通过读书人的影响,进而得到百姓们的支持。
其所借助的,便是国子祭酒宋廉臣的影响,所利用的,便是国子监那一群学子。
从京兆百姓听到那八十一下鼓声的放应看来,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这还是刚开始的,只在京兆城中施行的,就有了这样直接的效果。
可想而知,“民心”是多么重要,而十皇子在登基之前就已想到这一点,可谓计之深远。
但现在汪督主却没有提到这一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