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锦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壹月
“为何你说这种事时,也能这样冷静自持?”元徵看着她无悲无喜的脸,忍不住问道。
这世上当真有这样的女子。
分明有风华绝代之姿,却不自知。分明是这样浓蜜煽情的时刻,她眉目依旧不动如山,元徵觉得有些泄气,感觉他才是那想嫁想疯了的姑娘家,眼巴巴儿的等着心上人来迎娶他。
唉。
“我也是高兴的。”
元徵依旧委屈,“我没看出来。”
陈锦说:“那锦扣,自你送回来后,我便贴身戴着。”说罢自里衣中牵出挂绳来,绳子下端赫然便是锦扣,因那扣子贴着皮肤久了,光泽更甚。
元徵看着那扣子,“阿娘的东西放在你身上,我也放心。”
陈锦道:“当日你我初相识,你便将这等贵重之物送于我,我也高兴了一阵。”
她声音仍是清清淡淡的,但无端叫人心安。
仿佛只要她愿意说,旁人就会相信,无条件的。
元徵早已收起了那委屈巴巴的模样,凑过来看那锦扣,“我一直好奇,自阿娘出宫回若水后,这锦扣便失去了踪迹,你是如何知道它的?”
“这事说来话长,以后慢慢说给你听。”
元徵哦了一声,果真不再往下问了。
“你今日见了匡月楼,觉得此人如何?”
元徵想了想,给出了比较中肯的评价,“为人孤高,但有些真本事。”
陈锦说:“若谁想得帝位,这个人至关重要。”
这话倒新鲜,元徵挑了下眉,“所以你把这个人养在北君楼里,是要助谁登帝位?”
陈锦老实说道:“最初结识他,我并未想那么远。只觉此人在己方更妥帖些,总之,他不要成为我们的敌人最好。”
“你这么一说,那我可得好好与他相交一回,说不定哪天我便想做皇帝了呢。”
陈锦道:“得了皇上的心,帝位也是指日可待。”
元徵摇摇头,“如今朝中情势复杂,皇上也总有应接不暇的时候,那些个小鬼为所欲为,也未可知。”
“那你仍是不改初衷吗?”
元徵一愣,想起自己是来京城搅局的。
如今局势不明,他便按兵不动。
“从前我独身入京,想的是搅得这京城天翻地覆,皇上过不了安生日子最好,”元徵笑了笑,“如今有了你,我竟又不想那么做了,我宁愿与你每日里养花逗鸟,弹琴作画,岂不更快活?”
陈锦笑道:“若真能如此,也是好的。”
元徵走时,时辰已经不早了。
恰逢九月从小厨房里出来,音夏和瑞儿陪着。
瑞儿因说:“九月哥哥的功夫极好,师傅想必也是极厉害的。”
九月嗯了一声。
“府里也新请了一位女师傅,不如哪天九月哥哥有空了,来切磋一二吧。”瑞儿看热闹不闲事儿大,说到最后,倒把自己先给说兴奋起来了。
这位是未来太子妃的贴身丫头,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九月正犹豫间,突听元徵道:“那便抽个时间,来切磋切磋吧。”
九月躬身道:“是。”
元徵带着九月走了,音夏和瑞儿进了屋,见陈锦仍坐在灯下,凝思出神。
瑞儿想说话,被音夏拉住。
两人默默地站在陈锦身后,也不出声打扰。
等陈锦回过神来,“后日便是陈嘉出嫁之日,音夏你得好好打点一下东府的人事,莫要出岔子。”
音夏道:“是。”
“请柬可都派完了?”
“全部派出去了。”
“如今这府里由我主事,你们都打起些精神,若是出了岔子,平
分卷阅读274
白遭人笑话。”
音夏和瑞儿忙道:“姑娘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心的。”
“还有阿风那儿,婚礼当日,让她去后厨帮忙,相信这些对她来说不是难事。”
瑞儿道:“之前已经跟阿风姐姐说过这事了,她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姑娘放心。”
“那就好。”
又坐了一会子,陈锦乏了,音夏和瑞儿忙伺候她睡下。
正文 第二百五十四章强求
很快便到了陈嘉大婚当日。
陈知川与陈珂前一日都没再出门,虽说陈嘉父母早已不在,拜父母时拜的便是陈知川以及陈夫人。
相府锣鼓喧天的将新娘子接走了,陈府也尽到了宾主皆欢。
陈嘉只带了几个陪嫁丫头。
由府里资历老的嬷嬷背着上了花轿,吹锣打鼓声远了,新娘子的花轿也走远了。
这一日闹腾下来,府里众人都累得够呛。
入了夜,白日的喧嚣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由于夜色已深,陈夫人和陈茵便没有回去,直接宿在了府里。
陈锦让人一早将房间打扫好了,还是从前的院子。
陈夫人离府多日,乍然回府,自是感触良多。
陈锦和陈茵陪着,陈知川晚些时候也过来了,几人说了会子话,陈锦和陈茵便告退出来。
两人走出院子,往回廊那边去,入夜后的陈府安静得怕人,陈茵在抄手游廊上走了一阵,便停下不走了,说道:“如今这府里,人更少了。”
陈锦跟着停下,说道:“姐姐今日感触很多。”
陈茵叹了口气,“是啊,回想往昔种种,竟都像在梦中。从前祖母尚在时,府中人虽也不多,但到底热闹详和,再看看如今,便像那花园中的残枝枯叶,凄凉得很。”
“姐姐可是有了出嫁之心了?”
她问得这样直白,倒教陈茵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若说是,倒平白显得自己耐不住寂寞了。
若说不是,如今陈锦是这府中的主事之人,自己要从府中出嫁,必是要先过了她这一关的。
陈茵权衡良久,才道:“我也仍在犹豫,若再遇到像霍钟那样的人,该如何是好。”
“那是谁呢?”
陈茵道:“若妹妹有好的人选,便替我留意着吧。”
这样说来,便是不满意如今的人了。
陈锦心下了然,说道:“无论如何,你终究是我的姐姐,我自会为你打算的。”
“如此,便多谢妹妹了。”陈茵说罢,屈膝一福。
陈锦看着她,没有去扶,只道:“还望姐姐牢记一点。”
“妹妹请说。”
“将来若再嫁作人妇,姐姐定要擦亮了眼睛,切莫再被人的外表所蒙蔽了。”
陈茵教她说得一愣,随即道:“妹妹放心,人总不可能吃第二次亏的。”
“那便好。”
姐妹俩说了会子话,才又往前走。
先将陈茵送回了院子,陈锦方回。
那时天儿已不早了,音夏和瑞儿伺候她洗漱更衣,陈锦这一日也是累了,沾枕便睡了过去。
倒是一夜无梦。
翌日一早,大余来说老爷有请。
陈锦起身梳洗一番,没用早膳便去了。
到了陈知川的院子,正巧陈夫人也在,下人们正把早膳摆上桌。陈锦进去,给二人见了礼,陈知川招呼她坐下一起用饭。
陈夫人见她近日消瘦了,不由心疼,“囡囡这些时日想来是太累了,人都瘦了一圈。如今嘉儿也出嫁了,府里也无大事,你便好好休息一阵子。”
陈锦点点头,“好。”
陈知川顺着陈夫人的话往下说,“好好把身子养起来,嘉儿嫁了人,接下来便是你了。”
陈知川会说这话,陈锦一点不意外。
倒是陈夫人,像是第一次听他提起般,有些诧异,“老爷如此说,心中可是有人选了?”
“锦儿生得这般姿容,又聪慧识体,自是要配人中之龙的。”陈知川说得含蓄。
陈锦早已告知陈夫人,陈知川与三太子元修同在一条船上,听他这样说,哪里还有不明白的道理。但她于这些事上不好违忤了陈知川,只得看向陈锦,说道:“囡囡如今年岁不大,我还想多留她两年。”
“也没说让她马上出嫁,”陈知川道,“择个日子,让媒婆来提亲,先把这亲事定下来再说。”若是将陈锦嫁给元修,那么他与这位三太子也算是有利益相较了。
如此一来,将来若三太子荣登大宝,也不至于会将他给抛诸脑后。
陈夫人还想说话,陈锦替她装了小半碗粥,“阿娘近日想来也没休息好,再吃一些吧。”
陈夫人只好止了话头。
陈知川看向陈锦,“此事你如何看?”
陈锦原在看陈夫人用饭,闻言转过头来,目光恰碰上陈知川的,“容我考虑几日。”
若今日换作陈府的任何一个姑娘,都断断不敢跟陈知川说要考虑的话,但正因这是陈锦,连他都要忌惮几分的陈锦,陈知川没有多说,只道:“好。”
早饭后,下人们撤了桌,又上了茶,陈锦原想陪陈夫人说会儿话,但见陈知川没有要走的意思,便先告退走了。
待陈锦出了院子,陈知川才道:“咱们这个女儿性子真是倔强。”
陈夫人道:“老爷既知倔强,却还要强难她吗?”
这话陈知川不爱听,“我是她爹,自然希望她能觅得如意郎君,不说夫妻白年举岸齐眉,至少后半生生活无虞才好,这哪里是为难她?”
陈夫人抿了抿唇,问道:“那老爷究竟要把囡囡许给谁?”
陈知川心想,也是时候告诉她了,便道:“三太子,元修。”
陈夫人故作震惊,“三太子?那可是皇族啊,怎会与我们这样的人家扯上关系?”
“这个夫人不必操心,一切有为夫来操持。”陈知川似乎很满意她脸上的神情,笑道:“年前自徵州回来时,三太子对锦儿印象不错,此次我已与殿下沟通交涉过了,锦儿嫁过去虽不能为正妃,但殿下自是不会委屈了她的。”
陈夫人一听
分卷阅读275
只是个侧室,当下便道:“我的囡囡是自小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如何能为人侧室?我倒宁愿她嫁个寻常人家,小两口和和睦睦过一生,也未尝不是好事。”
陈知川心中有气,但仍耐着性子道:“你也说那是皇族,能与咱们商贾之家有了联系已是不易,如今能结姻亲之爱就更难得了。侧室又如何?凭囡囡的才智容貌,正妃之位还不是手到擒来?”
闻言,陈夫人突然转头看着他,眼里的惊讶无处藏身,“老爷这是要囡囡以色侍人?!”
她与陈知川成亲数几十年,还从未有如此面红耳赤的时候,陈知川也被她这怒气怔了一下,半晌才道:“夫人这是什么话?我怎会如此想?我的意思是,锦儿如此聪慧,若能得太子殿下喜欢,正妃侧室又怎样,左不过要夫君的疼爱才有出头之日。”
陈夫人脸色彻底冷了下来,不再言语。
她这明显的抵抗也让陈知川十分不高兴,索性便撂下话来,“这事已定,容不得人反对,改日我便请三太子着人来府上提亲。”说罢一拂袖子,走了。
陈夫人在椅子上坐了很久,也想了很久,然后她起身,由涓宝搀着出了院子。
“夫人别动气,”涓宝劝道,“我见方才二姑娘没有表态,且先听听姑娘的意思吧。”
钿琴也道:“是啊,二姑娘向来是个有主意的,若她不肯,想来老爷也强求不了。”
陈夫人叹口气道:“这次老爷恐怕是铁了心要将她嫁给三太子,若囡囡不从又如何,胳膊哪里拧得过大腿呢?”
两个丫头也不说话了,扶着她往陈锦的院子去。
去时却扑了个空。
瑞儿迎出来,说姑娘方才有事出府去了。
陈夫人在院子里坐了一阵,仍没等来陈锦,也回去了。
因陈嘉三日后要回门,陈夫人便打算住到陈嘉回门后再走,是以回了自己从前的院子。
不一时,叶姨娘来找她说话。
从前在府里时,叶姨娘便与她同心同德,即使后来出了那孩子的事,两人也没因此生了嫌隙。
叶姨娘因那孩子的死,一直恨透了陈嘉,所以陈嘉昨日出嫁,她也没有前来。
“你如今身子养得如何了?”陈夫人见她笑容比从前少了,关切问道。
叶姨娘道:“每日里参汤补药喝着,好着呢。”
陈夫人拍拍她的手,“那便好,你还年轻,再为老爷生个一子半女也是可以的。”
此时没有外人,叶姨娘倒也说得实在,“不瞒夫人,我如今实在是没那个心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