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锦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壹月
正文 第一百八十九章寻常
年纪不大,却早早爬上了尚书的位置,朝中不知羡煞多少人。唯有他自己,对此不以为然。
他的位置不在这里,甚至不在丞相之位,他不过是受人之托,来朝中占占位罢了。
“他的寿辰哪一年不大肆庆祝?若是不办了才奇怪。”
元徵不以为意的说道,给自己斟了杯酒,一饮而尽。
吴琤看他喝,突然问:“童茴的病如何了?”
“仍那样拖着,我自若水叫去的大夫他一个没见,也不知在执著什么。”提起童茴,元徵很是无奈,“仇早已是报了,他却总是这样不爱惜自己,你有空写写信劝他。”
吴琤忙摆手,“你别给我派这样的苦差事,童茴那个冷性子,哪里是我劝得住的。”
两人说了几回,便又另起了话头。
吴琤说,“尚书夫人到底被陈家二姑娘送去哪里了?还有陈府那个夫人和姨娘?”
他对这些事倒很好奇。
元徵说:“我也不知道。”
吴琤不信,“这三个人是你的人送去的,你说这话好歹也打打腹稿吧。”
元徵一摆手,“信不信由你。”
当日却是他派给陈锦的两个人将这三人带下了望月山,与京城背道而去,但是走到半路上,他的人便停下来,由另外两个人接手,这两个人是陈锦安排的,他知道。加之他并不关心这三个人的去处,后来也一直没问。
他有种直觉,就算他
分卷阅读181
问了,陈锦也不见得会说。
而且,他实在不想被陈锦嫌弃。
想到这里,元徵心里有些委屈,他好歹也是四太子,她怎么就能这样对他?
寻常朋友?
哪里寻常了?
元徵不服。
吴琤见他一脸沉思,当他在想什么大事,便不再出言相扰。
两人相对而坐,良久,隔壁厢房传来椅子挪动的声音。
元徵竖耳去听,知道陈锦要走了,忙把京予唤进来,“看下她们接下来要去哪里,派几个人在后面悄悄跟着,别太近了,以免被她发现。”
京予点头应下,去准备了。
吴琤手肘撑在桌面上,好整以暇地看着元徵,“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就像个情窦初开的少年。”
元徵不理会他,说道:“墨相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吴琤笑道:“哪有什么动静?不过按时上下朝,连那个他向来最宠的女儿失踪了,都不准人去寻。”
“墨相这样的人,生死沉浮见太多,必要时连亲儿子都能舍弃,更何况是个已经外嫁的女儿。”元徵说话时满腔嘲讽,薄唇微微上勾,却又是说不出的风流。
“你说的也对,”吴琤点头,“只是唐尚书日子就难过了。”
元徵喝了口茶,缓缓说道:“用情至深,也是个痴心人。”
“那是因为他还不知墨筠的真面目。”吴琤嗤笑一声,“那样的一个女人,没有哪个男人会真心待她的。”
从墨筠因一个传言,派人不远千里去追杀陈锦开始,元徵就觉得这个女人心肠歹毒,万死不辞。
如今见她沦落至此,方消了他一些心头之恨。
他从前不认识陈锦便罢,如今既有交集,自然要同陈锦一起,把墨筠当作自己的仇人了。
“话又说回来,”吴琤颇为八卦的靠过来,“那位陈二姑娘,到底是如何把你迷得神魂颠倒的?”
元徵冷冷瞥他一眼,“闲事莫理。”
“唉,这怎么会是闲事呢?”吴琤嬉皮笑脸,“怎么说我们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份,关心你的终身大事也是我份内之事啊。”
元徵听这人一开始贫,便不再想理他了。
恰逢京予进来回话,“爷,陈二姑娘一行出了南十二坊,说到处走走。奴家已安排人不远不近的跟着,确保二姑娘的安全。”
元徵点头。
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相见
京予想了想,又道:“还有一事。”
“什么?”元徵来了兴致,想来是陈锦留了话给他。
“陈二姑娘说,她要见的人请您安排一下,便在江上的画舫中相见。”
陈锦说话时淡然的表情,以及脸上那一抹笃定令京予记忆犹新。她怎如此肯定,主子知道她要见的到底是什么人,又怎会如此肯定,主子一定会照她的话去办?
这世上,能令四太子做事的人屈指可数。
这个陈锦,究竟有何不同?
京予个是聪明的女子,纵使心里好奇,但她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
便听见元徵叹了口气,说:“她怎也不问问我?”
京予眉心一跳,“想来陈二姑娘也是记挂着主子的。”
心下已然肯定,这个女子已住进了四太子的心上。
京予不由自主舒了一口气,为何会这样,却又一时说不上来。
大概是觉着,这位陈姑娘总归比其他闺阁女子要好,更配得上她家主子了。
元徵转着手里的杯子,轻笑道:“便借你吉言了。府里后院关着的那个女子,你亲自去带来给她送去。”
京予心中一惊。
后院那女子,关了少说也有小半个月了,这半个月里三餐有人定时送去,只喂她吃了散功的药丸,想跑是跑不了的。她知道主子拿住这女子是想引来什么人,但该出现的人到如今依旧没有出现。
如今却要送去给陈二姑娘?
“另外,再安排一支画舫,我办完了事也去游一游江。”元徵补充道。
京予忙收起心思,点头应下。
一旁没说话的吴琤无奈的摇摇头,“你想跟着去就明说吧,还说什么游江啊。”
被人揭穿也毫不尴尬,元徵斜睇他一眼,“你还有要事需办吧,那我便不留你了。”
“唉唉唉,我同你一起去。”
届时元徵已经起身往厢房外走去,闻言回道:“不准。”
留下吴琤在原处凄凄哀哀,好不难过。
……
今日终于吃着了鸡髓笋,就数瑞儿最开心。
从南十二坊出来,一路蹦蹦跳跳的,音夏笑她是只兔子。
陈雪哈哈哈笑了几声,“音夏姐姐,你形容得太贴切了。你看瑞儿头上两个小辫儿,可不就是兔子吗?”
瑞儿哼了一声,“我是可爱的兔子,对吧姑娘。”
陈锦自帷帽后看她们打闹,笑笑不说话。
拐一条街出来,便到了她们停马车的地方,陈路靠在车身旁边,低头不知在做什么。
见陈锦等人回来,陈路忙走过来,“姑娘,方才杨安已经过去了。”
陈锦点点头,“咱们去那边候着吧。”
陈路答应着,待众人上了马车,才驱赶着马儿往陈锦说的地方去。
除了陈锦和音夏,其他人都不知道她们要往哪里去。
但见陈锦一脸淡然,也都识趣的没有多问。
红珠掀开马车帘儿往外看,只见马车已拐出方才那条街,驶入了一条更为僻静的小巷子里了。
没过多久,马车停下。
陈路在后面道:“姑娘,到了。”
陈锦在车里说:“你且找个地方坐下,人来了通知我。”
“是。”
马车里一时安静无声。
瑞儿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想掀帘往外看又不敢。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是不约而同的噗嗤笑了。
陈锦轻阖着双眼,闭目养神。
其他人也只敢小声的说话,怕吵着了她。
陈雪拉拉瑞儿的小辫子,悄悄说道:“瑞儿,你这小辫子梳得真好
分卷阅读182
,是谁给你梳的?”
“我自己呀。”瑞儿小小声的回。
陈雪说:“真的?那改日你给我梳头呗。”
“好啊。”
陈雪惯是个会说话的,捧了这个,也不忘那个,“自我来府里,都是红珠姐姐梳头,红珠姐姐梳的也是极好的。”
红珠从前跟着老太太时,并不负责梳妆,但听了陈雪这番夸赞,仍是高兴的,“七姑娘这嘴儿真甜出蜜了。”
陈雪笑嘻嘻的,“哪里是我嘴甜啊,我说的可都是实话。”
众人笑了一回。
听见马车外传来陈路的声音,“姑娘,人到了。”
陈锦闻言睁开眼。
马车复又安静下来。
陈锦让音夏把车帘掀起一角,冷清的长街上,只三三两两的行人缓步走着。长街的那头,走来一个粉色衣裙的少女,少女长相娇俏,嘴角微翘,双眼里一抹似笑非笑。
“三姑娘?!”瑞儿惊叫一声,忙捂住嘴巴,眨巴眨巴眼看着陈锦。
红珠和碧玉也是一惊,“三姑娘怎么在这里?”
陈玉和陈雪探头过去,见陈淑带着她那个新收的丫头小翠正款款往这边来,一路脸上带笑,看起来心情还不错的样子。
陈锦没有说话,只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马车里又重新恢复了安静。
“小翠,你说我今日在南十二坊里会不会遇见二太子殿下?”
陈淑整了整自己头上的发簪,一脸兴致勃勃的问道。
她昨晚听府里的丫头们在悄悄议论,说二太子元昀明日会去城南的南十二坊,下午会去游江,与他同去的,还有朝中几位大臣之子,为了此次的书友之会。
小翠回道:“若姑娘的消息可靠,自是会遇见的。”
“万一他不愿同我说话怎么好?”
陈淑又担忧起来。
小翠笑道:“姑娘天生丽姿,站在人群中是那样显眼,只要二太子殿下眼睛没有问题,定是会首先看见姑娘的。”
闻言,陈淑眉开眼笑,“那是自然的,比起陈锦那贱人来,我确实更漂亮些。”
小翠听罢,人畜无害的笑了笑,并不答话。
说起陈锦,让陈淑话变得更多了,“你可知道,陈锦从前在府里有多不得宠?每每去给祖母请安,她总是站在最后面的,连个全脸都露不出来。后来也不知她给祖母灌了什么**汤,令得祖母那样喜欢她。哼!”
“姑娘您不要生气,小心气坏自己的身子。”小翠适时劝道。
这话让陈淑十分受用,她轻蔑一笑,“不过你看着吧,待我嫁给了二太子,她陈锦还不得照样给我请安行礼,到时候我再慢慢来收拾她。”
小翠含糊的应了两声。
主仆二人目不斜视地与陈锦的马车擦肩而过。
长街的另一头,这时走来几个男子,几人行脚步虚浮,面色臊红,一看便知是酒多了。
陈淑主仆因一直在说话,竟没有留意到。
待被几个醉汉拦住了去路,这才惊觉起来。
小翠忠心护主的挡在陈淑前面,“哪里来的醉酒大汉,我家姑娘岂容你们戏弄?”她人长得娇小,说话声气儿也是细细的,哪里有半分威慑之效,反而更激起了醉汉的调戏之意。
“这是哪家的小娘子?长得这样油光水滑的?”其中一人上前一步,伸手便要去摸陈淑的脸。
陈淑吓得花容失色,连声惊叫起来。
街上行人本少,见这里有人闹事,更是早早便躲着走了,谁都不愿管这麻烦事。
陈淑见无人相帮,又急又怕,眼泪都出来了。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人
小翠将那醉汉的手打开,一副护犊的老猫般,“你们走开!你们可知我家姑娘是谁!岂是你们这些人能染指的?!”
她不说还好,一说那几个醉汉更是得劲,“这京城的闺秀可不会来这花街柳巷,你倒说说你家姑娘究竟是哪家的女儿?”
花街柳巷?!
陈淑闻言往四周看去,只见街道两边的铺子外挂满了粉蓝薄幔,入夜时,这条街上的灯笼齐放,想必是十分热闹的,轻纱薄幔覆了整条街,果真是妓馆所在。
只怪她因要与二太子相遇太过激动,竟没有留意。
陈淑心里惊惧,大着胆子道:“我是陈府的三小姐!”
醉汉呵呵呵笑起来,“原来是三小姐,只怪我等眼拙,竟不知京城里的大家族里还有陈这个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