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Loeva
米度之也附和着说:“没错!我妻子离不得丈夫,我母亲离不得儿媳。还有我的一双儿女,也离不得母亲。”接着看了一眼儿子。又添了一句:“我儿子的功课,也离不得我的教授督促。想叫我妻子与儿子独个儿留下来,那是不成的!要留,就全家人一起留!”
其实他一开始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就这么灰溜溜回老家,他还能落着好?若是留在京城,怎么也能想到法子把外甥和外甥女哄得好了。从他们那里打秋风。外甥是侯爷,外甥女是世子妃。这么粗的大腿不抱紧了,他就成了傻瓜!
不料乌来兴听了他这话,眉头都没皱一下,反而还露出微笑来:“既如此,我便回了侯爷,请他收回成命吧。”
米老太太与米度之闻言一愣,仔细看了乌来兴的神色,似乎真的不在乎他们母子的拒绝,不由得有些慌了。米度之忍不住追问:“乌管事,你没把你们侯爷吩咐的事办好,回去不怕会受责罚么?”
乌来兴笑笑:“侯爷仁厚,怎会责罚我呢?况且此事本来也是亲家老爷提出来的,不过是顺口一说,本就不是非要办成的事,侯爷自然也不会强求。我们侯府里有的是能干的仆妇,不怕亲家夫人面前无人使唤。若是亲家老爷当真不放心,我们老夫人和侯爷也可以请了亲家夫人母女住进府里来呢。”
米度之这回可真是后悔极了,听乌来兴这语气,赵玮似乎还更希望他们一家拒绝呢
分卷阅读847
,不过是因为米省之开了口,才勉为其难地打发人来问罢了。他们拒绝了,可谓是正中赵玮下怀。可他们一家就真的再也没有留京的希望了。
米度之立刻改了口:“既然是二堂兄的意思,那我们也不好拒绝。二堂兄宽厚,就算是看在我们往日的情份上,我也不能看着他为难,也不肯伸出援手是不是?”迅速向妻子使了眼色:“太太,赶紧答应吧!”
米舅母一脸无措:“哎?这……”米老太太瞪了她一眼,还伸手大力拍了她一下:“发什么傻?!没听到我儿的话么?!”米舅母缩了缩脖子,只能弱弱地答应下来。
米度之这才满意了,不过他可不是真心想要便宜了妻儿,只不过是打算借此为日后谋划罢了。不能留京确实可惜,但妻子带着儿子留下来,他将来还能以探亲的名义重上京城。况且妻子与儿子在米省之妻子与赵玮跟前,总有沾光拿好处的时候,这些好处肯定要分给他的。
儿子从小就愣头愣脑的,他怎么教都没用,书倒是背得精熟,文章却做得不好,若真能让赵玮请了名师指导一番,日后功名有望,成了官身,他这个父亲也可以沾光了。
若自家无法起复,留在京城里依附建南侯府过活,就只能打秋风,以外甥如今的态度看,他顶多也就是得些钱粮。但如果是儿子将来做了官,他就是老太爷了,跟到任上作威作福,那不叫打秋风,那叫理所当然!
米老太太也明白了儿子的用意,虽然觉得这么做太过便宜媳妇了,但自己的孙子也能得些好处,只当媳妇是留下来照看孙子的就好。于是她便对乌来兴说:“不知二房侄儿打算什么时候把人接过去?我们好给他们母子收拾行李。”
乌来兴笑笑:“我会派车来接的,舅太太和表少爷只管收拾了东西就成。至于亲家老太太与舅老爷、表姑娘,船行那边已是打点好了,等过了二月二龙抬头。运河解冻,自会有人送诸位上船返乡。”他没有多留,很快就转身离开了。
米修明虽然有些呆,但此刻也弄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他不太理解赵玮为何要这么做,便问米度之:“父亲,孩儿真要留在京中读书么?”
米度之摸了摸胡子:“这是当然。”然后狠瞪了儿子一眼,厉声道:“你给我好好用功!把书读好了。把你侯爷表哥与世子妃表妹也哄好了。还有你二房的姐姐处,也要殷勤些,不可得罪了人。只要哄得他们高兴。日后他们一松口,你就不愁没官可做。你需得记得,你祖母和父亲都还在家里指望着你能出人头地,好跟着你沾光呢!”
米修明缩了脖子。小声答应着。
米玉莲却忍不住跳了出来:“祖母,父亲!哥哥能留下。我为什么不能留呀?我虽做不得官,但也想要好前程的。先前侯爷表哥还答应了要给我说好人家,因为父亲去闹了一场,他就变了卦。但现在他既然愿意留下母亲和哥哥。应该也愿意帮我了吧?我也不指望向二房的姐姐那般嫁进侯府,但好一些的官宦人家,总能求到吧?”
米舅母忍不住小声说女儿:“莲姐儿。你还是未出阁的女孩儿,怎能说这些话……”
米玉莲不耐烦地挥挥手。不肯听母亲的话,只盯着米老太太:“祖母,你可不能偏心。我一向最孝顺您了,是不是?”
米老太太沉吟片刻,便对米舅母道:“我们还有些日子才能出京,你这就搬到二房那边去,尽快把米省之夫妻笼络好了,让他们松口,答应帮莲姐儿说亲事。就算他们不认得什么达官贵人,只要他们开口,玮哥儿那边就不会回绝。莲姐儿也到了说亲的时候了,若是就这么跟着我们回老家,定会耽误了她,倒不如叫她跟着你留在京中。”
米舅母担心这么做会惹恼二房与建南侯府,但她被婆母丈夫拿捏惯了,事情又关系到女儿的终身大事,虽觉得不妥,但还是没吭声。
米度之迅速给妻儿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叫看守他们的建南侯府家人帮着出钱雇车,要将妻儿送到米省之一家的住处去。那些家人虽然不屑他为人,但因乌来兴早有吩咐,倒也没拒绝,爽快地将人送过去了。
过得两日,米舅母那边托人带信回来,说已经安顿下了,只是因小院地方窄,米省之在邻近的地方另租了一处小院给他们母子住着,又分拨了一个婆子过去侍候。平日里他们母子早出晚归,吃饭在二房,夜里却要回自己的小院去住。米省之问了米修明的功课,正指点着,已是说好了,过得几日便带他去拜访一位同年。后者如今在宛平县开馆授徒,带得几个学生,去岁七人参加童生试,就有三人中了秀才,在当地很有名气。米省之打算将米修明荐去附馆,束脩与日常用度什么的他会包了。
米度之不太满意,本来说好了是让赵玮照指米修明的,怎的就成了米省之?后者虽说是个杭州知府,但跟建南侯相比还差得远。他不耐烦地让赵家家人再帮着传话,问妻子打算几时提米玉莲的事。
那家人心中厌烦,也有几分警觉,在传信给米舅母之前,先把事情报回府中。赵玮皱眉,便跟赵琇商量:“终究还是尾大不掉,要么……还是算了?”
赵琇说:“我听米表姐说,堂舅母与舅母相处得倒还融洽,只要不是在外祖母与舅舅面前,舅母做事也没什么大毛病。只是那米玉莲,我却不耐烦应酬她。哥哥不必担心,这事儿就交给我好了。”
她吩咐下去,让看守舅家人的仆从故意在米老太太与米度之经过的时候,“窃窃私语”:“亲家太太与舅太太似乎颇为投缘呀,日后我们还是对舅老爷一家客气些吧?”
“没必要,我看舅太太对舅老爷母子也不是太上心,等他们回了老家,她一对儿女都在身边,儿子前程有人看顾,女儿的婚事也有了着落,还理婆婆丈夫做什么?成天不是打就是骂,谁有好日子不过,非要找气受?”
米老太太与米度之的脸色都绿了,彼此对视一眼,沉下脸来。l
☆、第五百五十四章 生恨
米舅母得知婆婆与丈夫变了卦,忽然不肯把女儿留在京城,而要带回老家去时,顿时急了,立刻就回来问个究竟。
她儿子米修明还在宛平县附学,并不在她身边,她也没个随身侍候的丫头,家中仅剩的下人都叫婆婆留在身边了,因此她带着同行的,只有建南侯府拨到米省之小院住,又被米夫人借给她用的一个婆子。
米舅母进了院门,就先去拜见婆婆,正好丈夫就在婆婆屋里,她就连忙问了是怎么回事。
米老太太一脸漫不经的模样:“我也想过了,莲丫头年纪还小
分卷阅读848
,性情又跳脱,还得放在身边好生教两年,才敢将她嫁出去呢。你要陪着侄媳妇,哪里有空管教她?还是留在我身边的好。况且她素来就与我这个祖母亲近,你跟修明不在家,我也只有这个孙女儿可以承欢膝下了。你就当你的女儿是在为你尽孝吧。”
她这么说了,米舅母也不好反驳,只是心里老大不情愿,低声问得一句:“那莲姐儿的婚事……怎么办?”本来都说好了要靠建南侯府或是米省之夫妻那边寻婚事的。
米度之一脸不耐烦地说:“广德也有好人家。咱们米家在广德也是名门,你还怕莲姐儿嫁不出去么?啰嗦什么?难不成你一心想要把儿女都留在身边,就可以不用我和母亲的死活了?我告诉你,你休想!若不想女儿受苦的话,你就得给我乖乖听话,把外甥和二房的人都奉承好了,得了银子就想法子送回家里来。若是有机会,就把我重新弄回京城。我过得好了。自然也不会亏待你和你的两个孩子,听清楚了么?”
米舅母听得目瞪口呆,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两个孩子固然是她亲生,但也同样是米度之的孩子,他又没有别的孩子了,怎能拿一双儿女来威胁她?!
米老太太也觉得儿子这话说得不象,轻咳了两声。皮笑肉不笑地对儿媳妇说:“修明他娘。你也不必担心了。我是莲姐儿亲祖母,难不成还会害了她?你就放心吧。万事有我呢。莲姐儿养在我身边,只要有我一口气的。就绝不会饿着她。”
换言之,若是米老太太过得不好了,不高兴了,米玉莲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了?
米舅母心都灰了。她也算是看明白了。这是婆婆和丈夫怕她日后过得好了,不管他们母子的死活。因此特地把她亲生的女儿拿捏在手,威胁她呢。她要是心疼女儿,除了乖乖听话,还能怎么办呢?
离开前。她去见了女儿。米玉莲气得要哭,从知道了祖母与父亲的决定后,她就一直在房间里生闷气。她向母亲抱怨:“是不是你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惹得祖母和父亲生气了,他们才会拿我出气?我不管!明明说好了的。我要留在京城享福的,凭什么变卦?!”
米玉莲从来没去过广德州,她是在父亲做了官以后才出生的,就算中间也过了几年苦日子,但近年已经算是养尊处优了。享惯了福,就会特别不习惯清苦的生活。更何况,米老太太与米度之不愿意回老家,一直在说广德州的坏话。米玉莲听得多了,在她的想象中,老家是个比平度州还要差的地方,她怎么肯回去吃苦?
米舅母只能劝女儿:“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你祖母和父亲既已拿定了主意,就没法子了。好孩子,你听话些,米家在广德也是大户,日子过得不会差的。”
米玉莲冷笑:“米家再是大户,过得好的也是别房。咱们家与他们不是一支的,回去了难道还能分一份家产不成?祖母私下跟父亲说,弃了祖宅族田多年,现在回去,也不知道那屋子还能不能住人呢。就凭咱们家剩的那几个钱,吃穿都不够的,叫父亲想法子问侯府要些盘缠。父亲还说没法子,想叫母亲问二房要一些。你当我不知道么?”
这话米度之确实说过,米舅母没法否认,只能说:“如今惟有见步行步吧。你父亲拿了主意,我还能怎样?”
米玉莲气得哭了:“别家的娘为了儿女,都愿出力的,为什么就我娘这么没用,从来只会说没法子?你不是哄得二房伯母高兴么?侯爷表哥不是发了话要留你在京么?他们既然愿意给你面子,你就求他们一求好了。只要他们发了话,祖母和父亲又能怎样?我不管,你必得答应了我,否则就别怨我不认你这个娘!”
米舅母脸都青了:“你胡说些什么呢?!”
米玉莲冷笑:“我哪里是胡说?事关生死呢。你以为我跟祖母回去,就能过得好了么?你不在父亲身边,父亲本就有个姨娘,回了老家说不定还会多纳几个,那些贱人若生得一儿半女的,父亲眼里哪里还有哥哥和我?到时候说不准会把我胡乱嫁了,那我还不如去死呢!”
米舅母气得浑身发颤,但也真有些担心,一脸灰败地回了居住的小院,就犯起心口疼来。
随行那婆子见状就劝她:“舅太太,虽说你这闺女不太懂事,但她的话也不是全无道理,你便想法子留了她下来,又有何妨?”
米舅母凄苦地道:“他们不知道也就罢了,你一直跟在我身边侍候,难道还不知道我的难处?我哪里有法子呢?”
她虽说是去了米夫人处陪伴,但米家中馈有米颖芝掌管,根本用不着她。因米颖芝还未出阁,不清楚如何照看孕妇,需得寻妇人来帮衬,她还以为能搭把手。不料米夫人身边,又有米家和建南侯府两处的得力仆妇在,从衣食住行到喝的补药都全包了,同样用不着她。她在二房处,每日除了陪米夫人说话解闷,说些自家怀孩子时的保养决窍——人家只是听听,未必照办——就没别的可做了。连针线活都有人负责。
顶多就是在有亲友带着女眷上门道贺的时候,米舅母会出面招呼一下女眷。但别以为她就真的出了什么大力了,米夫人身边的得力人会跟她一块儿出去,告诉她来客是哪一位,跟二房是什么关系,然后还代她招待来者。她从头到尾,除了问一声好。请人喝茶。叫人慢走,就连多一句话都不必开口说。摆明了,人家二房不缺人手。请她去,不过是要借她米夫人妯娌的身份,表示出面待客的不是个下人罢了。
米舅母只在那里待了一天,就明白了自己的角色。非常配合。可就凭她这样的角色,想要求人答应自己的请求。她又哪里来的底气?
那婆子却劝她:“我们家侯爷总有用舅太太的时候,舅太太去求一求也没什么。顶多就是欠下一个人情,日后没法再求侯爷在表姑娘的婚事上出力罢了。其实那也没什么要紧,舅太太若是留在了京城。只要在亲家夫人跟前得了好,我们侯夫人念你的情,总要给娘家亲眷一点脸面。高门大户不敢肖想。一个殷实人家总还是能求得的。不是小的说话难听,就凭舅老爷如今的身份。表姑娘本来也嫁不着什么好人家。若是能留在舅太太身边,舅太太亲自替她看亲事,总归比别个挑的可靠些,是不是?”
米舅母想了半日,又想了一晚上,想得有了黑眼圈,才下了决心,必须要把女儿留下来不可!她本来还在犯愁,不知该怎么向米夫人开这个口呢,如今倒能下决心了。
米夫人可不想留下米玉莲,就冲着这丫头差一点坏了她女儿的亲事,她就不能容!只是米舅母开了口,她不好
分卷阅读849
直接拉下脸来,便淡淡地说:“弟妹也不必过于担心了,我如今身子不好,身边才需要人来照看罢了。等这胎怀得稳了,原也用不着弟妹再操心。弟妹若不放心侄女儿,只管回去与家人团聚。侄女儿年岁尚小,倒也不必急着定亲。”
米舅母脸绿了,结结巴巴地解释自己没有别的意思,若实在不行就算了,好容易才哄得米夫人的脸色好转。
米舅母事情不成,正不知该如何是好,恰好赵琇坐了车过来看望米夫人与米颖芝。她便眼巴巴地看着赵琇,想要求后者。但赵琇对她淡淡地,打过招呼后,便直入后堂见米夫人母女去了,并没有坐下与她说话的意思。
赵琇探望过米夫人,问候了她的近况,得知她这几日一切都好,虽有些害喜,但症状也不是十分严重,心里也就放心了。她这回来还兼着信使的任务,为祖母张氏捎来了一封信。
信里说的不是别的,就是赵玮与米颖芝婚期的事。米家如今的情形,张氏不好时时过来打扰,赵玮那边来得多了,也不合适。但有些事情还是要尽早定下的,否则两桩婚事的准备工作也没法开展了。张氏心急,想尽可能在二月十五赵玮十八岁生日之前,把婚期议定。
这事儿要米省之夫妻商量着办的,米颖芝就得回避了。她羞红着脸,拉了赵琇去她房间小坐。经过游廊时,瞥见米舅母在花厅里坐着,米颖芝顿了一顿,进了房间后便先向赵琇陪不是:“因我一句提议,倒累得你我两家都不得安宁。我看叔叔一家终究还是靠不住的。婶婶虽然性情还好,可太容易受家人调唆了。原是我想得太简单了些。”
赵琇笑道:“早前我们家就想到会这样,其实也没啥要紧的。不管亲戚情份的话,我们家若连一个丢了官的亲戚都无法压制,我哥哥这侯爷就算是白做了。表姐不必操心,他们再蹦跶,也成不了气候。”
米颖芝叹道:“就算府上有法子压制他们,平日里看得多了,也是烦心。先前只有婶婶与弟弟还好,如今婶婶似乎还想将她女儿也一并留下来。那位堂妹看着就不是个省心的,只怕留下来了,会后患无穷。”
赵琇却道:“没关系,一个小丫头,留不留的有什么要紧?只要舅母拎得清就行了。”
从米颖芝房间里出来,赵琇就特地去寻了米舅母说话,问她平日生活起居,又问了她娘家的事。米舅母受宠若惊,只是她与娘家人久不来往,只知道父母都已亡故,两个兄弟多年不见,也不知近况如何,实在说不出什么来。她趁机提了想要留女儿在身边的事,还再三保证,会把女儿教好了,绝不让她闯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