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姽之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三千世

    自己真是蠢。

    荣华公主闭上眼,不知道过去多久,她突然开口:“如心。”

    本就守在外面的如心立刻悄无声息地进来,她低声说:“殿下?”

    “我饿了,用膳吧。”荣华公主淡淡说。

    如心松了口气,膳房早就将公主的膳食端了过来,只是如心深知荣华公主的脾气,没有公主开口,她不敢贸然进入书房。

    此刻听到公主传膳,如心连忙出去将一直温着的饭食端了进来。

    荣华公主有一口没一口地吃着,她问如心:“卢大娘子那边用膳了吗?”

    “半个时辰前就用了。”如心小心地看了荣华公主一眼:“卢大娘子听说您还未用饭,本打算再等等,奴婢大胆,让如意先劝着卢大娘子用膳了。”

    荣华公主点点头,她露出一丝浅笑:“做得好。”

    如心不愧是她用顺手的大宫女,查缺补漏做的极好。

    “你用心做事,我明白着呢。”

    荣华公主夸赞如心,她看了一眼桌上的那碗乳酪酥:“这个赏你了。”

    如心心中惊讶,面上连忙笑起来:“多谢公主赏。”

    伺候着荣华公主用完膳,如心让人撤了碗筷,又为公主泡了一壶热茶,见公主似乎打算看会书,这才无声地退了出去。

    如心提着食盒回到自己居住的侧间,就看到如意正坐在床上笑眯眯地数着碎银子。




分卷阅读26
    “姐姐回来了?”

    看到如心回来,如意连忙三两下用帕子将碎银子包了塞怀里,迎上来帮忙提食盒。

    “嗯,殿下刚用了膳。”如心打开食盒,取出那碗乳酪酥,她笑着说:“殿下心情似乎不错,赐了一碗子酥,你要用点吗?”

    如意眼睛一亮,拍手称好。

    只是下一秒她就噗嗤笑了,并从怀里拿出帕子包着的碎银子。

    “殿下和那卢大娘子都挺怪的,明明似乎都心中有事,赏得却很大方。”

    她摊开帕子说:“你看,拢共有十两呢!”

    如心蹙眉:“这么多?”

    宫中有品级的宫女一个月的月钱银子也不过二两,她和如意是伺候公主的大宫女,银子稍微多一些,也不过五两,这位卢大娘真是好大方。

    如心问:“卢大娘子有说什么吗?”

    如意想了想:“她问了公主用膳没,还问了公主是否要和她一起用膳,最后又问公主晚上是否会传唤她,然后就是些客气话,别的再没什么了。”

    如心怔了怔,似乎也没什么?

    如意利索地分出了一半碎银子塞给如心:“你且收着,若是担心那卢大娘子不妥,你我明日就换一换,你去看看那卢大娘子想干什么。”

    如心默默点头,她提醒如意:“这几日伺候公主谨慎些。”

    如意哦了一声,开开心心地开始吃乳酪酥了。

    镇国公府。

    谢宁看着门房送来的拜帖,眉心微蹙。

    今日她和父亲去定国公祭拜老国公,刚给老国公爷上了一炷香,太皇太后的口谕就过来了,突然让她进宫觐见。

    因不知何时出宫,镇国公就让谢宁出宫后直接回府。

    谢宁回镇国公府时,镇国公还在定国公府没回来,谢宁刚进家门,辰叔就过来对她说,明远侯府送了帖子,让她注意一下。

    刚开始谢宁还没在意,等拿到帖子一看,不由得面色微变。

    明远侯赵明同样是统兵勋贵,镇国公回朝肯定要抽空和这些同僚们吃酒联络感情,谢宁本打算今日从定国公府回来后,就和父亲商量开宴的事。

    只是谢宁手上这封帖子下方盖着的并非明远侯府的印,而是赵明赵侯爷的私章。

    赵侯爷明显想和镇国公私下会面。

    朝中出什么事了吗?

    谢宁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

    ……原谅谢宁吧,她已经完全忘记了昨日父亲说的她可能会嫁入明远侯府的事了。

    或者说谢宁还是有些自信的,太子是不会看着她胡乱嫁人的。

    而明远侯府家没一个好男儿这件事,也几乎是全京城人家都知道的事。

    她唤来辰叔:“辰叔,这帖子是不是有问题?”

    辰叔抬眼看了看谢宁,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道:“今日有人敲了登闻鼓,告了御状。”

    谢宁瞪圆了眼睛,她以为这种事只会在戏文里才会发生。

    “出什么事了?”

    “有人状告敦煌郡守尸位素餐,将死囚李代桃僵,高价替换赎买。”

    辰叔慢吞吞地说:“该死的那两个是赵侯爷以前的部曲,替死鬼被关入大牢,替死鬼的父亲状告无门,就来了京城,无意间遇到了早年被拐走的小儿子,一番感人肺腑的认亲后,小儿子替父告了御状。”

    “小儿子被一普通农户收养,自小聪明伶俐,那农户咬着牙供着读书,如今已经成了国子监的学生,师从长孙大人。”

    谢宁:“………………”

    哇,这剧情真是跌宕起伏啊。

    ☆、说客

    辰叔说完了,谢宁觉得自己仿佛听了一出戏。

    还是狗血大剧。

    她忍不住向辰叔确认:“真的不是赵侯爷得罪人了?”

    辰叔嘴角抽搐,果不其然,任谁听了这件事,第一反应都是赵明得罪人了。

    他摇头:“今天状子刚送到京兆尹,那小儿子被皇宫禁卫揍了五十军棍,关到京兆尹的牢狱里了,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谢宁顿觉为难:“辰叔,您觉得父亲会怎么做?”

    辰叔歪了歪头,他看着谢宁,反问道:“大娘子怎么想?”

    谢宁犹豫了一下:“那两个部曲既然已经脱离了主家,就和赵侯爷没关系了,不管是否和赵侯爷有牵连,赵侯爷最好当不知道,让京兆尹秉公处理即可。”

    辰叔听后笑了笑,他提醒谢宁:“若是赵侯爷真这么做,将来如何继续控制安西军权?”

    谢宁面色一变,她沉默良久:“原来如此。”

    她想起了之前父亲说的西域不稳,再结合着敦煌郡突然出现替换刑囚一事,谢宁总觉得山雨欲来。

    “赵明这个糊涂蛋!”

    果不其然,等镇国公回府时,明显气的不轻。

    谢宁默默上前给父亲奉茶,结果镇国公端起茶杯后看也不看,直接摔碎了。

    砰一声,碎裂的茶碗碎片四溅开来,吓了谢宁一跳。

    “老子居然被长孙老儿堵在了定国公府!!”

    镇国公从没吃过这样的亏:“要不是晞儿在他那读书,他又有几分本事,老子非半夜去砸长孙荣家的窗户不可!!”

    谢宁:“………………”

    长孙荣是何许人也?

    他是宣明帝提拔上来的宰相,又在重景帝手下干了几年,后来因劳累过度,身子骨撑不住了,就在六年前向重景帝告老。

    重景帝允了长孙荣的致仕折子后,长孙荣也没回老家,而是住在了京郊云明山下,还开了一座书院,一边调养身体,一边教书育人,日子过的很是悠哉。

    书院叫云深书院,取云深不知处的意思,书院招收学生不问出身,只看人品和学识,一时之间不少贫家子弟纷纷去云深书院学习,使云深书院声名大噪。

    镇国公当年和长孙荣同朝为官,共同经历了两朝,关系不好不坏,属于面上认识,私下里却没什么交情。

    等长孙荣退下来并开了学院后,长孙荣的名声越发清贵,镇国公的爵位再高,在读书人眼里也是泥腿子出身,所以两人之间没什么交集。

    但偏巧那一年,林晞虚岁九岁了。

    随着边疆平定,楚朝开始渐渐侧重文名和治内的官员。

    定国公去世后,定国公在军中的势力大部分都被镇国公继承了,林晞身体瘦弱,镇国公就考虑让林晞走文官的路子,慢慢转型。

    就好比武将很看重出战和随军履历,文官也看这个。

    想要在文官里混,一个好的老师必不可少。

    镇国公一琢磨,既然长孙老儿敢在京郊开书院,那肯定是有本事的,他和长孙荣又同朝为官,哪怕长孙荣退下来了,他还有儿子在朝里当值。

    说的好听点,他们也是同僚嘛。

    于是镇国公就瞄上了在云明山脚下开书院的长孙荣。



分卷阅读27
    长孙荣有三子二女,长孙荣的长子长孙硕如今就在礼部当侍郎,虽然礼部侍郎和镇国公八竿子打不着,但镇国公什么人啊!楚朝官员中脸皮最厚的一个!

    镇国公让人拉了十辆大车,车上装满了钱粮和学习用的笔墨纸砚,再带着林晞,施施然上门了。

    看着几乎要将书院堆满的钱粮和物资,长孙荣很愤怒,他老人家绝不会为五斗米折腰!

    镇国公却说:“谁说这是给你的?我这是给广大来求学的贫家子弟的!”

    镇国公让人在书院外的大路上支了个摊子,又派了亲兵天天在这里发传单。

    传单上写的清清楚楚,镇国公府有感于云深书院免费开课培养贫寒子弟的义举,将为广大学子提供每日一餐和日常所需的笔墨纸砚。

    每日一餐,两个大饼和一碗插着筷子不倒的粥,再加一点酱菜。

    笔墨纸砚的档次也是最低的,花不了镇国公几个钱。

    对于有钱的富家子弟来说,他们不屑于用这种东西,可是对那些身无分文的贫寒子弟来讲,这简直就是及时雨啊!

    没多久满朝文武都知道了长孙老大人家开的书院,有镇国公的一份。

    长孙荣听到传言后气的好几天没睡好,最后只能捏着鼻子收了林晞这个徒弟。

    长孙荣本想着要是林晞资质不堪,他就有理由拒绝了。

    结果老头仔细询问一番,发现林晞这小子虽然年纪小,可是读的书不少。

    林晞以前的先生学识不足,他自然也没学多少知识,可是该背的文章一个字没少,甚至因为他没机会深入学习,空余时间都用来背书了!

    小孩记性极佳,虽然达不到过目不忘,但多读几遍就能熟记于心。

    而且小孩和他名义上的姑父实际上的爹比起来,简直太有礼貌了!

    林晞小时候长得还可爱,嘴巴也甜,长孙荣最开始收林晞只是迫于镇国公的压力,时间长了,长孙荣就觉得……哎,收这个徒弟也挺好的。

    而且长孙荣收了林晞当徒弟没多久,镇国公这个大土匪就被重景帝打发到边疆四处巡查了,没了老子在眼前晃,长孙荣怎么看林晞怎么觉得顺眼。

    于是长孙荣就选择性地忘记了林晞他那个无赖爹,开始好好教导林晞。

    林晞也没辜负长孙荣的期待,收徒不过一年,林晞就考中了童生,又三年考上了秀才,如今在国子监读书,很为长孙荣长脸。

    长孙荣的学生有很多,今日告御状的那个算是林晞的师兄,也是长孙荣比较喜欢的一个学生。

    消息一传出来,长孙荣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思考了许久,打听了林晞请假回家,掰着指头算了算时间,这老头索性直接去了定国公府。

    诚如他所想,镇国公还真就在定国公府,被长孙荣堵个正着。

    因镇国公回朝,林晞这两日请了假,不在国子监,自然也不知道国子监的同窗干下了大事。

    林晞听说老师登门时还很开心,他是知道自家父亲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有些僵,如今俩人阴差阳错在定国公府遇到了,那若是能从中缓和几分,岂不美哉?

    林晞想的挺好,等他将长孙荣请到正厅,奉上茶,长孙荣一开口,林晞才知道外面出大事了。

    林晞还是读书的年纪,镇国公黑着脸直接将林晞撵了出去,关上门,开始和长孙荣聊天。

    长孙荣的意思很简单,他希望镇国公出面,压一压明远侯,将他那个可怜的徒弟从牢狱里捞出来。

    镇国公气乐了,他大义凛然地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长孙老头,这种事难道不应该去找大理寺卿吗?”

    长孙荣只说了一句话:“阳关外寿昌互市上缴的税额增长缓慢,存有猫腻,陛下有意重整西北之地,否则陛下何须将您调回来?”

    镇国公听后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长孙荣前半句话没说错,重景帝的确想搞一搞西北,但将他调回来和搞西北可没关系!

    他是没打算再回边疆的!

    “敦煌郡守不过是明面上的替罪羊,当年明远侯和韩泾侯将西北边界线向外拓展,西域硕大版图全归楚朝所有,但有鉴于西域文化和习俗的特殊性,朝廷往那派遣的官员很少有能留下来的。”

    长孙荣慢吞吞地说:“不得已之下,朝廷遂定了权宜之策,要求打下疆域的将军们便宜行事,先行处理当地政务,三年后才交归于国。”

    “可即便驻守的大都督们将政务还给朝廷派遣的官员,前几年的税收依旧有大部分被大都督吞了,直到这几年才慢慢有了起色。”

    长孙荣盯着镇国公的脸色,一字一句地说:“作为开创了不尊上令而出兵他国,夺取了九真、日南之地的谢公爷,事情发展到如今的局面,您难道打算袖手旁观吗?”
1...1213141516...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