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任少追妻路漫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雏禾oO

    他一本正经的脸孔底下,还有一丝小小的期待。

    不得不说,他这个恶作剧,太小儿科。

    不过为了不让他的期待落空,苟小小卖力的配合演出,做一脸惊恐状,失声尖叫起来。

    “啊啊啊啊——”

    尖叫声惊飞一群鸟,穿透山林,回荡在山间。

    任良黑着脸看着演技浮夸的苟小小。

    苟小小的演技还有个最大的破绽,那就是她不该看着任良瞎叫唤,搞得好像他才是那条吓人的虫子一样。

    听到苟小小的尖叫声,以为出大事的段大勇第一时间率领摘野菜的队伍赶了过去。他们抵达现场时,见苟小小正对着任良做鬼脸。

    “想吓姑奶奶我,再回去练一百年吧!”

    一脸阴森的任良狠狠地用两根手指碾死了一条可怜的小虫子。

    不过他盯着苟小小看的那副表情,绝逼是把那条小虫子当成苟小小一样狠狠碾压了一遍。

    ☆、第317章 坑深317米 买粮

    苟小小和工兵营挖野菜的队伍,每个人都带着丰收的喜悦,从山上下来。

    经过河边时,他们停下来,就着清澈的河水,将摘的野菜洗干净,并用草绳扎成捆状。

    他们将一捆一捆的野菜往老百姓家里送。

    苟小小将杨大娘的那份亲自送往赵家去。

    为了表示感谢,杨氏非要往自家院里的那片小菜圃里薅几根大葱给她作为回礼。

    等苟小小和杨氏说完话,坐院里阴凉地儿抽旱烟的赵伯问:“小小,乡长去供销社买粮的事儿,平安他爹跟你说了没有?”

    乡长买粮?

    苟小小一脸懵逼。

    这事儿她还真闻所未闻。

    上回乡长和刘主任一块儿舔着脸到洪家门上找苟小小要粮,苟小小本身还是吃人家的住人家的,哪来的粮食给他们。

    要粮不成就买粮,好像没毛病。

    普通老百姓买粮,那是稀松平常的事儿。但是乡长买粮就不一样了,毕竟乡长不是一般的老百姓。

    这事儿里有名堂。

    默默抽烟的赵伯愁眉苦脸的叹了一声气,有些光火道:“诶,我跟生产队的人说保你当上队长,你人缘好主意又多…队长你是当上了,可他们到底还是没把你当回事儿!”

    说罢,他图解气似的,狠狠抽了两口旱烟。一阵浓滚滚的烟雾自他口鼻中吞吐而出,迷蒙了他此刻忧心忡忡的神情。

    “赵伯,咋回事儿?”苟小小不明白赵伯咋突然就发这么大火,不由得为生产队说了几句好话,“估计我刚从山上下来,还没来得及听说这事儿。他们不知道我上山,就算知道我人在山上,他们也不好找我。那山上都是雷区,没有人领路,他们谁敢上去?”

    赵伯脸色缓好一些,将烟嘴拿离嘴边,将今儿才发生的事情言简意赅向苟小小道来:“上回乡长找你要粮不成,他今儿拿着粮票到供销社,把粮食买走了大半儿。”

    闻言一惊,苟小小计算着说:“供销社里放了两百多斤粮食,乡长买走了大半儿,那不是一下买走了一百来斤么!他哪来那么多粮票!?”

    更重要的是,王乡长几乎把供销社里的粮食都买走了,那安丰乡的其他老百姓咋办?

    憋着一肚子火的赵伯低哼一声,“往年乡长跟刘主任的粮食都是生产队给他们免费送的,他们的粮票一直在手里存着哩!王乡长今儿掏出来的这些粮票,恐怕还只是九牛一毛!”

    “看来王乡长回去后,是没有好好的思考我那天跟他说过的话!他这个乡长,算是快当到头儿了!”

    以往苟小小生气的时候,事情的后果会很严重,可今儿头一回生这么憋屈的气。

    窝着一肚子火,没出撒!

    她为啥不采取报复行动?

    她从不能因为看不惯王乡长的行为,就带人到他家门上把他用正当手段换的粮食全都抠出来吧!那她这个生产队长跟地痞恶霸有啥两样?

    咱是文明人,就算要打击报复,也要采取文明的手段,要让人挑不出来毛病。

    “赵伯,你别愁了。你愁断肠子,王乡长他也不会把粮食给吐出来。”

    赵伯生气:“他一个人把粮食都买走了,那咱们村其他人咋办?都饿着肚子干活儿!?”

    “这不是给你们送的有野菜么。您老就放心吧,饿不住你们的!”

    苟小小安慰了愁眉锁眼的赵伯几句,带着杨氏薅的一小捆大葱回去了。

    ☆、第318章 坑深318米

    从赵家出来,苟小小直奔供销社。

    她倒要去看看,是哪个没灵性的一下卖给王乡长那么多粮食的!

    供销社归生产队管辖,负责在供销社卖东西的,自然也就是生产队的人。

    供销社存在前期,生产队的人轮流负责当销售员。提出实行轮流制的那个人,主要是担心有人中饱私囊,偷偷摸摸的从供销社的拿东西。大家轮流看管供销社,互相监督。

    但是很快,大家就看到,这样的制度存在更多的缺陷——

    很多人没文化,不会算账,一天下来,总是差钱。

    有些人的记性也不好,总记不住商品的价钱。

    而且负责人一多,更不好管理。

    到了对账的时候,发现账上存在问题,每个人都是互相推卸责任,不肯背锅…

    到了后来,生产队就选了一个人,固定当供销社的售货员。

    这个人是王乡长的弟弟,王宏。

    王宏上了年纪,干不了耗神下力气的活儿。实际上大部分时候都是由王宏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子在打理供销社。

    王宏的大儿子叫王越,王越媳妇子莫氏。

    这小两口都有文化,都会算账。

    王家在供销社里应外合,套走了一百多斤粮食。

    一百多斤粮食,啥概念?

    这可是十户人家一个月的伙食!

    苟小小到供销社的时候,平安爹和生产队的其他几个人正跟王家的人理论王乡长买粮的事儿。

    莫氏把一沓厚厚的用皮筋扎成一捆的粮票往生产队的人面前一甩,有理有据的说:“那些粮食又不是我们白送给他的




分卷阅读167
    !我大伯拿着粮票来的,他把粮票给我们了,我们总不能不给他粮食吧!”

    平安爹丝毫不示弱:“每户人家每个月最多用粮票换二十斤粮食——你们是不把供销社的规矩当一回事是吧!你们不讲规矩可以啊,生产队里好多人都想接你们的班!”

    见莫氏和王越两口子双双变了脸色,明白事理的平安爹接着嘲讽道:“亏你们还是读过书的,我看你们再多读几年书,还是死脑筋!王长春他这个乡长都快当到头了,你们还以为你们这个大伯还能像以前一样罩着你们?一下卖他那么多粮食,他给你们多少好处?你们打破规矩这样帮他,他却是在害你们!这笔账都不会算,还文化人!”

    王越和莫氏面面相觑,两人的脸色都不好看。小俩口被平安爹的几句话惊醒,隐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平安爹给了他们两口子指了两条路,“你们要是还想在供销社干,就去找你们大伯把你一百多斤粮食给要回来!要不回来,那就换人!”

    平安爹真有魄力,比苟小小这个正牌的生产队队长还有魄力。不用苟小小登场,他就已经把事情解决得差不多了。

    但是根本的问题解决不了,以后像这样的麻烦事会层出不穷。

    苟小小进供销社,正逢王越和莫氏两口子被生产队的人赶出来。

    见她来,平安爹就知道她八成是已经听说了王乡长买粮的事。

    当初说好,让她当生产队队长,她只要负责协调生产队和工兵营之间的关系就好。其他鸡毛蒜皮的事儿,她根本不需要管。

    平安爹也不想拿这档子事去麻烦一个小姑娘。

    鸡毛蒜皮没小事,苟小小不去管,也管不住自己不放在心上。

    ☆、第319章 坑深319米 新的土地制度

    王越和他媳妇子莫氏你掐我搡互相推让,两口子似乎都不愿也拉不下脸去王乡长家要粮。

    看着他们灰溜溜离开的背影,苟小小那颗幼小却沧桑的心里有种强烈的预感——

    王乡长不但不会给他这对侄子和侄媳妇留情面,还会给他们一鼻子灰。

    这一百来斤粮食,他们要不回来。

    平安爹心里的想法很是乐观,站在供销社门口,见王越夫妇向王乡长家的方向而去,脸上的表情放松下来。

    收回目光,看向苟小小,平安爹说:“小小,粮食的事儿,不用你操心。”

    苟小小暗自撇嘴。

    “这事儿不让我操心简单,不要让我知道就行了。既然我已经知道了,那我就要跟你们生产队好好说说这件事了。”

    平安爹由衷道:“真的不用你操心。”

    “你别慌,我就是跟你们聊聊,开个座谈会啥的。”

    座谈会?

    批斗会?

    平安爹不禁将这二者划上了等号。

    饶是苟小小一副心胸宽大的模样,他还是忍不住心想,他们生产队的这位小队长难不成是要实行队长的权力,点名批评他们这些没把工作做好的人?

    进到供销社,平安爹给苟小小拿了一袋小零食,还开了一瓶汽水。

    俗话讲的好,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

    小队长吃好喝好,嘴下留点情更好。

    苟小小坐在小板凳上,看上去仅与面前席地而坐的包括平安爹在内八个生产队的人一般高。

    她双手抱着膝盖,目光一一扫过他们。

    在这些大人面前,她没有一点心理包袱,但是看到他们一个个愁眉苦脸马上就要迎接世界末日到来的样子,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一丝丝的沉重。

    “你们也知道,我不是本地人”

    苟小小的开场白,让在场的所有人的心里都嘀咕起来,心想这小丫头果然是吃不了苦的,怕是要自动辞掉队长的工作。

    所有人都看向她,尽管大家的眼神充满了异样的神采,她好歹是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苟小小接着往下说:“安丰乡的情况,我差不多都了解了。我现在想跟你们说说我家乡的情况——”

    苟小小接下来要提及的,当然不是苟家村。

    她要说的是,不久的未来将要取代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一种土地制度——

    家庭联查承包制。

    “在我的家乡,没有饿肚子的农民,除非你一年从头到尾都不干活儿或者有别人养你。他们干活儿,也不像你们这样呼啦一下一大帮子集体出动。他们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到各自家种的地里干活儿。”

    有人质疑她说的话:“各自家种的地?土地都是公家的,谁允许你们各自家去种的?”

    “都别插话,听队长咋说。”平安爹给苟小小要来了很大的说话空间。

    苟小小喝了一口汽水,润了润嗓子,仔细一品,觉着这玻璃瓶装的汽水还怪好喝的,忍不住多喝了几口,砸吧完嘴才接着说:“我老家以前的情况跟安丰乡差不多,也有生产大队,也有生产合作社。大家一块儿出去干活儿,一块儿吃一口锅里的饭,每年的收成都是平均分配到每一个人的头上。

    不管干多干少,反正到最后大家拿的都是一样多的东西,那还不如你们干多点,我清闲一点——一个人这么想两个人这么想,久而久之大家都这么想。

    这种没有奖励制度的分配方式,,根本调动不起来大家生产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偷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滥竽充数浑水摸鱼。”

    人是有勤有懒的,对于这一点,平安爹他们深有体会。

    他们不由自主点头赞同苟小小的话时,只听她又说:

    “越来越多的人偷懒,生产就搞不上去。生产搞不上去,收成就不好。收成不好,大家伙到最后都吃不上饭。”

    ——论生产力的重要性啊!

    平安爹忍不住问:“那后来呢?你们老家的人都是咋渡过这一道坎儿的?”

    苟小小一手拿着汽水瓶,将汽水瓶的瓶底顶在膝盖上,咳嗽了两嗓子开启了吹大牛的模式:“我老家的人啊,都跟我一样聪明,也跟我一样开明。他们看到了生产社的存在只能带他们走下坡路,于是就取消了这种制度,建立了村委会,换了个新制度——

    土地依然是公家的,但是公家有偿的以家庭为单位把地分给你们家,让你们各自家种去,种出来的一部分上交给公家,那多的就是你们各自家的。

    这不是平均分配,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有人听得心动不已:“不管多多少,都是我们各自家的?”

    “没错。”

    “以家庭为单位”平安爹喃喃自语似的,紧皱着眉头,似乎是有啥顾虑,“这办法听上去是不错,实际搞出来不知道咋样。”

    他这是不敢冒险。

    “实际情况也不错,我们老




分卷阅读168
    家每户人家都年年有余。这种土地制度也是近年才搞出来的,就跟工兵营的军犬扫雷班一样,还都在试验阶段。试验的结果好了,这种制度很快就会得到普及。你们现在不搞,明年还是得搞,要是等到明年,那你们就还要饿着肚子再忍耐一年。”
1...8485868788...3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