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独行在诸天世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萌天枫枫

    方不言哂笑一声,道:“我一路行来,也曾杀人盈野,从未替他们收尸,却都是杀得该杀之人。而今做派。 。不过是因大师在我身边,故意而为而已,说什么佛性宽厚,不过是假慈悲罢了。”

    若是以前的方不言决计说不出这样的话来,反而会冠冕堂皇一番,从而获取鱼和尚的好感。

    如今的他行事越发洒脱,只不过这种率性而为却非肆意妄为,而是接近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

    矩便是规律,引申言之,是天道,亦可视为天地万象。

    正因为看到天道,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如此才能脱离琐碎的仁义道德和各种分别对立的框架,将自己的心灵解放出来。

    孔夫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萌天枫枫记得看了收藏本站哦,这里更新真的快。这里的“七十”并不是指的岁月,而是一种积累。

    从心所欲不逾矩,乃是大自由、大自在,是那种达到了既自由自觉、又自然而然的物我合一、圆融无碍的状态。在这个阶段,天道与人道已泯然为一、了无分别。当一个人不论怎么想都不会超越规矩的约束,而这种约束亦失去了强制的意义,而是完吻合了人的主观意志。

    这并不是说人已经失去自我,相反,这正是儒家在人格建构方面的最高理想——天人合一和知行合一的境界。

    方不言虽然不是儒生,不修儒道,但是天地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总有借鉴之处。不然方不言也不会费力去寻大金刚神力以为资粮了。

    鱼和尚道:“看来施主已经悟的真我,可喜可贺。”…,

    方不言闻言一笑,指着天神宗道:“不知他该如何处理?”

    鱼和尚轻轻叹了口气,道:“臭皮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之何用?孽徒虽作恶多端,但终究曾为沙门,当以佛门之法荼灭。”

    鱼和尚以佛门之法将天神宗火化,归附于天地之中。

    随即两人出了大殿,并未施展身法,一路步行,走到一处空旷之地。鱼和尚率先道:“阿弥陀佛,贫僧久不与人动手,早就忘了招式,而今只有一掌,希望施主品鉴。”

    方不言则还礼道:“正要大师赐教。”

    鱼和尚肃穆而立,单掌竖立当胸,念一声:“阿弥陀佛。”单掌轻轻推出,灰色僧袍无风自动,空中传起声声吟唱,一时间鱼和尚周身气机涌动,我相、人相、寿者相、马王相、猴王相、雀母相、雄猪相、神鱼相、半狮人相、白毫相、诸天相、多头蛇相、大须弥相、大自在相、倒坐莲花相、扶摇相、长手足相、多手足相……种种佛门金刚三十二相尽纳于一掌。。掌中如乾坤生变,向方不言笼罩而来。

    方不言面对这一掌只感觉如直面一座大山,万象尽在其中,重有千钧之势。然而至他面前,掌势尽消,只有扑面清风拂过,仿佛方才铺天盖地之掌就是虚妄。

    鱼和尚缓缓收掌,道:“大金刚神力共有三十二相,每相不同,皆有我佛大智慧,初练者以三十二身相便可激发不同劲力,待三十二身相一一练成,非相而相,便可等同江湖炼精化气境界。”

    “而若将三十二身相化去相态,可将多个化去相态的‘非相’劲力集中在到一拳,此为一合之相,随着‘三十二身相’相态尽数化归,便可臻至‘一合众相’,只是“一合相”易发难收,等真正收发自如。 。才算是圆满。”

    方不言道:“刚刚大师那一掌,掌含众相,收发自如,想来就是‘一合众相’吧。”

    其实大金刚神力在初始并不出彩,许多佛门武学都是以众身相入门,唯有到达新的境界,臻至一合众相,劲力集中,方能无坚不摧。

    但其能放不能收,能行不能止,易于为高手所乘,此后继续深入,渐渐能自由掌控劲力,直到收发自如。天神宗算是初入此境,力大无穷,但收束不住,需要穿石甲,带重刀来压制体内神力。鱼和尚方才一掌放时如佛陀临世,收时只有清风淡来,千钧神力置化无物,可见他之威能造诣,不愧万,谷未出之时江湖第一人之名。

    鱼和尚道:“不错,一合众相练成,便当得炼气化神之境。不能孽徒便是到了这一层次,只是他肉身强健,只是‘一合相’便让他祸乱一方。萌天枫枫记得看了收藏本站哦,这里更新真的快。无人能治,罪过,罪过。”

    鱼和尚继续道:“‘一合相’圆满之后,要想提升,非得去领悟金刚禅法,领悟出金刚禅法才算是进入了炼神。

    大金刚神力可大可小,各有神异,往大处为须弥禅法,九如祖师、花生大士、冲大师都走的此道。往小处,介子禅法,渊头陀便行此道。

    然而万法相通,两者最终并无根本区别,随着禅法越深,显现“法相”,修炼至空明圆觉,才算是圆满。

    若是更进一步,开始进入本我境界,便可领悟本相。纳无上伟力于己身,然而本我非我,众众不同。由此而成本相亦不相同。”

    鱼和尚此言说罢,岳峙渊渟,道:“施主且看贫僧这一掌吧!”

    鱼和尚并未运劲纳气,只是随意推出一掌,方不言却面色一肃,在他感知中鱼和尚其身无相,其神有形,周身以显的分明是他古拙沉雄,朴实无华的大愚大拙之相。

    ,

    (iishu)是,,,,!




第二十一章 传灯
    【】(iishu),

    方不言神色凝重,也慢慢送出一拳。

    一掌一拳,前者随意,后者郑重。似他们这等高手,以快打快之下,一息之间就能攻守数合,然而这一拳一掌,足有数息才撞在一起。

    拳掌交接,并未有半点异相显露。

    两人纹丝不动,慢慢收拳。

    这次,方不言率先缓缓打出一拳,鱼和尚则平推一掌,拳掌再接之际,忽然一股狂风突至,飞沙走石一样,却在即将笼罩两人之时,如同遇上无形屏障,风力消散。

    这一次两人同时退后一步,又不约而同向前迈出一步。同时鱼和尚化掌为拳,迎上即将到来的第三拳。

    方不言一拳挥出,他们这一拳并不迅捷,相反很慢,不论是鱼和尚还是方不言。。俱露出吃力的神情,好像他们推出的不是拳头,而是一座山一样。时光似乎也随他们拳头推移,竟也变得缓慢起来。直至两个拳头相交在一起,并未像之前那样一触即分,反而胶着在一起,似乎放弃了切磋,转而开始相互角力。

    “角力”到最后,鱼和尚似乎有些不支,缓缓盘膝坐于地上,方不言随之而坐,两人拳头都已收回。

    忽然鱼和尚一指点向方不言眉心。

    眉心本是人体要穴,何等重要,岂可受制于人,然而方不言安然端坐,不动如山,却是任鱼和尚施为。

    鱼和尚见状道:“施主好沉稳的心性。”

    说话间,一指已经点到方不言眉心处。

    鱼和尚暗运大金刚神力。 。周身本相若隐若现,佛音禅唱不绝于耳,宛若罗汉临尘。然而一身僧袍在风中纹丝不动,显然是真气运行到极致。

    不过他并非是为了却敌,而是以佛门无上轮转**,将自身关于大金刚神力的感悟以心传之术,借真气运行之理,刻印于方不言心头。

    做完这一切,鱼和尚已经是大汗淋漓,头顶氤氲白气冒出,显然是元气大伤。

    这是佛门心火传灯秘术,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旨在令人开悟。非佛法修为俱臻上乘妙境的大德高僧不能施展,可将施法者一生积累之智慧转授他人。

    只是以自身积累化作薪柴,助受者点燃心灯,开启妙处。却是极为耗费精神。萌天枫枫记得看了收藏本站哦,这里更新真的快。一生只能施展一次。

    鱼和尚微微喘息片刻,嘴角溢出一丝血液,却是方才大费心力,触动陈年旧伤。他运气凝神,平复真气,开始调息,同时也为方不言护法。

    方不言天资绝佳,本身就到达炼神之境,无论眼界还是武学造诣都不逊色鱼和尚。

    他接受了鱼和尚数十年感悟,本身火候已足,短短时间内,三十二非相已经大成。气机勾连之下,显露于外,早已惊动了一旁观望的鱼和尚。

    随即三十二非相似乎后力不继,逐一消散,却又逐一浮现,如此反复。最终三十二相消减成一十六相,一十六相变为八相,八相演化为四相,四相相融而成两相,两两相合,只得一相,映照半空,似相非相,似我非我,却是将大金刚神力练至一合相圆满,只待明悟自我,便可返照心神,本我法相。…,

    到了这一阶段,本相却是与自身心性息息相关。正所谓相由心生,修炼者根性中究竟是什么,他所凝成的本相便是什么。

    正如金刚宗开派祖师九如和尚,他呵佛骂祖,吼啸十方,驰骋禅林,无有抗手,所留本相,大有藐睨**、唯我独尊的风采,决不屈服于天地间任何人物。是以这九如和尚形成的就是下坼地圮、上决浮云、吞吐星汉,藐睨众生的唯我独尊相。

    而二代祖师花生大士,本身性情冲淡,故而练出的是出之如泉,不知其所来;收之如雨,不知其所止的极乐童子相

    以后各代传人皆是不同,就如渊头陀以渊为道,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渊有九名,太冲莫胜而成九渊九审之相。

    四代传人冲大师珠辉玉润。。衣带飘摇,犹如山间流风,洗尽万古长空,现出一轮朗月的明月流风之相

    五代传人大苦尊者成就不震不正,死中觅活的万法空寂相,

    而鱼和尚则是古拙沉雄,朴实无华的大愚大拙之相。

    此时便需要佛法修为加持,不然便无法形成佛门本相,只能证得自我之道。

    这也是原书中金刚宗传承七代,唯独陆渐这一代没有形成佛门本相的原因。

    然而万法皆通,陆渐虽然不同佛法,不解禅意,但是却不妨碍他走出自己的道,故而成就包容万象,上善若水的海纳百川之相。也正因他的海之道包容万物,海纳百川,所以虽无特定法相现世,而能得以幻化前六代金刚传人的本相法印。

    方不言此时便到了这最后的关头。 。凝成自己的本相法印,从而明确自己的道路。

    只是他心中颇有些举棋未定,盖因他争强好胜之心未熄,总想争个第一,便是凝练本相法印,也想证出个最强来。

    此时方不言心中颇杂,穷搜以往记忆,将心中所知神话大能一一过了一遍,总想寻得最强一位证成自己本相法印。然而凝聚本相法印便是听从内心,一气呵成而成,最忌心中犹豫,从而丧失心气。

    他这一犹豫,气机涣散,神意已经不稳。也正因为他积累过厚,修炼大金刚神力一气呵成,根基不稳,招致魔劫。从鱼和尚看来,方不言脸上忽然青红一片,随之红色越显,青色越减。萌天枫枫记得看了收藏本站哦,这里更新真的快。最后似有一片火光从方不言身上迸现。

    “阿弥陀佛。”

    鱼和尚知道这是方不言自己引发的心火,当即宣了一声佛号,手中捻动佛珠,开始颂出金刚经来。

    “……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经声扬扬,听到方不言心里却是振聋发聩,如雷贯耳,唤醒他几分清明。

    (想一想方不言该证什么本相法印呢?)

    ,

    (iishu)是,,,,!



第二十二章 因果
    【】(iishu),

    恢复清明的方不言,立时收敛心绪,如古井无波,不动分毫。

    等他镇压住心头业火,睁开眼睛,竟自双目中喷出三尺火光,将空气烧灼的嗤嗤作响。

    鱼和尚看到这一幕,并未惊诧,只因他知道这并不是真正的火焰,而是因人功行圆满后而产生的异像,当即向方不言恭喜道:“看来施主已经领悟到上乘妙境了。”

    方不言摇头道:“却是还差一点,终究未成本相。”

    鱼和尚道:“施主只差临门一脚,只要日后诵读佛经,修身参禅,自然能得证如来。”

    方不言道:“这赖大师造化之功,不然小子也不会得此造化。”

    鱼和尚低眉苦笑一声。。“施主以一日顿悟之功,便抵得上历代祖师数十年之功果,能将大金刚神力推动至仅剩临门一脚,。相信历代祖师不会怪罪贫僧所传非人了。”

    说罢,他却徐徐向方不言拜道:“还望施主原谅贫僧算计之心。”

    他们自说自话,所有第三个人在此,肯定摸不着头脑。毕竟是方不言不光得到了大金刚神力这等绝顶秘籍,还平白得了鱼和尚灌顶一生积累,在短短时间内将大金刚神力推进到极深的境界,节省了至少十几年的苦功,可谓是得了极大的便宜,怎么说也该是他对鱼和尚感恩不尽才是。

    如今却是鱼和尚向方不言连连道歉,好似是欠了方不言偌大的人情一般。

    方不言道:“我承蒙大师关照。 。平白一门绝学,如何还要怪罪大师?”

    方不言对鱼和尚一直称为大师,然而对于自己的称谓却变了数次,由一开始的“在下”自称,只是单纯对鱼和尚表示敬重。之后自称“小子”其实是感念鱼和尚传功之德,最后一句又改回“我”,却是知晓了其中关节,对鱼和尚表达不满。

    鱼和尚自然听出称谓上的变化,却是只有苦笑。毕竟他确实对方不言存在一些算计。

    方不言道:“大师如此苦心孤诣的让我成为这一代金刚传人,恐怕是让我保护此传承不失吧。”

    方不言虽然需要借助大金刚神力这门功法完善自己的武学。萌天枫枫记得看了收藏本站哦,这里更新真的快。并非缺之不可,只是参照大金刚神力能节省他一些功夫而已。即便方不言得不到大金刚神力,大不了苦废几年心思,总有办法可以弥补他的不足。

    只是鱼和尚却将大金刚神力直接以传灯灌顶之法,直接将大金刚神力印入他的心神之中,令方不言忘都忘不了,直接坐实了这一代金刚传人的身份。

    方不言并非阴谋论者,也知道天上没有平白掉下的馅饼。哪怕抛下馅饼的鱼和尚。

    正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他见鱼和尚如此苦心孤诣,便知道鱼和尚必有所求。而鱼和尚心中所挂念者,一是清理门户,二也是事关传承,天神宗已经伏诛,第一件事已经不存在,唯有金刚传承,就成了鱼和尚最大的执念。…,

    好在方不言知道鱼和尚人品,明白鱼和尚不会有害人之心,只是他不愿做违背自己意愿之事,所以才只隐晦表达自己的不满。

    鱼和尚闻言又是一拜,道:“施主明见,和尚所求正是这般。”
1...3031323334...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