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枕(长嫂为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墨书白
一面是生者的浮华盛世;一面是死者的寂静无声。
一面是华京的歌舞升平;一面是边疆的白骨成堆。
这一道宫门仿佛是阴阳相隔的两个世界,卫家那一百三十二位已经故去的人带着两位未亡人,平静看着这宫门内的他们,似乎在问一句——
良心安否?
楚瑜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在这帝王出现时,她没有哀嚎,亦没有哭泣,她只是平静看着皇帝,目光落在他身上,坚韧又清澈。
一瞬之间,皇帝觉得自己仿佛是来到少年时,看到了少年时的卫忠。
年少伴读,弱冠伴君,再之后护国一生,埋骨沙场。
哪怕他不知道边境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帝王一生,什么阴暗他没见过?哪怕是猜,也猜得出这位干净了一辈子的将军,遭遇了阴谋和不公。
他自以为帝王血冷,却在触及这女子与那卫家如出一辙的眼神,在看到那上百牌位安静立于面前,在看见卫忠的牌位立于女子身前,仿佛带了眼睛,平静注视他的时候——
帝王之手,终于微微颤抖。
而这一幕震撼的不只是这位皇帝,他身后文武百官,在看见这天地间泼洒的大雨,看见那英烈的牌位立于风雨泥土之间时,都不由得想,让这风雨停了吧。
所有人终于知道,为什么长公主让他们来这里。
看到这一幕,只要稍有良知,都难有铁石心肠。
皇帝走上前去,太监上前来为他撑伞,着急道:“陛下,小心脚下泥水。”
皇帝没说话,他来到楚瑜身前,垂眸看向楚瑜面前卫忠的牌位,沙哑道:“你是卫家哪位夫人?”
“回禀陛下,妾身乃镇国候世子卫珺之妻,西南大将军之女楚瑜。”
“哦,楚瑜。”皇帝点了点头,这位新婚当日丈夫就奔赴战场的姑娘,他是听过的。他还同谢贵妃笑过,说卫珺回来,必然进不去家门。
皇帝收了自己的心神,压着情绪道:“你跪在此处求见朕,又是为何?”
“陛下,妾身带着举家前来,祈求陛下放卫氏七郎卫韫出狱。”
“国有国法……”
“并非
分卷阅读39
为一己之私。”
楚瑜抬头看向皇帝,神色平静:“楚瑜出身将门,亦曾随父出征,以护国护家为己任。卫家儿郎亦是如此。卫家儿郎可以死,却理应死在战场上,而非牢狱中。”
“妾身不过一介女流,不知卫家何罪,不知小叔何罪,但却知我卫家忠心耿耿,若陛下要小叔为其过错抵命,那妾身请陛下让卫七郎死于兵刃杀伐,以成全我卫家报国之心。”
这是漂亮话。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这话若是出自他人之后,便也只是讨好之言。然而在那卫家满门牌位之前,所有人却都知道,无论出于是怀着怎样的心思说这话,这的确是卫家这百年来所作所为。
生于护国之家,死于护国之战。
卫家男儿,莫不亡于兵刃,又怎能让小人羞辱?
皇帝没有说话,他目光落到卫忠的名字上,许久后,他转过身,回到了宫门内。
宫门慢慢合上,皇帝扬袖出声:“带卫韫上殿来!”
这话让曹衍心里一紧,这些时日卫韫在狱中别打之事他是清楚的,卫家结怨甚多,如今卫家遇难,卫韫就成了最好的发泄口。所有人都以为七万人葬于白帝谷这样的案子,必定是帝王震怒,如同当年秦王案一般。谁曾想,卫韫居然还有面圣的机会?
曹衍想要开口说话,却看见谢太傅一眼扫了过来。
他目光里全是警告,曹衍心中骤然清醒。
不能说,他不能说。
如今皇帝一定要见卫韫,这事儿根本瞒不住。他没在天牢里动过卫韫,此刻若他多加阻拦,怕是要把自己一起葬送进去。
曹衍冷汗涔涔,站在人群中等着卫韫到来。
过了许久,外面终于传来了脚步声,而后皇帝便看到,那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被人用轿子,慢慢抬了进来。
他衣衫上沾着血,全身上下没有一处完好,神色憔悴,却唯有那双眼睛明亮如初。
皇帝看见这样的卫韫,面色大变。
然而卫韫却还是挣扎着起身,恭敬跪到地上,叩首出声:“卫氏七郎,叩见陛下!”
他声音沙哑,与皇帝记忆中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截然不同。
卫家曾蒙恩宠,卫韫也与皇帝颇为亲近,可以说是皇帝眼看着长大,如今成了这副模样,皇帝咬着牙询问:“你怎的成了这幅样子?”
卫韫没说话,皇帝抬起头来:“大理寺卿,你出来给朕解释一下,好好的人进去,如今怎么就成了这样子?!”
“陛下,臣不知,”大理寺卿冲出来,跪到地上,开始拼命磕头:“臣即刻去查!即刻去查!”
皇帝没有理会大理寺卿,他红着眼,从台阶上走下来,一步一步来到卫韫面前,温和出声:“卫韫,今年几岁了?”
“再过半月,年满十五。”
“十五了……”皇帝叹息:“若皇伯伯今日要赐你死罪,你可愿意?”
卫韫僵了僵,他抬起头来,目光落到皇帝脸上,神色平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是陛下可否让看在臣父兄面上,让臣选一个死法?”
“你想如何死?”
“我想去边疆,再杀几个北狄人。”
卫韫说得铿锵有力:“我父亲曾说过,卫家儿郎,便是死,也该死在战场上。”
这话与楚瑜所说不谋而合。
皇帝看着他,许久后,他转过身,扬声道:“看看,这是卫家的子孙,是我大楚的儿郎!”
“他只有十四岁……”
皇帝颤抖出声:“十四岁啊!”
满场无人说话,鸦雀无声。皇帝说出这句话来,大家便已经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从卫家被曹衍欺辱、楚瑜下跪、谢太傅据理力争、长公主以情动人,这一番铺垫下来,百姓、臣子、天子,都已经软化下来,唯有太子一党还想再做争执,可情势已到这样的地步,又能说什么?
于是只能眼睁睁看天子回身,手放在卫韫头顶。
“当年朕曾打破一只龙碗,先帝对长公主言,朕所做一切,皆因孝心而起,功过相抵,不赏便罢了,若再过多追究,未免寒心。朕感念卫家忠诚热血,你父亲所犯下的罪过,他也已经以命偿还,功过相抵,再不追究。而你……朕希望你好好活着,重振卫府,你还在,卫家英魂便在。”
“小七,”皇帝声音沙哑:“皇伯伯的苦处,你可明白?”
后面这一句话,卫韫明白,皇帝问的是,他能不能明白,他作为天子,却不帮卫家平反的苦楚。
卫韫没说话,他抬头看着向皇帝,平静道:“卫韫不明白很多事,卫韫只知道,卫韫乃卫家人。”
卫家家训,护国护君,生死不悔。
皇帝的手微微颤抖,终于道:“回去吧,找个大夫好好看看,你在天牢里的事儿,我会让人去查。”
“谢陛下。”
卫韫磕完头,便由人搀扶着,坐上轿撵,往宫门外赶去。
此时在宫门外,只剩下楚瑜一个人跪着了。
见过皇帝后,蒋纯再也支撑不住,也倒了下去。只剩楚瑜一个人,还跪立不动。
只是风雨太大,她也跪得有些恍惚,只听雨声哗啦啦泼洒而下,她神智忽远忽近。
有时候感觉眼前是宫门威严而立,有时候又觉得自己仿佛是还在上一辈子,长月死的那一晚,她跪在顾楚生门前,哭着求着他。
那是她一生最后悔、最绝望的时刻。
那也是她对顾楚生爱情放下的开始。
决定放下顾楚生,来源于这一跪。可真的放下他,却用了很多年。
因为她花了太多在顾楚生身上,人大多像赌徒,投入越多,就越难割舍。
她为了顾楚生,离开了家人,失去了自己,她不知道离开顾楚生,她还能去哪里。
天下之大,她又何以为家?
她习惯了付出和等待,日复一日消磨着自己,仿佛一只一直在燃烧的蜡烛,把自己的骨血和灵魂,纷纷燃烧殆尽,只为了顾楚生。
可是真疼啊。
楚瑜有些恍惚了。
而这时候,卫韫也来到了宫门前,他已经听闻了楚瑜的事,到了宫门口,他叫住抬轿子的人:“停下吧。”
他说着,抬手同旁边撑伞的太监道:“将伞给我,我走过去。”
“公子的脚……”
那太监将目光落到卫韫的脚上,那腿上的淤青和伤痕,他去时看得清清楚楚。
卫韫摇了摇头:“回家时不能太过狼狈,家里人会担心。”
说完,他整理了自己的衣衫,遮住了身上的伤口,又用发带重新将头发绑在身后。
这样收拾之后,看上去终于没有这么狼狈,他又借了一方手帕,沾染了雨水,将脸上的血和污泥擦干净。
最后,他从旁人手中拿过伞来,撑着来到宫
分卷阅读40
门前。
宫门缓缓打开,他入目便是楚瑜一身白衣,带着卫家的牌位,跪立在宫门之前。
她面上带着潮红,似乎是染了风寒,发起了高烧,神色也有些迷离,目光落到远处,根本没有看见他的出现。
卫韫心里狠狠抽了一下,可他面上不动声色,他撑着雨伞,忍住腿上的剧痛,一步一步走到楚瑜面前。
雨伞撑在楚瑜身上,遮住了暴雨,楚瑜这才察觉面前来了人。她抬起头来,看见少年手执雨伞,长身而立,尚还带着稚气的眉目俊朗清秀,眼角微挑,带了几分天生的风流。
他目光落在她身上,神色温柔。
“大嫂,”他为她遮挡着风雨,声音温和,仿佛是怕惊扰了她一般,轻声道:“我们回家吧。”
回家吧。
楚瑜猛地回神,那过去的一切仿佛被大风吹卷而过,她定定看着眼前少年。
是了,这辈子不一样了。
她没有嫁给顾楚生,她还没有被磨平棱角,她是卫府的少夫人,她还有家。
她心里软成一片,看着那少年坚韧又温和的眼神,骤然有大片大片委屈涌了上来,她红着眼,眼里蕴满了水汽。
“你可算来了……”她随意拉扯了个理由,以遮掩此刻狼狈的内心:“我跪在这里,好疼啊。”
“那你扶着我的手站起来,”卫韫伸出手去,认真开口:“大嫂,我回来了。”
他已活着回来,这一辈子,都不会再让他的家人,受此苦楚。
第26章 (一更)
楚瑜没有触碰卫韫,就算卫韫此刻规规整整站在她面前, 她却也知道, 这个人衣衫下必定是伤痕累累。旁边长月和晚月懂事上前来, 搀扶起楚瑜。
一阵刺骨的疼痛从楚瑜膝盖处传来, 让楚瑜倒吸了一口凉气,卫韫忙上前去,焦急道:“大嫂?”
“无妨,”楚瑜此刻已经清醒了许多,没了方才因病痛所带来的脆弱,她神色镇定,笑了笑道:“回去吧, 你也受了伤。”
说着, 她指挥了卫夏卫冬过来搀扶卫韫, 卫韫有些不好意思,正想说什么,就听楚瑜道:“腿受了伤就别硬撑着,残了还得家里人照顾。”
卫韫僵了僵, 便知道哪怕他自以为伪装得很好, 那个人却还是心如明镜,什么都不知道。
楚瑜拾起了卫忠和卫珺的牌位,卫韫又抱起了旁边几个兄长的牌位,便让旁边人将两人搀扶着上了马车,楚瑜和卫韫各自坐在一边。蒋纯等人已经提前先回了,倒是最先倒下的张晗谢玖等人带着人回来, 将牌位一一捧着上了马车,跟着楚瑜的马车回了卫府。
马车嘎吱作响,外面雨声磅礴,卫韫让下人包扎着伤口,看见对面的楚瑜在身上盖了毯子,神色沉着饮着姜茶。
他静静打量着她,就这么几天时间,这个人却消瘦了许多,眼瞎带着乌青,面上满是疲惫。楚瑜见他打量她,抬起头来瞧了她一眼,却是问:“看什么?”
“嫂嫂瘦了。”
卫韫轻笑,眼里带了些疼惜:“这些日子,嫂嫂劳累了。”
楚瑜喝了姜汤,头上敷着冰帕,摆了摆手:“你在牢里,我是你长辈,没有就这样看着的道理。如今你回来了……”
楚瑜舒了口气:“我也算对得起你哥哥了。”
说着,她将目光落在卫韫身上。
就这么不到半月时间,少年似乎飞速成长起来,他比离开华京时长高了许多,眉目也展开了许多,尤其是那眼中神色,再没了当时那份少年人独有的孩子气,仿佛是一夜之间长大,变得从容沉稳起来。
他看着她和家人的时候,有种对外界没有的温和,那温和让楚瑜一瞬间有些恍惚,仿佛是看到去时的卫珺落在了这人身上。
对卫珺不是没有过期盼,甚至于她曾经以为卫珺不会死,这一辈子,这个青年会是他伴随一生的人。
想到这个木讷青年,楚瑜心里有了那么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惋惜,她目光有些恍惚,卫韫见她直直看着他,疑惑道:“嫂嫂?”
楚瑜被卫韫一喊,收回了心神,笑起来道:“我今日才发现,你同你哥哥是有那么几分相似的,尤其是这眼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