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榕
韩柔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把山东一线的军队调回来。
高继冲知道这不可能。因为这不是军队的问题,而是人口的问题。
韩柔见高继冲不出声,就知道调军队回来时不现实。
“如果前线的军队回不来,那就尽快让各地的草场管理局把限制放开,让这些野生动物提前流动。”
高继冲想起了当年东辽派重兵在阴山一线围堵迁徙的野兽的情景。
东辽还好,*****的草原。幽州和三晋之地怎么办?
韩柔分管民政,情况她其实非常清楚。
“王爷河流挡不住迁徙兽群,鸭绿江,辽河、甚至黄河都挡不住,它们会成群结群迁徙。会在迁徙途中消耗一部分。我们再增加猛兽的保护,加大狩猎和肉制品储备,危害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而且肉食增加,可以压制世家们在幽州的垦荒种植。”
韩柔道:“副作用也是有的,如果兽群提前迁徙,就必须给幽州这些地方配发武器。世家实力会快速增加。而这些地方的世家,很多并未顺服,甚至占地为王。”
高继冲问:“那些地方我们没有政府机构,政务院准备怎么配发?”
韩柔道:“贸易,我们通过贸易。”
“也就是说不可控。”
“冷兵器和**,一部分新制式的弓,这不可控。***虽然不会流出,但是世家已经能够自己制造一部分鸟铳,他们也能配制火药,只是威力差一些而已。”韩柔道。
韩柔说得十分冷静,很显然政务院和军事院已经有了沟通。而这很可能还是军事院默许的收复这些地方的策略。
“这件事我需要与军事院进行讨论,现在回答不了你。”
狩宋 第四百三十三章 密信
扔掉了芦苇,奋力把已经半昏迷的人拖上岸,杨琏看着湖面上逐渐散开的血迹哈哈带笑。
“兄弟们,有死的没有?”
“没有,不过再不出来,就会有死的了。我们干沉一艘艨艟船,但是还是只能吃鱼。”
四周都是有气无力的声音。
“我觉得我身上都是鱼的臭味。比血腥气还要臭。”
一连一个月的追杀,两百多人现在还剩下一百七十多人,不过对付追兵越来越有经验,对于步枪的依赖性几乎完全消失了。而只有到了现在才知道,当初就算是民兵的训练,也似乎早就预料到了现在的局面。只是以前他们不是那么理解而已。
大家虽然都在说着抱怨的话,但是却没有抱怨的情绪,都是半开玩笑的。
“其实船不沉最好,我们可以冒充官兵,说不定能够到大运河,沿着运河而上,就能到兖州。”
“船不成,你的小命还在?”
说话的是一个穿着自治皮靠的小伙子,结果被群嘲了。
杨琏旁边好不容易,才缓过来的家伙,从怀里摸出了一个蜡封的信筒。
“我找到了好东西。可能是密信。”
杨琏没好气地抢过信筒扔到一边道:“为了这个东西,差点没了命,不看也罢。”
那个家伙爬过去,抢了回来:“那可是穿着宫里服饰的人藏起来,你根本不懂。”
杨琏叉着腰:“啊哈,我不懂,不是我,你还在这里喘气?闷死你都没人心疼。”
那个家伙拔出匕首,小心地剥开了信筒,里面果然是密信。
于是几个人都凑过来看。
“拒信,渤海高贼谋劫圣上归燕,得李运、王翰之力,圣上得以巡南。高贼制乾坤疆域图以惑冀王,废相**夺传国玉玺并图,拥冀王之西凉。高贼又以乱兵扰民,赵匡义、石守信不能制,遂伏兵濮阳与大野泽之间,围高贼,得兖州兵救方以身脱。”
“又得密信,叛贼杨琏所部,困于大别,一之桐柏、伏牛,经河洛入河北。一沿江而下,投海贼而之渤海。又得密信,高贼已遣死士云杨继嗣者救之。大别以下各府,当严加稽查,获杨姓二酋者之一者,赏银一千。此令。”
读信的人声音很大,除了警戒的人,其他人都被吸引了过来。
杨琏却在一旁冷笑。
“王爷派人来救我们了。”
众人欢呼起来。
杨琏却冷冷地道:“王爷救我们,不知道我们的位置只会去大别。而我们现在在洪泽。所以一切还是要靠我们自己。从信中看,应该没人会想到我们走了一条非常难走的路。所以信使的船才毫无防备。”
杨琏确实是想走密信中的北上路线返回,但是那边被重兵围剿,所以不得意才东进。只是他不敢走沿江路线,那里,大周和南唐对峙,到处都是军队,是那么好容易混过去的?当然,如果能混过去,也是最快的一条路。
“信中有什么不对吗?杨大哥这么生气。”
杨琏哼了一声才道:“你们觉得密信中讲的,是实情吗?”
找到密信的小伙子摇头:“围王爷的,和赵匡义石守信没关系,好像是你们老杨家的家主联合各世家做的,据说布下了九宫八卦阵,结果被王爷破阵而出,还差点把各世家给一口吞下。老杨家回到鹿邑之后,就说不再管事了。”
“我家虽然出自鹿邑,但已经和鹿邑没关系了,我们是被赶出来的。”杨琏脸色非常难看。
大家就都闭嘴了。杨琏,人是个好人,有热情,有想法也有能力。就是行事有些偏激,爱憎分明,也不太容易听得进人的意见。有时候是好话坏话都不听,闷在哪里一个人生气。
“杨大哥,你到底生什么气呢?肯定不是杨家的那点破事。密信里根本就没提什么杨家。”
一个躺在地上的小家伙问。
“你们自己就是当事人,劫持皇帝,是王爷谋划的吗?”杨琏问。
大多数人都好笑地看着他,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杨琏他们说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为什么?鬼知道。
至于其中知道一些原因的人,就更加不会让自己的身份暴露。
“是那个小皇帝经常说凭借战车团就能无敌天下,不满意其它大臣不把他当回事,所以想要自成一家。李运不过就是一个小人,见有利可图,就借势发挥罢了。”
杨琏有些愤怒。从一开始发掘自己被利用就很愤怒,而现在这种愤怒被一封秘信给激发了出来。
“杨大哥您呢,您可是战车营的营长,您不答应,谁也拉不动战车营。”
杨琏就看着湖面,好久才道:“我曾经以为王爷所做的是错的。为什么种树种草却不种粮食。为什么能够制造更加好的战车却不制造。为什么连给商人们走的路都不修。为什么不把人集中在城市,而要分散在乡村。很多为什么。所以我想找一条不同的路,但是现在你们知道我错了。”
“战争不是为了杀人。战争是为了救人。王爷救了很多走投无路的人,给他们应该有的尊严。杀人并不有趣,也没有什么成就感。”
“我们一路走过来,到处都找不到吃的,一路上吃这该死的鱼。据说渤海以前就一直吃鱼,吃海里难吃的鱼。后来渤海到处都能找得到吃的,如果你能战胜那些猛兽,你就饿不死。”
“我们发现农田里,这里劳作的都是衣不遮体的奴隶,而家族里,包括我们以前都是锦衣玉食。而在渤海虽然不是每个人都锦衣玉食,但是每一个孩子都受到了教育,并不比我们差。”
杨琏说的这些,都是其中的理由,但是最重要的理由他没说,那就是他发现,自己成为了李运做生意的产品,和人谈判的筹码,被送到前线的炮灰。
最可恨的就是,把朋友们送到前线当炮灰的是他自己,一堆人倒在血泊之中,而战车上的李运,眼里看不到死去的人,而只有权势和财富。
他被骗了。
杨琏不清楚黄彬为什么不离开,因为他更加有理由和有机会离开。但是他没有,而是带着人去了荆州守住油田,让李运在江陵城作威作福。
“杨大哥,你想得真多。我们只是不喜欢帮李运做事,我们想回渤海。”小伙子嘴里叼着一根草茎笑道。
杨琏拍了他的后脑勺一掌:“小子,以后遇到事情,要多想想。我不想你们被卖了,还给人数钱。”
众人大笑。
“我们真的不回大别?”
“不回,杨继嗣是什么人?是和王爷一起长大的人,王爷的亲卫中最厉害的人。有他在哪里吸引周军,我们正好潜出洪泽。我们自己走出来,就自己走回去。”
“杨继嗣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杨琏不屑地道:“我可听说了,杨继嗣都快成为世家的公敌了,每次出来都有一堆人追杀,不过每一次都被杀得大败。不过那都是惹不起的人,回去也帮不上什么忙。”
狩宋 第四百三十四章 祸水南引
军事院的报告已经送了过来,计划非常完整。
濮阳之战,需要有人付出代价。
山东半岛的整个丘陵地区都成了渤海师的攻击范围,但是丘陵的三面,都是湖泽和平原,哪里是世家的天下。
黄河已经北移动,而且如果上游的治理得当,黄河将固定在北方。黄淮之间的水网,现在正在沧海桑田,水位下降后,成千上万公顷的湖泽变成了良田。大量的地方都种上了棉花,这里成为棉产区。不产粮食,粮食是从世家们掌控的地区输入的。
地形不利,补给没有,渤海师能做的,也不过就是徐州和海州以北的区域。这里也是几大姓的聚居地。
阴山的渤海二师孤悬在外,如果没有幽州和三晋之地,想要支援其实非常困难。这导致一师的元光作为一位武将,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吸收人口,稳定基层的工作上,虽然效果不错,但是他的后路与临潢府之间,是**的草原,那里是游牧部落的天下。
所以太行山和吕梁山,这些黄河东北地区的山脉不是柴宗谊让出来,而是渤海师一定要拿下,现在一师,三师和四师都调往了哪里。崇山峻岭,一个个山寨,一个个部落,一个个家族需要处理。刘铣已经从兖州赶往了太原府。
两山一半岛,即便不能完善治理,打也得给打服了。
濮阳以下,清河郡以东的幽州地面该怎么办?没说。
韩柔说提前把野生动物们逼着迁徙,往哪里迁?渤海境内的三大平原,辽河平原,东丹平原,幽州平原将首当其中,然后就是临潢草原、辽北大草原。
看起来很合理,但是却不可能,因为这是秋季,马上要进入冬季,这些地方的野生动物只会向南方,向乐浪迁徙。这和韩柔说的迁徙方向是相反的。
那么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幽州平原和清河郡,甚至跨河进入山东,并继续向南,进入黄淮平原。
高继冲就看到了大大的四个字“祸水南引”。
动物们的迁徙是有惯性的,一走就都往一个方向走,到时候就不是仅仅安东省和带方乐浪的野生动物迁徙过去,而是整个北方的动物都会去。
幽州还好,没有多少人,黄淮平原,是大周江北最核心的人口聚集区。这会给大周带来什么?可以说不言而喻。
高继冲看了很多历史,历史上每一次这样的记载后面,几乎紧跟着就是瘟疫。大规模的生物聚集,草地被吃干净,原本无害的微生物在这个时候变异,成为传染病,然后很快传播。人和动物都逃不掉。
高继冲还是决定把军事院和行政院的人召集在一起重新讨论。
不过高继冲首先要搞清楚的事情是,行政院想要通过这次武器贸易得到什么?是什么在推动这次武器贸易。
廉秋开始安排人进行暗访,而敬梁也被要求在三天后赶回旅顺,并弄清楚,这个决策是怎么做出来的。刘铣被勒令返回军事院,商司出事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次到底有没有推动作用,这其中的利弊分析,到底做过没有。
廉秋皱着眉头,他没有对妻子透露任何消息。因为他也想知道,大规模的武器交易是怎么做出来的。这样的提议连提都不应该提,可是妻子就是提了,而且得到了军事院的部分认同。
韩柔不知道就连丈夫都瞒着自己,所以一天之后,就去了定远城。
高继冲其实并没有说需要瞒着政务院,但是看到廉秋严守纪律,他也就默认了。
凝阳书院,到底是渤海的国家模式更加有利于技术进步,还是世家模式更加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争论似乎替代了之前的贸易之争。
贸易的缺陷,田浩讲得很清楚,详实的数据让人无法反驳。但是科学进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这就有用渤海的矛攻击渤海的盾的意味。
质疑的人认为渤海,其实就是一个大姓的世家模式。它只确定了一个,并推动这个方向的技术进步。谁能保证这方向是正确的?就算是正确,谁能保证这个推动作用一直在?
渤海在推动生物多样化的同时,难道就不允许社会朝向多方向去发展?
而如果是世家模式,那么就可以所有的方向都尝试一下,然后优胜劣汰,总能找出合适的发展方向。
提出这个观点的是一个二十四岁的小伙子秦德裕,他的父亲叫秦习,因为得了蛊病,他就找机会到了乾州给父亲治病。
秦习是军校出生,职位虽然不高,但是武艺还算不错,是兵家传人。所以秦德裕是半个兵家人士,只是秦德裕自己不喜欢武艺,从小喜欢笔墨纸砚,长大了精修《礼记》和《左传》。
他认为周礼是在天下为公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理想社会运作模式,各行业都各安其职,对皇帝的权利也有很好的约束。而渤海所为,总体上还是符合古礼的。
但是他对《左传》中的管仲之策非常推崇,又认为人不能食古不化,应该因势利导,富国强兵。
秦德裕的辨才出众,又熟悉历史,到了渤海之后,有专心读了《汉书》和《唐书》。万适不在,田浩年纪还小,虽然聪明记忆力出众,但是能专精,而不能博引,一时处于下风。
高继冲发现这个万适在的时候,只是默默读书,但是却以很好的成绩进入内院的小伙子还真是一个人才。唯一的缺陷就是,秦家似乎并不富裕,导致他的经济不宽裕,又为了父亲治病,接的都是距离很近,能够快速拿到薪酬的任务。
所以他基本上没有实际考察过。
“渤海的科学进步的运作模式,到底和世家有什么不同?如果确实和世家没有什么区别,那么应该如何改进?渤海从一开始就是以一个国家的模式进行运作的,是一个机遇各家之上的,能够平衡各家生存需求的集体。明白这个区别,就自然会有不用的方式。”
高继冲笑道:“如果渤海还是和世家一样,那么就错了。错了我们就要改。怎么改才不违反国家的基本原则,这需要你们来思考,来做。而不只是评判和批评。空谈**,实干才能兴邦。”
田浩被提醒后,知道了自己的反击方向,兴奋地高高举手。
高继冲也就笑着让他发言。
“渤海学问的基础是科学,或者说哲学的基础也是科学。科学就是分科之学,本来就各个方向都有。虽然商业有那么多缺陷,渤海仍然还是有一科叫做商科。所以国家和世家的不同,就是兼容并蓄。确定国家走什么样的方向,需要集合总多学科的智慧,比如秦兄的智慧。”
田浩笑嘻嘻地问:“请问秦兄,这世家能够做得到吗?”
“开明的世家,也能做得到。”秦德裕犹豫了一下,还是答道。
田浩哈哈一笑:“什么叫做开明的世家?有开明的世家,就没有落魄的田家,也没有更加落魄的秦家。”
狩宋 第四百三十五章 利益
廉秋因为心里有事,所以汇报的时候有一些分神。
不过事情还是讲得非常清楚。
秦德裕其实并不姓秦,而是姓安,忠臣之后。他的父亲叫做安重荣,后晋镇州节度使。后唐时,年轻的安重荣因为太过刚直,得罪了上司。上司刁难,安重荣杀之,被判入狱。他的母亲进京申告,才得明宗李嗣源下诏释放。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安重荣认为是奇耻大辱,所以反叛,和杜重威多次作战,屡败屡战,但是死战不降。最后战败身死,头被石敬瑭献给了耶律德光。
秦德裕当时还小,乳母抱着他跳水,被士兵救上来,抓他的主官就是秦习。秦习就把他藏了起来,当自己的儿子养大,所以改姓秦。
“秦德裕这个人,对渤海政策还是认可的,为什么会强辩。我也不是太清楚。”
高继冲翻看了一下过于简单的材料笑道:“他居然没有撰写文章,他是怎么进的内院?”
“陈抟先生和陈陶先生推荐的。”
二陈先生推荐,这个秦德裕有点意思了。
廉秋收束了心神,才道:“秦德裕很孝顺,很早就成亲,妻子就是义妹秦氏,他的儿子叫做秦守亮。已经七岁。在乾州的小学读书,聪明得很。陈抟先生说秦德裕是个人才,但是更加会生儿子。”
廉秋也有一子一女,不过只是常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同僚之中,算是最不出众的了。
高继冲看了一眼有些焦躁的廉秋,笑道:“怎么?心神不宁。是不是调查有问题?”
“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是问题。”
廉秋苦笑:“看来事不关己才能看得清楚,要是和自己相关,就会有迷惑。武器交易,是因为冷兵器的生产厂和原材料厂有这个需求,很多工人需要靠他们生活。这个数量比较大,所以行政院多了一些心思。”
高继冲就皱了眉头。不过并没有说什么。
廉秋还是把初步的报告放在了高继冲的面前。
“提议支持的,是我家那口子。她负责民政,要解决和改善工人们的生活。”
“对于这些事情,我们都没经验。这不是提交上来讨论吗。如果连讨论都不行,那就真有问题了。这是本职工作,在没有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没有谁是绝对正确,也没有谁是绝对错误。”
高继冲笑道:“有时候,清廉反而会成为懒政的借口。我让调查,只是为了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不是说谁对谁错,追究谁的责任。如果那样,境内那么多年轻干部,都没经验,有问题的事情多了。还不把敬梁院长给累死?但是调查研究还是要强调的。”
廉秋就笑了。
“这个秦德裕,还是值得培养。你以我的名义,发布一个集体任务,就是组建一个调查组,到几大工业区去调查工业与工商业的关系和运作模式。如果不出意外,这个秦德裕会参加。任务的报酬高一些,每天比拟政府公务人员的薪酬发放。”
廉秋就答应着出去了。
暗卫的调查报告主要是指针对人的。兵器局中,冷兵器还是采用的人工锻打制造小型兵器,因为这种百炼刀具,受力性能要远远优于铸造和机器锻打。
而合金锻打就更加强调材料的特殊性和工艺的技巧性,这是兵器局的机密,让渤海的冷兵器可以说是独步天下。但是所谓神兵利器,那就是锋利性,耐久性都非常高。渤海的士兵现在都可以算是老兵,使用技巧纯属,有些士兵就是退伍了,这些兵器状态还非常好。
所以这几年兵器局冷兵器厂的军队定制数量下降得很快,而人工锻打的用工很多,这不就工人多了!冷兵器厂的厂长就找到了军事院,军事院也不能说随意增加定制数量啊。商司说没有理由,武器是不能外销的。
这个厂长就去找老厂长刘钧,刘钧是老资格,就去找了军事院和政务院的头头脑脑说项。然后韩柔就在原本需要进行野生动物提前迁徙的计划中,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因为牵涉颇大,**隔得太远,乐史不敢擅自做主,就报到高继冲这里了。
这和高继冲的直觉工业结构出现了问题正好相合。
从当初孙睿永坚持生产汽车和装甲车开始,工业部分就开始膨胀。能够和商业结合的部分日子当然就好过,而不能与商业结合的,且不说日子好不好过,这心理差异就已经存在了。
而随着渤海权利结构逐渐稳定,一些老产业的负责人当然放不下手中权利,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都是自救心理下的举动。
“华宁。”高继冲就笑了一声。
“啊,王爷,您叫我。”躲在角落里正不知道在研究什么的华宁吓得跳了出来,手里的东西还藏在背后。
高继冲揉了揉额头,这姑娘是不像以前那么跳脱了,但是仍然是属于百巧玲珑心的,一会儿一个想法,没有一个定性。她又和髙仲钧的那帮好哥们混到了一起,不知道在捣鼓什么。
“你去一下参谋司,让他们送一份军工产业报告过来。顺便告诉柴处长,我需要政务院工业产业报告,明天去旅顺之前交给我。”
华宁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好嘞。”
跳跃的她在高继冲的咳嗽声中才恢复非常刻意的“优雅”步态,这是和高念容比拼之后的副作用。高念容则是跟着白氏、符金定和梁瑛学的。只是高念容做起来自然和优雅,华宁则怎么看都很怪。
高继冲也不管她,反正她也是被符金定烦了,赶到了这里受罚的,只要能够出去,不管是什么地方,她都高兴得很。
渤海的工业,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产业规模。分为了军工和民用两大部分。军工部分是军事院装备司分管,分为了船舶、兵器、保障三个局,因为耿先生的关系,正在筹备电子装备局。
民用部分是工贸司分管,分为了矿业、冶炼、机器、化工、纺织和建筑六个局,下面还有一些小的分类。
两大部分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系统。在加上科学院一直在前面推动,正在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