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狩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榕

    不过只是对江陵放开,其他地方只能偷偷摸摸地搞一些走私。

    李谷到江陵,也偷偷地用石炭换一点粮食,整个襄州的粮食确实非常困难。拓跋恒以用铜绿山的生产的铜铁锭来换粮食。他成了楚国和江陵的中间商,楚国官吏中部分人对监利的扶持是显而易见的。不过马希广居然听信谗言。把与拓跋恒有关的一些官吏全部罢官了。如果不是拓跋恒把家人早就转移到了监利和江陵,马希广真有可能下刀子。

    只不过拓跋恒对于北边的事情,不方便说什么。

    叶天则从来没有掩饰对北汉的瞧不起。

    一行人骑着马从龙山返回江陵。

    江陵城和江陵县还算稳定。但是江陵城以外的地区却有些动荡,因为大量的旧官吏到荆南任职,这些人一到就开始搜刮民财,而没了荆襄政务官员又不能协




第七十八章 婚后
    又是一场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但是大雪并没有影响孩子们的快乐。

    三个小女孩蹲在雪地里,拿着放大镜看着雪花,不时发出惊叹声。

    “雪花好漂亮啊,哎呀,一个小枝杈化掉了,变成小水珠了。”

    “小云,你别脑,别哈气。看你的大嘴唇,这么丑。”

    清脆欢笑声和打闹让高继冲十分开心。

    正在给他梳头发的王婉容就吃醋了:“看吧,看吧,还说不喜欢她们。”

    高继冲笑着说:“谁不喜欢小孩子,都喜欢,但是喜欢也是爱啊。你这是吃醋了。”

    王婉容“切”了一声:“你不知道日久生情一句话吗。”

    高继冲哈哈笑:“姐姐,我和这几个姐姐从很小就在一起,她们就保护我,我怎么没爱上她们。”

    身后的两个女卫也笑。

    王婉容不说话,用手指头轻轻地掐他,有舍不得,所以更加像爱抚。

    小云和小雨,是王婉容家族旁支的两个表妹,都只有六七岁年纪。是王家作为王婉容的陪嫁送进来,名义上是高继冲的滕妾。原本王家是不敢这样做的,但是刚好苏逢吉来主持婚礼,王家就借机塞进来,就是怕王婉容有一天老了,失宠了,还有两个年轻的姐妹来支持她。这两个小丫头明显的美人胚子,性格活泼。

    王婉容会吃醋,别人的醋都不吃。但是只要高继冲对着两个小丫头好一点就会心里不舒服。其实她也知道,高继冲对她们和对其它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小云和小雨的名字是王婉容给取的。这个时代小丫头片子根本就没有名字。她们在家里一个排行老七,叫七妞。一个排行十八,就叫十八妹。只有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才由先生娶大名,但是也是在相亲定亲的时候用,有些时候她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大名是什么。嫁了人,名字就消失了,因为要从夫家姓,叫王刘氏。王高氏之类。在老一些,就是高夫人什么的。

    这两个小家伙开始被家里人教说高继冲就是他们的丈夫,要讨他的喜欢。但是她们太小了。在家里被打得直苦才记住的东西,过来后被王婉容一放开,就只知道玩了。原本两个小丫头还有两个妈子,这两个人就是王家怕小哥小家伙不懂事。把正事亡了派来的提醒和教育的。

    王婉容多贼啊。就说这两个都是自己的妹子,有自己亲自照顾就可以了。把小家伙身边的人全部赶回去了。王婉容自己身边都没有留丫鬟妈子,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女卫只是负责保卫工作,偶尔做一些杂事而已。这小孩子长大做什么,会怎么想,完全要看身边是什么人。可以说使心眼子的,很多时候不是那些姑娘小姐,而是身边的这些妈子。

    王婉容怎么会让这些隐患在只是这让自己受累了。因为这两个小姑娘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虽然这两天被王婉容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她们也不过是六七岁而已。

    小云和小雨的名字完全是王婉容醋意暴发。故意取的小丫鬟的名字。高继冲一直笑她。不过王婉容确实想极力抹掉小云和小雨把高继冲当丈夫的记忆。她直接让她们叫高继冲“姐夫”。

    当然是在赶走了两个老妈子之后的事情。

    “是姐姐的丈夫,不是你们的丈夫,知道吗”当时王婉容认真地教两个小姑娘的时候,把高继冲笑坏了。

    为了制造只是一家人的兄弟姐妹关系。王婉容把高凤和高月也叫到身边。说让



第七十九章 利益与保留
    印书局,已经大半空了。里面的核心人员大半都已经走了,只有几个年纪大的老雕工和舍人院新招收来的印刷工。

    不过活字印刷的技术留下了,包括制造铅字,蜂蜡,墨水和套版彩印的技术,各种彩色颜料的工艺。都留下了。

    保留的是造纸技术。以及印书局编印书籍的理念以及新思想。

    是实实在在地编印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吟诗作对。

    最早的一批雕版也在,主要是白叠子的说明书,蒙学的课本,主要是《识字》《算术》《农(工)具》《植物》《动物》《天文》《地理》。

    都非常简单,就是教你认识一些东西。真的没有被士子推崇的儒术,如果说要有的话,就是已经是用活字印刷的《礼仪》。这些实际都是图文并茂。

    印书局的人撤走后,《礼仪》这本书是有书院续编完成的。单从配图来说,就与以前的书籍差远了。因为书院里的很多高手都走了。要么加入新军,要么登船负责在船上给孩子们当先生。

    工部和翰林院的人被印刷机给迷上了。这不仅是活字的问题,而是根据活字印刷技术以及一系列辅助技术组成的简单设备。但是对印刷速度就快很多了。这要设备大部分都是木制的,只在关键部位有铜铁部件。

    高继冲一看就知道没有那么简单。这套设备坏了以后,对于一般工匠来说。将是很大的难题。

    印书局并没有移交给工部,是由王家接手了,工人都是新请的。因为王惠范要保证蒙学教材必须是自己印刷。至少在江陵城的四所蒙学要用。因为工部和翰林院对于“仙书”的诱惑力没有丝毫的抵抗力,才要求到印书局参观。

    “这纸张和部分彩色染料,是耿先生带的一个小组做的,非常复杂,成本高昂。所以没有特殊的情况,印书局是不做的。现在的印刷就是要快速和便宜,要让小孩子都能读到书。”

    高继冲笑道:“活字印刷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方便排版。减少了大量的雕刻工。这套设备让印刷速度加快了很多,人工成本也就少了很多。只有颜料、油墨、蜡这些需要种植一些作物,对森林里的松树要进行保护和利用。老百姓养蜂也要继续鼓励。当然这要和直道结合在一起,让这些东西能从山里运出来,花费要尽量减少。不然价格一贵,就只能和仙书一样。只能是贡品。”

    王惠范道:“王爷。今年种植白叠子,花生,桐油,漆树这些作物的人很多,不是现在江陵能够消化得了得。我怕明年价格会下跌,百姓东西卖不出去。”

    高继冲笑:“这些东西别人不要,我是要的。但是要有一定的规模,不然你们收不满一船。光运费的成本还是很贵啊。”

    李谷道:“王爷往江陵城所有的孩子都读书,花销不小。恐怕不可持久。”

    高继冲点头:“是啊,这也就是江陵城,江陵城多客商,穷人不是太多。明年江陵县的蒙学要是都开起来,这每天都要赔不少银子。不过直道在建好以后,要有惠民的政策,不要让那些世家和奸商害老百姓,老百姓有钱了,情况就会好一点。”

    工部和翰林院的人就相互看一眼。

    早就听说渤海王用贱民,轻士族。看来是真的。

    “王爷慈悲,不过那些农人由他们的主子和父母官来教化,这样会快一些,毕竟有地之主和乡绅世家有银钱来办这些事情。”一个应该是翰林的



第八十章 技术与战略分歧
    在工部接收了江陵的冶炼厂和铸造厂以后,楚国不再卖给江陵铜铁,襄州和归州,峡州出产很少的铜铁矿。

    这让江陵的的冶炼和铸造成本极高。

    但是这也挡不住江陵的冶炼炉以及配套设施好啊。不再生产合金,但是工部调集来的工匠们开始用水力锻打的设备锻打百炼钢,生产的百炼精钢刀剑以及盔甲,非常精良。

    楚国很快起了警觉之心,所以把与江陵的铜铁被断了。但是却偷偷地给东布洲运送铜铁锭。

    火药厂是工部从京城调集的工匠接受,他们受到了火药厂布局的启发,重现了各种原料分开炒制,然后混合以防止爆炸的流水线的工艺。这样无论是生产有毒的火药,还是生产爆炸性强的火药,都非常方便。

    至于火炮。他们也在尝试如何铸造炮管,不过是那种沉重的前装火炮。

    但是铸造技术非常落后,中国的铸造技术因为条件限制,已经转向了锻打,千锤百炼。

    高保融因为没时间,所以走向了合金铸造,在铸造过程本身下功夫。如何减少铸造过程中的气泡,如何控制金属的融合,如何控制铸造温度的结晶,如何铸造更加小,更加精致的部件。

    中国的铸造从一开始就不重要,因为还有后来的锻打过程。锻打出来的冷兵器,是铸造出来没有办法比较的。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因为铸造出来的就是物件。而锻打出来的就有了灵魂。

    其实高继冲仍然保留了这种技术,有些需要很好的韧性,弹性的部件还是要采用锻打技术。只是实在没有时间。

    这是一个理念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的问题。

    冷兵器的战争成就了锻打技术。

    可是因为铸造技术的落后,让火炮这种大部件成了非常大的问题。

    高继冲没有给工部的工匠们太多意见,因为只要这种铸造开始成为一种需要的时候,技术就会慢慢改进,只是快慢的问题。高继冲需要这种技术优势。

    不过高继冲对工部的工匠们的锻打技艺的高超感到了惊讶。

    “大锤和小锤的落点、次序、力量、力量的方向。决定了刀身上每一块细小鳞片的分布,一把好剑。实际上是千万片这种还连接在一起的鳞片组成的。你一弹这个剑身,里面的无数鳞片相互碰撞就会发生龙一样的吟唱。”

    “加在刀剑上的力量,会被无数的鳞片细微颤动消解掉。韧性强。弹性好,锋利无比。”

    一把好的剑胚,里面是有灵魂的,有着铸剑师对于力量的深刻理解。

    铸剑师说的是北方话。王婉容听不太懂。话经过高继冲比较另类的翻译,就变得通俗易懂了。

    可是铸剑师们却非常惊讶,因为铸剑师只是说方法,并没有说原理。

    而高继冲在解释的过程加上这种原理。他的解释让铸剑师也明白了为什么会这样。

    “怎么解决材质不均匀的问题锻打就是不停的揉练,反复折叠。这是直接浇筑做不到的均匀。其中的力学分布会复杂得令人难以置信。铸造是趋于简单,而锻打是趋于复杂。严格地讲,锻打更加符合天道。”

    高继冲笑着说:“唯一的缺点就是,这太耗时间和体力了。消耗和所得并不对等。”

    李谷抓住了高继冲最后一句话。

    “王爷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王爷只花了这么短的时间。消耗的铜铁听说数不胜数。”

    高继冲笑了:“铸造啊,我在铸造上下了一点功夫。但是这是投机取巧的结果。我需要一次性的航行,李谷先生总不能像我一样,把大量钱财消耗在短期行为上吧。”

    李谷抹了一把汗,尽管外面非常寒冷,但是兵器厂里却因为到处都是炉火而非常热。

    高继冲问铸剑师:“师傅,为什么你们还是用木炭,而不是用石炭,用石炭也是零星往里面加一点”

    铸剑师敬佩地看着高继冲:“火力易控。”

    高继冲看着铸剑师从小火到猛火地调控火焰和



第八十一章 新的一年
    江陵城,实际上是一个妥协。让出一部分的控制权,是为了争取在山东方向能有一些支持,毕竟那边要近很多。

    但是这个支持的前提条件是,要在辽东半岛站稳脚跟。不然一切都是废的。

    这个冬天非常寒冷,南方大雪,树木全部结冰。

    春节一过,南唐李璟颁布了恤民诏:春秋,日食地震,星孛木冰,感召靡爽。比灾异频仍,岂人君不德以致之耶抑亦天心仁爱而谴告之也朕甚惕焉。曩者兵连闽越,武夫悍将,不喻朕意,务为穷黩,以至父征子饷,上违天意,下夺农时,咎将谁执在予一人。其大赦境内,穷民无告者,咸赐粟帛。

    这是把天灾全部推到了“武夫悍将”的身上,说这是他们不听他的话,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但是武夫悍将真的赶不听他的但是好在他开口开仓放粮,赈济饥寒交迫的老百姓。

    一场罕见的寒潮,让北方的战事彻底平息了下来。

    南唐与北汉,在密州刺史王万敢进攻南唐海州的荻水镇之后,就再也没了动静。

    因为太多官员不能安排,南阳再次分为唐州和邓州,孙光宪调往京城任吏部侍郎。孙仲文为唐州刺史。康张为邓州刺史。下面的一干官员全部是吏部任命。

    而唐州和邓州因为缺粮,高保融念在老下属的情分上,筹集了一部分粮食过去。以解两个州的燃眉之急。

    北汉真的到了一个十分窘迫的地步。

    郭威要继续进军到达辽汉边境,刘承祐下令制止。因为苏逢吉等人回京,认为要先下淮南。以淮南的钱粮作为支持,才能考虑北伐事宜。现在单凭荆襄,还没有这个实力。

    这个意见得到了朝中大部分认可。其实就是看到荆襄合并的好处,见猎心喜了。

    郭荣在见到父亲后,讲述了荆襄的事情,郭威也选择了沉默。

    密州刺史王万敢请求增加兵力拿下海州,作为战略转移的一部分。刘承祐下诏任命前沂州刺史郭琼为东路行营都部署,率领京城禁军以及沂州军队前往海州边境。

    而南唐,毕德听取了敬梁的意见。请求率领水军增援海州。南唐,太多人建议放弃海州和泗州,而只有毕德要带领水军增援。李璟大喜,答应了。

    同时北汉连凤翔的叛乱都已经平息。李金全的北面行营招讨使已经没有了意义。本来就是做个样子,现在李璟干脆罢免了李金全的官职。而李金全只是一个降将,他只想报命。所以他没有意见,安安心心地养老。

    刘彦贞原本想回金陵,但是受到了李建勋等人阻击。只好待在宿州不动,他又怕连清淮节度使的官职都保不住,所以上表说汉军在江陵打造精甲和刀枪,并且一部分已经装备了蕲州和江夏军队。这是要大举进攻的迹象。合约虽然签订。但是也应该加强军备,以防万一。

    同时他建议阻拦渤海王出海北上。要是渤海王真的在北地牵制住了辽军,那么汉军一定会大举南下。这是万万不可的事情。李璟刚刚颁布了恤民诏,刘彦贞就提这个建议,却不说是否正确,至少时机不正确。
1...4041424344...2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