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榕
王婉容就退开了。
符彦卿看了一下道:“什么也看不见啊,模模糊糊的。”
高继冲就走过去,轻轻调动调焦的螺旋。
“每个人的视力都不一样。需要轻轻调一下。”
符彦卿不说话了,离开望远镜看了一下远处,如果没有望远镜,他绝对不会注意远处时隐时现的黑点是什么。但是在望远镜里。那是一群鲸鱼。非常清晰,连喷起的水柱也是一样。
千里眼,名不虚传。
“听说江陵有一个观星台,观星台上的千里眼是不是就是这个东西”符彦卿笑道。
“是的。”
符彦卿指着郑明思胸前挂着的望远镜道:“那个玩意也应该是千里眼吧。”
高继冲点头:“是的,只是看的没有这个大的这么远而已。”
符彦卿道:“不知道这个望远镜需要多少银子。”
高继冲笑道:“这个不好说。很多就是了。里面除了水晶以外,还有很多其它东西。”
高继冲让郑明思把望远镜交给符彦卿。
“别看这个小,但是机关很多。我们把这个叫做望远镜,里面有一些标线和标尺。能够大体上估计目标物的距离。新军打仗是很方便,但是非常昂贵。”
“这个东西。能不能出让给老夫一个一个就行
第八章 大汉危局
把李氏送走后。
高继冲说的第一句话是:“晋王身体恐怕撑不了多久了。老太太可能有预感,只是大家现在都瞒着她。”
符彦卿叹了口气,没说话。
“晋王还有一个女儿活着,在大同府,我们正在想办法把她弄出来,这很难,不过如果晋王不是因为这个女儿,恐怕很快就不行了。原本身体就垮了,连续两次重伤,根基坏了。”
“需要某帮什么忙”符彦卿直接问。
“晋王一心作战,内政不修。投奔辽阳的文臣不少,可是晋王不闻不问,一旦晋王出事,结果很难预料。而我主要的力量在水军,现在只保有一个苏州。辽阳一旦崩解,聚集在哪里的汉民就将再次遭到涂炭。”
“小王爷为什么不去接下”符彦卿奇怪了。
“张昭先生,吴夏先生都说我还小,还需要学习,所以难以担当大任。苏州也都是以学校为主,蒙学,医学,农学等等,目前我只能做到自保。辽阳需要有一位能够协领文武官员的人。想要让皇上放心,就只能从京师派人过来。晋王那里,我想他会听老太太的。”
符彦卿暗暗吸了一口冷气。这个人可不好找,一个闪失就会死无葬生之地。聚集在辽阳的人一定是视大汉为仇敌,不然他们早就投奔大汉了。
“小王爷可有人选”
“辽阳,守成即可。毕竟兵力太弱。如果不是您和王峻大人守在河北,郭公居中协调。还有高行周大人,折老大人兵威赫赫。辽阳恐怕转瞬既成齑粉。就算是这样。如果不联合高丽,分化女真。辽阳也是保不住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不多。郭公是一个。”
符彦卿心里有些不舒服,因为自己好歹也是一方诸侯,自信是有的。他以为高继冲就算是客气一下,也会提到自己。没想到直接跑到郭威那里去了。
不过想想确实是这样,打仗自己在行,但是合纵连横。他怎么会有这个耐心。
“郭公离开中原,恐怕辽军马上就要攻打辽阳。”
“另一个人就是冯道冯太师。其它人声望不够,镇不住那些人。”
符彦卿叹了口气:“如果晋王活着。无论是谁,恐怕都是不行。”
登州,郭允明登上的传说中的仙舟。他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但是现在不得不收起骄傲之心。安守忠丁忧。刘承祐已经任慕容彦超的泰宁节度使。接替安守忠。
同时任命了一批节度使。其中比较特别的是举族入京的折从阮被任命为武胜军节度使。
河中李守贞叛乱,有人告开国侯王饶暗中与他勾结,李守贞叛乱被平息,众人都以为王饶必定要被贬为冗散闲官;但待到进京入朝,在郭威的支持下,竟升任为护国节度使。众人惊骇,但是这也表达了郭威既往不咎的意思。
再说了节度使的权利现在正在受到限制,慢慢想以前太守的职权靠近。郭威能够在此时收买人心,何乐而不为
而郭允明等人就愈加忧惧。
因为契丹几次入侵。横行河北,各藩镇都是自守,没有进行阻击作战的,所以朝中达成建议以郭威镇守邺都,统领诸将以防御契丹。一般的情况,在外统军的大将是不能再担任朝中职务的,但是史弘肇认为郭威的枢密使职位不能撤,应该兼任。苏逢吉认为过去没有先例。
第九章 士子齐聚
很难理解渤海王是低调,还是高调。他几乎不问地方主官就直接收走了蓬莱县。可是他基本上算是拒绝了担任渤海郡留守的职务,理由简单而直接,就是年纪小。他把渤海郡的事情交给了朝廷来处理。
这非常低调。可是慢慢地,来往于旅顺和登州,青州,沧州的客商们都说,渤海王的属地,形同仙国。新奇事物太多了,从旅顺带回来的货物都被抢疯了。
符金定带回来的就有一个很漂亮的玻璃镜子,比铜镜那是好太多了。再就是松香皂。鲸鱼骨头雕刻的一些小玩意儿。一个小怀表。小孩子,这已经非常贵重了。
符彦卿则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一个望远镜,一把锋利的匕首,一把用钢绞线的弓弩。这是用二十万斤粮食换来的。
只是符彦卿没有想到,这三件东西交到青州军械局手里的时候,工匠们连碰都不敢碰。
“做不了,这戏如发丝的钢丝绞在一起,我们没有办法做出来。金丝有办法,但是钢丝不行。这弓臂可以做,但是里面的弩机,还有这很小的滑轮,实在是鬼斧神工做不出来。这千里眼不是人间之物,小姐带回来的怀表也是。恕小人无能。”
工匠们跪在地上不敢起来。
符彦卿连夜赶往了邺都。
蓬莱县,交给了商司的人打理。两个码头是重点,一切都围绕着这两个码头进行配置,蓬莱是海上商业中转站。至于农业被限制住了。私人的渔业被取消。渔民们被带到了旅顺和大连,经过筛选后,进入专业的深海捕捞船队。
旅顺的主要商品。现在是梳妆镜,玻璃制品以及肥皂、骨制品。大量的鱼油制造的肥皂比较便宜,产量也大。
梳妆镜都是巴掌大小。虽然贵,但是稍微有点钱的人家咬咬牙也买得起。至于水晶器皿,怀表,这些都是高档货。不是富贵人家,就别想买了。
奇怪的是。渤海王购进的商品,却都是一些很便宜的东西,粮食。种子,树苗,各种奇珍异兽,只要你有就要。价钱还不错。再就是石炭、矿粉、瓷土之类。是有多少要多少。黄金白银哪里的人不稀罕。
所有的这些都表达了渤海王的不同。
说是神仙之国。似乎也不错。唯一的缺点是,不管是旅顺,还是大连,客商们被限制在商业区活动。要想到处走,通过考核,要么考进渤海新军,要么进入工厂。要么考进学校。
年纪越小越容易,五六岁的孩子。只要你愿意交给渤海王,交给蒙学。他就要。年纪越大,越难。过了十八岁,不是天才人物,拿到考核的题目和流程,你就要马上跪倒。
考试的难度和题目的新奇,随着考试失败的人和客商传回来,迅速扩散。特别是一些简直无解的算学题目,一时之间成为士子的焦点。
开封的国子监和太学也陆陆续续收到这些题目,很多题目他们根本没有头绪,只能请司天监的博士过来才勉强把题目解出来。
可是这些题目,在大汉来说,相当于最高水平。在渤海,却只是入门考试。
于是以新科状元,秘书郎王朴等一批人就准备渡海前往旅顺。
王朴,东平山人。字文伯。生于天祐二年,今年四十四岁,登第后依附枢密使杨邠。不过现在
杨邠夹在文武之中,左右不是人,多次请辞,都不准。
朝中文武已经势同水火,王朴认为大汉大乱将至,所以直接回家了。他走的时候,一下子带走了二三十个进士,还有为数不详司天监,国子监的学生。
而且这些人大多都有点
第十章 鞭子
大连,冶炼厂和铸造厂,匠器厂开始生产。他们要制造活塞式的蒸汽机。以前的蒸汽机功率太小,小船可以。想神舟这样的大船就不行了。经过大半年的技术沉淀和工艺的改进,特别是炮膛的车铣工艺逐渐完善。活塞式的蒸汽机已经有了足够的技术储备。
而同时,不管是舰船,还是盐厂都需要一种抽水装置。气压计的设计其实已经对大气压力理论有了一定的概念。所以真空泵在高继冲提出来之后,并没有让匠器厂感到惊讶。
高继冲从蓬莱回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了几个对电磁感兴趣的学生。他亲自做出了一个电磁感应线圈,做成了一个原始发电机。又反过来做了一个电动机。
这只是打开了一个电磁学的魔盒而已。反正蒸汽机提供了动力,而这个动力可以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
电通过一些介质会产生热量,会发光。有些介质是导电的,有些物质是不导电的。介质在空气中发热会迅速氧化,但是在真空中就会很慢。灯丝其实就是这么发明的。不过这高继冲没说。
介质不一定是金属,还有各种气体。学术概念和应用要差很远。等他们搞懂和能够控制电压和电流再说吧。
电,好处是有的,但是坏处也非常多。
高继冲非常不愿意开启这道魔盒。可是舰队和部队都有远程通讯的需求,至少最原始的电报重要有吧。
蒸汽机的制造其实不仅是可以用在船上。还可以用在车上。
从旅顺到的羊头山军港的已经有了一条轨道。轨道在中国大型建筑中并不陌生,早在秦始皇留见皇陵就用到过。在江陵的轨道解决了物资运输大问题,不然庞大的龙骨怎么运到船坞
高继冲要制造一个用蒸汽机作为动力。能够在铁轨上跑的列车。当然第一件事就是让制造舰船龙骨的造船厂铸造铁轨。然后把人推的木轮车,全部改成铁轮车,重新实验刹车灯一系列的系统。
因为这些每天都需要用。虽然有些奢侈,但是渤海王奢侈的事情太多了。吴夏他们也见怪不怪。何况改造后的轨道比以前那是好用多了。至于说蒸汽机车,船都能推动,车应该行吧。
旅顺,因为建设得早。冶炼厂和铸造厂都没有建成。所以这里都是木质建筑。最高的是蒙学的教学楼,一共五层。商业区都是三层。
大连不一样,大连现在水泥厂和钢铁厂都已经有了。高继冲就不准再砍伐树木建造房屋。要求大型建筑用钢筋混凝土替代。房屋可以建造成五层到七层。这样的房屋防御性完全不是木质房屋所能比拟的。而且坚固耐用。
这也给了不要城墙一个很好的理由,只是建设速度慢了很多。
所有的这些都是要保护森林。
可是保护森林最重要的其实还不是造船和城市建设。而是老百姓生火做饭。
所以水泥厂建设完成后,设计和建设沼气池开始进行。不过要把耿先生当初在实验室里用两个玻璃瓶做的沼气池原型实际运用,却不是那么简单。沼气是十分危险的东西。沼气池里会闷死人。因为无法呼吸。沼气会燃烧,爆炸。沼气传输到灶台也是问题。制造铜管和铁管,还要便宜,要长,不漏气。这都很难。再就是沼气灶和铁锅。
这都需要人。幸好,东布洲连续来了两批工匠,一次一千多人,一次两千多人。这些人并非墨班子的嫡系。在东布洲墨班子管不了,所以一并送了过来。
他们很多都是南汉。吴越,楚国和蜀国的工匠。与以前不同,以前是以制造类的工匠为多,现在多是营造类的居多,也就是木匠。这些人过来
第十一章 做英雄
如何应付猛兽,其实也是如何应付敌人,战略战术思想是相通的。
如何利用环境,如何将敌人引入不利环境,而让自己立于有利的环境,如何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存。这已经从以前的战术,正在变成战略。从城市与村镇建设,到森林湿地环境的恢复,武器装备,物资补给等等,都在形成系统。这与以前的作战方式是天壤之别。
新军的人数少,所以极端强调精兵的训练和培养。单兵作战能力要强,战场生存能力要强,小队配合,大部队之间的配合都要非常精准。而这些教导团还要带刚刚入选的新兵,这就是要形成以老带新的传统,同时也是强化教导团这些军官的战场指挥能力。
相同的思想也在蒙学,在乡村的百姓,新成立的警察局与派出所的警察之间进行培训。因为很多年轻人其实再学习一下,在营养供应条件这么好的情况下,体能也能跟上来,入选新军还是有希望的。
同时以此为基础,正在形成以这些警察为核心的,乡村和城市自卫系统。
这种思想也在慢慢改变所有人的行为方式和准则。如何对敌作战时一回事,渤海王会把猛兽逐步放归森林和湿地。它们有可能到乡村游荡,对人产生威胁。所以如果你不变强,不懂得相互帮助和配合,未来的日子会不好过。
“为什么这些猛兽没有生存的权利因为它们会吃人我看相反,是人在吃它们。它们在千山灭绝了。可是人没有。所以你们可以想办法欺负它们,把它们维持在一定的数量,不能多。也不能少。让整个食物链更加丰富,天道更加圆满,这是你们的修行,是你们的任务。”
放归湿地的狼,大约有十多头。现在这些狼见到人就躲,因为太多人找它们的麻烦了。这些人一点也不怕他们,仗着身手敢上去和狼扭打。以制服它们为乐趣。
就连狼最擅长的夜晚。也逃不脱被突然跃起的战士擒获的命运。狼的眼睛和狼的鼻子对很多动物有用,可是对这些战士没用。这些战士学会了如何欺骗它们的眼睛和鼻子。
也学会了如何与它们进行战斗。战士们身上有装备,而狼身上没有。
“最近那些狼崽子也学乖了。一看见我们占优势,马上逃跑。一看见打不赢就摇头摆尾地讨好,它们都知道我们不会杀它们。挺没意思的。不如把这两头老虎放出来吧。”
一个战士笑着道。
高继冲就笑:“放它们出来饿死山林里的动物还不多,十多头狼都养不活。放它们出来怎么办拿人喂它们要想放它们出来。每种动物都要有足够的基数,不然它们会把这些动物给吃绝了。我已经下令不收猛兽了。你看着两头老虎不喜欢吃鱼肉吧,被关起来后,战斗能力也会下降,等它们生了小虎崽子,你们去玩小虎崽子去吧。它们就算了,活不了多少时间。”
“啊要杀它们啊。”
“等生了小虎崽子,如果外面养不活。就杀掉。猛兽不是拿来关的,也不是拿来欣赏的。那样我就是暴君。猛兽就像英雄一样。能杀死,不能俘虏。这是对它们的尊敬。”
“就像晋王一样”一个战士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