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狩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榕

    “楚王马希广和拓跋恒大人已经跟着郭将军进京,楚国大部分州县已经沦陷,但是长沙府到江陵之间的州县保住了,楚国大部分的商业和经济都集中在这里,所以楚国经济实力并未损失多少。不是江陵一城可以比拟,不过江南银行,江陵仍然占有三成的股份。银行和铸币局设在江夏,因为哪里靠近铜绿山。长沙府和荆襄已经开始取消楚国的铁钱和以前铸造的铜币,而统一使用江南银行的铜币和银币。”

    奚常咳嗽了一下道:“也是王爷当初铸造的银币模样,是按照旅顺的钱币拿过去翻模铸造的,都叫娃娃币。上面有王爷的投降。”

    高继冲皱了一下眉头:“完全一样”

    “大小花纹是一样。但是我们的是合金币,硬度高,颜色亮丽,不容易生锈,所以边缘的纹路清晰精美。江南铸币厂做不到,就是简单的铜币和银币,也有一部分金币。”

    高继冲笑了:“钱币这东西,实际上是一种聚集财富的工具。这个孙睿永很擅长银行的业务。江陵已经交给王大哥。就按照王大哥和赵将军协商好的办法办。”

    高继冲摇头:“不过我们不一样,我们需要的是资源,将我们渤海郡通行的货币与外面的金银兑换比率在增加一成。也就是说,我们对外出口商品虽然价格没变,但是实际增值一成。渤海郡境内发放的薪水要安排一下,看看能不能缩短票据使用的时间。境内交易慢慢转向以货币进行交易为主。对外增加使用货币交易的量,但是还是以货物为主。要控制我们放出去的货币的量。所有的放出去的货币职能用过商业司。除了商司,边境地区要严禁货币流出。一经发现,赶出去,永远不准进来。数额巨大的。杀头。商司就要注意了,每一次使用货币交易都要严格审查,作好记录。擅自交易者,就不是驱逐出境了,是直接杀头。”

    奚常和几个商司的官员直起了腰。

    奚常问:“这有何作用”

    高继冲笑了:“就是用一点点合金来换取大量资源,越大越好呗。孙睿永的做法实际上就是把货币也当成了一种商品,囤积货币,利用货币与货物之间完全不对等的兑换率,并且利用独家制造和生产这种不对等兑换的商品的权利。快速积累财富。你们会很快知道他们的威力。不过这很容易产生一个误区。那就是以为货币就是财富。”

    高继冲很严肃地说:“货币不是财富,货币是为了兑换资源才制造出来的。所以资源才是财富。我把我们货币的兑换率提高,就是为了兑换更加多的资源来建设。而不是再把它换成货币。货币只是中间工具,而资源有用。这个道理都不懂”

    奚常有些明白了。但是他下面的官吏还是很多处在迷糊当中。

    敬梁笑道:“其实你们只需要想着把尽量多的矿石。粮食,各种原料倒腾回来,让我们这边少消耗一点原料就行了。听王爷这么讲,货币中间可以人为增加一点虚值。也就是说,你可以做无本生意,凭一句话就能骗回一




第九十七章 日本、耽罗和高丽
    小野久脸上阴晴不定,日本,从醍醐天皇开始,在凭借上国中土大唐的威势得到了的众多小国臣服,号称一统的局面开始就开始衰落。到了朱雀天皇时,本来实际控制底盘就不大的国家又发生了东国和西国叛乱,桓武天皇的后代平将门自称天皇,虽然平息了叛乱,但是天皇的地位彻底崩解。

    也正在这个时候,国内认为要摆脱大唐,重建自己文化的声音加强。朱雀天皇让位给村上天皇,出家为僧。

    村上天皇十八岁即位,今年第四年,他的母亲中宫稳子,是藤原基经之女。村上尚文学,要在中土文化之上开创和风。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各国认为天皇的称号是自封的,没有大唐的支持你自身难保,现在你要搞自己的一套,那你就自娱自乐去吧。现在各国都在派使者前往中土,都自称正统,以希望得到中土的承认。导致中土对日本各种说法都有。

    小野久的父亲是小野好古,是平息内乱的名将。不过平乱之后,小野家也实力大损。村上天皇好文不好武,导致小野家也不受重视。

    天皇的权威已经崩解,皇宫里的人很多都跑了。小野家一看这是扶不起来啊!所以也干脆不想管,反正现在大家都没把天皇当回事,也没人去抢什么天皇的名号。由他去吧。

    小野久开始游离各国,他是一个武士,武艺非常不错,小野家战功显赫,也还算有些威望。

    走出自己的小圈子,一路往西,就发现,天皇的眼光太小,他看中的国家。在整个本州岛上也不算什么。大多数国家都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国内的内斗一点也不比天皇小。他们真正敬畏的不是天皇,而是中土大唐,天皇只不过是唐皇认同的一个国主而已。

    小野渡海到了丰国。就听说大唐现在正在把诸国的渔民当海盗打,统称为为倭寇。中土也已经分裂为是多个国家,但是每一个国家都比日本各国加起来还要大得多。所以即便是比较强盛的丰国组建了水军,可是也在一个据说是海神太子的渤海王轻而易举地消灭了。

    当然丰国也不是没有得到好处,它得到了中土最大的国家南唐的承认。只要南唐统一了中土,在日本另立新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小野也想到中土看看。但是很显然南唐是不行了。他走的是过去朝贡大唐的路径,经过耽罗国,然后到穿过重重迷雾到达蓬莱,在蓬莱上岸,前往大唐古都长安。

    他想看看盛世的大唐怎么啦,没有一点音信。从各方得来的消息是虽然现在的南唐自称是继承了大唐的正统,可是连南唐自己的臣子都认为中原才是正统。

    小野到了耽罗国,就被渤海王的船队当海盗给灭了。这是一只有十艘巨大的,不采用风帆的船只。他们自称被渤海王封为海上管理者,管理海上万物。他们是真的在追捕海上巨大的海兽,如山一样的海神。

    耽罗国的星主似乎也吓坏了。渤海王控制了海域,高丽王的水军摧枯拉朽地就没了。而渤海王只是用几只神舟逛了一圈。真正打下来的就是这些捕捞船。当然为了突出自己管理还望的地位,他们也自称为海监船。

    不过耽罗国老星主姓高,叫做高末老。而渤海王也姓高,所以耽罗国星主就派了长子高世清跟随海监船一起回旅顺。

    耽罗国。距离日本很近。渤海王据说是所有的海域又归他管,他神一样的舰队也确实能够在海上神出鬼没,还海神都敢猎杀。耽罗国还有不少新罗人。据他们说,当年大唐的水师也没有渤海王厉害。

    所以渤



第九十八章 话耽罗
    来迎接的不仅有日本、耽罗和高丽的使者,还有郭威派来迎接郭宗谊的管家,不过很明显郭威要接回唯一幸存的长孙并不着急,他对郭宗谊在旅顺的安全非常放心,也没有说让郭宗谊一定要回开封过年。

    同事符彦卿和高行周都派了人过来。符金定是要去沧州过年的。而高行周则因为王延范要到旅顺,所以派了二儿子高怀亮一起过来。这高家是将门,长子高怀德被称为白马高怀德,武艺不错,跟着父亲征战多年,现在已经是忠州刺史,能够独当一面。高怀亮年纪小一点,才十九岁。高家虽然和王延范联合经商,可是这些商业活动都是通过高氏旁支在做。高行周自己一家可没有,高怀亮小时候曾经被背叛的家人绑出去,几经周折才回到家中,武艺因为有些奇遇没有落下,但是比高怀德要少读很多书,特别是兵书,这是一看书都会睡着的主儿。性格也比较跳脱,反正就不怎么安分,直到他家老爷子强行给他取了一个媳妇,还是武艺高强的媳妇,才静下心来。

    高行周派他到旅顺,就是要磨一磨他的性情,同时也让他看看什么是人外有人,天上有天。

    高怀亮和高怀德谁的武艺更加好吕岩说,都不好,战将而已。高怀亮几次与高怀德比试都赢了,可是很明显高怀德照顾弟弟,没下重手,而高怀亮却尽了全力,所以应该高怀德要好。

    高继冲看了一眼王延范身边的少年,非常有英气,但是又带着几分调皮。是单纯的调皮,不是那种纨绔气息。也就是说他没有盛气凌人,和看周围人的目光也很和善。这在将门子弟中很少见。这可能更他的儿时的遭遇有关。

    高继冲没有先和王延范等等这些人说话。而只是微笑着点了一下头,就朝施睿静笑道:“施总理怎么有时间来。”

    施睿静笑道:“我来是交差的,王爷把大半的人都带走了。您这是赶着鸭子上架,我弄不来这些,再不回来,我就要跑到登州去了。”

    高继冲笑着说:“我不过是从登州回来,有什么事到办公室说就可以,何必劳驾这么多人来码头。”

    施睿静笑了一下,就开始介绍来迎接的人员。第一个介绍的就是高世清,并简单介绍了一下耽罗国的情况。耽罗国是一个岛国,传说是从中土去的高、梁、夫三姓是最早的居民。后来一直是高氏主政。先后从事与百济和新罗。

    施睿静刻意地没有提高丽的事情。高丽灭新罗也不过十来年的时间,新罗没了。耽罗除了臣服高丽,没有其他的办法。因为到现在,耽罗国人口不过十万人,军队不过六千,且归属于几个大家族的将军,最少的只有五百人。形不成多大的战斗力。

    东海舰队隔绝了高丽与耽罗的联系,耽罗自然就陷入了绝境。

    高世清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没有穿传统服装,而是传统的汉人服饰。并很明显是总理府提供的,有渤海郡特有的改动,这种服装在渤海师用作礼服,平时很少穿。

    皇甫德穿着的唐装没有什么改动。但是小野久的服装在唐装后做的改动已经有了后世日本和服的影子。不过基本上都是以大唐中晚期服饰为基础。

    渤海因为不管是学生。还是士兵,运动量大,服装对环境的适应性高。所以军队和学生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以夜行衣样式为主。以简约,紧身,便捷为原则。这部分已经和后世的服饰很像了。军服非常近似,只有领口,袖口,裤腿等有所不同,没



第九十九章 话日本
    说是渔政码头,海监船和商船一定是可以停靠的。这样耽罗与渤海联系更加紧密,跟着渤海,明显要比高丽好。

    高世清的感谢还算真诚。

    “这是应该的,港口修好,可以互通有无,中土高氏,虽然不是什么大姓,可是总算没有辱没先祖。这位就是邺王,太师高行周大人的公子高怀亮,北方高氏最杰出的青年之一。”高继冲把高怀亮介绍了过来。

    高怀亮笑着说:“不知道王爷算是北方,还是南方。”

    高继冲笑道:“按照黄河划分,我算是南方,按照江水划分,我算是北方。”

    高继冲停了一下道:“其实我们的国家还可以以昆仑和黑水划分,我们也只能算是南方。”

    高怀亮愣了一下,大笑道:“王爷有志气。”

    这个说法很奇怪,但是谁叫高继冲年纪小,而高怀亮年纪也不大呢,他可不像那些老奸巨猾的人说什么“雄才伟略”。

    皇甫德脸色更加难看,黄河和江水,那是中土的标志,昆仑山和黑水那是中土的外延。可是渤海王说他只是按照这个说法的南方人,那么这个范围肯定包含高丽。

    昆仑和黑水之北,那是极北之地。女真人去过那里,女真人也叫黑水靺鞨,他们会在冬天越过黑水到达极北之地,那里是冰雪的故乡,不过极其广阔。有很多神奇的国度。

    小野却没听懂,他以为只不过是利根川和千曲川这样河流罢了。他现在还不理解高继冲所说的是多么宏伟的图景。

    高怀亮经常与辽人打交道,他甚至被劫持到辽国生活过一段时间。他知道牧人们传唱的昆仑和黑水之北,那是天苍苍,野茫茫,无边无际。

    “也不过就是一个说法而已。高丽其实也有不少高氏族人。”高继冲一笑。

    “是的。”皇甫德不能否认这一点,高氏在渤海国和新罗都是大姓,不过渤海王被辽所灭。新罗给高丽所灭。高氏很多都回了中土,留下的人被强行迁徙到了南部。当初这是一个稳定国家大局的决定。但是现在就很难说了,因为这也是一个借口,很大的借口。

    “明年,我们会在晋国也建一个港口,不知道高立有没有这个意愿。”高继冲好像是随口这么一说。

    皇甫德道:“这个我不能做主,得看我家王爷的意思。”

    高继冲笑道:“每年高丽还是有不少人来旅顺经商或者读书,当然这确实要看高丽国主的意思。”

    高继冲说这番话时,郭威的老管家和符彦卿派来的老管家都笑眯眯了听着,没有说什么。但是他们时常会用眼色稍微交流一下。这个小娃娃说的随意。却给高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看来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对高丽动手。

    众人到了旅顺的衙门。这里虽然只有商司和大部分的军事部门在,但是因为渤海王在这里办公,其实各部门都留了一部分官员在这里。吴夏和施睿静在衙门的食堂里举行了一个午宴。

    之后王朴安排来宾在渤海王府单独会谈。

    施睿静没有参加,他早就不耐烦了,直接带着人坐船回了大连。

    耽罗国,没有反抗的余地,东海舰队要在哪里建军港,它怎么挡也挡不住。其实同样的效果。李弘冀如果专心发展水军,也是可以做到,如果把南汉搬到辽东,那也没有问题。可是相对于中原来说。高丽不算什么。那是在大一统过后的目标,而不是现在的目标。渤海海军是强大,但是在东海,强很多和强一点没有什么区别。反正中土要真想打。没有打不赢的。这是国力问题,与战士勇不勇敢无关。耽罗国早有这个觉悟。

    高丽好不



第一百章 挑衅
    日本,有些遥远,小野来,其实就是想看看中土的情况,回去请天皇派人来旅顺学习,之后重整军力。现在的村上天皇,快要连自己都养不活了。按照小野的说法,这个村上天皇还算贤明,摄政的藤原家族日渐强大,这样总比国家没有一个头要好。不过这也还需要一个过程。也就是说,日本现在比中土乱多了。所以还有时间。

    参加登州之战的部队一部分返回到了渤海师,另一部分留在了蓬莱,和乐逸的登州兵进行混编训练,希望能够以旧带新,尽快把这五百多人带出来,成为东海舰队陆战团的根基。海上作战和登岛作战,对环境要求没有森林和山地作战高,又有舰队的火炮配合打击。所以要求要低一些。

    陆战团的地面作训时间是根据舰队舰船的检修和更新换代时间而定。所以这个时间可能要长达两到三个月之久。时间也够了。

    到登州的军人和官员们一样,他们大多出生在富贵之家,在渤海郡接触的老百姓那比他们以前的生活还要好,他们不知道其他地方的老百姓是在过什么样的生活。这次到了登州,不接触官府,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还要在行动中尽力帮助老百姓。登州老百姓的生活贫困状况让他们大为震惊。回到渤海以后,大多变得沉稳了很多。

    叶天和李辰、闵平江都到了军事学院,他们很快就明白这样的军事行动对士兵的培养极为有利。所以让敬梁多收集登州和晋国,以及高丽沿海的生活状况、贪官污吏的信息。他们要组织军事学院的学院和部队的士兵轮流参加“惩奸除恶”的行动。

    登州,是需要持续维护刚刚在老百姓中建立的声誉,换取信任感。同时蒙学也不希望收到破坏。这不是几个道士能够做到的,高继冲去管,那就带有了官方背景,还是豪族无法控制的官方背景。一般人不敢轻举妄动。

    登州,周训对于高继冲那是非常配合。

    晋国不一样,石重睿很明显对高继冲带有敌意,他手下的官员要是认同高继冲的执政理念,早就过来。正因为不认同所以才独立出去,他们不愿意放弃人上人的地位和满足感,手下没有奴婢,出门没有花楼,不是三妻四妾服侍,他们就心里不舒服。

    晋国。晋国战乱,大迁移急剧变化之后,有胆气,不愿意甘心为奴的人留在了渤海郡。跟到平壤的都是豪族和他们的家生子,以及不愿意离开主家的人。但是这只是一方面,当初新罗人迁徙到北方,也是一一个个豪族为单位,低着手下的子民过来的。

    渤海收复来远县的时候,是杀掉了以豪族为单位的土族军队。但是对老百姓那是照顾有加。可是等到石重睿过了鸭绿江,他首先就是结交豪族,以求快速稳定局面。当然也除掉了一些不听话的。问题是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并未发生改变,住窝棚的依然住窝棚。生了儿女,主家该要走的,依旧要走。强行要走,花钱要求。抵债要走,所谓欺男霸女,那是正常的。不欺男霸女那才不正常。。
1...7374757677...2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