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榕
渤海人家里有几口人。来自什么地方,衙门都有登记。因为每个人都有分得一块田地的权利,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也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条件优厚,但是控制也很严,你要莫名其妙多出一个人来,很容易暴露。
这不,这股风气刚刚有了苗头就被发现了。当然。这也有政府的官员,以及警察都是新人,能够进入渤海郡都不容易。利益集团还没有形成,没有人敢冒着被赶出渤海郡的危险包庇有关。
一些取妾的工匠。不在重要部门的被赶出了渤海郡,去了登州和耽罗的几个口岸。在重要部门的被下到农场和林场去了。小妾自然也没了。很多人抗议,说外面的人谁不去妾。政府的人就说外面人怎么取妾,那是外面人的事情。渤海你别忘了,除了王爷,还有一个醋意比较重的王妃呢。
办事的官员是真的这么说的。还是笑嘻嘻地说的。完全不担心别人给他们安一个诽谤的罪名。
可是不管怎么样,政府一个女人都没放回去,而是派人去通知被劫的家里的老人,告诉他们女儿的消息。然后安排这些女子和所有未婚男子相亲。并说这女子由政府来嫁,嫁妆就是可以和其他人一样分田地,进工厂。
同时各县的工厂的女工,降低标准,向渤海郡外的女人们招工。这不只是来远县,而是每个县都是一样。但是只是这一季,也就是说到春季。春节过后就不招了。
&n
第一百一十章 后周立
开封,郭荣率领武卫军进京,高保融王殷孙光宪等人也一起进京,这意味着南方基本没有问题。随后符彦卿,高行周护送郭宗谊也到了开封。慕容彦超也不敢轻举妄动。
春,正月,丁卯,汉太后下诰,授郭威符宝,即皇帝位。郭威自皋门入宫,即位於崇元殿,制曰:“朕周室之裔,虢叔之后,国号宜曰周。”改元广顺,大赦天下。
大连的总理府在城门口张贴了皇诰,这一年也称为广顺元年。
杨史弘肇王章等都赠官,有官府以相应的礼制敛葬。并寻访他们的家族的子孙,该过继的过继,谋幸免于难的请回京城,该给爵位的给爵位,都封了一个小官当着。唐庄宗明宗晋高祖的陵墓各置守陵人十户,后汉高祖陵的职员宫人,祭祀以及守陵户都一切如故。
郭威带着百官给刘承祐发丧,一切都是按照皇帝的礼节。李太后也依然是李太后。
冯道一路拖延,刘赟慢慢到了宋州,一听京城有变,直接跑回徐州去了。冯道到了开封请罪,然后闭门不出。郭威这个时候当然不会找谁的麻烦。
刘赟自然不肯称臣,只是拥兵自守,既没有称臣,也没有称帝。慕容彦超采取了同样的态度。
半个山东和半个淮南兵力调动频繁,但是对海州方向的大军并没有撤,对开封防线实际上非常空虚。反而是河东刘崇在晋阳称帝,仍用乾祐年号,称辽国耶律阮为叔皇帝,自己就是侄皇帝了。
刘赟应该是听了冯道的建议,直道他家老爷子称帝之后,才发表檄文,称郭威窃国,刘崇卖国,号令天下诸侯进京驱贼。
真有人进军吗暂时还没有。
刘崇倒是整兵备战,可是要发动战争不是一时能做得到的。倒是辽国再次发起西进攻势。
这次他绕过了高行周,直接从泰州和定州进发,要与刘崇连成一片。
慕容彦超到了徐州,刘赟开始与李弘冀谈判。要李弘冀撤兵海州。刘赟不肯借重辽国,也不肯靠向南唐。李弘冀是两面为难,他想吃掉徐州,但是也怕与徐州两败俱伤,到时候淮北保不住。事情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郭威任命冯道为中书令。冯道答应了,提出的条件是,先讨伐刘崇,因为刘赟并没有称帝,所以可以封他为淮阴侯,赦免刘赟,抱以怀柔之策。不然刘赟投降了南唐,那就费事了。南唐,不怕李璟,怕李弘冀。
郭威一看。也是这么回事。要么把刘赟杀掉,但是明显冯道放水,不想刘赟死。刘赟也确实冤枉,因为立他为帝是自己说的啊。既然杀不掉,对方也不是那么铁了心对抗,还不如赦免,静观其变,解决了河东与淮北再说。
二月,郭威命令郭荣以荆襄长沙兵晋军进军淮北,南平王高保融辅之。
唐主李璟则让李弘冀率军抵抗。并让边镐率军与马希萼一起取长沙。
刘赟则命令慕容彦超乘机偷袭海州得手,把底盘扩到了淮河边上,不过停在了淮河边上没动,大军开始往北边倾斜。李弘冀应该与刘赟达成密约。并没有反抗,而是把军力安全撤出来,在淮南和郭荣决战。江南瞬间烽火连天。
刘赟没有派人与高继冲联系,而是派人找了周训。周训告诉使者,国内怎么打渤海王都不会管,因为他是国内的事情。渤海王的敌人是辽国和高丽。表明了渤海郡和登州中立的态度。
渤海郡,总算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期。
&n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野久
小野久因为没有官方的文牒,虽然自称是日本天皇的外交官,但是总理府一直没把他当回事,他一直住在商业街。
二月开始,整个渤海辖区都开始春耕施肥,之后又开始大规模种树。
树分成两种,一种是农学院的苗圃里前一年的树苗,一种就是从林场的森林里挖出来的小树苗。
小野久站在来苏县的城门口,城门口,被砍掉的犯人的人头还悬在旗杆上。一共三个,两男一女,都是因为强抢民女和买卖妇女和孩子。这样最新在日本不至于杀头,甚至是家族的生意。
可是在渤海却把人砍了,总理府的施总理分管刑责,有人喊他施青天,有人喊他施魔鬼。监察司的人穿着白色的制服巡查,普通的叫做警察,就是安抚老百姓,帮老百姓办事的,手里都是冷兵器。比较高级的叫做监察,身上除了冷兵器,还带着很短的火器。这种火器非常精致,可以说是巧夺天工,是渤海特有的武器。这些监察人数不多,多半都是退役的士兵,身手矫捷,处理一些棘手案件,官员犯事,都是他们来抓。
渤海法律之严苛,前所未见,犯了错,极有可能被赶出渤海郡,这种惩罚对渤海人来说承受不起,因为这里的生活太好了。其次才是被砍头。有些凡人宁愿被砍头,也不愿意被赶出渤海郡,因为丢不起这个人。
城门告示中,除了人犯罪行的告示,还有一份是科技司天文局发布的公告。公告说根据天文司的观测,重新校订的礼法,今天的春分要推迟一天,太阳历和太阴历并行,以太阳历为准。接上的书局和图书馆里面都有新的历法书买。价钱对于渤海人来说不贵,但是对于外面的人来说太贵了。因为渤海发薪水是用精致的娃娃币发放。而一个一分面值的娃娃币在外面是十三个道十四个铜钱。一角面值的娃娃币。你得用银子换。这太不公平了,可是你没有办法,因为这种娃娃币非金非银,上面还有虹彩,耐磨,也不锈蚀。这不是金银铜能够换来的。
小野久来的时候带了不少银子,他本人也还算节俭,但是也感到没钱了。所以不得已,他只能往来高丽和大连之间,以贩卖粮食与大连产的服装为生。
这只是小野久为了生活而不得已为之的办法。他的主要目的还是在渤海到处走走,看看渤海到底有什么不同。
小野看着城门口巡查的警察还有来往的学生以及居民。
二月种树其实还是有些早,因为除了东海岸气候转暖,西海岸的雪都还没有完全化完。
蒙学堂已经有四年级的学生了,再加上预科班和师范班的青少年们,来苏城,就是一个学生城。真正大连的居民是出了南门到港口的直道两侧。
这些孩子们成群结队地扛着工具出城去种树。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武器,就连六七岁的孩子的皮裤上都插着一把匕首。
每个孩子身上还背着小书包。这些孩子的识字是通过认识和记录野外的花草树木开始的。
这种教育方法据说是从野医余老那个时候继承下来的,渤海的小神医余政就是一边采药一边识字。现在虽然不用采药。可是你需要把看到的植物画下来,然后写上它们的名字。
这些小孩子中除了很多名气很大的天才人物。最厉害的那当然是渤海王高继冲,其次是小神算蓝采和,小神医余政。神剑杨继嗣,神笔高月等等,神厨花芷惠等等。这些小孩子都是小小年纪就能够当老师的人物,至于次一级的小神童那就
第一百一十二章 车站外的女兵
渤海这一年,流行皮衣,这种皮衣其实不是全部是皮,而是胸腹关节,手肘等等需要防护的地方才采用皮质。nsxs.org,因为是冬天,所以覆盖面变大,里面还加了毛绒以及吸汗的混纺里子。不管是皮,还是整件衣服的布面穿脏了都不好打理。
所以买这种衣服还需要附带买专门的吸附和擦洗工具,以及专用的洗涤药水。
再就是渤海郡纺织用的丝麻毛皮都是经过处理和染色。这是直接基于原料的强化和热色处理。所以纺织出来的布匹和一般的不同,它复杂的结构意味只能采用专用洗涤用品和方法。
这确实有些麻烦,尚衣局也在经历改进相关技术。
不过无论怎么样,这样一件衣服,你就是躺在雪地里也不会有问题。
尚衣局的外贸产品没有这么复杂,至少里面的毛绒没有,防护用的皮要薄得多,而且他不是起到防护作用,而是起到装饰作用。小野穿的就是外贸产品,渤海郡的服装一般都不叫紧身,这是为了节约用料的缘故。小野身材不错,一套衣裤下来,看起来也算是赏心悦目。
这种衣服很受富家子弟的年轻人喜欢,因为他们的身体还没有长变形,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要是一个胖子穿这种衣服就不好看了。
渤海郡有胖子吗。
很少,渤海郡的人们吃得好,吃得多,但是运动量不是一般人能够比的。从小孩到大人,折腾自己越狠的人,越受人尊敬,比如被称为神剑双侠的杨继嗣,李燕儿。
李燕儿刚到江陵的时候其实除了脸上有些婴儿肥,就连身材也是有些肥。但是现在的身材那才叫标准。
小野已经知道外面的公子小姐穿这种衣服实在是浪费。但是谁叫这种衣服太过新奇呢,有太贵呢。这成为了那些公子小姐身份象征。所以他们舍得花这个银子。
尽管如此,其实渤海出口到外面的这种昂贵的衣服,还不如穿在里面的便宜的多。这种都是棉麻混纺,穿在身上十分舒服。
负责出口的工厂,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旅顺
第一百一十三章 余老论医
列车上下来一队队女兵,一共一百多人。以班为单位,全副武装从军事学院徒步到来远县。
这次行动是叶天与聂珍精心设计的一次行动,只为了表明,渤海郡的女子不是用来服侍人的附庸物品,女兵一样可以和男人一样成为最光荣的士兵。聂红也在里面,她带着七个负责战地医疗的女兵,聂珍带着几个老女卫队员在后面压阵。
女兵们接到的命令是按照时间自由到达。所以只要时间来得及,维持散兵战斗队列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自由有时间。
聂珍挑的时候非常好,这是一个植树的季节,学员,学生和学童们全部走出了房子,女兵们就这样英姿飒爽地出现在他们面前,一下子成了他们羡慕的对象。
梁瑛在图书馆没有待多久,大多数女兵身上都有一个借还书的小本子,每个女兵都只能带一本书,书还有重量要求,她们一身装备重量不轻。多一本书到了最后都是累赘。不过聂珍告诉她们,人不可能当一辈子兵,人会变老,体力会下降,所以退役是迟早的事情。你要是不学习,退役之后就会很困难。
士兵必须学会在任何条件下作战,其中还要包括在老百姓中收集情报,必须和老百姓和谐相处,只要有能力,就要帮助他们,不能关在军营不和老百姓接触。
所以没有人阻止梁瑛她们在图书馆借还书籍,也没人阻止她们和小孩子们互动。
在图书馆二楼的高继冲和王婉容看着她们眼睛也是一亮。
“除了步枪还不行以外,这些兵还真的不错呢。”王婉容嘿嘿笑道。
高继冲点头:“就差远程通讯兵了。”
白氏笑着说:“王爷不是不让有这种通讯兵存在吗。”
高继冲叹了口气:“那是因为我们的地盘小才这样。如果再远一点,可能就需要了。至少团级别需要有这种远程通讯设备。有线的电报太慢了。可惜无线的电报不是短时间能够弄出来的,现在能把干电池弄出来就不错了。”
王婉容笑道:“看你还是有野心的。”
白氏和两个女卫都笑了。
窗边的一个女卫笑着说:“这帮小丫头不错,那个小丫头的警戒对象是我们。”女卫指向一个蹲在墙角拿枪瞄着这边的女兵。
她冲那边挥挥手,用的是女卫特有的手势。女兵观察了很久,才放下枪,撤人了。
来苏县,最早的县城。
大部分居民都到了港口。一些年纪大的老人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乡村,年纪稍微大一些的都进了农庄里面,哪里有栅栏和篱笆围着。相对安全。出门是青壮年和孩子们的事情。
来苏县现在成为了一个大学堂,除了一个个学校以及与学校相关的产业。以前的棚户区都拆掉了,变成了绿地。城门打开,没有禁止野兽入城,因为县城里面是孩子们学习野外生存的第一个地方。也是相对安全的地方。
来苏县也是退伍的军人比较集中的地方,这些警察和监察会及时消除一些对孩子们危险性过大的野生动物。
敬梁带着余老过来,几个人连忙离开了窗口,恭敬地请余老入座。
余老年纪大了,因为野外的危险性增加,他老人家不允许水边出城,尽管以前也是野外生存的高手。但是现在他的经验要比他采几株药的价值要高太多了。
“医学院不打算开办医院不知道余老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高继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中医精华与糟粕
“环境复杂化,生物种群数量增加,变异也会增加。︽,比如一些蛇类的毒性会更极强,一些植物为了防御病虫害,毒性也会增加。让人发病的微生物和病毒也会变异,您怎么样在没有医院的情况下有效治疗病人”高继冲问。
余老笑了:“医学里面除了治疗,还有锻炼,也就是您说的进化,人体精气、营气、卫气是可以强化的。我曾经在大理见过捕蛇人会让蛇毒入体,强化卫气,产生抗性,一般的蛇毒奈何不了他。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证明除了平衡理论,还有平衡中进化的理论。宓乐就说军队的战士们因为常年摸爬滚打,经常弄得跟泥猴一样,到了野外什么都吃。他们的身体抵抗疾病的程度不是工厂的工人所能比的。被雨淋,风吹,日晒,被风寒入侵。要是一般人早就不行了,可是他们一点事没有。”
余老肯定地道:“一般人当然做不到和他们一样,但是王爷把城门打开,让动物们进城,让城里动植物丰富起来,这样做本身就是一种锻炼。周易就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高继冲笑了:“好吧,我承认我错了。医院的事情到此为止。”
敬梁也笑了:“王爷,您就是想弄医院,您也得有医生,现在医生都在下面,他们在下面比在医院的作用大。”
“你们都反对,怎么不直说,却把余老请过来”高继冲不满地说。
敬梁尴尬地道:“这涉及到整个医疗体系,我们只是感到不太妥,大家都不熟悉,所以才请余老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