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狩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榕

    余老笑道:“王爷所说的医院,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行,只是需要稍作调整。人的体质有盛衰,最大的问题就是接生和养老。再就是一些公共的卫生。所以需要由总理府下达给县和乡镇。抽调人员组成卫生保健院,主要做公共卫生和公共医疗,比如接生和给老人治病,夏天防暑,冬天防冻,如果真的出现的蛊毒泛滥,及时防疫。”

    高继冲惊讶地道:“这是医学院的意思”

    余老笑道:“不是,是余政听说要修医院,嘟囔了几句,我觉得有道理。”

    高继冲想想有可能。这些新名词都是教材上的词语,余老嘴里说不出来。

    “小余政怎么不来看我,每次见到就跑”高继冲对这个比自己小不了多少,但是名气越来越大的小神医又气又好笑。

    “身份有别,他也不想因为跟您走得太近,被人误会。”余老微笑道。

    高继冲不满地道:“你们一个个都离我远远的,继嗣哥哥和小萱妹妹现在连面都见不到。还有你们有话也不直接说,都拐弯抹角。我还小,我需要长见识。见识见识,我既看不到,又听不到,还长什么见识比如这医院。我虽然提议,但是也需要你们去调查该怎么做,结果你们都把东西准备好了,现在说不行。那不是闹着玩吗以后这种事少出。”

    敬梁道:“王爷,终究是还是人太少。现在很多事情都是王爷一手推动的,大多数事情。王爷都看得比我们长远,办事的人员知识面窄,这种情况很难避免。我们也只是边做边看。以后下面的人见识多了,自然就会有办法提上来,我们就轻松一些。”

    “我是个小孩子,只不过站在小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想得长远自然得很。不过不管怎么样,我的身份也没有你们说的有多么不同。你们有话就说,别看见我就跑就行。”

    敬梁笑着说:“是,王爷,不过您事情多,见什么还是要




第一百一十五章 学制与生育年龄
    最早肯定高继冲把天文分野以及吉凶联系起来的是科技司的天文局。

    到达旅顺后,仪器厂在建造太阳能煮盐厂的同时就准备建造一个大型的望远镜。在江陵的小型的天文台从一开始就吸引了陈陶和堪舆司里的一帮人,后来他们模仿司天监成立了天文司。他们已经知道天上的神仙以及神座可能是假的,人可能不能升天成为神仙。但是他们需要更多的证明。

    第一个由大型天文望远镜构成的天文台在一座小山上建立,很多天文测量知识还是老的,但是望远镜带来的观念却是新的。

    这直接导致汉书到唐书里面的天文部分被天文司认为是错误的。

    天文司重新经过准确的天文测量,修订了历法,因为实在广顺元年修订,所以被称为《广顺历》,广顺历中间只是把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种植,包括海监局水产局记录的鱼类洄游,林业司记录的鸟类迁徙时间记录在了历法上。

    历法总归是要与老百姓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这一点从古到今都是如此。广顺历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点。只是没了吉凶内容。

    《广顺历》被吴夏当做了郭威即位的贺礼送去了开封。

    同时也给了高继冲祛除天文历法医学道家典籍中的这部分内容一个理由。

    高继冲指说了一句话:“光凭臆测得到的东西很明显与通过观测的实际结果差别太大,我不是不信这些,而是需要更多的观测资料与证据。”

    图书馆的三楼,有一个小型的会议厅。

    余老是第一个到的,随后吴夏施睿静陈陶王朴耿先生玉清玉琳赵挺等人都到了。王朴和赵挺其实都会天文历法感兴趣,赵挺的叔父更加是司天监赵延义。事实上,只要是在司天监任职的人,时间一长都不相信鬼神吉凶之说。赵延义就是其中之一,他曾经拒绝替刘承祐禳除灾祸之兆。可是为了达到目的,司天监和道家通常又会利用天象来劝谏皇帝。大半的吉凶之说又都是出自他们那里。

    “找各位来,是因为现在小学的教材已经编完了,一共五年,现在旅顺已经有一个五十多人蒙学五年的班。小孩子七岁上学。五年小学毕业,十二岁,所以我们设一个中学,初中三年。毕业就是十五岁,因为医学院还是认为小孩子十四岁成亲有些早。所以只有中学毕业之后方能谈婚论嫁。”

    高继冲请余老解释。

    余老解释道:“我行医几十年。以往小孩子十三四岁成亲,十五六岁生第一胎。大人小孩如过鬼门关。大唐之初,为了鼓励婚育,所以有十六论婚嫁的律法。”

    施睿静插了一句:“太宗下诏男二十,女十五。后玄宗下诏书男十五,女十三。”

    余老点头道:“是的,前人以为女子十四有为人母之道,四十九绝生育之理;男子十六有为人父之道,六十四绝阳化之理。不过医家认为凡是并不绝对,这要看人的膳食营养。大唐开元盛世之后。百姓富庶,男女都有年过七旬生子的事情。所以术数之说并不可信。”

    术数之说起源很早,是周易开始,以数算辅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理论,来推测自然社会人事的一种学说。比如《太玄经》凡事以九数。之所以说女子四十九绝育,男子六十四绝精,就是取七七和八八的数而已。这也符合周易的卦划和卜算原则。

    当然这种情况在古代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因为那个时候人类营养缺乏。也许有个别现象会超出这个范畴,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来说



第一百一十六章 传统的破与立
    来苏县的图书馆三楼,开了一场小型的学术会。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组成这个世界的元素,也就是对五行理论的重新解释。

    耿先生肯定了这个世界是从阴阳中化生出来的。但是阴阳化五行,五行再化生万物就不是那么准确。比如不管任何植物,任何溶液,最后都会还原成一些基本的元素。而这基本的元素应该分为三大类,一类金属,一类是土属,一类是气属。

    金属性比如金银铜铁之类,是能够导电的,比较重的元素。

    土属是不导电,相对较轻的元素。

    气属是非常轻,肉眼看不见的元素。

    这三各属的元素种类都不止一种,非常多。从现在算下来就是几十种之多。任何动植物,矿石,液态和气态的物质通过一定的方式都会还原成为这三类元素中的一种。

    所以至少五行理论中的木,水,火三种元素是不对的。水里面除了固体物质,最后开会变成氢气和氧气。木属这使水和其它各种元素的化合物。而火是一种各种热能的反应,不是一种物质。

    所以以五行构建宇宙结构是不正确的。构成这个世界的物质要复杂的多。而化合物中元素越多,结构越复杂,就会生出灵智。越少的元素,灵智越低。

    这就给五行理论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的打击。

    所以五行理论必须重新清理元素事件与属性的关系。也许这种结合原本就是不正确的,不能混为一谈。

    五行理论中最关键的是平衡,相生和相克的理论。这已经是一种哲学思想。元素是元素,哲学是哲学。

    高继冲和王婉容阻止了对于哲学上的探讨。

    而认为五行,实际上是在观察和分析手段不够的情况下,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事物进行归纳总结分类的一种手段。可以算作分类学。

    分类学在动植物调查,疾病诊断,药物的药效,药理上是具有实际作用的。实际上耿先生在对元素进行三大类的分属的时候。也用到了分类的办法。

    以现在的工作中,还是以调查和分类为主,耿先生他们研究的基本元素和简单化合物。而农学院等等他们研究的是复杂的,具有灵智的生物。只有完成了这些分类统计调查之后。才能够继续深入研究元素,化合物,生物之间的关系。

    这是对物的研究。而除了物的研究,还有对物发生变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事件的发展过程。对历史进行归纳总结。这才回到了五行理论中平衡,相生和相克等等关系的总结。

    所以并不是说五行理论中都是错误的,而是五行理论只是总结了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用这种哲学概念来解释宇宙的构成难免多了猜测而少了实证。

    其实五行理论的重新解释直接涉及到了阴阳的定义。耿先生坚持认为应该还有更加小基本元素来构成现在发现的这些元素,那就是阴阳,也就是正反,因为她发现电是有阴阳属性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而很多物质都有这种电磁属性。

    所以不是说我们找不到阴阳粒子,而是我们还没有找到他们的方法。

    她认为我们观察到的可能只是物质的一面。还有我们看不到的一面,根据阴阳理论,阴间是存在的,它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反面。而灵智并不会完全随着人死亡而完全消失,而是如电磁一样,减弱而存在与世间。而这种灵智才是可以穿透阴阳,甚至穿透世间的东西。

    高继冲和王婉容不能反驳。现在耿先生等一批人还没有搞懂电磁是什么东西,虽然她们可以运用。而高继冲和王婉容两个人自己灵魂穿越似乎在证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第一百一十七章 尴尬的意外
    二月开始,随着海上运力的增加,登州与耽罗五个港口的建设加速。登州是因为气候原因,冬季较慢。耽罗是登州晚了很多,也远了很多,但是气候条件要好。耽罗是标准的火山岛,又处于高丽半岛的南端,是一个风口,所以石头多,风大,雨水多。老百姓生活艰苦,主要靠放牧和少量的农业种植,以及近海海产品为生。

    渤海王控制海域,耽罗可以说是安端的一个支点。即便是作为军港,这里也是必须要建设的。

    因为耽罗有直达登州,和渤海郡的商船,所以高丽与日本的商船都被截留到了这里,也就是商司把耽罗当成了一个对外的口岸来看待。所以来自登州,日本列国,高丽的商人都到了耽罗进行交易。

    不管是那个小国,都没有远航能力,尤其不敢过东海中间的雾海。以往都是沿着海岸辗转到登州。日本只能等冬天,顺着海流过来,而能到大陆的极少。现在只需要到耽罗,然后换乘商司的大型商船,就能够到大陆,自然蜂拥而至。

    不过几乎所有的商人都是利用耽罗跳到登州,然后向中原进发,那里的货物经济实惠。渤海王的商品,那是奢侈品。顺带一些就够了。

    渤海的出口在增加,因为毕竟体量在增加,但是速度并不快。不过进口增加却非常迅猛,这是因为娃娃币的汇率以及渤海商品对进口原材料高比值引起的。这相当于趴在别人身上吸血,中原大陆那是地方大,几百年的大家族财富多的惊人,不怕吸。但是晋国和高丽禁不住这样。特别是晋主石重睿还喜欢和渤海王比,因为他是皇帝,高丽王王昭名义上市对他称臣,而晋国的太后还在渤海郡。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直接导致石重睿在即位的第二年开始,征用民夫,按照京都的规格重修平壤城。而在修建的过程中。利用晋国出产的粮食和矿产换来了玻璃,黄铜等等商品,同时一些商人在晋国修建水泥厂,其设备也是从渤海购买。就不用说服装等等日用品。

    老百姓被刮的非常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形在晋国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类似的情形也在高丽发生。不过高丽王王昭下诏厉行节约,自己主动不用渤海的商品,不在高丽沿海建立港口,并实行海禁。

    其他地方好禁止。与耽罗相近的都是新罗长期统治的地区,高丽灭新罗时间并不长。王昭迁移新罗人到北方,那迁的是小家族。一些大姓,王昭只能用联盟和联姻的方式拉拢。所以靠近耽罗的几个州,是实现不了海禁的。

    汉亡,周立。原本以为中原会大乱。没想到到最后除了辽国和刘崇,其他人都很克制,就连刘赟也只是小打一下,打的还是南唐。后周与南唐在淮南大战,无法影响北方。原本想借机做点事情的石重睿和王昭大失所望。只能被迫采取守势。

    二月,海军的舰船维护和换装完毕。

    东海舰队出现在了高丽全罗州附近,高丽第三大岛屿珍岛和罗州群岛,草岛,所安群岛上原本就不多的高丽官员相继被驱逐。高丽藏在群岛里的水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后百济甄氏子孙甄定,聚集了百济遗民五百多人反了,占领了靠近珍岛的海南半岛两个县。不过很快就被高丽军扑灭,甄定带着二十多人想东海舰队投降。并恢复了以前李姓。

    东海舰队陆战团登陆,突袭之下,高丽军三千多人被围歼。两个县的官员被驱逐。不过这两个县人口极少。加起来只有五百户。有一个勉强算是县城的木浦城,位于荣山江河口。这里很快就成为了东海舰队的一个基地。

    木浦县城的丢失,意味着渤海王可以沿着荣山江轻松北上。奇怪的是,渤海王并没有这样做。除了建设木浦县城的码头以外。陆战团只是少数几次主动出击,击溃了暗中集结的高



第一百一十八章 挑拨
    奚常感到了压力,不是来自物资供应,而是来自以前跟着他的那些商人,这些商人在这两年之间已经养肥了,几乎控制了渤海郡的原材料进口关。当然那是在登州四个港口没有建设之前。

    可是现在渤海在登州开了四个口子,在加上耽罗和刚刚拿到手的木浦。这些大商人们失去了主导权。

    “奚公,能否帮我们在船厂定制一艘和商司一样的大船”杜舒作为最早来苏县的大户转为的商人,在奚常面前也算是有点面子。

    杜舒也是吃到了经商的甜头,一直坚持了下来,在登州拥有了偌大的家业。与他同时的高永则不同,他选择了读书,并在长岛县担任县长,他勉强算是渤海王承认的本家。

    “你们知道渤海的物价,这船你们买不起,而且实话跟你们说,船身有很多都是机密,商司是半军管的,因为商船上的船员很可能会选入渤海舰队。所以你们就算是买得起,也不会卖给你们。”

    奚常也有些无奈,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奚公,你为渤海王做了这么多事,差点把命都弄没了。您就不为自己打算,也要为您的家人打算啊,难道你们不想他们过上好日子”杜舒一脸的可惜。

    奚常沉默了好久才道:“杜老弟,你觉得你在登州的生活比得上蓬莱或者长岛就不要说辽东了。”

    “可是,宁为鸡头不做feng尾。我虽然可能吃穿不能和老兄比,可是在我的家里,我就是皇上,三妻四妾,儿女成群,那帮奴才得把握供着。老兄在渤海能有这个福气吗据说一个人只能娶一个媳妇,还得于老婆平起平坐。您看着世上有这种事吗”杜舒极力挑动奚常。

    奚常何尝看不出来冷笑道:“你这话不对,我是靠着王家,靠着王妃才有了今天。王妃出了事情。我们也就完了。这种话你以后少说。”

    杜舒的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奚公,你真的抛下我们这些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不管登州是个口岸,我们怎么说也要占三成份额吧。单讲做生意,渤海王的生意也太难做了。还不如去荆襄。”

    奚常一甩袖子。站了起来:“你们去荆襄,我也不会拦着。但是你们别再登州闹事,不然死无葬身之地。”

    奚常头也不回地走了。

    杜舒愣住了,他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几个商人,他们的脸上也阴晴不定。

    渤海王太狠了。控制了航运,商司的货运价格是按照娃娃币结算,价格是外面的十倍,一下子把他们的利润挤光了。渤海境内和境外,因为货币不通用,是两个不同世界。而汇率完全由商司控制。

    “大家联合起来,能够阻止登州口岸的贸易吗”

    “恐怕很难,至少登州的石炭铜铁和陶土矿大部分都是商司控制。木材被那些道士们管着。我们抢不过,有胆子去抢的人都死了。而且我们没有办法阻止秦王,王家和渤海王做生意。据说南唐的李弘冀也从海上与不夜城有着商贸往来。现在又多了倭人和高丽人。就算我们把登州的口子堵上了也没用。”一个胖胖的商人苦笑道。

    “登州我们也堵不住。他们只要矿产和粮食。这两样不是商司控制,就是衙门控制。周训这个老混蛋只想弄出虚名进京当大官,油盐不进。”
1...7778798081...2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