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狩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榕

    不过很快,渤海师和东海舰队借口剿匪,开始剿灭地方势力,地方的老百姓按照渤海王控制区的办法自行分配土地,并联合起来组建护村队。

    渤海王没有派驻官员,只是以为民做主的名义支持部队做这些事。部队也不派驻军,都是打一仗,就返回辖区。可是实际上,这些没死的地方官员根本管不了地方了,连收税也变得很难。这些地方的家族势力也在削弱,不管怎么样,老百姓的生活好了很多。

    莱州,这是控制流入登州的流民的措施的一部分。不然,所有的流民全部涌入登州,周训也没有办法。

    这些动作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至少对淮阴王和高丽王的实际影响不大。只是对晋国就惨了一些,因为石重睿没有什么底子,如果地方不交粮,不纳税,他连军队都养不起了。

    晋国原本就没有什么军队,都是以家族的家丁为主,打仗就是几个大家族联合起来行动。当初立国,完全是地缘政治和渤海师行动的结果。现在就彻底空心化了。

    为了抵御渤海师可能的进攻,石重睿不得不请高丽军进入晋国,协助防御。他只是顶了一个皇帝的帽子而已。

    即便如此,元光也没有直接在晋国驻军。所以大家都忍着。

    有实际行动的还是辽河平原。

    经过了一个冬天刻意的保护,繁殖季节一过,在东海海岸保护区内的野生食草动物被游骑兵师驱赶着向北迁徙。最后上万的动物在骑兵们的压阵下。渡过沈河,进入了沈河与小辽河之间的平原和草甸。除了食草动物,还有为数不少的狼和豹子。这些动物们在游骑兵师几个月的欺压下,对骑兵们已经失去了威胁。但是不代表对契丹游牧民,没有威胁。何况还有越发变得神出鬼没的游骑兵们。

    很多汉人回到了这片平原已经荒废了一年多的村庄,沿着沈河沿河而上的船只来往摆渡。

    金德县。还有大片的荒原直接变成了草场和森林,汉人越过这片区域直接进入平原,这些人除了把农田用栅栏围起来以外,就是种树。大量的树木连根带土一起从山里面挖出来,种到了草原上。他们用沟渠把平原上的河荡、湖泊、沼泽地连接起来,就像一道道锁链把骑兵们奔跑疾弛的空间锁死。

    这些汉人们很明显有着周密的计划和后勤支持,一步一步严丝合缝。耶律束手无策,除非你要和渤海王开战。

    牧民们也知道是不可为,纷纷北上回到北方祖辈们放牧的草场。这让耶律根本没有反击的机会。耶律通过刘胡一与这些汉人们达成了协议,那就是到冬天的时候,允许契丹人进入渤海郡的草场放牧,因为没有这片越冬的草场,很多部族只有死路一条。

    开封,开封尹刘承勋还是死了,李太后移居西宫,尊号称昭圣皇太后。

    以冯道为中书令。加窦贞固侍中,苏禹司空。朝中大臣还是缺。所以郭威任命老搭档王峻同平章事,把宁江节度使王殷调回来任为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李谷、王溥都调回了京师。

    下诏所有的节度使都停止进贡,清理宫中的贡品,遣散宫人。

    同时把大符氏送到襄州与郭荣完婚。武卫军已经打下了光州、宿州和寿州。如果不是




第一百二十四章 资本才是一切?
    后周以非常快的速度稳定了下来,耶律阮与刘崇打了几仗,没有找到便宜,而辽东局势已经糜烂,所以不得已停战,派遣他的臣子袅骨支与朱宪一同前往开封,祝贺后周太祖即皇帝位。∈♀,

    耶律阮也不算亏,因为他总算有了自己同一的军队,并融合了一些大部族和一部分汉人,有了一些稳定的执政基础。

    郭威为了解决前朝拿俸禄的官员太多,可是实际又没什么用的问题,下令这些闲置官员各自回乡居住,等于废除了杨玢以前要把所有官员留在京城的政策。

    冯道的长子冯吉的渤海之行成行。不过郭威下了一道斥责高继冲的诏书,别的没说,只说高继冲行事奢华,用琉璃,废铜铁,行奇巧淫技之事,耗费民财,不事农耕,百姓不知节俭,境内每年耗费钱粮无算。把高继冲两年的俸禄全部罚没充公。如果再不听劝告,就将停止与渤海的粮食交易。

    高继冲苦笑不得,他三年除了第一年苏逢吉借着高继冲成亲把一年的俸禄带给了他以外,剩下的两年根本就没拿好不好!这明显是找个借口赖账而已。

    没过两天,有一道诏书到了,这次是嘉奖的,说高继冲办蒙学,兴教育,尚科学,献历法。所为之事,虽然华而不实,但是其志可嘉。由于高保融降爵位后,高继冲这个王爷其实也要降,实际上就是一个从二品的县侯。收复辽东之后,刘承祐曾经要把高继冲的爵位提一级,变成从一品的郡公,不过没有来得及下诏书。这次下诏为渤海国公,仍然是从一品,食邑三千户。

    同时下诏的还有郭宗谊。也是封蕲国公,打发到蕲春去帮他爹郭荣去了。

    蕲春,现在真实宿州战场的后勤,同时正在困难地维持着千疮百孔的江防。

    楚国,长沙府大半失守,但是赵匡胤收住了长沙。并拿下了鄂州,算是给了郭荣进攻淮南一个保障。楚国,当初郭荣带兵入楚,本来就是外来户。郭荣一走,留下赵匡胤,马希广都呆在开封不回来。马家那么多兄弟,自己不齐心是小事,收到唐,南汉和蜀国的诱惑。所以赵匡胤守住长沙已经非常不错了。

    毕竟李璟把长子留在淮南死死拖住郭荣,然后再楚国重兵压境。还能被他打一个反击拔下鄂州,赵匡胤的名声已经打出来了。

    孙睿永在鄂州和蕲州的江水狭窄处设立炮台,锁住雷池的江口,然后把打残来的江夏水军缩回洞庭湖和云梦泽。江夏水军打不过南唐水军,但是打马希萼的小船还是轻松。

    所以江南战略是以江陵江夏为中心,以包括洞庭湖在云梦泽水系为基础来展开。

    水路运输总是比陆路运输要便宜,在直道没有办法短时间内完成的条件下。孙睿永利用江夏残余水军在编制一个商业帝国。火器、纺织机、水泥、造船是孙睿永工业四宝。不过实际上孙睿永真正精通的是金融,而不是工业。孙睿永与高继冲不同。高继冲懂得一些最基础的科学技术,并一心一意从基础做起。而孙睿永在美国读书,他从一开始就是学商业,后来学金融。美国的基础教育远远不如中国那么扎实,所以他并不懂的这些东西。孙睿永有很多想法,但是经过了多次的碰壁。就知道工业基础不行的情况下,想法是不能实现的。

    如何发展可以他不懂,但是他相信金融就是一个孵化器,只要舍得出钱,把人才留住和吸引过来。科学技术就会很快发展起来。速度不会比渤海王慢。而且渤海王没有什么野心,很多技术原本可以保密,但是却轻易泄露出来。

    再就是现在他相信渤海王可



第一百二十五 孙睿永与赵匡胤
    赵匡胤眯着眼睛,对孙睿永的活动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收买人心,是的孙睿永在收买人心,以一种极为卑劣的手段。然后以他这个将军的声誉和朝廷作为担保,把这些人的银子全部收到江南银行。最后所有的这些人都会为他所控制。

    赵匡胤是个武人,但是他肯学习,肯去想。所以他看得很清楚。他不信任孙睿永,因为利益的勾结最后永远只会是利益,而不会是朋友。所有的银子都到了银行,银行翻脸怎么办没有人想这个问题,因为都被孙睿永给出的利益所迷惑了。

    赵匡胤的手指弹动,有很多次,他都想除掉这个人。因为这样做下去,他会始终处于勾心斗角之中,这和他在郭荣那些学到的东西相违背。

    渤海王,年纪小,他不得不依靠手下的臣子,不得不从最基础的老百姓做起,相信他们,信任他们,并把他们平等看待。赵匡胤觉得这虽然速度慢,可是渤海王嫌慢吗他不嫌慢,因为他年纪小有的是时间,所以他慢腾腾地办蒙学。又因为年纪小,做再多偏激的事情,大家都会原谅他。而渤海王手下的臣子也利用这一点,完全突破了就有观念。他们不怕慢,就是弄出一个崭新的东西。

    郭荣不同,几十年战乱过后,人心思定。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生活大家都过得厌烦了,大家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个能够相互信任的气氛,这就是为了刘承祐在这个时候不得人心,而郭威称帝,没有人反对的原因。只不过郭威也好,郭荣也好,他们年纪都不小了,他们等不得,所以只能依靠世家。因为这样统一国家才最快,也最平稳。

    赵匡胤还记得当初郭荣带着高继冲坐在蕲州战场的抛石车大臂上的情景,拥有为国为民的公心,至少在此时极有号召力。为什么那么多有识之士往北方赶就是因为厌倦和怀有那么一点希望。

    赵匡胤也有这种厌倦和希望,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家族没落,四处漂泊,没有人赏识,报国无门的时光。是郭威和郭荣给了他机会。为什么给他这个机会,就是因为信任。

    因为信任,高保融和郭荣能够和睦相处。李谷等人才甘心辅佐,就连拓跋恒等人也不再把楚国当成一个国家。

    因为信任,中原大地,老百姓饥一餐饱一餐,也把粮食交给郭威,因为人们相信他能够让国家安定。

    而孙睿永倡导的完全不同,郭荣也用利益收买人心,但是没有孙睿永这么裸,里面充满的阴谋诡计。充满了人性的阴暗。赵匡胤闭上了眼睛,手指感受这刀柄上的寒气。

    “粮食并不在那些穷鬼手中,在楚地,中原都是如此。粮食在各位乡老手中。大家不缺粮食,而是缺其他东西。所以各位的银子,筹建的工厂,酒楼。歌肆勾栏的消费的对象是哪些人大家很清楚。渤海王出口的商品为什么价格那么高因为他知道老百姓根本买不起,即使买得起,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他不生产廉价商品。只是他把赚来的钱用错了地方。他的钱全部消耗掉了。而没有重新投入产业继续赚钱。这就是我们江南银行与渤海王不同的地方。渤海郡虽然富裕,可是有谁真正的出人头地了吗没有,他没有照顾到除了大力,做出了贡献的臣子们的利益。”

    孙睿永笑眯眯地鼓动着。

    “江南银行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们照顾每一个股东的利益,即便是代表渤海王的王家。”

    赵匡胤看着几乎同样眯着眼睛的王惠范。不过他没有看到王惠范脸上哪怕一丝波动。不过王惠范也没有出言反驳。

    &n



第一百二十六章 郭荣与李弘冀
    郭荣听到了赵匡胤在江南银行获得了大量军费的时候眉头走了一下。

    “江南五州的税赋不够他军费吗”

    慕容延钊道:“够是够,但是远水解不了近火。鄂州是拿下了,不过在长沙府是吃了败仗的。蜀军已经取了辰州。五溪蛮取了敏州。江南局势确实危急。将军缺钱粮,也是可以向银行去借,以税赋作保,不怕借不到银子。”

    郭荣哼了一声,没说话。

    高保融道:“继冲来信说不可将荆襄税赋全部押给银行,因为银行是要利息的,虽然不高,可是不止有作战,还要修建城池和直道,在加上火炮,水渠等等,需要的银子太多,到时候,我们如何还给银行只能加税。”

    “不用税赋做抵押,如何能够借款”郭荣皱着眉头。

    “继冲说可以给那些商人办厂设置门槛,叫做特许经营权,让他们那银子卖。不出银子,不准许经营。减轻农税,增加商税。对银行也一样要征税,因为他们是要赚钱的,只要赚钱就征税。”

    郭荣噗嗤一声笑了:“继冲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他哪里想得到,渤海郡专门有商业司,是商业司想到的。”高保融替儿子谦虚了一下。

    郭荣点头道:“借贷给朝廷银子,用税赋抵押,还收利息,那些商人想躺在我们身上赚钱?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也不是那么简单,也是要出点血的。就照继冲的主意办。”

    大家都笑了。只有郭宗谊始终皱着眉头。

    郭荣看了一眼儿子:“宗谊有什么话说”

    “我还没想好,不过小王爷说得对,税收不能给那些商人。”郭宗谊闷闷地道。

    郭荣道:“我听说继冲对世家和商人打压得很厉害,他年纪小,不懂事,得罪人太多。逼得父皇下诏斥责他。他这个样子。怎么回京辅佐皇上这个孙睿永借着这件事不断地向继冲泼污水,现在连荆襄取消节度使都有人反对,以前有父皇和我来说,现在我们都不好开口。高王爷也是这样,朝中无人替继冲说话,难道让继冲一直在辽东待着”

    高保融道:“谢将军替继冲想着,只是继冲恐怕也不想回京,他想当一个守卫疆土的将军。得不得罪人,也就这样了。”

    郭荣叹了口气:“继冲性格太柔了一些,当一个将军怕是有些危险。长大了可以做一个好的宰相。冯太师和李谷都很推崇他。”

    高保融苦笑了一下:“这孩子虽然肯听话,但是脾气还是很倔,但愿长大一些,会好一点。”

    慕容延钊笑道:“渤海王被那些文绉绉的人教坏了,我看他当一个老学究还是很好的。高王爷还是派几个如魏将军那样的大将去辅佐才是。我听说渤海王三年了,都没有出一个好的将军。闵书生现在都在什么学校里教书,再就是一些道家的人。渤海王的人不会打仗,都是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

    郭荣不高兴地说:“化龙不得胡言乱语。”

    慕容延钊摸了摸鼻子退后一步不说话了。

    江都府,李弘冀按着长剑望着金陵方向。大怒道:“要是楚国全部拿下也好。现在赵匡胤守住了长沙,我相信淮南丢了,江陵就保得住。”

    李璟拒绝增兵淮南,而是加紧了楚国地盘的接受。楚国一片混战。

    宋齐丘愈发显老态:“王爷,尽人事听天命。王爷要真有一统中原的心,不妨去争一争太子的位置。”

    李弘冀黑着脸不说话。

    李璟不喜欢他,他很清楚。特别是他留在了淮



第一百二十七章 居安思危
    南唐与后周的战争打成相持局面,郭荣其实有些虚张声势的味道。

    郭荣确实对这场战争准备了很久,但是战争的基础条件是朝廷没有发生政变和政权稳定。没想到刘承祐一发疯,整个战争基础就没了。马希萼借机夺权,李璟趁机吞并楚国。郭荣是骑虎难下,自家老爹郭威被迫称帝,因为不这样做,自身难保不说,手下一大批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后周立,国内实际上分裂成了三块,刘崇和刘赟父子一个东一个西,开封并不安全。大军抽调回京城不现实,所以郭荣回开封不久之后就返回荆襄,干脆发起了淮南的攻势。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强势,才能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节度使们。

    可是这个战争有不能真打起来,如果打得两败俱伤,那就事与愿违了。

    所以郭荣发动的是一场有限的战争,而不是灭国之战。刘彦贞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想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一点战功,完成自己回金陵的临门一脚。但是不管怎么样,郭荣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士气正旺,兵精将勇,刘彦贞狂妄加聪明过度了。

    比较悲剧的是李弘冀,李弘冀原本是要北上吃掉刘赟,只要与高继冲靠上,以宋齐丘的本事,总能从中玩出花样出来。老宋齐丘一个人顶十万大军的传说可不是虚的。奈何郭荣咄咄逼人,老冯道又暗中摆了大家一道,刘赟没死,返回了徐州,所有忠于刘汉的人都聚集到了徐州,哪怕刘赟认了这个淮阴侯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李弘冀再与刘赟死磕已经变得不明智了。

    所以宋齐丘想的是让李弘冀趁机整合淮南,完成划江而治的计划。刘彦贞和李金平是整合淮南的关键。刘彦贞战败,宋齐丘未免不是故意放纵的结果。只是没想到李金平居然直接把大军扔下,躲在家里不出来。可是这个老狐狸的部队有条不紊地从光州和寿州向东退却,也算是履行了自己向李弘冀推行的战略。蕲州和黄州失守,光州本来就守不住,所以还不如不守,在庐州决战。

    李金平的进言,躲回家,手下的将领任务完成的不错,再等到李弘冀强行把他抓出来,相当于直接进入了李弘冀的指挥核心。比刘彦贞实在是聪明太多了。
1...7980818283...2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