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格莱斯顿声音有些沙哑的道:中东的格局已经被打破了。
什么意思?放弃波斯湾?格兰维尔连忙道:阁下,清国应该也害怕爆发战争,否则不会提出这个交换条件。
格莱斯顿摆了摆手,不是害怕,只是不愿意与我们开战而已。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第九百零七章 必须妥协
清国,确切的说应该是那位元奇大掌柜的意图十分明确,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扩张到波斯湾!能避免清英两国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更好,爆发战争,对方也不害怕。 实际上,清国敢于派遣南洋海军主力舰队直接开赴波斯湾,并刻意挑起事端,摆明了就是准备不宣而战,先占领霍尔木兹海峡,控制波斯湾,造成占领的既成事实,真要害怕,也不可能这么干!这完全就是挑起战争的节奏。 而且,对方在挑衅的同时,又进行了周密的筹划和部署,威胁英国不敢开战,出兵阿富汗,孟加拉政变,从东西两面对印度构成威胁,鼓动俄国从高加索出兵,都是**裸的威胁,不加丝毫掩饰的威胁! 一边是挑衅,一边是威胁,怎么能说是害怕,有这样害怕的吗?只能说对方不愿意两国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不希望这次扩张的代价太大,拖延的时间太长! 给威妥玛回电。格莱斯顿的声音听起来十分低沉,阿巴斯港扼守霍尔木兹海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不能让,卡拉奇是印度东部最重要的粮食出口港,也不能让,这两个港口之间的沿岸港口都可以让给清国,不过,不能白送。 一听这话,格兰维尔登时急了,连忙道:阁下,清国野心勃勃,又与俄国结盟,一旦扩张到波斯湾,对于波斯阿拉伯甚至是土耳其都会构成极大的威胁,而且,议员们也不会同意。 不同意,就只能跟清国开战!格莱斯顿抬起头看向他,语气平静的道:目前的局势不允许我们在远东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我们也没有把握打赢这场战争,而且对于帝国来说,这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输了,帝国将失去印度和远东的利益,赢了,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巨额的财政赤字还是恶劣的清英关系? 还有,一旦清英爆发战争,俄国必然乘机向波斯湾或者是土耳其扩张,谁来遏制俄国?普鲁士与法兰西正在交战,如果我们这个时候与清国在远东开战,普鲁士和法兰西,不论谁赢得战争都会肆无忌惮的吞并对方称霸欧洲,到时候,整个欧洲都将陷入战乱之中。 听的这番话,格兰维尔半晌说不出话来,不论是哪种局面都不是英吉利愿意看到的,看来,清国对于欧洲的局势看的十分透彻,所以才会乘着普法战争爆发大张旗鼓的向波斯湾扩张。 目前最主要的危险不是来自清国,而是俄国。格莱斯顿沉声道:不能让俄国从高加索出兵,否则整个中东都会陷入战乱,帝国也可能被卷入。 必须让土耳其和波斯联合起来抵制俄国向南扩张,我们可以向两国大量提供军火,同时,让地中海舰队进入黑海,并把消息扩散出去,而且,也必须要求清国不得与俄国联手进犯波斯。 阿拉伯海,阿曼湾。 夏秋之交,阿拉伯海多气旋,风大浪高,不过进入阿曼湾之后则是风平浪静,天蓝蓝海蓝蓝,海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遇上这种好天气,远洋航行船队的船员乘客一般都会到甲板上透气,远征波斯湾的南洋海军舰队的官兵以及补给船队运输船队的官兵船员自然也不例外,纷纷都涌上甲班观赏海景和闲侃。 旗舰‘致远’号舰桥上,肖明亮叼着一支雪茄无所事事的望着前面似乎一成不变的海面,有种索然无趣的感觉,原本他还认为,此番南下波斯湾能有机会与当今世界第一流的海军交手的机会,但舰队进入阿曼湾之后,他就收到从马斯喀特来的快船传递的消息——阿曼湾沿岸的所有港口包括扼守霍尔木兹海峡的阿巴斯港的英军都已撤离,对他来说,有种一记重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心里颇不好受。 贾斯克港地处阿曼湾北岸,距离扼守霍尔木兹海峡的阿巴斯港不远,是英吉利入侵波斯湾占领的第一个港口,也是阿曼湾最为繁忙富庶的一个港口,进出波斯湾的船只大多都会在这里停泊,港口也由英军和波斯军共同驻防。 随着英军战舰和驻防官以及西洋商贾兵的撤离,东方大清帝国海军入侵的消息也迅速传开,港口的商贾和当地百姓纷纷跟着撤离以躲避战乱,原本喧嚣热闹,帆樯如林的港湾一夜之间就变的冷冷清清。 当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大片黑点时,整个贾斯克港都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原本还坚守着的波斯驻军也迅速组织撤离,实在是清国海军的规模超出了他们的预料,那一大片黑点,粗粗估算也至少是五六百艘船,传闻清国海军出动一百多艘战舰来犯,显然不是夸大之词,就凭他们这几百人,连塞牙缝都不够,不跑还能怎么着?况且连英国人都跑了,他们也没理由坚守。 全城恐慌,唯独在贾斯克的华人欢欣鼓舞,忙着筹集犒军的粮食和新鲜的肉食和水果菜蔬,卡塔尔和阿巴斯相继爆发的大规模的排华暴乱,让所有在波斯湾的华人都深感不安,南洋海军舰队的及时到来,无疑让他们有了主心骨。 当看到海面上渐行渐近的庞大船队上飘扬着熟悉的金龙旗,贾斯克的华人爆发出了一阵接一阵的欢呼声,几艘快船也在欢呼声中快速的迎向疾驰而来的船队。 旗舰‘致远’号上,肖明亮听的禀报,南华会黄殿元求见。他连忙快步迎了出去,黄殿元这人,或许别人不清楚,他可是清楚的很,这是大掌柜易知足极为器重的人,而且南华会也是海外华人最大帮会,分会遍布世界各地,他是真没想到,黄殿元会出现在这里,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元奇对于波斯湾的重视程度! 黄殿元剪着短发,却穿着一袭长衫,胡子刮的很干净,腰板挺的笔直,人显得十分精神,看起来不过五十出头,但肖明亮却是清楚,对方已经五十七八了,还离着几步,他就伸出手笑道:黄会长素来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能见着黄会长。 黄殿元笑着与之握手道:这几年一直在欧洲和美洲转悠,年初才来波斯湾。说着,他关切的道:有几年没见着大掌柜了,他身体可好? 好。肖明亮笑道:大掌柜注重锻炼和养生,身体一直很好。说着,他伸手道:黄会长请——。 进的官舱落座,黄殿元径直道:遵照大掌柜的指示,南华会这些年极为重视在波斯湾的发展,如今环波斯湾各个港口都有南华会分会,会众会竭尽所能配合大军行动,有什么需要,肖将军尽管开口。 有贵会极力协助,海军必然是如鱼得水。肖明亮笑道:大掌柜深谋远虑,事事皆筹谋在前,实是元奇之福。 黄殿元笑了笑,道:英国人在阿曼湾包括阿巴斯港在内的驻守兵力都已向英军在波斯湾的海军基地布什尔港撤退,波斯驻守部队也跟随撤退,简而言之,阿巴斯港以东的贾斯克马斯喀特等港全部是不设防。 略微沉吟,肖明亮才道:卡塔尔是什么情况? 看了他一眼,黄殿元才道:卡塔尔是占领还是灭国? 灭国!肖明亮道:杀鸡儆猴! 简单。黄殿元干脆的道:切断陆路通道,一个旅的兵力就足以横推! 来人,去请新六军杨军长前来。肖明亮对外吩咐道,这种灭国之战,最合适的还是新六军,黄殿元听的一笑,新六军灭倭的战绩他自然是有所耳闻,这次可谓是牛刀杀鸡,干脆连巴林岛一块灭了。 肖明亮笑道:要灭巴林,须的请示大掌柜。 南洋海军舰队兵不血刃的占领贾斯克,次日,又不费一枪一弹占领扼守霍尔木兹海峡的阿巴斯港,随后分兵两万直扑卡塔尔,整个波斯湾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英吉驻华公使威妥玛心情沉重的走进院子,清国海军强占阿巴斯贾斯克,继而大举出兵卡塔尔,对于英吉利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极大的打击和动摇了英吉利在波斯湾的声誉和地位,面对这种堪称羞辱的挑衅,英吉利却不得不妥协让步,这让他的心情极为沮丧! 易知足这次没有按例在书房外迎接,而是呆在书房里没动,直到威妥玛进的房间,他才站起身笑道:很高兴这么快就再次见到阁下,希望阁下带来的是好消息。 威妥玛板着脸道:贵国是在挑战我大不列颠的底线,殿下难道就一点不担心激发贵我两国的战争? 请坐——。易知足笑容可掬的伸手让座,我国无意挑战贵国的底线,只是希望打通阿拉伯海通道,从而确保我国西北的安稳,另外,也是想尽力确保和维护我国公民在海外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也是一个有责任的政府应尽的责任。 至于说激发战争,我相信,贵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欧洲大国,不会因为一点私利而让整个欧洲都陷入战乱。 威妥玛依然板着脸道:殿下就是因为堪破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如此肆无忌惮?殿下可有考虑,一旦欧洲局势稳定下来,我国会不会秋后算账? 秋后算账?易知足哂笑道:普法战争结束,贵国面临的不是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就是一个强大的有可能重现拿破仑时代辉煌的法兰西帝国,我不相信在这种情况下,贵国会放手在远东一战。说着,他敛了笑容,道:言归正传罢。 威妥玛之所以如此说不过是为了施加压力,却不料对方一点不乎,当然,这话不是没有道理,而且他也清楚,对方刻意回避了俄国,略微沉吟,他才道:阿巴斯和卡拉奇之间的港口可以转让给贵国,但这两个港口不包括在内,这已经是我国能够做出的最大让步。 什么是能够做出的最大让步?这算不算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易知足心里暗自好笑,看来,英国人的底气一点都不足,不过,他也清楚这事不能太过强硬,否则会留下隐患。 沉默了一阵,他才开口道:可以允许贵国在阿巴斯港继续驻军,共同扼守霍尔木兹海峡,至于卡拉奇港,我国必须要收回,那是属于阿富汗的。 威妥玛皱了下眉头,殿下如此得寸进尺,难道非要逼的两国开战不成? 贵国若是想在远东挑起战争,我国随时奉陪。易知足几乎是一字一顿的道: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权,我国不会放手,允许贵国共同掌控,也是我国做出的最大让步。 谁控制霍尔木兹海峡,谁就能掌控波斯湾,让清国将吞进肚子里的阿巴斯港吐出来,这个可能性确实不太大,由两国共同掌控,可以说是最好的结果了,略微沉吟,威妥玛才道:卡拉奇是印度西部粮食出口的重要港口,不能让! 贵国有孟买,何必还要霸着卡拉奇?易知足缓声道:折中一下,咱们两国都不要,将卡拉奇退还给阿富汗。 阿富汗现在是清国的藩属国,这给阿富汗与给清国有什么区别?要说有区别,也就是落的一个好名声,可英吉利对于阿富汗而言,能有什么好名声?威妥玛一阵无语,他是真心不愿意与对方谈判,这位行商出身的元奇大掌柜实在是太难缠了,锱铢必较之外,还十分善于变通。 沉默了一阵,他才轻叹道:阁下应该知道,我国经营卡拉奇三十年,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才有卡拉奇今日的规模,而且我们还修建了卡拉奇至戈特里的铁路,殿下觉的就这么交给阿富汗,适合吗? 易知足大大咧咧的道:开个价,我们买!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nt
:。:
第九百零八章 双赢局面
在没有爆发战争的情况下,一向唯利是图的英国人不可能将阿曼湾北岸的几个港口拱手送给大清,对于这一点,易知足十分清楚,因此才会大方的提出购买,这实际上也是给英国人一个体面的下台阶的机会。
见的对方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威妥玛心里一阵郁闷,清国从俄国手里购买了阿拉斯加和勘察加半岛,又购买了西伯利亚,如今又提出购买阿曼湾沿岸的几个港口,这还真是买上瘾了!
一转念,他又觉的这倒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若是这几个港口能够卖上一个好价钱的话,既能保存帝国的体面也能减少来自国内的压力,而且对于维护两国关系也是大有好处。略微沉吟,他才道:这事必须向国内请示。
这不是小事,对方无权做主,对此,易知足倒也体谅,他也不在意谈判拖延的时间过长,对于他来说,拖延的时间越长对他越有利,毕竟西北军和海军都没闲着,造成占领事实,更利于他讨价还价。
殿下——。威妥玛接着道道:我国之所以同意让出阿曼湾北岸的几个港口,是为了避免搅乱中东局势,贵国必须保证不得与俄国联手入侵波斯和土耳其,不得支持俄国向两国和波斯湾扩张。
易知足听的一笑,我只能保证在获得那些港口之后,不再支持俄国。
我会督促国内尽快议定此事。威妥玛说着站起身来,这事牵扯太大,他一点也不敢拖拉。
嘀铃铃清脆的铃声响起,易知足快步折回房间拿起电话,我是易知足。
报告校长。话筒里传出燕扬天的声音,杨秀清已率领新六军登陆卡塔尔半岛。
回电。易知足沉声道: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灭掉卡塔尔酋长国。
学生遵命。
易知足接着问道:冯仁轩现在到什么位置了?
报告校长。冯仁轩前日发来电报,已抵达马扎尔谢里夫,正向喀布尔进发。
7月28日,在向普鲁士宣战的十天之后,法皇拿破仑三世抵达要塞麦茨,就任莱茵军团总指挥。普法双方在萨尔布吕肯外围互相驱逐对方的侦察队,展开了一系列小规模的散兵战。
8月2日,法军第二军的第二师占领了萨尔布吕肯南方的高地,通过强大的炮击将城市守备的北德联邦军驱逐,之后,却没有采取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8月5日,普军展开反击,集中优势兵力对法军右翼麦克马洪元帅占据的维森堡——法军前哨阵地发动了一次突击,一天时间,占据兵力优势的普军顶着夏塞波步枪和米特拉约兹炮的强大火力,愣是用刺刀冲锋攻下了阵地。
普法战争就此全面展开,8月6日,普军在维森堡以南十五英里的沃尔特再次向法军发起进攻,下午五点,法军败退。
同一天,普军第一军团同样以优势兵力在福尔巴克打败属于巴赞军团的法国弗罗萨尔将军的第2军。
随着法军撤退,作战部署被完全打乱,兵力分散的法军面对普军大军团集群推进束手无策,节节败退,占据急转直下!
消息传到巴黎,巴黎宣布全城戒严,整个欧洲为之震动,谁也没料想到,双方一开战,在海外殖民地战争中久经锤炼,被欧洲各国一致看好,号称欧洲最好的轻步兵部队,被法兰西上下寄予重现拿破仑时代荣光的法军,居然在几天之内一败再败,拱手让出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半壁江山。
对于世界各国爆发的大规模战争,易知足一直都极为重视,克里米亚战争美利坚南北战争,普奥战争,元奇都会派遣或者是就地聘请大量的战地记者进行跟踪采访报道,除了及时了解战争的进程之外也顺带收集情报,以帮助元奇新军详细的了解各国的综合战力以及新出现的武器,新的战略战术。
易知足清楚知道普法战争的结果,也知道最关键的一战——色当会战,但对于普法战争初期的情况却是一点不知道,仔细的看完发送回来的战报之后,他瞥了燕扬天一眼,有什么看法,说说看。
法国本来是有机会赢的。燕扬天缓声道:7月28,法皇抵达要塞麦茨,就任莱茵军团总指挥,却一直没有发起进攻,如果能在7月30就发起进攻,普鲁士没有时间集结兵力,形成兵力优势,法国就有机会各个击破普军。
法国的兵力部署十分分散,这实际上应该是一种进攻态势的战略部署,在进攻状态,兵力如此部署,有着极大的优势,便于灵活机动。
遗憾的是法军坐失进攻良机,一开战就处于防御态势,这种分散的兵力部署面对普军大军团集群进攻,不堪一击。
易知足笑了笑,道:着他们尽可能的收集所有能收集到的情报,让他们不要忽略后勤,现在的战争,后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参谋部要及时进行分析和判断,战后进行总结,要把每一场战争都当做难得的学习机会。
学生明白。
燕扬天前脚出门,林美莲后脚就走了进来禀报道:大掌柜,俄国公使布策求见。
请他进来。易知足说着起身迎了出去。
叶夫根尼·卡尔洛维奇·布策快步进来,一见面他便笑道:恭喜贵国不费一枪一弹进驻阿巴斯港,并且顺利攻占卡塔尔半岛。
林美莲原话翻译之后,补充了一句,对方将不费一枪一弹几个词咬的很重。
易知足听的一笑,看来威妥玛频频进出镇南王府,让对方猜到清英两国正在谈判,伸手礼让着进屋之后,他才关切的问道:贵国可有打算从高加索出兵?
略微沉吟,布策才道:英国地中海舰队正驶向黑海,土耳其和波斯两**队也在向高加索外集结,听说英国人向两国提供了数量庞大军火,贵国应该也与英国人达成了协议吧?
这些消息,易知足自然是有所耳闻,明摆着的,英国人这是要极力避免中东在这个时候爆发战争,重点防范俄国从高加索出兵。
当初他之所以鼓动俄国从高加索出兵是为了牵制英国,逼迫英国不敢与大清开战,虽然他嘴上说不惧与英国开战,但实际上他是极力避免与英国开战,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大清来说,这个时候卷入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是极其不明智的。
如今与英国已经初步达成协议,得以保证顺利平稳的扩张到波斯湾沿岸,他自然也就不希望俄国节外生枝,一旦俄国出兵,中东局势一乱,连带着欧洲都可能大乱,大清到时候只怕也难以置身事外。
微微点了点头,他才道:英国同意将阿曼湾北部几个港口卖给我国。
果然是达成协议了,布策心里一沉,脸上的神情也严肃起来,如果我国继续出兵波斯湾,贵国是否还会协助?
易知足毫不迟疑的道:我国会信守承诺,从波斯东北方向入侵波斯,以牵制波斯的兵力。
布策看了他一眼没吭声,在清英两国不爆发战争的情况下,在英国土耳其波斯三国极力防范俄国从高加索出兵的情况下,俄国要想继续出兵波斯湾,必须与清国联手,如果清国只是不痛不痒的从旁牵制波斯的兵力,俄国绝对不敢继续出兵。
说句不好听的,俄国这次完全是被清国利用了一把,忙着调兵遣将,增兵高加索,完全就是给清国帮忙,自己却是一点好处也没捞着,反而是浪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沉默了半晌,布策才道:殿下应该很清楚,大军集结,耗费极大。
易知足笑容满面的道:陈兵高加索,威胁中东和平,贵国虽是耗费不小,却也不是毫无益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