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我呸,什么世界第一,法兰西陆军要是世界第一,咱们大清的陆军是第几?

    说的好!那什么世界第一纯粹是西洋人往自个脸上贴金,咱大清的陆军当年在京津可是将英法西荷四国联军打的满地找牙,法兰西排第一,咱大清排第几?

    那都是老黄历了,咱大清陆军那么强,为什么一个教案还要看西洋人的脸色?

    谁看西洋人脸色了?钦差大人不是让西洋人吃了闭门羹了?我可是听说,这次谈判是要剥夺洋教士传教的权利,取消洋人租界的特权。

    真的假的?真要如此,那倒是件大快人心的事!

    诸位,诸位。一个身着长衫的中年人快步走进大堂,扬起手中的报纸朗声道:最新消息,《证券报刊载消息,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在准备推出法兰西国债,年利6分。

    大堂里安静了一下,随即轰然一下议论开来,天津教案主要针对的就是法兰西,如今案子还未结,元奇倒是帮着法兰西推销国债来了!

    元奇会不会是想以此缓和与法兰西的关系?

    难不成还真怕了法兰西不成?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报纸上说的清楚,这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第一个外国的国债。

    这元奇行事,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屁大点事,陪钱杀人还不算完,还要给人家包销国债,咱这大清的脸面都给丢尽了!

    甭管那么多,我估摸着,这下谈判应该快结束了。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易知足放下手中的资料起身走到悬挂在墙上的大幅中亚和西亚地图前,目光在地图上搜索着,很快就找到了阿富汗的都城喀布尔。

    那份资料是高价从英国人手里搜集来的——英国入侵阿富汗的详细资料,1839年英国人为了防止俄国人控制阿富汗,出兵三万入侵阿富汗,攻占其都成喀布尔,不过却遭遇到了极为顽强的抵抗,死伤惨重,从喀布尔撤退时,一万六千余人全军覆灭,只逃出了一个军医,英国随后又大举增兵,再度攻占喀布尔,历时三年半的英阿战争最终以英军主动撤离而结束。

    这一场英阿战争,英国损失了3万余人,耗资一点五亿英镑,损失之惨重,堪称绝无仅有,对于英国来说,这不是一次惨败,而是一个耻辱,世界最强大国家的军队,几乎被武器落后的部落国家全部摧毁!

    英军战后总结,劳师远征,后勤供应不济,补给线太长,容易遭受攻击,而且阿富汗本身太过贫瘠,无法就地筹措补给,难于支持长期战争。

    另外,阿富汗境内主要是山地,地形复杂,气候恶劣,英军水土不服,当地土著活跃深山密林,难以清剿,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见的易知足的目光盯着阿富汗,赵烈文与易正行对视了一眼,也起身跟了上去,两人并不知道西征的详细进军路线,但在看了英阿战争的资料之后,十分担心,大掌柜,从英阿战争的资料来看,阿富汗与中亚各国不一样,面对外来入侵可能会进行顽强的抵抗。

    易知足摸出香烟来点了一支,这才缓声道:阿富汗地处东亚中亚西亚南亚四大地缘板块交汇,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孔雀王朝大夏贵霜王朝唐朝阿拉伯帝国突厥蒙古帝国,现在还要加一个大英帝国,都先后出兵征服占领过这片土地!

    对咱们而言,攻占阿富汗不仅可以巩固中亚,进而可以威胁西亚的波斯帝国和南亚的印度。

    话一落音,易正行就道:父亲,英国人出于对印度安全的考虑,绝对不会允许我们攻占阿富汗!对于英国人来说,这是比我们占领波斯湾更难令他们接受的,英国人发动英阿战争,本身就足以说明他们对阿富汗的重视。

    易知足含笑道:英国人打阿富汗,那是想以阿富汗为跳板进入中亚。

    易正行针锋相对的道:英国人也害怕我们以阿富汗为跳板进入印度!

    见的这情形,赵烈文笑道:在下是担心在阿富汗遭遇顽强的抵抗,破坏大掌柜夺取波斯湾的计划。

    听的这话,易知足不由一笑,西北扩张筹划数年,你们能想到的,我岂能想不到?阿富汗虽是号称‘中亚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却也是个鸟不生蛋,荒凉贫瘠到了极点的地方,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一片只有石头和人的土地。我暂时没有兴趣,留着他,作为我们与英国的缓冲地带更好。

    赵烈文听的一愣,不打阿富汗?

    易知足轻笑道:只是借道而已。

    借道?阿富汗会同意如此大规模的兵力借道过境?赵烈文一脸难以置信的神情,他们就不担心咱们假道伐虢?

    冯仁轩李鸿章他们这些年在安西可没闲着。易知足说着折回座椅,呷了口茶,对于阿富汗,他比英国人更了解,在后世阿富汗虽然不大,却是鼎鼎有名,号称‘帝国的坟墓’英国苏联美国都相继入侵阿富汗,但却都没能让阿富汗屈服,反而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伤亡惨重,军费开支惊人。

    阿富汗就象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战争泥潭,谁一脚踩进去,都会带出两腿泥,清楚知道这一点的易知足又怎会轻易的踩进这个泥潭?

    赵烈文轻笑道:合着咱们是白担心一场。

    缓步跟了过来的易正行却道:波斯湾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英国人逼迫波斯湾一众小国签订了《波斯湾总和平条约,可以说是将波斯湾完全的置于英国的保护之下,我国的国力目前无法与英国抗衡,若是因此挑起战争,会不会得不偿失?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可有仔细想过,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西北扩张,强行介入波斯湾?

    易正行迟疑了下,才道:不是因为普法战争爆发,英吉利无暇顾及亚洲?

    这只是为了占得先机。易知足缓声道:一旦普法战争结束,或者是说普法战争局势明朗之后,英国人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亚洲来。

    赵烈文连忙追问道:大掌柜已经做好了与英国开战的准备?

    当然,敢于挑衅,就必须要做好战争的准备。易知足轻轻磕了磕烟灰,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段进行西征,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英国海军战舰目前正处于由风帆战舰向铁甲舰转型过渡的阶段,而我国的铁甲舰以及舰炮的研造都要领先于英国,对我国来说,英国海军正处于一个难得的虚弱期,即便爆发战争,我们也有把握有信心获胜!

    果然是有底气!易正行接着道:还有其他的原因?

    这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啊。易知足打趣了一句,这才耐心的道:目前还没有人能够清楚的认识波斯湾的巨大价值,这种情况下,我们攫取波斯湾的机会无疑会大很多,再则,占领同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要两三代人,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浪费。

    话没说完,林美莲在门口禀报道:大掌柜,英国公使威妥玛先生前来拜访。

    终于来了。易知足笑道:一块迎迎罢,这是个中国通。

    威妥玛在华呆了近三十年,也担任过驻上海领事,对于易知足一点不陌生,甚至还可以说较为熟稔,两人见面握手,他就笑道:相比起上海,北京和天津仿佛落后了一个世纪真想念上海。

    易知足一语双关的道:这次来上海,阁下可以多呆一段时间。说着,他将赵烈文和易正行介绍给对方,一番寒暄之后几人才进房间。

    落座奉茶之后,威妥玛便试探着道:贵国海军舰队进入印度洋不会是例行的远洋训练吧?

    还真不是。易知足道:最近我国商船队在阿拉伯海面上频频遭遇海盗袭击,不少商船被洗劫,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都十分惨重,舰队南下,主要是清剿海盗和护航。

    清剿海盗和护航需要上百艘战舰和数百艘运输船?还能不能说的再离谱一点?尽管明知对方是在睁眼说瞎话,威妥玛不便说什么,略微沉吟,他才斟酌着道:或许在阿拉伯海有海盗存在,但在波斯湾内不可能存在海盗,我国与波斯湾沿岸所有国家都签订了《波斯湾总和平条约,在波斯湾也设有海军基地,常年有舰队在波斯湾巡逻,维护海上秩序。

    这话的警告意味很重,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波斯湾可不象阁下说的那么太平,我国也有商船在波斯湾被抢劫,阁下应该清楚,近年来我国与中东各国的海贸大幅增长,波斯湾航线上的商船队规模越来越大,我们不能不重视。

    威妥玛沉声道:如果波斯湾海面存在着海盗,我国海军会全力清剿!

    美利坚经济大萧条,欧洲又爆发普法战争,我们不得不重视中东的海贸。易知足不紧不慢的道:贵国如果能确保波斯湾有一个正常的秩序,那自然是最好。

    清国舰队如果只是在阿拉伯海面,英国也不能说三道四,威妥玛当即话头一转,听闻贵国在中亚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阁下消息倒是灵通。易知足语气轻松的道:最近阿富汗有不臣之心,我们准备出兵将其收复。

    收复阿富汗?威妥玛听的一呆,阿富汗是贵国的藩属国?

    是啊。易知足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从公元7世纪也是从我国唐朝开始,,阿富汗就属于我国的藩属国,1759年也就是我国乾隆二十四年,阿富汗仍然遣使向我国皇帝陛下朝贡,这都是有据可查的。

    威妥玛已经是说不出话来了,七世纪时是你们国家的藩属国,一千多年,中亚都经历多少次动乱,阿富汗被多少个国家征服过?这话也说的出口,怎么不说元朝的时候整个亚洲和半个欧洲都是你们的藩属国!历史悠久了不起啊?

    1759年,阿富汗有向清国朝贡国吗?就算是有,那也是老黄历了,一百多年过去了,阿富汗都已经改朝换代了,这藩属国还有效?




第九百零五章 英国反应
    见的威妥玛一脸郁闷之色,易正行不由的暗自好笑,他是真没想到易知足会拿藩属国说事,如果能够坐实阿富汗是大清的藩属国,那么入侵阿富汗就是大清的内政,英国无权干涉,不过,之前不是说只是借道吗?如今怎么又成收复阿富汗了?

    赵烈文却是正襟危坐,一脸严肃,他跟随易知足多年,一听这话,就隐隐猜到对方必定是拿阿富汗做文章,极有可能是要以阿富汗作为一个交换条件,阿富汗堪称四战之地,一旦大清占据阿富汗,再配合孟加拉,就会对英国占据的印度构成东西夹击之势,英国人绝对不可能容忍。

    对于阿富汗的重要性,威妥玛自然是清楚不过,对于那场堪称大英帝**事史上耻辱的英阿战争,他印象也是极为深刻,他发觉事情有些麻烦,不是一般的麻烦!

    如果清国一口咬定阿富汗是藩属国,那么清国入侵阿富汗就会成为清国的内政,如此一来,英国将会变的十分被动,英阿战争的阴影仍在,英清两国的贸易和英国在清国的投资都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种情况下,国内议会绝对不会同意出兵干涉清国内政。

    坐视清国吞并阿富汗,对于英国来说也是不可想象的,这不仅是关系到印度的安全,也扼杀了英国对中亚和西亚扩张的可能,不能承认这一点!坚决不能承认阿富汗是清国的藩属国!

    想到这里,威妥玛声音低沉的说道:殿下,一百多年过去,阿富汗已经改朝换代,原本的杜兰尼王朝已经不复存在,如今的阿富汗是巴拉克宰王朝,按照国际惯例,这种情况下,宗藩关系自动解除。

    听的这话,易知足露出一个极为自信的笑容,阁下消息也有不灵通的时候,阿富汗现任国王希尔·阿里汗在前年继位之时就向我国皇帝陛下递交国书,称臣纳贡,再次成为我国的藩属国。

    还有这事?威妥玛脸色一瞬间有些苍白,清国竟然不声不响的将阿富汗变成了藩属国,而且居然连一点风声都没传出来,这次在西北大规模用兵,明摆着是要彻底征服阿富汗!

    想到这里,他登时没有心思再谈下去,连忙起身告辞,他必须马上赶回领事馆向国内汇报这一重要情况。

    目送威妥玛匆忙离去的背影,易正行轻声笑道:我国唐朝的疆域有多辽阔?

    没有咱们现在辽阔。易知足笑道:唐朝在西北的疆域颇为辽阔,阿富汗在当时确是我国的藩属国,隶属于波斯都护府和月氏都护府,史籍上记载的大月氏就是今天的阿富汗。

    赵烈文看了他一眼,试探着道:大掌柜可是打算以不吞并阿富汗作为条件来交换波斯湾?

    还是惠甫看的透彻。易知足笑道:先在波斯湾折腾出点动静,然后再与英国人谈判,这是最重要的筹码,为了印度的安全,英国人有可能甘愿退出波斯湾。虽说咱们不惧与英国开战,但是能不开战自然是最好的。

    嘀铃铃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起,这是电话铃声,赵烈文连忙快步转身进屋,易正行却道:电话比起电报方便多了,什么时候才能象电报一样普及开来?

    怕是还需要一段时间。易知足转身进屋,边走边道:目前的电话还存在很多技术缺陷,极大的限制了电话的普及,元奇正集中人力进行研究,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八年也说不定。

    很快,赵烈文拿着电话转身禀报道:总参谋部燕扬天来电,四日前波斯湾卡塔尔酋长国采珠船集散港多哈港发生大规模暴乱,造成我国公民二百六十多人伤亡,昨日,波斯阿巴斯港也发生类似的排华暴乱,伤亡一百五十多人,恳请大掌柜指示。

    既定计划不变。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先攻占阿巴斯港,再灭掉卡塔尔。

    对着电话重复了一遍易知足的命令之后,赵烈文才放下电话,迟疑着道:阿巴斯港是英国人控制的港口吧?

    易知足点了点头,英国人在波斯湾控制着四个港口——马斯喀特阿巴斯巴林科威特,遏守霍尔木兹海峡的阿巴斯港最为重要。

    这是要直接挑衅英国人的底线?赵烈文担心的道:不会直接引发战争?

    不用担心,在普法战争的战局没有明朗之前,英国人应该不会与我们贸然开战。易知足缓声道:当然,我们也做好了开战的准备。

    易正行不解的道:为什么在普法战争局势没有明朗之前,英国人不会贸然与我们开战?

    原因很简单。易知足道:欧洲的局势与英国本土可谓是息息相关,一旦欧洲大陆出现一个强大的强权国家,将会对英国本土构成威胁。

    目前欧洲各国包括英国在内,实际上都认为这场战争法兰西的赢面更大,英国绝对不希望法兰西继续壮大,一旦普鲁士战败,英国必然会进行干涉,以免法兰西过于强大,称霸欧洲。

    南洋主力舰队南下波斯湾,英国若要开战,必须的全力以赴,换句话说,英国现在是左右为难,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均衡欧洲的格局,英国人只能先任由咱们在波斯湾折腾。

    微微点了点头,易正行接着问道:那卡塔尔是什么情况?

    卡塔尔不属于英国人的势力范围。易知足道:而且卡塔尔所处的半岛位置十分优越,适合我们直接占据。

    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区,唐宁街10号。

    六十一岁的英国首相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一脸疲惫的审视着与北德联邦和法国分别签订的保证比利时中立的协定,在协定中,英吉利也保证不介入普法两国的战争。

    普法战争爆发,英吉利只关心自己的核心利益,即保证比利时中立,大半个世纪以来,英吉利对欧洲大陆奉行的都是‘不干涉’的外交政策,英吉利首先要保证不卷入欧洲大陆的战争,这是议会内外一致的决定。

    实际上他心里也很明白,就算是想干涉,也是有心无力,英国的军队实力并没有象经济那样强大,这一时期,英国的陆军只有十一万,海军也只有六万,相比起动辄三四十万兵力的普鲁士和法兰西,英国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1...560561562563564...6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