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不等对方发问,他接着道:战争双方的军事较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经济实力的较量,两国经济状况,对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简单的说,经济状况与军事实力息息相关,比如说钢铁工业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而机器制造业又与军火工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普鲁士的克虏伯公司在短短二十年间,工人由237人增加到7000人,这足以说明普鲁士的重工业在这二十年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在这里,我也不妨向阁下透露一点,克虏伯工厂不仅能制造大口径重炮,还能制造21厘米口径的迫击炮和12磅重的炮弹。

    另外,铁路对于战争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发达的铁路网络能够迅速地把大量部队运往前线,集结到作战地区,而且能够使部队的给养得到及时的补充。

    贵国的铁路长度是多少公里?一万八千公里吧?普鲁士是多少?二万二千公里,而且,贵国的各大干线通车时,普鲁士的主要铁路已经营运十年了。

    格拉蒙仿佛是见鬼了一般愣愣的看着他,身为法兰西外长,他发现自己竟然还没有对方了解法兰西了解的透彻,至少他就不清楚法兰西铁路的总长度,更不要说普鲁士的了!而且克虏伯工厂能制造21厘米口径的迫击炮,这也是他不知道的。

    除此之外还有军队素质和战斗力,这实际上也是国家经济状况的一种表现。不等胡光墉说完,格拉蒙忍不住伸手打断他的话头,径直问道:元奇是打算购买更多的国债?

    被他打断话头,胡光墉丝毫不以为忤,依旧是不急不缓的语调,除了购买国债之外,元奇还可以向贵国提供军火药品粮食。

    格拉蒙警惕的道:这是购买国债的附加条件?

    当然不是。胡光墉笑道:贵国如果不需要,我们可以转手卖给俄国人,至于贵国的国债,我们可以包销五亿法郎甚至更多,不过利率我们需要商议一下。

    包销五亿法郎甚至更多!格拉蒙登时大喜过望,对于正急需资金的法兰西来说,这无异于是雪中送炭,至于利率,他直接过滤,只要对方能够提供大额的资金,利率什么的完全好商量,他甚至在考虑,是不是应该向陆军部建议,大量向元奇采购军火和药品,不说军火,至少清国的药品在整个欧洲都是享有盛誉的。

    不过,他很快就冷静下来,元奇不为什么无缘无故的向法兰西示好?这场战争可以说与清国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难道只是因为天津教案?

    想到这里,他主动表态道:关于天津教案,我国尊重贵国的处理意见,也赞成限制和约束教会和传教士的传教行为,至于修订租界章程,我国也会积极主动的进行配合。

    听的这话,胡光墉心里不由的暗自好笑,元奇如此大手笔,不可能是为了天津教案,不过,这也算是意外之喜,法兰西有这态度,天津教案处理起来会更为顺手。




第九百零三章 波斯湾
    虽然承认胡光墉的话有点子道理,但格拉蒙并不认同,不过看在对方愿意包销25亿法郎国债的份上,他不愿意与对方争辩,在他看来,对方之所以如此说,无非是想说明包销这笔巨额国债的风险很大,以争取更高的利率。

    作为公认的欧洲大陆第一强国,作为西欧和中欧公认的霸主,法兰西有着强大的堪称世界最强的陆军,即便是英吉利的陆军也要略微逊色,这不是法国人自我陶醉自我吹嘘,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法国陆军的表现远远强于英军。

    虽然普鲁士陆军在普丹战争和普奥战争中有着令人惊羡的表现,也通过这两场战争奠定了普鲁士欧洲军事强国的地位,但法国人依旧没有将普鲁士放在眼里。

    实行常备兵制度的法国陆军训练有素,有着比例极高的职业军官和士兵,频频参与和介入殖民地的战争令法军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就是在武器方面也占据着一定的优势,法军步兵列装的是最新式的后装步枪,射程比普鲁士陆军装备的步枪要远。

    这也是为什么拿破仑三世敢于毫不犹豫的向普鲁士宣战的原因,因为法国本身底气十足,全国上下都坚信法兰西完全有足够的实力赢的这场战争!进行战争动员时,经验丰富的退役军人纷纷踊跃入伍,社会各阶层都一片乐观,积极支持这场战争。

    实则不只是法国人如此看,欧洲其他国家也是普遍看好法兰西,毕竟法兰西陆军一致被认为是无敌的存在。

    密切关注这场战争的不只是欧洲各国,远在数万里之遥的大清帝国对于这场战争也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关注,各省大小报纸纷纷进行报道,并积极评估普鲁士和法兰西两国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实力,猜测这场战争可能对大清会带来什么影响,有关战争的话题迅速的转移了大清朝野上下的视线,天津教案不再是热议的话题,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曹根生快步走进书房,朗声禀报道:大掌柜,胡雪岩从巴黎来电,已经与法国谈妥,包销法国25亿法郎的国债。说着,他上前呈上电报。

    赵烈文知道英镑,对于法郎却是没什么印象,听的是25亿法郎,忍不住道:法郎与英镑的兑换比是多少?

    一比二十五,一英镑兑换二十五法郎。低头看电报的易知足随口说道,25亿法郎折合一千万英镑,折合银元四千余万,这个数额不算大。

    四千余万银元!这个数额还不算大?赵烈文不由的暗自咋舌,如今的元奇越来越财大气粗了,易知足飞快的扫了几眼电报,见的法国国债的年利率是6,他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利率不低,通知证券交易所,马上进行宣传,准备推出法国国债。

    在上海推销?赵烈文不由的一愣。

    当然。易知足颌首道:上海要想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必须要接纳世界各国的债券和股票,目前美利坚经济低迷,资本市场萎靡,又恰好赶上普法战争爆发,如此大好机会,咱们岂能错过。

    赵烈文有些不放心的道:这个国债真没问题?

    放心。易知足语气轻松的道:即便法国战败,发行的国债也不可能会有丝毫问题。

    赵烈文犹豫了一下,才道:历来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咱们给法国提供大额资金,会不会影响战争结果?

    不会。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法国这场战争不是输在金融方面。话才落音,林美莲在门口禀报道:大掌柜,俄国公使布策求见。

    请他进来。易知足说着一笑,普法战争爆发,沙皇也应该做出决定了。

    赵烈文道:俄国会否同意出兵土耳其?

    肯定会!易知足笑道:如此优厚的条件,俄国没有理由拒绝!

    叶夫根尼卡尔洛维奇布策脚步轻快的走进院子,普法战争的爆发令他对易知足敬佩不已,他敬佩的不只是对方拥有惊人的预见能力,更敬佩对方的善于把握机会,这段时间他仔细的梳理了一下,发现元奇在把握机会方面堪称无人能及。

    克里米亚战争,元奇乘机出兵中亚,不费吹灰之力就攫取了俄国前前后后几百年费尽心力吞并的大片土地,美利坚南北战争,元奇垄断欧洲的棉花贸易,轻轻松松的赚取了数以亿计的财富。

    之前还有乘着欧洲动荡,出兵南洋从西班牙和荷兰手里强占了菲律宾和爪哇群岛,乘着欧洲的经济危机大力发展工业。

    清国这个东方古老帝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完全是因为把握住了每一次机会,毫无疑问的,这次普法战争爆发,清国又一次抓住了机会。

    见的易知足在门外的台阶上迎接,布策加快了脚步,到的跟前,他满面笑容的道:我为殿下带来好消息。

    听的翻译,易知足笑道:以贵国皇帝陛下的英明,做出明智的选择,并不令人意外。

    进屋落座,布策径直道:我过皇帝陛下已经同意出兵土耳其,不过,战争动员,战略部署,调集兵力等需要时间。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我想我有必要提醒一下,留给贵国的时间不是很充足,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持续的时间都不长,尽管普鲁士和法兰西双方实力不相上下,但预计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很长,可能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会分出胜负。

    布策道:贵国似乎早就做好了出兵的准备,但却一直到战争爆发前夕才提醒我国。

    并非是有意如此。易知足摆了摆手,我也是直到最近才能确定普法会爆发战争,至于出兵西亚,我国实际上是早就做好了准备,一直在等待机会而已。

    对于这个解释,布策自然是不会相信,他也没心思纠缠这个话题,而是试探着道:我国出兵土耳其,必然会吸引欧洲各强国的目光,甚至有可能再次引发大规模战争的危险,我国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抗衡欧洲联军,这一点,殿下应该很清楚。

    易知足点了点头,我认为贵国应该改变方向,暂时放弃在黑海沿岸的扩张,而是从高加索南下,经巴格达向西夺取地中海出海口,或者是直接南下波斯湾,我可以保证给予贵国一个优良港口。

    布策之前猜测,元奇鼓动俄国出兵土耳其是拿俄国当盾牌使,让俄国吸引欧洲各国的注意力,以便于元奇得以顺利扩张到波斯湾并占据巩固,却没想到对方居然提出这样两个方案,这令他既意外又欣喜。

    对于一直在极力寻找地中海出海口或者是太平洋印度洋出海口的俄国来说,这两个方案无疑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不过,经巴格达向西打通地中海的出海口,必然要遭受欧洲各国的强烈反对,令俄国动心的是波斯湾!

    实际上早在彼得大帝时期的俄国就对波斯湾垂涎三尺,并且付诸行动,入侵波斯,但最终却被土耳其遏制住了南侵的势头,百多年来一直没能南下,随着英吉利入侵波斯湾之后,俄国才彻底对波斯湾死心。

    如今清国欲占据波斯湾,并且还邀请俄国联合出兵,俄国的心思也再次活泛起来,清俄两国联手,绝对能将英国人驱逐出波斯湾!

    尽管心里欢喜,布策却是不动声色,沉默了一阵,他才问道:贵国西征可是打算征服波斯?

    易知足听的一笑,不必担心,我军经阿富汗南下,与贵国不存在多大的冲突!

    布策接着道:听闻贵国海军主力舰队已经南下?

    不错。易知足干脆的道:这次是海陆并进,对于波斯湾是势在必得!

    听的这话,布策站起身道:殿下的意见的,我会及时的如实的向我国皇帝陛下汇报。

    送走布策,一直闷葫芦一般的赵烈文才开口道:大掌柜真打算与俄国瓜分波斯湾?

    波斯湾不是咱们现在能够一口吞下的。易知足轻叹了一声,悠悠说道:沙俄也不是省油的灯,亚历山大二世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没有足够的好处,没有足以令沙俄动心实实在在的好处,压根就不可能指望沙俄出兵,暂且与沙俄联手占据波斯湾,至于如何瓜分,到时候再各凭手段。

    折回书房,赵烈文才道:俄国从高加索出兵南下,会否影响普法战争?会否吸引欧洲列强的注意力?

    俄国从高加索出兵,最快也要到九月之后,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易知足缓声道,他刻意拖延时间,直到普法战争爆发前夕才与俄国通气,目的就是拖延时间。

    他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如果俄国过早出兵,英吉利有可能会干涉普法战争,等时间拖到两个月之后,普法战争已经进入实战阶段,英吉利就是想从中斡旋调解也没有机会。

    顿了顿,他接着道:至于吸引欧洲各国的注意力,这是无需质疑的,肯定会!不论俄国西进地中海还是南下波斯湾,都会令整个欧洲轰动。

    话未说完,燕扬天快步走了进来,道:大掌柜,孟加拉来电太平军决定暂且观望。

    暂且观望?易知足登时就皱起了眉头,拿了军火才说要观望?这跟拿了钱不办事是一个性质!电报是石达开发来的,说的很简洁,太平军已经做好西征的准备,洪秀全却突然下令,暂不出兵,先行观望。

    见的易知足不吭声,燕扬天斟酌着道:太平军西征只是起到牵制的作用,晚些时日也无妨。

    早几日晚几日,关系确实不大,易知足恼火的是对方不听招呼,赵烈文沉声道:洪秀全有没有可能一直按兵不动?

    这个可能也不是没有,孟加拉的太平军这几年颇有些安于现状的迹象,洪秀全等一应太平军高层整日里纸醉金迷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可以说已经完全的丧失了进取心。

    见的易知足依然不吭声,赵烈文轻声道:发动兵谏吧?

    易知足抬头看了燕扬天一眼,燕扬天连忙道:出兵波斯湾,与英吉利已是公然决裂,孟加拉太平军作为缓冲的价值已经不存在。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开口道:给石达开回电,兵谏!

    天津,紫竹林,英国领事馆。

    威妥玛叼着烟斗站在二楼办公室的阳台上眺望着河面上繁忙的景象愣愣出神,在欧洲爆发普法战争的这节骨眼上,清国海军主力舰队大举南下穿过马六甲海峡,目的地是哪里?总不至于去欧洲罢?

    阁下。领事李维海快步走了过来,刚收到消息,清国驻扎新疆的西北军主力正在向安西省开拔。

    西北军向安西开拔?威妥玛心里一紧,连忙道:消息准确?

    李维海肯定的道:准确!

    当年清国就是乘着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之机大举出兵西北,一举将俄国人逐回了老家,轻轻松松攫取了中亚大片的领土建立了安西行省,如今莫非又想乘着普法战争爆发的机会,继续向西或者是向南扩张?

    想到这里,他脸色登时有些苍白,清国海军主力舰队的目标,是波斯湾!一定是波斯湾!清国这是打算两面夹击!

    必须尽快将这一情况向国内汇报,威妥玛心里有些慌乱,如果猜测是真的,就意味着清国将主动挑衅大英帝国!两国极有可能因此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向国内发报,种种迹象表明,清国正在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西征,海军舰队的目标应该是波斯湾!威妥玛说着抬腕看了一眼手表,吩咐道:准备马车,去火车站,我要马上赶去上海。

    李维海一愣,连忙道:天津的谈判?

    这不重要。威妥玛道:你跟他们慢慢谈。



第九百零四章 又是藩属
    天津城内已经恢复了以往的繁华与喧嚣,只不过大街小巷里少了老天津熟悉的混星子的身影,多了一些陌生的穿着西式黑色制服的巡警,三岔口几座被烧毁的教堂正在拆除,据说是要重建,原本战战兢兢躲在家中的洋教教民都主动前来帮忙或者是围观,而参与过围攻焚烧教堂的天津百姓路过这里都会不自觉的加快脚步。

    朝野上下的目光和话题都转移到了数万里之遥的欧洲爆发的那场普鲁士与法兰西的战争,但天津的官员士绅商贾百姓谈论的话题却依然是教案!因为县衙府衙前每天依然还有众多枷号的人犯,钦差辕门外站笼里的重犯也依旧日夜轮换。

    不只是这些犯人时时刻刻牵动着天津百姓的心,钦差大人与洋人的似乎是没完没了的谈判也令他们揪心,在他们看来,这场教案的最终审结,完全取决于这场谈判。

    这段时间,天津城里生意最为火爆的就要数茶楼了,大大小小的茶楼从早到晚都是人满为患,谈论的话题也都是围绕着教案。

    北门外金华桥南的西风茶楼是天津有名的大茶楼,临近中午,大堂里依然是座无虚席,一片闹哄哄的谈论着。

    报纸上说这普鲁士也是西洋一大强国,法兰西与其开战,应该无暇顾及这教案才是,为什么老是谈不下来?

    这可不好说,报纸上不也说了,这法兰西陆军是世界第一,这场战争怕是法兰西赢定了!
1...559560561562563...6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