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洪志高汤玉祁两人推开车门快步迎上来见礼道:大掌柜——。
不错。易知足笑道:时速能达到三十码?
总监督汤玉祁连忙道:回大掌柜,测试时能达到三十码,不过在市内跑不了那么快。
见的易正行绕着汽车转,易知足笑了笑,道:行之去体验一下,让人封了镇海路。
谢父亲。易正行兴奋的道,随即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进去说罢。易知足说着转身进了院门,洪志高连忙转身低声吩咐了司机小宋几句这才快步跟了上去。
进屋落座,易知足满面笑容的道:五年时间,能够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内燃机汽车,汽车厂上下员工皆是功不可没,奖励一万银元以资鼓励。
一万银元不是小数,洪志高虽然早预料到会有奖励却是没料到会如此重奖,连忙欠身道:这辆汽车研制成功,大掌柜居功至伟,如此重奖,属下等着实有些惶恐。
居功至伟?赵烈文瞥了他一眼,暗忖大居然还懂汽车?还是什么是他不懂的?
你们当的起如此重奖。易知足微笑道:一旦汽车厂投产,成立公司,还会给予你们相应的股份。
听的这话,洪志高两人连忙道:谢大掌柜。
内燃机汽车拥有着蒸汽机汽车和电动汽车无可取代的优势,必然会取代所有的陆地交通工具,成为最为重要的陆地交通工具,其价值之大,还在火车之上。易知足不急不缓的道:这辆汽车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却仅仅才是起步,望你们再接再厉,不断的进行改进,尤其是速度,至少要超过火车。
蒸汽机汽车在西洋各国不被看重,洪志高汤玉祁两人都是知道的,却是没想到易知足会对内燃机汽车的评价如此之高,两人不由的大为振奋,对于易知足的眼光两人不敢有半点怀疑,当下连忙齐声道:属下等必不会辜负大掌柜厚望!
我对你们的期望可不只是这么一点。易知足嘴角擒着笑,我以前说过,现在再重复一遍,对于发动机的研究,必须不遗余力,发动机可以单独建立一个研究所,而且可以细分为船舶用,汽车用,摩托用,飞行用或者是说航天用。
洪志高听的一愣,摩托用发动机他是听易知足提及过,但飞行用或者是说航天用发动机,他却是头一次听闻,汤玉祁则是直接问道:飞行用或者是说航天用发动机?
对,正德正在研究飞行器。易知足缓声道:飞行发动机航天发动机的特点是重量轻,功率大,震动小,可以与飞行器研究所合并。
顿了顿,他接着道:内燃机的发明以及推广应用,其意义不亚于蒸汽机,我数次提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指的电气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各类发动机的研究,必须立足于培养我国自己的人才,因为这是一个国家最为核心的工业技术,我国的现代教育起步晚,科技人才还没有成长起来,因此必须采取群策群力集中研发的模式,但必须注意保密,对于参与科研的科研人员,必须要求拥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因为越是高端尖端的发动机,必然越为精密!
洪志高神情肃然的道:属下明白。
还有。易知足缓声道:对于内燃机汽车的研发,有三个侧重点,一是适合在城内柏油路面行驶,一是适合在平原高原山地丘陵沙漠河滩沼泽等野外快速行驶的有着超强越野能的力,最后一个则是运载能力,需要能够运载四吨五吨的货物能力。
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汤玉祁愣愣的说不出话来,后面两点要求他压根就没敢想过,难怪对方说内燃机汽车能成为陆地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真要能拥有这些能力,比火车的实用价值可是强多了。
见的两人不敢吭声,易知足笑道:我这是给你们指出研究的方向,也没要你们马上就研制出来。
属下遵命。洪志高汤玉祁连忙齐声应道。
内燃机汽车如今具备了实用价值,就该考虑量产的问题。易知足缓声道:汽车工艺复杂,零部件也多,而且零部件的磨损大,故障也不少,必须采取统一的规范化的零部件生产,再则,汽车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必须采取流水线作业,进可能的提高产量,压缩制造成本。
汽车制造业拥有近乎无限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意义之大超乎想象,而且能够带动公路建设,刺激钢铁橡胶炼油等众多的产业,堪称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一开始,我就给汽车厂划拨了诺大面积的地盘,可不只是为了给你们提供测试汽车的场地,好好规划一下,经费的问题不用考虑,争取尽快实现大规模的量产。
牵一发而动全身!洪志高汤玉祁做梦也想不到内燃机汽车的制造居然如此重要!两人不由的又惊又喜,振奋不已,对视了一眼,连忙起身道:属下能定然不负大掌柜厚爱。
好。易知足笑道:去外面看看行之的测试结果吧。
待的两人告退,赵烈文依然有些难以置信的道:内燃机汽车的制造果真如此重要?
易知足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道:如果内燃机汽车能够载重4吨5吨,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80公里或者是100公里,惠甫觉的重不重要?
赵烈文疑惑的道:真能达到如此程度?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易知足道:三十年前,惠甫可敢想象从上海到京师只要23天时间?
确实是想不到。赵烈文笑道:这三十年来,大清可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火车铁路,有线电报,电灯电话,数千吨甚至是上万吨的蒸汽铁甲舰。
真正天翻地覆的变化还在后面。易知足笑道:早些年我就说过,我们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工业的发展会不断的刺激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反过来又会极大的促进工业的发展。
可以说,工业发展到了一定的地步,会主动的推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会被裹挟着不断向前,而且这个发展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英吉利工业革命一百年的成就,已经超过人类社会数千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又是什么情景?可能不要五十年就会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一百年!
虽说是猜测,但确实有这个可能,赵烈文缓缓点了点头,道:电力电器内燃机炼油飞行器等研究所,大掌柜可是憋足了劲要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错。易知足颌首道:相比起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更残酷,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明族而言,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不足以致命,但若是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却是足以亡国灭种!
赵烈文听的一呆,如此严重?
非是虚言恐吓。易知足道:如果我国不发展工业的话,或许还不足以亡国灭种,一旦发展了工业,却又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那无疑将是致命的,只有一个下场,被世界列强瓜分。
第九百三十五章 战争威胁
镇海路不是上海最繁华的街道,但绝对是景色最美,最宽敞的街道之一,马路是按照九车道设计的,中间绿化带占据一个车道,两侧各是三车道跑马车,再外侧则是自行车道,人行道也宽敞,足有两车道宽。
易知足当初设计如此宽的马路,可没少被人诟病,毕竟如此宽敞的马路别说是大清,就是欧洲各国也是闻所未闻,不过元奇不仅有钱而且有地,从上海旧城到宝山一线的土地尽数被元奇收购,对于这种好大喜功的败家子行为,人们也就只在私下里议论。
随着新城的日渐繁华,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各种马车黄包车和自行车也是与日俱增,马路上穿梭的各种车辆越来越多,这才开始有人称赞易知足的先见之明。
东西走向的镇海路并不短,足有五公里之长,两侧零星的分布着一些衙署机构,但更多的还是缙绅名流富商巨贾修建的各类大大小小的园子,随着封禁的命令下达之后,路上的马车很快就稀落下来。
黑色的小汽车一路均速行驶到路口,易正行吩咐停车,随即推开车门下车,站在路口执行封路任务的探长汪昕锐一眼认出他了,连忙一溜小跑着迎了上来敬礼道:在下南区探长汪昕锐,见过世子。
你倒是机灵。易正行笑道,说着他掏出几张钞票,挑几辆好马车出来,与这汽车比试一下,看看谁快,两元是比试的路费,如果赢了,赏二十元!
竟然的要和马车比赛,汪昕锐连忙笑道:世子稍候片刻,在下马上安排下去。
路口本来就拦下了众多的马车,一听要跟小汽车比赛速度,不仅有路费而且还有奖励,一众马车夫登时就炸了窝,很快就推选了四辆马车出来,消息传开,不少人纷纷涌来瞧热闹。
瞧见这阵势,司机小宋心里有些发憷,世子,马车的速度能达到多少?
这主要是看马,一般的时速二十公里应该没问题,好马跑四五十公里也不稀奇。易正行笑道:不过长时间跑却是有些够呛,这条路五公里,不算长。
听的这话,小宋顿时有些犯难,世子,这车就是三十公里的时速,万一输了。
易正行笑道:你怕什么,万事有我。
准备就绪,随着旗帜飞舞,四辆马车的马车夫同时挥鞭驾——!小宋也是卯足了劲,一踩油门,熟练地挂档换挡,小汽车车尾冒出一股黑烟,快速蹿了出去,不过即便如此,一起步小汽车终究还是没有马车快,被甩在了四辆马车身后。
见这情形,路口瞧热闹的登时一片欢呼,不少马车夫更是手舞足蹈,欢欣不已,汽车里,易正行笑吟吟的望着前面的马车,他实际上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比赛,对于马车的速度他很清楚,一般好点的马车最快的时速能够达到四十公里以上,而且能够保持十分钟左右,在五公里的范围内,汽车肯定跑不过马车,除非距离更长。
十分钟的比赛很快就结束了,为了拿到二十元的奖励,四辆马车毫不爱惜马儿,一路不断挥鞭催马,稳稳的将小汽车甩出一段不小的距离,并且一直将优势保持到终点路口。
发了赏钱,返回车内,见的小宋一脸的沮丧,易正行笑呵呵的道:别丧气,马车的速度很难再提高,但汽车可以,我想用不了几年就能将马车甩在身后,火车刚研制出的时候也没跑赢马车,可现在呢。
内燃机汽车第一次公开亮相,在镇海路与马车比赛还输掉了,但却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上海大小报纸也都对此进行了如实的报道,而且给予了内燃机汽车极高的评价并给予厚望。
西洋各国领事馆的外交人员对于这辆没有巨大的噪音,而且在各方面性能都远胜蒸汽机汽车的小汽车也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向国内发电报及时的进行汇报。
英国驻沪领事馆,二楼,办公室。
领事麦华陀在门口轻轻的敲了敲门,听的里面传出请进。他才推门进去,阁下,伦敦回电了。说着他将一份电报递了过去。
电报是外交大臣格兰维尔伯爵发来的,内容很简单,让他提出严正警告,清国在南非的势力范围不得越过莱邦博山脉,否则,不排除两国在南非爆发战争的可能。
莱邦博山脉是德兰士瓦与莫桑比克交界线,这等于是不允许清国向西扩张,不允许清国染指德兰士瓦,威妥玛登时一脸的苦涩,以战争相威胁?清国去年敢于将舰队直接开进波斯湾,就已经是摆明了态度,不怕开战,而且人家还是主动挑衅的,
从葡萄牙手里购买赞比西河至马普托的大片土地,清国难道不知道会威胁英吉利在南非的扩张?易知足提出修建铁路以扩大战略纵深,实际上就是公然提出要向西扩张,向德兰士瓦扩张!
清国直接向马普托运送了数量庞大的机器和数万兵力,这态度还不够明显?又怎么会在意英国的警告?说不定这个时候清国的军队已经挺进德兰士瓦了!
长叹了一声,他才幽幽的道:难道国内打算在南非与清国开战?
清国崛起太快,野心也越来越大,已经开始威胁到帝国在海外的利益。麦华陀直言不讳的道:清国自不量力,将手伸到南非,这是难得的狠狠教训一下清国的机会。
教训?威妥玛瞥了他一眼,你若是仔细研究过清国发动的对外战争,就不会那么乐观了。
顿了顿,他接着道:清国出兵南洋,从西班牙和荷兰人手里夺取吕宋和爪哇群岛,是1848年,那一年欧洲爆发大范围经济危机,从英伦三岛到爱琴海沿岸,从斯堪迪纳维亚半岛到亚平宁半岛,罢工起义政变层出不穷,各国都无力顾及东方。
清国出兵中亚,从俄国人手里收复失地并大肆扩张,是1853年,那一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俄国大败。
出兵波斯湾,正是普法战争爆发的时候,而且清国一方面从东西两面对印度构成威胁,一方面拉拢俄国对波斯对奥斯曼土耳其构成威胁。可以说清国每一次对外战争,时机都把握的相当精准。
麦华陀看了他一眼,道:可现在既没有经济危机也没有动乱和战争。
这也正是我最担心的。威妥玛沉声道:易知足不仅善于把握机会,也十分谨慎,而且善于隐忍,突然一反常态出兵南非,并且不惧与帝国爆发战争,必然是有所依仗。
别忘了,最近三十年,在武器研发方面清国一直领先于欧洲,米尼枪后装线膛枪整装金属子弹迫击炮后装线膛炮都是清国人先发明出来的,如今海军最先进的铁甲舰,清国也一直在秘密进行研造。
这是质疑大英帝国的海军不是清国海军的对手?麦华陀难以置信的看着他,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清国发展工业才多少年?不过三十年,怎么可能与我大英帝国相比?帝国的工业实力压根就不是清国能仰望的!
我在清国已经生活了三十年,亲眼看着元奇一步步崛起,一步步扩张。威妥玛语气平缓不急不躁的道:或许清国的工业实力还无法与帝国抗衡,但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方面却已经超过了帝国,自行车缝纫机橡胶充气轮胎火力发电厂电灯电话电动机电风扇有轨电车,如今又出了内燃机汽车。
听的这话,麦华陀登时不吭声了,确实,清国虽然工业起步晚,但在技术创新方面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都不是英国能比的,他初到上海,也震惊于上海的文明程度,在很多方面就是伦敦和巴黎也难以媲美,这是他无法否认的事实。
略微沉吟,他颇不服气的道:清国新技术的发明是因为元奇的研究所模式,欧洲各国的新技术新发明都还处于个人摸索研究模式,清国却是集体研制的模式。
这不能代表清国的真实实力,上海各类大大小小的研究所里的科研人员很多外籍人员,都是元奇以高薪和优厚的待遇从欧美聘请的。
作为帝国驻上海领事馆领事,你应该放下自己的高傲和傲慢。威妥玛沉声道:这座城市不只是在创造清国的奇迹,也在创造世界奇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涌现和新技术的及时应用,正越来越多的吸引世界各国优秀的科技人才奔向这座城市!
说着,他拿起钢笔迅速的写了一道电文——我坚持认为,只要对方不威胁到帝国在南非的殖民地安全,帝国就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贫瘠落后的德兰士瓦与一个正在快速崛起且拥有着巨大战争潜力的东方帝国发生冲突。
仅仅两天,威妥玛就接到了外交大臣格兰维尔伯爵的回电——据金伯利禀报,清国人在德兰士瓦购买了大片土地,疑是发现了金刚石矿和金矿,另外,已经证实,清俄两国正在修建连通两国的铁路。
为了维护帝国在南非和东方的利益,打断清国工业化进程是最好的选择,有必要利用南非的冲突进行试探。
看到这则回电,威妥玛半晌做声不得,德兰士瓦有金刚石和黄金?难怪清国如此迫不及待的向葡萄牙购买赞比西河至马普托的地盘作为在南非的立足点,更令他震惊的是清俄铁路,这条铁路原本只是猜测,如今却成为事实。
他有些不敢想象,一旦清俄铁路——这条横跨欧亚的大铁路建成通车,对于整个欧洲会造成什么样的震动!毫无疑问的那势必会极大的削弱东西方的海上贸易,严重影响英吉利在东方的利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