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易知足微微摇了摇头,此举不妥,容易遭人诟病,也有损朝廷的威信和元奇的声誉。

    还是杀鸡儆猴更为妥当。赵烈文笑道:移民实边是国策,若是将移民纳入州县官员考核,可能会更利于推动移民。

    惠甫这建议不错。易知足点了点头,向恭王建言罢。

    京师,首相府。

    宽大的办公室里,奕?皱着眉头翻看着各省呈报的月报,移民政策已经宣扬了两个多月了,灾情也逐步严重,但移民的效果却是差强人意,尽管遭灾但愿意举家移民异乡的百姓依然不多,只有一些遭灾十分严重的州县移民人数稍微多一些,很显然,北方各省还没人意识到他们正面临着一场极度严重的奇灾。

    这个情况令他颇为担忧,面对一场大范围长时间的严重灾荒,越早移民,越大规模的移民,朝廷在后期的赈济就越轻松,耗费的财力也就越少,而越迟移民,开支就会越大,也越困难。

    王爷——。一个章京在门口禀报道:上海镇南王府赵烈文电话。

    接进来。奕?连忙吩咐道,嘀铃铃清脆的电话铃声一响起,他就拿起电话笑道:有些日子没接到惠甫兄的电话了。

    恭王日理万机,在下可不敢随意打搅。赵烈文说着径直问道:移民效果不佳,王爷有何应对之策?

    听的这话,奕?朗声道:正为此事焦头烂额,惠甫兄有何良策教我?

    良策谈不上。赵烈文笑道:移民实边是国策,可否将移民作为任务纳入州县官员大计?

    大清文职官员每三年考核一次,由吏部考功清吏司承办,对京师官员的考核称为京察,地方官员的考核称为大计,推行宪政之后,官员的考核制度依然遵循前例,奕?朗声笑道:惠甫兄真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建议好。顿了顿,他接着道:多少比例适合?

    移民有损地方乡绅利益,比例不宜过高,暂定百分之一即可。

    好,难为惠甫兄想的如此周到。奕?笑道,百分之一这个比例听着是不高,但具体的数目却是不小,以山东为例,二千多万人口,百分之一就是二十多万,而且随着灾情的逐步加重,这个比例可以逐步提高。

    不等对方谦逊,他接着道:听说这场灾荒已经影响到股市,不会出意外吧?

    赵烈文笑道:王爷无须担心,咱们大掌柜已经有应对之策,稍过几日就会有动静。

    放下电话,奕?不免有些好奇,北方各省持续干旱,遭灾的州县逐步增多,已经引起朝野上下的恐慌,而且灾情还会持续下去,这种情况下,易知足如何提振股市的信心?托底救市?这个可能似乎不大,越来越严重的灾情所引发的恐慌不是托底能够平息的。




第九百九十四章 农业危机
    黄浦江面上,一支悬挂着美利坚星条旗的船队缓缓的逆流而上,这支船队由二十二艘大型蒸汽铁甲货轮组成,排成长队冒着黑烟鸣着汽笛,分外引人瞩目,对于上海的百姓来说蒸汽货轮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吸引人们关注的是这支船队来自美利坚。

    自两年前美利坚爆发经济危机之后,就鲜少有船队前来上海,上一次还是元奇与美利坚进行巨额的金银兑换,美利坚运来大量的黄金,这一次,美利坚运来的又是什么?

    很快,上海的粮商们就从海关打听到了消息,这支船队装载的全部都是小麦,整整十二万吨!而且是免关税的!

    消息一传开,一众粮商都慌了神,免关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鼓励大量进口粮食,这势必对国内的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造成巨大的冲击!

    随着美利坚粮船队靠岸卸货,又有消息传出,元奇在美利坚一口气订购了五十万吨小麦和玉米,抵达的这批小麦只是首批,剩下的粮食将在两个月内陆续抵达。

    五十万吨?所有的粮商都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这数字实在是太过庞大吓人,一众粮商皆是半信半疑,不过没人敢无动于衷,纷纷各显神通通过各种渠道打探消息真实与否。

    不到半天时间,上海的小麦价格就开始小幅下跌,稻米以及其他粮食也紧跟着下跌,眼见的形势不对,大大小小的粮商纷纷跟风抛售手里的粮食,粮价开始大幅下跌。

    次日,《沪报在头版头条公开报道了这则消息——元奇与美利坚签订大宗粮食采购合同,进口五十万吨粮食,首批十二万吨小麦已经抵达上海,剩余的粮食两个月内将陆续抵达。

    元奇进口五十万吨粮食做什么?是赈灾?还是移民?北方各省尽管不同程度遭灾,似乎也不需要进口五十万吨粮食赈济,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嘀铃铃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赵烈文拿起电话就听的奕?略显兴奋的声音,国城兄,果真从美利坚采购了五十万吨粮食?

    自然是真的。易知足道:元奇与美利坚签订的大宗粮食进口合同,是连续五年,每年进口粮食不低于五十万吨。

    连续五年?这得多少银子?奕?不由的倒吸了口冷气,原本他还认为元奇是刻意夸大进口粮食数量以打压国内不断上涨的粮价,没想到居然还是有所隐瞒,很显然,刻意隐瞒是担心引起恐慌。

    他迟疑着道:需要如此大量进口粮食?南方各省只要你不遭灾,完全足以满足北方赈灾所需。

    谁敢保证南方这几年不遭灾?易知足不急不缓的道:粮食准备充足一些总不是坏事。顿了顿,他接着道:马上就是各省咨议局召开常会的时间了,不少议员对移民政策颇有微词,朝廷要有所防备。

    奕?连忙道:国城兄放心,朝廷绝对不会因为任何原因动摇移民的政策。

    中秋之后,朝野上下的注意力就从北方各省的旱情转移到了移民政策上来,北方旱灾频频,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甘肃等省每年都有旱情,只是轻重程度,遭灾州县数目多少的区别而已。

    今年遭灾的州县不少,但也不多,遭灾的程度也不算很严重,只能算是中旱,之所以引起朝野上下的密切关注,是因为元奇低息放贷推广机器钻井,朝廷和元奇联手推出大规模移民政策,加上南北大小报纸的持续报道。

    随着县府省各级咨议局议员对移民政策的质疑,随着朝廷下达移民任务并将之列为地方州县官员的大计考核内容,朝野上下的注意力纷纷转到移民政策上来。

    移民实边作为国策,这是早在道光朝就已经定下的,大清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移民**——轰轰烈烈的南洋移民西北移民东北移民就是始于道光朝。

    大规模的移民潮持续了整整十年,其后对于各省遭灾州县的小规模移民又持续了四五年,长达十余年的移民导致北方各省人口大量流失,在缓解日益尖锐的土地矛盾的同时也导致田地价格持续走低,促使田租不断降低,使得拥有大量土地的士绅损失惨重。

    停止有组织的移民不过才十余年,朝廷和元奇又提出大规模的移民,而且还硬性规定移民任务,将之作为地方州县官员的大计考核内容。

    这等于是勒令地方官员不遗余力的引导逼迫灾民进行移民,尚且未从上次移民**中恢复过来的士绅们岂有不不埋怨之理?

    推行宪政,省府县三级咨议局的设立为士绅们提供了一个参政议政的平台,对移民政策的不满也就率先在府县两级咨议局常会上爆发出来。

    如果说府县两级的咨议局会议不怎么被关注,那么省咨议局常会就广为朝野上下瞩目了,按照章程,省咨议局每年开一次例行大会,会期定于农历的九月初一到十月十一日。

    省咨议局不仅有权议决本省应兴应革事件,审定本省预算和决算,厘定地方税以及公债章程,选举资政院议员等权力,还有对本省的行政措施,提出质询和抗议的权力,监督究举弹劾不法官吏的权力。

    因此,省咨议局会议不仅备受各省瞩目也为朝野上下所瞩目,更是南北大小报纸关注的焦点。

    会期才过半,山东河南山西三省议员就陆续对移民政策提出质疑和抗议,三省大小报纸也推波助澜,刊文指责大规模组织移民浪费朝廷及地方财力物力和人力,严重影响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田地贬值,土地荒芜,经济倒退,且长期以往,将形成外实而内虚的局面。

    随着山东河南山西三省发力,直隶陕西甘肃等省议员也纷纷对移民政策提出质疑和抗议,一时间北方各省掀起了一股反对移民的风潮,朝野上下对此议论纷纷。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放下报纸,赵烈文瞥了易知足一眼,语气轻松的道:若是明年北方各省旱情持续加重,这些个反对移民的议员不知将如何自处?不如索性将事情闹大一些。

    点了支烟,易知足才慢条斯理的道:惠甫是想让他们无地自容,引咎自辞?

    移民实边是国策,那些个议员只顾及本省以及自身的利益,丝毫不顾及国家利益,留之何益?赵烈文缓声道:况且,眼下各省咨议局议员中士绅绅商所占比例过大,借此机会削减一些也是好的。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还是顺其自然的好,没必要掺和。

    话才落音,李鸿章快步进来,道:大掌柜,俄国公使布策求见。

    布策?易知足沉吟了下才看向易正行道:行之代为父去迎迎。

    布策四十出头,体型高大,略微有些胖还有些秃顶,他在中国时间不短,在1869年至1870就曾署理公使,去年被正式任命为俄国驻华公使,在易正行的陪同下走进书房,寒暄见礼落座之后,他试探着道:元奇大量进口粮食,是因为北方旱灾?

    听的翻译,易知足笑了笑,道:贵国也有大量的粮食出口?

    布策这次赶来上海确实是为粮食出口之事而来,元奇向美利坚一次性进口五十万吨粮食,令他眼热不已,俄国历来就是粮食出口国,主要是出口到欧洲各国,因为运输成本的问题,极少涉足东方市场。

    不过这一次情况有些特殊,欧洲各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性农业危机——俄国印度美利坚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农业大国都遭受严重的农业危机,大量的农产品滞销,价格持续下跌。

    这种情况下,大清突然大手笔的进口粮食,作为大清的盟国——俄国又岂能不动心?都是盟友,大清能关照美利坚,为什么不能关照俄国?

    殿下对我国的情况十分了解,应该清楚我国每年都会向欧洲各国出口大量的粮食。布策语气诚恳的道:这两年欧洲经济不景气,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出口,造成数量惊人的积压,希望殿下能施以援手。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欧亚大铁路尚未通车,贵国的粮食海运到我国,运费成本过高,而且我国向美利坚进口粮食,用的是白银。

    布策来上海之前做足了功课,当即就表态道:我国也可以接受白银,而且可以保证粮食的到岸价与美利坚一样。

    以白银结算对俄粮食贸易,对于急于推行金本位的大清来说自然是没有拒绝的道理,易知足满面微笑的道:贵国与美利坚都是大清的盟友,我们自然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元奇可以与贵国签订进口五十万吨小麦的协议,不过,必须赶在明年三月之前交付。

    五十万吨!布策大为意外,他原本认为能出口十万二十万吨就已经是极限,毕竟清国才从美利坚进口了五十万吨,他确证道:殿下说的是五十万吨小麦?

    易知足笑道:贵国若是没有那么多存货,可以少些。

    有,绝对有!布策连忙道:谢谢殿下的慷慨。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欧亚大铁路,我国境内大约还有三年时间就能完工,希望贵国也能加快进度,一旦全线贯通,将会极大的促进贵我两国的商贸。

    殿下放心。布策道:我国皇帝陛下十分重视欧亚大铁路的修建进度。

    待的送走布策,赵烈文才道:又是一个五十万吨,大掌柜是急于花掉手里的白银?

    呷了口茶,易知足才慢悠悠的道:惠甫是觉的采购的粮食太多了?

    五十万吨,足以保障三四百万之众一年用度。赵烈文道:若是赈灾,足以赈济七八百万之众。

    有美俄这一百万吨粮食,就足以保证我们明年后年都能继续以低价大量采购粮食。易知足缓声道:再则,与其半死不活的赈济,不如提供足够的粮食让灾民以工代赈,四五年时间,数千万灾民,能做多少事情。

    赵烈文由衷的道:还是大掌柜思虑的长远。

    父亲。易正行道:自73年美利坚德意志相继爆发经济危机以来,欧洲北美亚洲等农业大国的农业纷纷遭受严重的冲击,这是否世界性的农业危机?以后会不会也象经济危机一样,周期性的爆发农业危机?

    问的好。易知足毫不掩饰眼中的赞赏之意,这应该是第一次世界性的农业危机,我国也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而且在短时间内难以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因此,世界性农业危机对我国经济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至于会不会象经济危机一样爆发周期性的农业危机,这很难说,你们不妨归纳总结一下这次的农业危机有什么特点,分析农业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对两者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这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易正行接着问道:我国的情况是否属于农业危机?

    这要看如何对农业危机定义。易知足道:经济危机是工业品相对过剩,农业危机就应该是农产品相对过剩,农产品长期滞销,价格持续下跌,农场主收入锐减,农业劳动者失业增加工资下降,大批中小农户破产。

    顿了顿,他才道: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不存在农业危机,但北方各省的旱灾比农业危机的破坏性更大。

    见的易正行不再开口,赵烈文试探着道:北方各省大多秋冬无雨,旱情持续的信号已经十分明显,股市也持续低迷。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将山东胶东一带的招远平度发现大型金矿的消息散播出去。



第九百九十五章 出狠招
    山东,登州,黄县。

    一支由三十多艘蒸汽木船铁甲船组成的混合船队缓缓的驶进黄县简陋的海港码头,黄县渔业兴盛,渔船不少,但大型商船却不多见,尤其是在渔业淡季渤海即将进入封冻期的时候,如此大规模的船队抵达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猜疑。

    当看到从船上卸下来一台台各式各样的机器,看热闹的人群都议论纷纷,很快就有消息传开,这支船队是隶属于元奇山东矿业公司,他们的目的地不是黄县而是招远,因为他们大量招募畜力和人手运送机器前往招远。

    一听是前往招远,人群顿时就炸开了锅,招远自古就有‘黄金之乡’的美誉,这什么矿业公司如此大的动静前往招远,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招远发现大金矿了,否则不可能运送那么多机器前往招远。

    招远发现大型金矿的消息迅速就散播开来,尽管胶东一带没有遭灾,但冬季也是农闲,况且招远距离黄县也不远,不少人为之心动,踊跃应募参与运送机器的队伍,为的就是想去招远看看有没有淘金的机会。

    金矿的吸引力毋庸置疑,世界各地接连出现的淘金潮就足以证明人们对黄金的狂热,招远发现大型金矿的消息很快就散播开来,不等元奇矿业公司的机器运抵招远,消息就传遍了登州莱州青州胶州等附近府县。

    济南,巡抚衙署。

    薛福保一脸兴奋的快步走进签押房,大人,招远发现大型金矿的消息已经确证,元奇山东矿业公司大批机器和人马已经进驻招远,据悉,不仅是招远,平度莱州都有发现金矿,元奇准备进行大规模的机器开采。

    招远平度莱州产金历史悠久,发现大型金矿并不奇怪,丁宝桢捻着颌下的山羊须沉吟了一阵,才开口道:元奇在招远莱州一带勘探矿藏是十数年前的事,如果真有大型金矿,元奇也应该早就勘探出了,何以到现在才大张旗鼓的进行开采?
1...616617618619620...6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