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上海农机厂示范区项目部经理,郑福寿。郑福寿连忙拱手笑道:宋议长远迎数十里,折杀我等了。
不怕郑经理笑话。松鹤年朗笑道:初五得知贵厂将示范区定在肥城,宋家上下以及肥城士绅百姓就日日盼着诸位,真真是大旱之望云霓,可算是将诸位盼来了。
惭愧,惭愧。郑福寿有些歉然的道:抽调人手以及各类机器物事略微耽搁了些时日,让宋议长久候了。
郑经理客气,是咱们心情太过急迫。松鹤年连忙笑道:仅仅一月时间,诸位就能赶到肥城,已经超乎咱们想象了。
两人客套了几句,松鹤年才笑道:在下沿途搭建了两个长棚以供诸位歇脚,郑经理请——。
难为宋议长想的如此周到。郑福寿说着转身吩咐道:大家都歇息一下。
走进长棚落座,奉上茶水之后,松鹤年轻叹了一声,道:北方素有‘瑞雪兆丰年’之说,一是瑞雪为开春积累了足够的水分,二是瑞雪为地里的庄稼保温,三是严寒能杀死一部分害虫。
但去年北方大部分地区却都是暖冬,别说下雪了,连雨水都甚少,开春之后更是滴雨未下,县令以及一众士绅都去求雨了。
大旱求雨一点不稀奇,通常遭遇大旱地方父母官以及士绅百姓都会举行各式各样的求雨活动,不论南北皆是如此,郑福寿听的一笑,今年只怕求不来雨。
今年?松鹤年心里一沉,难不成旱情还会持续一年?
郑福寿左右看了看,松鹤年连忙挥手将身边的几人都屏退下去,这次压低声音道:果真还会持续干旱一年?
肥城示范区以宋家为主,我也不瞒宋议长。郑福寿压低声音道:元奇和朝廷联手大张旗鼓的进行移民兴办工厂兴修水利铁路公路等基建工程,针对的都是北方这场罕见的大旱。
罕见的大旱?松鹤年惊愕的道:连续大旱?
郑福寿道:崇祯大旱,宋议长可曾知道?
崇祯大旱?前明崇祯皇帝时期?松鹤年缓缓摇了摇头,崇祯距离如今已经二百余年,他平素里也不钻研史学,哪里会知道。
崇祯大旱持续七年之久,南北二十三省遭灾,北方各省最为严重。郑福寿轻声道:此次旱情可能不会逊于崇祯大旱,所以元奇和朝廷才会如此大动干戈。说到这里,他轻笑道:宋议长眼光长远,气魄过人,以十万元代价争的这示范区落在肥城,既是宋家之福,也是肥城之福。
松鹤年被这一番话惊的半晌说不出话来,持续七年的大旱!果真如此,花费十万之巨争的这示范区可就真是前值万值了!
郑福寿说完这番话便啜茶不语,他说这番话自然不是无的放矢,无意义的显摆,而是有着明确的目的,肥城示范区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也需要一年的时间,不能让宋家急功近利影响示范区的规划和建设。
对于崇祯大旱,松鹤年并不知道,不过要调查是否确有崇祯大旱却难不住他,身为济南大学的毕业生,他有着寻常地方士绅难以比拟的人脉和资源,回到县城他就接连发了几封电报进行询问。
第三天,他就收到了回电,崇祯大旱,确有其事,从1637年持续到1643年,从华北西北扩大到皖苏,旱情之重,亘古未有,山西汾水漳河均枯竭,直隶九河俱干,白洋淀涸,北方各省大面积淀竭河涸。
看过电报,松鹤年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琢磨了半晌他才让人去请郑福寿,不料却得回报郑福寿去了河边,正安排人用机器从河里抽水抗旱,他听的一喜,连忙赶往河边。
康河边,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河水哗哗的从粗大的橡胶管里流出来,然后顺着饮水渠流往干凅的田地里,前来围观的士绅和百姓兴奋的指指点点。
机器抽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机器钻的深井如果需要大量抽水就必须借助机器,肥城的士绅百姓都是见识机器从深井里抽水的情景的,不过用机器从河里抽水却是第一次见到,不是没人想到这一点,而是因为水管太短,无法从河里吸水,就是想买橡胶管都没地方买,压根就没卖的,别说济南城,就是上海都没有橡胶管卖。
看着哗哗流入引水渠的河水,不少士绅都围向郑福寿,要求购买橡胶管和抽水机,甚至有人提出高价购买,郑福寿笑着解释道:诸位,不是我们不卖,实在是没货,如今北方各省大范围遭灾,抽水机和橡胶管极为紧缺,只能采取各州县限量供给,还请诸位见谅。
好不人员将一众人打发离开,郑福寿也不敢多停留,正准备开溜,不想却被匆匆赶来的县令洪仁寿和议长松鹤年两人撞个正着,有松鹤年居中介绍,两人免不了一番客套见礼,之后三人移步就近寻了一家临河的小酒肆。
叙礼落座,屏退了掌柜和小二之后,洪仁寿径直道:肥城赤地千里,郑经理乃亲眼目睹,还望能大力援手,以缓解旱情。
郑福寿苦笑着道:非是在下不愿援手,而是元奇严令不得私卖抽水机及橡胶管,各个州县一律限量供应。
这又是为何?洪仁寿不解的道。
抽水机效率高,河水流量却是越来越小,若是不加限制,下游必然无水可抽。郑福寿缓声解释道:肥城也并非上游,若是不加限制,上游州县很有可能将河水抽干。
听的这话,洪仁寿松鹤年都默然无语,这个是实情,若是不加限制,下游必然无水可抽,继续旱下去,中游也将无水可抽,见的两人不吭声,郑福寿接着道:旱情极有可能会持续下去,河流水量会越来越小,甚至有断流的可能,浇灌的田地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做无谓的浪费。
松鹤年才详细了解崇祯大旱的情况,知道旱情持续下去,淀竭河涸将是普遍现象,当即关切的道:深井会不会也涸竭?
略微沉吟,郑福寿才道:理论上说,地下水也不是无穷无尽的,过量抽取也会枯竭,并造成严重的危害,不过,地下水储量极大,只要不长年累月无节制的抽取,问题并不大。
松鹤年试探着道:示范区将主要采用深井抽水进行灌溉?
郑福寿点了点头,不错,要保证示范区的灌溉用水,必须采用深井抽水,我们拟在肥城建立一个大型自来水厂,既提供肥城百姓的生活用水,也保证示范区的农业灌溉。
听的这话,洪仁寿不由的暗喜,看来这示范区落在肥城,能为肥城带来不少好处,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倒是要多配合这个示范区的建立。
第一千零三章 水电站
建立大型自来水厂以保证示范区的农业灌溉?宋鹤年狐疑的看了郑福寿一眼,有些捉摸不透对方的意图,要保证农业灌溉有深井就足够了,何必费时费力费钱建什么自来水厂?该不会是变着法子让宋家多掏钱吧?
迟疑了下,他才试探着道:投建一个大型自来水厂需要多长时间?多少资金?
资金方面无须肥城负担。郑福寿给两人吃了颗定心丸,这才接着道:主要是时间,即便是简陋一些也需要大半年时间。
大半年时间?宋鹤年一愣,那岂非是影响一年的收成?当着洪仁寿的面他也不好多问,既然不要宋家出钱,他也由得对方去折腾。
洪仁寿却是笑吟吟的道:示范区落户肥城,是肥城百姓之福,但有所需,郑先生尽管开口,肥城上下必然鼎力协助。
示范区落户肥城,确是肥城之福。郑福寿笑道:不过洪大人似乎并没真正意识到,否则,此时就已经应该在上海。
洪仁寿一愣,随即拱手道:还请郑先生不吝点拨。
点拨谈不上。郑福寿连忙还了一礼,这才缓声道:因为示范区,肥城已经为元奇所注重,况且示范区一旦建成,必然会吸引北方各省士绅商贾前来参观,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宋鹤年试探着道:郑先生指的是城市改建?似乎一五计划的城市改建只限于各省省城一级。
郑福寿笑道:据我所知,北方各省有不少府城官员都赶往上海游说城市改建和交通项目,肥城虽说是县城,但毕竟有示范区这个幌子,洪大人只要肯去上海,必然不会空手而归。
洪仁寿听的大喜过望,满面笑容的道:郑先生真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返回宋宅,宋鹤年特意置办了一桌酒席宴请郑福寿,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他才停杯道:不知诸位打算修建一个怎样的示范区?
略微沉吟,郑福寿才缓声道:大掌柜指示,是要修建一个高度自动化的农业示范区,从浇灌犁地播种施肥除害收割脱粒等各个环节都尽量采用机器,最大程度实现自动化。
顿了顿,他接着道:这个示范区也可以说是一个大规模的实验区,稍后还会有大量的农机厂技术研究人员农学院科研人员进驻,共同研究和摸索集约式大农业发展模式以及管理模式。
看来这个示范区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宋鹤年心里暗暗欢喜,倒是不枉他花费十万元来争取,殷勤的给对方将酒满上,他才道:如此说来,示范区非是一蹴而就之事,不知今年的农业灌溉是否能保证?
示范区专门配备了一支机器钻进队,宋议长只须保证泰安的混泥土制品厂能够提供足够的混泥土井桡,就能源源不断的钻探深井。郑福寿不急不缓的道:至于示范区,咱们也是头一遭修建,必须逐步摸索,因此,我们打算分片进行建设。
听的这话,宋鹤年不由的心花怒放,争取示范区落户宋家,可以说是无比英明的决定,不说以后,只要能保证大旱的这几年收成,宋家就已经是千值万值!
山东省会,济南,巡抚衙署。
签押房里,丁宝桢脸色阴沉的翻看着一份份报灾的折子,一冬雨雪欠足,他就清楚开春之后必然旱情严重,但却没想到形势会如此严峻,还没到三月,报灾州县就已高达六十以上,几乎比去年翻了一倍。
翻看完案头的折子,他轻叹了一声,道:大旱!详细上报,恳请以工代赈。
听的以工代赈,薛福保迟疑了下才道:去年的以工代赈工程项目,不少是拓宽官道或是另开辟新官道,学生愚钝,不知元奇是何用意?
丁宝桢看了他一眼,道:元奇新研制了一种内燃机汽车,速度能媲美奔马,且能持久,拓宽以及新建官道,应是为了推广这种汽车。
薛福保随口道:难怪元奇如此大手笔赈济。
季怀慎言。丁宝桢看了他一眼,虽说元奇有私心,但此举对灾民对地方对朝廷皆有好处。顿了顿,他接着道:元奇发展工业有损地方士绅利益,眼下赈灾又离不开元奇,必须慎言慎行,以免另生波折。
薛福保一脸讪讪的道:学生明白。
嘀铃铃’清脆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这种不经禀报直接就打进来的电话只有首相府和镇南王府的来电,丁宝桢不敢怠慢,铃响两声就拿起了话筒,山东巡抚衙署。
不等他自报家门,话筒里就传来恭王奕?的声音,稚璜,山东是什么情况?
下官正拟折子准备上报,山东遭灾州县高达六十有二,半数以上旱情十分严重,预计今年全省大旱。
话筒里沉默了一阵才传来声音,直隶河南山西甘肃等省尽皆旱情严重,务必积极组织抗旱救灾,协助朝廷和元奇进行赈灾,另外,组织移民事宜也不得松懈。
还要移民?丁宝桢心里一沉,连忙试探着道:遭灾州县去年移民任务已经完成。
新增遭灾州县以及灾情严重州县,必须持续移民。奕?沉声道:不要只看到今年,天象异常,灾情可能持续,多转移一个灾民,就多减轻一分赈济的压力,况且移民实边也是国策。
丁宝桢心里一惊,连续干旱?
若非是连续大范围干旱,朝廷和元奇也无须如此大动干戈。奕?沉声道:去年旱情初显,钦天监就已经预测到这是一场罕见的大旱。
罕见的大旱?丁宝桢脸色顿时有些苍白,难怪元奇会联手朝廷如此大手笔赈灾,难怪朝廷会不顾士绅的反对力挺元奇,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
光绪二年春,一场大范围的严重的旱灾在北方各省蔓延开来,直隶山东河南山西甘肃五省二百余州县同时告急,依照去年的成例,所有遭灾州县都接到了移民任务,北方移民规模开始不断扩大,大量的移民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始源源不断的向东北正北,西北西南等边疆省份迁移。
于此同时,大量以工代赈的基础建设工程也随即展开,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官道的升级,各种国道省道府道县道升级工程几乎是同一时间进行,毕竟这种工程最简单最省心,就是将原有的官道大幅加宽,设计规划什么的都免了。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易知足夹着一支香烟站在一张大幅的北方公路交通地图前凝思,借助大灾之际一举奠定北方公路交通网,对他来说也是无奈之举,那么多灾民总不能白吃饭不干活,再说,也不能让灾民都闲着,那是会闲出问题来的。
对于没有技术只有一把子力气的灾民而言,最适合的基础建设工程就是修路,即便目前只能修建土路,能将公路交通网的雏形奠定下来也是一桩好事。
站在他身后的赵烈文轻声道:不少州县对于官道的升级颇有微词,指责拓宽和新修的各级官道毫无意义,实属劳民伤财。
劳民伤财?易知足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劳民伤财不一定都是坏事,经济危机和大灾之时,劳民伤财就是好事。
顿了顿,他接着道:这些公路现在或许用不上,但十年二十年三五十年后,总有用的上的时候,再说了,让灾民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可不是什么好事。
朝野上下可没人能如大掌柜这般眼光长远。赵烈文试探着道:不如在报纸上发表两篇文章?
犯不着。易知足摆了摆手,这是朝廷该操心的事,咱们犯不着咸吃萝卜淡操心。
赵烈文听的一笑,当即转了话头,随着旱情日重,遭灾的州县会越来越多,灾民也会越来越多,现有的以工代赈工程怕是容纳不下如此多的灾民,而且,灾情长达四年之久。
惠甫是指东南西南的公路也该动工了罢?易知足笑道:不急,再拖两个月,待的夏季无雨,旱情加深之后再说,南方无灾,况且地形也不似北方平坦,公路网要详细规划,况且还涉及到购买田地和征迁,急也急不来。
话没说完,李鸿章易正行两人联袂进来,见礼后,易正行便笑道:父亲,昆明来电,石龙坝水电站已于前日完工,正式开机供电。说着他递上一份电报。
这倒是个好消息。易知足笑道,当下接过电报细看,石龙坝水电站距离昆明只有三十余公里,建立水电站的螳螂川是滇池的唯一泄水通道,坡陡流急,集中落差30余米,最为适宜建小型水电站,三年前,电力远程输送难题被攻克后,易知足就着人择地尝试修建小型水电站以积累经验,最终选择了石龙坝水电站。
石龙坝水电站规模不大,安装了两台单台容量240k的水轮发电机组,用22千伏输电线路向距电站32公里的昆明供电。
看过电报,易知足笑道:石龙坝水电站的建成,对于推广电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相比于火电厂,水电站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清洁,节省能源,更重要的是大幅降低了电价,值得的大力推广。接下来,我们不仅要推广小型水电站,还要尝试修建大型水电站。
顿了顿,他接着道:让参与设计和修建石龙坝水电站的技术人员前往北方,考察在黄河上修建大型水电站。
在黄河上修建大型水电站?几人都被他这个想法吓了一跳,这是不是太异想天开了?黄河可不是滇池能比的!见的没人吭声,赵烈文犹豫着道:大掌柜,目前修建水电站尚且处于摸索阶段,在黄河上修建水电站,是不是?
是不是有些冒险?易知足笑道:你们忘了,北方现在正面临着一场罕见的旱灾,而且可能持续四年之久,水位有可能降到历史最地位,这是难得的修建水电站的机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