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对于易知足这个说法,几人并不赞同,北方大旱对于黄河的影响并不大,因为河南山东都是黄河下游,见的赵烈文不吭声,李鸿章开口道:在黄河上修建水电站非同小可,黄河之所以屡屡决堤泛滥,就在于洪峰过大,还望王爷三思。

    在黄河上修建水电站是迟早的事,不独是为了发电,更是为了减少黄河所造成的水患。易知足缓声道:让他们仔细考察论证修建大型水电站的可行性,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能修固然好,不能修也不勉强,但要明确的提出来,有压力才有动力!

    在黄河上修建水电站不是儿戏,这一点易知足自然知道,但他也知道黄河上是绝对可以修建水电站的,被誉为黄河上的第一颗明珠盐锅峡水电站就是修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时候的技术未必就比现在强多少。

    听的这话,赵烈文三人都暗松了口气,易正行赶紧转移了话头道:父亲,此次移民规模巨大,亦有可能是我国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为何不向阿拉斯加大规模移民?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并非是遗忘了阿拉斯加,而是大规模向阿拉斯加移民太费钱。

    太费钱?对于这个解释,易正行明显是不相信,不由的瞥了赵烈文一眼,赵烈文琢磨一下,才试探着道:大掌柜可是打算不费钱进行移民?

    易知足笑了笑,道:我已让人前往阿拉斯加勘探矿藏。

    勘探矿藏?什么意思?赵烈文反应极快,马上就想到了金矿,能够促使自发的大规模移民的,只有淘金潮!他当即试探着道:阿拉斯加有金矿?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有。易知足颌首道:美利坚西部频频发现金矿,阿拉斯加西部也应该有。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第一千零四章 多难兴邦
    美利坚西部频频发现金矿,阿拉斯加西部也应该有。尽管只是猜测,但易知足的语气十分肯定,赵烈文三人心里都是一动,如果,如果阿拉斯加真的发现大型金矿,在元奇的刻意引导和鼓动之下,必然会引发大规模淘金潮!

    这不仅会促使大规模的自发的移民潮,对于元奇本身也有着莫大的好处,对于北方各省大规模的赈济移民,大量的进口粮食,大量的以工代赈工程,给予朝廷巨额的低息借贷,向美利坚输出巨额的白银,元奇即便是资金雄厚,也是捉襟见肘。

    这座的三人都清楚,元奇为此印发了大量的没有黄金白银担保的纸钞,一旦出现大规模挤兑,后果不堪设想,可以说元奇现在是处于创建以来最为危险的处境,急切需要维护朝野上下对元奇的信心。

    沉吟半晌,易正行才开口道:即便阿拉斯加勘探出大型金矿,也与山东的金矿一样,短期难有收益,属于画饼充饥。

    易知足摆了摆手,纠正道:这不叫画饼充饥,叫增强信心,让大清上下增强对元奇的信心,毕竟这些大型金矿并非是虚构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随着机器开采规模的扩大,产量也能逐年稳步提高。

    李鸿章直言不讳的道:急于让朝野上下增强对元奇的信心,可是因为超发纸钞的缘故?

    超发纸钞是明摆着的事实,这两年来元奇为了刺激经济,为了推行金本位,为了大规模赈灾,一方面大量输出白银,一方面大量增发纸钞,可以说存在着严重的超发问题。

    瞥了他一眼,易知足才缓声道:大规模勘探开采国内大型金矿,确实是为了缓解超发纸钞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顿了顿,他沉声道:元奇超发纸钞不是为了牟利,不是为了变相掠夺民财,而是为了推行金本位为了赈灾,为了发展工业,同时,也是刺激经济的需要。

    你们也无须担心,纸钞的超发是建立在南非金矿产量巨大的基础之上的,顺利的话,数年时间就能填补这个窟窿。

    若是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呢?赵烈文满脸的忧色,北方各省大规模移民和招工,极大的损害了地方士绅的利益,为此还遭到铺天盖地的指责和攻讦,一旦认识到元奇存在严重的超发纸钞问题,就很有可能出现意外。

    无须担心。易知足语气轻松的道:大规模勘探开采国内大型金矿只是缓解超发纸钞压力的举措之一,交易所正紧锣密鼓的计划将新建的一系列大型厂矿上市融资,以缓解元奇的资金周转压力。

    另外,此番北方各省大旱,乃是罕见的大灾,除了朝廷和元奇不遗余力的积极赈灾之外,也要号召朝野上下积极捐款赈灾,这是难得的增强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机会。

    说着,他看向易正行,行之以‘多难兴邦’为题写一篇文章,呼吁朝野上下积极捐款以赈济北方各省灾民。

    北方五省大旱,遭灾州县二百余,灾民数以千万计,更是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的移民潮和招工潮,各遭灾州县的以工代赈工程也开展的如火如荼,对此,南北各省大小报纸纷纷持续不断的进行报道,引发朝野上下的密切关注。

    署名易行之的《多难兴邦一文在东南各省大报一经发表,立时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元奇银行随即设立了赈灾募捐专用账户,并在各大小报纸上广而告之,元奇名下的各大小厂矿企业纷纷响应——组织赈灾募捐活动。

    很快,赈灾募捐活动就遍及大小厂矿企业,各类大学也不甘落后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街进行赈灾的宣传和募捐,各省大小报纸也是铺天盖地的进行赈灾报道和募捐宣传。

    光绪皇帝适时的明谕天下,削减皇室一半的开支——捐出二百万元以赈济北方灾民,朝野上下,官绅士商民等各个阶层纷纷踊跃捐款,一时间,举国上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赈灾募捐热潮。

    京师,首相府。

    奕?皱着眉头翻看着各省送来的报表,入夏以来,各省旱情持续加重,受灾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北至辽宁西至陕甘南达苏皖,形成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广袤旱区,而直隶山东河南山西则是主要灾区。

    更让他忧心的是,去年冬天北方少雨雪多阳光是少见的暖冬,不仅造成了春旱严重,也容易引发虫灾——蝗灾,包括天津在内的直隶大部分府县已经爆发了大范围的蝗灾,遮天蔽日的蝗虫将残存的庄家吞噬精光,数月来辛辛苦苦的抗旱成果毁于一旦。

    对于直隶来说这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唯一值得宽慰的是,到目前为止,仅只直隶出现蝗灾,山东山西河南依然只是旱灾。

    笃笃笃有节奏的敲门声轻轻响起,奕?轻声吩咐道:进来。一个章京在门口轻声禀报道:王爷,肃相来了。

    请——。奕?说着放下手中的报表站起身来,肃顺一脸笑容的快步进来,好消息,下雨了!

    下雨了?奕?瞥了窗外一眼,这才发现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肃顺快步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指着天津方向道:天津保定河间相继来电,大雨!直隶旱情已解!

    缓步踱到窗边,瞥了一眼南方阴沉沉的天空,奕?脸上难得的露出一丝笑容,终于是下雨了!不过,很快他就皱起了眉头,旱情已解,这持续大旱之说不攻自破,易国城这次是判断失误,还是刻意为之?

    刻意为之应该不至于。肃顺斟酌着道:这次赈灾,元奇在方方面面都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说到这里,他一笑,天有不测风云,易国城即便是精擅天文,这种事情,也不可能完全预测的准确,况且,眼下只是直隶降雨,山东山西河南依然大旱。

    话才落音,一个章京在门口禀报道:王爷,镇南王来电——。

    接进来。奕?说着看了肃顺一眼,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肃顺缓缓摇了摇头,电话来的如此之快,不会是好消息。

    果然,奕?一拿起电话,就听的易知足不急不缓的声音,我国今年气候极端反常,北方夏季多暴雨,直隶久旱大雨,非是幸事,须的着令地方官员防涝抗涝!

    一场大雨让才经历了旱灾蝗灾的直隶百姓欢天喜地,敲锣打鼓的感激上天的恩赐,无数次求雨之后终于下了一场大雨透雨,怎不叫人高兴,不少地方官绅士民还冒雨前往道观庙宇谢神还愿。

    不过老天似乎是有意为难一样,大雨下起来没完没了,一连旬日,雨就没停过,或是大雨倾盆或是阴雨连绵,大清河滹沱河潴龙河南运河漳河卫河同时泛滥,直隶在经历了旱灾蝗灾之后又迎来了水灾!

    遭受水灾的不只是直隶,入夏之后,南方各省也遭遇连续暴雨,赣江上中游抚河和闽江上游特大洪水,湘江资水上游同时大水。赣湘闽3省20余州县严重水灾,浙江东南部北部沿海地区,湖北部分沿江州县水灾。

    南涝北旱,灾情之重,实为大清立国两百年来之未有。体态又有些发福的严世宽斟酌着道:历来天灾,帝皇都会下罪己诏,不过,皇上年幼,且是虚君,是以是以不少人都将此次天灾归咎于内阁,宪政,如今市井间有不少传言,说是因为推行宪政,才引的天怒人怨,降此大灾。

    听的这话,易知足目光依次在易正行赵烈文李鸿章三人身上扫过,很显然,这是有人在利用这次大灾做文章,针对的不仅是内阁和立宪,也是针对元奇,毕竟大清立宪是元奇极力推动的结果。

    是什么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是保皇派?还是代表地方士绅的势力?去年因为大规模移民和招工损害了地方士绅的利益,北方各省就已经利用舆论对元奇进行指责和攻讦,这次更干脆,连内阁和宪政一并攻讦!

    房间里安静了一阵,见的易知足不吭声,赵烈文轻咳了一声,缓缓开口道:遭逢罕见大灾,帝皇下罪己诏以反省自检,以笼络人心,可谓是屡见不鲜,不过,此番虽是灾情严重,遭灾范围亦广,但赈济得力,至今既无饿殍也无流民,相反,北方各省因此得以大规模的进行基础建设,边疆也得以大举移民充实,可谓是变害为利,何来天怒人怨之说?

    以学生愚见,定是不满自身利益有损的地方士绅试图再度挑起舆论攻讦,在控制舆论方面,元奇有着巨大的优势,不过,此次灾情若是持续四五年之久,则着实有些棘手!

    保皇派势力也不可轻忽。易正行接着道:我国推行宪政的时间不长,保皇派在朝野上下都有着不小的势力,须得提防着保皇派与地方士绅合流。

    李鸿章闷声道:在下窃以为,逢此罕见大灾,朝野上下当齐心协力,不宜再掺杂政争。

    见的三人想法各异,易知足点了支香烟缓缓的抽着,大清推行宪政是在元奇的军事和经济的高压下实现的和平过渡,对于保皇派势力并未进行大举清洗,这本身就是一个隐患,对于这一点,他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

    对于保皇派的大举清洗,眼下并不适合,一则君主**制度源远流长,在朝野上下都有着极为深厚的基础,若是大举清洗,难免会伤筋动骨,而他恰恰不愿意在这节骨眼上大动干戈。

    对于大清来说,西洋各国的这次经济危机不仅范围广时间长,而且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端,这是大清弯道超车的大好机会,北方这次大旱本就已经令他头痛不已,也着实不希望再节外生枝。

    树欲静而风不止!暗叹了一声,他才开口问道:赈灾募捐的情况如何?

    怎的突然问起赈灾募捐的事了?易正行三人都是一愣,赵烈文随即回道:据胡雪岩统计,截止到上月底,募集的慈善赈灾款总额已经超过二千万元,达到二千零六十二万余。

    易知足接着问道:善款来源可有详细统计?

    善款来源?赵烈文迟疑下才道:回大掌柜,不曾统计。

    详细统计一下。易知足吩咐道:厂矿企业商号学校会馆等团体捐款多少?业主官员士绅商贾官兵工人农民等捐款多少?社会慈善募集的不明来源捐款多少?各自所占捐款总额的比例是多少?都详细统计造表。

    听的这话,赵烈文登时反应过来,这是要拿赈灾捐款做文章!当即连忙点头道:学生马上就去元奇总号进行详细统计。

    微微点了点头,易知足接着道:给恭王去电,着他留意市井传言,密切关注京师动静。

    易正行试探着道:是否有必要给各省大报招呼一声?

    没必要。易知足道:我倒是希望他们在报纸上捅出来!

    话才落音,曹根生一脸兴奋的走进房间道:大掌柜,阿拉斯加来电,在一个海湾附近的小溪里发现黄豆大小的沙金,经过采淘,确证该地存在着大型的金矿。

    一听阿拉斯加果然存在在大型金矿,赵烈文三人尽皆大喜,易知足的神情却颇为淡然,他早就知道阿拉斯加有黄金,略微沉吟,他才道:暂且封锁消息,眼下还不是鼓励移民阿拉斯加淘金的最好时机。

    赵烈文笑道:阿拉斯加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开,不知道当年贱卖了阿拉斯加的俄国人会是何反应?

    易知足听的一笑,俄国人哪怕是将肠子悔青了也没用,对于如今的俄国来说,阿拉斯加已经遥远到遥不可及的地步。



第一千零五章 削夺兵权
    京师,首相府。

    新上任的顺天府尹周家楣心情忐忑的走进奕?宽大的办公室,一眼瞥见协理大臣肃顺伍长青也在座,他连忙躬身见礼,奕?摆了摆手,语气温和的道:小堂无须多礼,坐。

    下官谢王爷赐坐。周家楣说着斜签着身子在下首落座,随即欠身道:下官遣人连日调查,京师内外确有不少传言,说是因为推行宪政,内阁倒行逆施,上天震怒,方降此大灾。

    顿了顿,他接着道:这些传言似乎是最近几日才突然冒出来,但散播极快,京师内外已传的沸沸扬扬,有传言说宪政乃是西洋之物,并不适合大清,呼吁废除宪政,还政于天子太后,并说,一日不归政,则灾情一日不绝。

    哼!肃顺冷哼了一声,咱们为了赈灾累死累活,他们倒好,在背后放冷箭!我看也没什么好顾忌的,索性大肆清洗一番,免的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跳出来折腾!

    这话杀气腾腾,周家楣听的心里一紧,保皇派势力不小,若是大举清洗,京师必然血流成河。

    奕?阴沉着脸没吭声,上次利用舆论指责攻讦元奇,这次则直接将矛头对准内阁和宪政,让人忍无可忍,也不怪肃顺动怒,以易国城的判断,这次的灾情将会持续四五年之久,若是不痛不痒的打压一番,必然会反复折腾!

    见他神情阴晴不定,伍长青生怕他一时冲动,连忙轻声道:还是与易国城商议一下罢。

    易国城对外杀伐果断,对内却是兼容并蓄,此事无须商议。肃顺沉声道:不论如何,易国城都会倾力支持我们!

    听的这话,奕?有些心动,不过,他很快就回过味来,如此大事,他若是擅做主张,只怕这内阁总理大臣也就做到头了,略微沉吟,他才缓声道:易国城之所以对内兼容并蓄,是担心操之过急,引发内乱,严重影响或是迟滞我国的工业发展。

    说着,他站起身来走到办公桌前,还是与其商议一下的好。边说他边按住电话摇了摇,随即拿起话筒,接镇南王府。

    嘀铃铃待的铃响两遍,易知足才拿起话筒,径直问道:京师情况如何?

    奕?将京师情况简略的说了一下,才接着道:此次灾情持续时间长,若不能妥善处理,怕是后患不小。

    内阁是何打算?

    略微沉吟,奕?才沉声道:适当的清洗以做震慑!

    适当的清洗?易知足哂笑道:地方士绅冲锋陷阵,保皇派不过是幕后推手,是清洗保皇派还是清洗地方士绅?地方士绅又如何清洗?

    略微愣了愣,奕?才道:没有保皇派在幕后支持,地方士绅不足为惧。

    地方士绅不足为惧?六爷是不是太小看地方士绅了?自秦汉以来,就是皇权与地方士绅共治天下,士绅对地方的掌控力并未因为宪政而削弱,而是得到大幅的提升!

    易知足的语气少有的严厉,保皇派与地方士绅原本是对立的,一旦清洗保皇派,即便只是适当的清洗,也必然人心惶惶,会逼迫保皇派与急于维护自身利益的地方士绅一拍即合!
1...623624625626627...6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