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不以为意的道:奕?坐镇盛京,麾下十余万禁军,岂会轻易就范?话说回来,能兵不血刃的解除奕譞这个祸患,也是一大幸事。

    幸事?易正行索性直接问道:父亲能长期容忍满人皇帝?

    能忍则忍,不能忍也就不必忍。易知足漫不在意的道:采取君主立宪制度,目的是为了平稳顺利的推行宪政,目前看来,这一制度是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民主共和思想的深入人心,这一切都会发生变化,若是满人皇帝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国家和平,民族团结,大可废除君主立宪,改为共和制或者是其他更好的制度。

    不过,有两点你要记住,一旦废除清君,就必须废除君主立宪。再则,不论怎么变,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制度不能变。

    易正行连忙正色道:儿子一定牢记父亲的教诲。

    轻叹了一声,易知足才缓声道: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为父这一代能够推动实行宪政,已经是极限了,更好的政治制度需要靠你们下一代去逐步的摸索和尝试。

    刚过中秋,资政院就通过了设立盛京军区,取消盛京将军的议案,奕譞如愿以偿成为盛京军区司令,取代盛京将军成为东北三省最高军事长官,九月初一,慈安皇太后和光绪皇帝在两万禁军的扈从下返回京师。

    内阁总理大臣奕?率领一众内阁大臣以及京师大小官员和一部分缙绅前往通州火车站迎接圣驾回京,一场政治危机消弭于无形之中,不过奕?心里很清楚,一天不解决奕譞,笼罩在东北上空的战争乌云一天就不会消散,奕譞绝对不会安分守己,只乖乖的做一个盛京军区司令员。

    虽然已进入九月,天气依然有些酷热,奕?不紧不慢的摇着折扇,依照易国城的预测,旱灾还会肆虐两年,两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肃顺自然明白他指的什么,沉吟了下才开口道:大灾之后需要时间休养生息,我们应该有三五载时间从容布局,若是操之过急,只怕会适得其反。

    肃相太乐观了。奕?说着伸出三根手指,三年,三年之内务必除掉这个隐患,易国城可不是优柔寡断的主,咱们不能心存侥幸。

    六爷说的是。肃顺道:不过眼下,对于七爷还是要尽力安抚,善加笼络。

    这是自然。奕?微微颌首,大加安抚,善加笼络才能让奕譞放松警惕,他们也才有机会。

    专列缓缓的驶进站台,隔着车窗看着站台上黑压压一大片前来恭迎圣驾的官员缙绅,慈安的心里没来由的一热,虽说是虚君立宪,皇权旁落,但毕竟还是大清名义上至高无上的皇太后和皇帝,比起在盛京之时形同软禁的情形来说,不啻于是天壤之别。

    她满心欢喜的牵起小皇帝的小手,温和的道:皇帝,回家了。

    一见慈安和光绪踏上站台,奕?连忙率领一众大臣迎上前跪下,朗声道:臣奕?等恭请皇太后皇上圣安。

    慈安光绪回京,盛京军区的设立,极大的稳定了京师的民心,但凡有子弟在禁军服役的家庭原本都很是惶恐,如今却宛如吃了一颗定心丸一般。

    与通州火车站隆重的迎驾仪式相比,京师报纸对于皇太后和皇上东巡回京的反应却甚是平淡,只是发布了一个简短的通讯报道,这自然是奕?有意淡化的缘故。

    易知足同样有意淡化此事,勒令东南各省报纸进行简短的报道,同时着各大报纸浓墨重彩的宣传报道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的第十次俄土战争的战况,因为北方九省连续大旱,大清朝野上下对于这场发生在欧洲的战争都不甚关心,报纸平素对这场战争的相关报道也很少。

    这场爆发半年时间,双方投入上百万兵力的战争一经报纸渲染,很快就吸引了朝野上下的注意力,慈安太后回京的报道马上就被连篇累牍的战况报道淹没的无影无踪。




第一千零十九章 火药桶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书房墙壁上的大幅地图已经换成了欧洲地图,多瑙河和高加索两大战场上分别用红蓝两色铅笔标注着俄军和土军的进攻和防御路线,易正行用小木杆指点着普列文,俄军对普列文进行了三次强攻,损兵折将,损失惨重,不过随着后继援军的抵达,如今已对普列文形成包围,不过,俄军速战速决的作战计划也因此落空。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行之似乎并不看好俄国?

    略微沉吟,易正行才道:俄军占据兵力优势,在军事组织部队训练指挥人员的素质以及部队士气诸方面都强于土军,但在武器装备的质量上却稍有不如,土军武器都来自英德美三国,再则,土耳其有英法的支持,一旦俄军不能速战速决,恐有重蹈克里米亚战争覆辙的可能。

    对于这场俄土战争,易知足没有一点印象,但他知道,历次俄土战争中,土耳其只获得了唯一一次胜利,就是克里米亚战争,这场战争他没有丝毫印象,就足以说明英法等国并没进行武装干涉,战争规模没有扩大。

    思虑了一阵,他才开口道:就两**事实力而言,俄国在兵力上占据十分明显的优势,即便武器稍逊,差距也不是很明显。

    而在巴尔干地区,土耳其完全是处于孤立的境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皆出兵助俄,即便俄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灭,土耳其要想赢得这场战争也十分困难。

    易正行迟疑着道:英法难道会坐视土耳其战败?

    心有余而力不足。易知足缓声道:法兰西才经历普法战争之败,又遭逢大规模经济危机,已是虚有其表。俄国在出兵土耳其之前就已经通过外交手段,获得了德国的支持,并让奥地利保持中立。英吉利若是独自出兵土耳其,极有可能遭遇俄国和德国的联合打压。

    话才落音,赵烈文捏着一份电报快步进来,大掌柜,伦敦来电——。

    电报是驻英公使郭嵩焘从伦敦发来的,内容很简洁,奥斯曼土耳其驻英公使莫拉射司特意登门拜访,希望两国能够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见的易知足抬起头来,赵烈文笑道:土耳其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是在试探我国会不会趁火打劫从东南入侵。

    易知足笑了笑,道:一旦两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土耳其还会恳请我国居中调停,毕竟我国与俄国算是盟友,而且这场战争,我国并未向俄国输出武器,马克沁机枪和后装速射炮可是陆战利器。

    说着,他一展手,都坐罢,说说看,是否与土耳其建交?

    落座之后,赵烈文便径直道:与土耳其建交利于巩固波斯湾,再则,也必须遏制俄国向亚洲扩张。

    易正行斟酌着道:纵观此场战争,土军顽强敢战,并不逊色俄国多少。如果我国无意染指土耳其,则与其建交则是利大于弊,既可遏制欧洲强国向亚洲扩张,又可维持亚洲现有的格局,居中调停,还可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扫了两人一眼,易知足缓声道:普列文一战,土军确实打的极为英勇顽强,吃亏在于孤立无援且兵力不足,与其建交甚或是结盟,确有利于巩固波斯湾,利于维持亚洲现有的格局,利于遏制俄国或是德国向亚洲扩张。

    不过,巴尔干一直以来就是欧洲的火药桶,咱们若是横插一脚,极有可能会影响欧洲日后的格局,影响欧洲大战的爆发,真要如此,可就得不偿失了。

    易正行听的一愣,为什么说巴尔干是欧洲的火药桶?

    这话说来就长了。易知足说着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点着巴尔干半岛,解说道:巴尔干第处亚欧非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北靠欧洲大陆,东邻黑海,南部隔爱琴海与土耳其相望,西部紧邻亚得里亚海和地中海。

    这个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不说,还靠近地中海重要航线,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绝对是世界级的兵家必争之地!

    巴尔干半岛山脉纵横,整个半岛被山脉分割的支离破碎,典型的山多地少,因为农耕不发达,这一地区在历史上从未形成强大的大一统的本土政权,反而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周边强势文明的征服对象。

    长期以来,巴尔干半岛都处于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之下,如今土耳其衰落,巴尔干半岛自然就变成了欧洲列强争夺的目标。这只是其一。

    顿了顿,他接着道:其二,巴尔干半岛上分布着南斯拉夫人希腊人土耳其人阿尔巴尼亚人等众多的民族,随着土耳其的衰落,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各族纷纷掀起民族解放运动。

    这次俄土战争的根源就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相继爆发大规模起义,这实际上就是民族解放运动,各族都想摆脱土耳其的统治独立。

    还有宗教问题,巴尔干因为长期受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多个外来势力的统治,因此居民多信仰基督教东正教和教,宗教矛盾十分突出。

    兵家必争之地,自身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复杂,再加上欧洲列强谁也不甘心巴尔干落入他国之手,纷纷插手其间,如此一来,巴尔干想不乱都不行!

    说到这里,他在地图上轻轻的指点着,这是祸乱欧洲的根源,这场战争可以说是为欧洲爆发大战埋下了伏笔,我们没有必要插足,即便是暗中支持和援助都没必要。

    至于波斯湾,一旦与土耳其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我们继续在波斯湾扩张就会变的名不正言不顺。土耳其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战略要地,且控制着黑海连接爱琴海的海峡,不想捅马蜂窝就不要抱有染指土耳其的念头。



第一千零二十章 就地还钱
    祸乱欧洲的根源!易正行长久的盯着地图上的巴尔干半岛,他很清楚,这番话是特意叮嘱他的,因为欧洲爆发大战至少是三十年之后的事情。

    难怪大掌柜不插手这场俄土战争,连军火生意都不做,原来是不想搅乱欧洲的局势。赵烈文缓声道:不过,我国要在波斯湾北部扩张,避免不了要对上土耳其。

    惠甫是想乘着俄土战争趁火打劫,在波斯湾北部进行武力扩张?易知足摆了摆手,这个时候我国趁火打劫,有可能会刺激英法德意以及奥匈等欧洲强国,犯不着!

    波斯湾北部扩张,大可等到战争进入谈判阶段再向土耳其提出,而且,我不赞成武力侵略,战争之后,土耳其必然是元气大伤,内外交困,财力衰竭,我们可以采取购买的方式,以温和的手段进行扩张,如果土耳其不同意,再采取武力途径解决。

    赵烈文看了他一眼,道:大掌柜,波斯湾居民都笃信教,学生窃以为,若想一劳永逸,还是采取武力为上。

    采取武力容易遭人诟病不说,还会留下后患。易知足缓声道:购买的领土则不同,不会留下后患,左右也不缺那点黄金。购买之后,就属于内政,他国无权干涉,至于宗教矛盾,多的是法子解决,饥荒瘟疫都不逊色战乱。

    听的这话,赵烈文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当年元奇在倭国制造的人为的大饥荒和瘟疫,其效果远甚于战争的杀戮,波斯湾沿岸气候恶劣,不适宜农耕,生存条件严酷,要人为制造大饥荒,引发瘟疫,更为容易!他由衷的道:还是大掌柜思虑的周全。

    易正行心里一紧,看了两人一眼,迅速移开了目光,易知足将他的反应都看在眼里,沉吟了下才沉声道:慈不掌兵,善不为官。为政者,须的以大局为重,须的以国家根本利益为重!导致此次俄土战争的根源就是巴尔干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内忧外患,终将导致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

    我国的情况与奥斯曼帝国极其相似,民族众多,信仰纷杂,在国家强盛之时,各方矛盾或许并不突出尖锐,一旦稍有衰落,各种矛盾必然层出不穷。

    奥斯曼有巴尔干,我国也同样有,若不想步奥斯曼后尘,就必须固本清源,从根源上杜绝后患!

    易正行听的一呆,父亲的意思,这波斯湾是祸乱我大清的根源?

    是!易知足沉声道:波斯湾的价值远非南非金矿可比,不开采石油则罢,一旦开采,必然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焦点!这也是元奇迟迟不开采波斯湾石油的原因。

    赵烈文有意刺了一句,大掌柜苦心争夺的竟是一个烫手山芋?

    烫手山芋?易知足扫了两人一眼,对于弱国而言,这确实是一个烫手山芋,但对于强国来说,这就是一个宝库——世界石油宝库,只要能牢牢的掌控波斯湾,就能掌控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命脉!就能确立我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易正行一脸不敢置信的神情,石油果真如此重要?

    我国的石油开采炼制起步稍晚,但对于石油的研究却是规模最大,投入最大,可以说,我国对于石油的勘探,开采炼制以及石油化工等各个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易知足侃侃说道:随着内燃机的普及和推广,石油将取代煤成为最重要的燃料,以后的飞机汽车轮船农业机械都将使用从石油提炼出的柴油和汽油作为燃料。

    另外,石油化工也将成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久的将来,石油将会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和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也会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能源资源!

    石油的重要性,易正行赵烈文都不是第一次听到,在出兵西北,染指波斯湾时,易知足就有提到石油的重要价值,在商讨推行货币霸权之时,易知足也曾明确的提及石油的重要价值,并说要借助石油推动华元成为世界货币!

    再则,上海的石油研究所也确是元奇规模最大,投入最大的研究所之一,成立的时间早,素来也极受易知足重视,另外这几年元奇在美利坚也大量收购炼油厂,而且早期斥巨资购买的洛杉矶盆地也勘探出了石油。

    种种迹象都表明易知足对于石油极度重视,对于石油的未来极度看好,尽管目前石油的价值并不大,但两人都相信易知足的判断不会错。

    易正行心头大为振奋,原本在他看来,与西洋各国争夺世界霸主遥不可及,却没想到,居然会如此简单,只要牢牢掌控环波斯湾沿岸地带就能成就世界霸主的大业!

    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不仅国家的根本利益,也是一笔巨大到无法想象的财富,为此,即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在所不惜!必须不择手段将环波斯湾地区的原住民驱离或是灭绝,从国内大量移民过来,只有如此,才能长久的彻底的掌控波斯湾。

    ————

    15万沙俄和罗马尼亚联军对普列文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包围,城内弹尽粮绝的三万土军最终选择了开城投降。普列文一战不仅重创了俄军,也粉碎了俄国速战速决的计划,但却无法改变土耳其失败的命运。

    随着普列文的陷落,战争的天平完全的倾向了俄国,在兵力以及兵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优势的俄军,随即冒着严寒向巴尔干山以南发起攻击,在150公里宽的正面战线上实施多路突击,一路势如破竹。

    土军大败,俄军进攻势头强劲,兵锋直指奥斯曼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占据急转直下,在巴尔干有着深刻利益的英吉利和奥匈帝国再也不敢袖手旁观,英国令其地中海舰队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开进到马尔马拉海,以便阻止俄国攻占君士坦丁堡。奥匈帝国则向俄国边境调动部队。

    1878年1月30日,俄军在斯科别列夫统率下,兵临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城下。鉴于英吉利和奥匈帝国的激烈反应,俄军最终没敢攻占君士坦丁堡,31日,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定,第十次俄土战争落下帷幕。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易正行放下战报,瞥了易知足一眼,道:英吉利最终还是出兵进行干涉。

    那是因为俄国太贪婪,不知见好就收。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俄国一旦攻占君士坦丁堡,俄国的领土就会扩张到巴尔干东部和小亚细亚半岛北部,黑海舰队可以自由出入地中海,这是所有欧洲列强都无法接受的,英吉利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果断出兵干涉!

    赵烈文接着道:奥匈乃是三皇同盟之一,且已经宣布保持中立,为什么还要出兵俄国边境?
1...630631632633634...6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