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巨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塞外流云

    易知足哂笑道:不论什么同盟,在国家根本利益,切身利益面前都不值一提,奥匈之所以宣布中立,不是因为与俄国同盟,而是俄国通过《布达佩斯条约以牺牲波黑领土换取奥匈宣布中立。

    奥匈与奥斯曼接壤,一旦俄国扩张到巴尔干东部和小亚细亚半岛北部,会对奥匈构成直接的严重的威胁,奥匈又岂会同意?相比起如此直接严重的威胁,波黑那点利益实在是不值一提,因此,才会反目出兵压境,以逼迫俄国退兵。

    说到这里,他笑道:吃一堑长一智,俄国吸取了上次克里米亚战败的教训,此次发动战争之前就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攻势,获取德意志的支持,换取奥匈的中立,并且打出了拯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压迫下的基督徒和保护斯拉夫兄弟的旗号,堪称是可圈可点,若是能见好就收,这一战堪称完美。

    顿了顿,他接着道:外交是对外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你们必须牢记,要善于分析世界格局,善于利用拉拢目标的敌对势力,孤立目标,这方面德意志的俾斯麦做的很好,要善于学习。

    是,儿子明白。易正行连忙点头道。

    易知足吩咐道:还有,好好总结一下这场战争交战双方的得失,写好了交上来。

    见是话缝儿,赵烈文试探着道:如今战争已经结束,咱们是否可以抓住机会向奥斯曼提出购买波斯湾北部的领土?

    不急。易知足胸有成竹的道:等俄土两国签约之后再说。

    三月,奥斯曼土耳其与俄国签订了城下之盟——《圣斯特法诺和约。原奥斯曼帝国境内的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毫无挽回的独立,波黑自治,成立大保加利亚并允许俄**队存在,事实上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更重要的是俄国舰队从此可以自由出入黑海。

    《圣斯特法诺和约不仅危害了英吉利和奥匈帝国的利益,也引起了德意志的严重不满,作为欧洲大陆第一陆军强国,自然不会坐视俄国迅速扩张,超越甚至成为德意志最大的竞争对手。

    为了遏制俄国势力的扩张,英法德奥罕见的联合起来,一致要求《圣斯特凡诺条约必须经过其他欧洲列强的讨论才能生效,处于完全孤立境地的俄国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能妥协,同意与其他欧洲列强坐下来谈判。

    就在欧洲列强围绕着《圣斯特凡诺条约进行谈判之时,大清使节团已经经由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前往君士坦丁堡,与此同时,在伦敦,驻英公使郭嵩焘主动拜访奥斯曼土耳其驻英公使莫拉射司,提出了购买波斯湾北部——巴士拉州以南领土的意向。

    奥斯曼战败,不仅仅是割让领土,还面临着高达三亿卢布的巨额战争赔款,大清帝国此时提出购买巴士拉州以南的领土,既是落井下石,也是雪中送炭。

    对于奥斯曼而言,环波斯湾沿岸的领土早已是鞭长莫及,早在清帝国之前,英吉利就已经将波斯湾沿线纳入了英国势力范围,巴士拉科威特都在英国人的直接掌控之下,那些个领土对于奥斯曼来说都是名存实亡。

    如今驱逐了英国人,接管了波斯湾沿岸地区的清国人居然愿意花钱购买这片土地,对于奥斯曼来说,可谓是意外之喜,更何况,眼下奥斯曼正面临着巨额的战争赔款。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大掌柜,巴士拉南距波斯湾二百余里,地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交汇处,是波斯湾连接内河的航运枢纽,也是奥斯曼通往波斯湾的出海口。赵烈文不无担忧的道:即便奥斯曼对巴士拉鞭长莫及,怕是也不会公然售卖。

    惠甫多虑了。易知足不以为意的笑道:俄国从西北入侵,奥斯曼还能指望英法奥匈进行干涉,咱们大清帝国入侵巴士拉,奥斯曼能指望谁?英国人?英国人已经被咱们驱出波斯湾了!

    但凡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只要稍微有点理智,就会爽快的同意售卖,简而言之,奥斯曼是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

    话才落音,李鸿章捏着一份电报快步进来道:大掌柜,敦伦来电,奥斯曼同意售卖,不过有条件。

    奥斯曼的条件并不苛刻,巴士拉以南的领土开价五千万卢布,低息借贷二点五亿卢布,两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互派公使。

    将电报转给赵烈文,易知足才道:三亿卢布的战争赔款,奥斯曼竟然想全部转嫁到我国。

    这是狮子大开口。赵烈文沉声道:五千万卢布价值二千八百余万白银,当年购买阿拉斯加和勘察加也不过二千万,购买莫桑比克也只二千万,巴士拉不过弹丸之地,他们也真敢开口!

    对方漫天要价,咱们着地还钱便是。易知足笑道:还价五百万卢布,至于低息借贷,提供三千万卢布罢。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清土交易
    1878年6月,欧洲列强齐聚德国柏林,召开了欧洲近代国际关系史上最重要,也是影响极为深远的一次会议,与会各国经过一个月的各种明争暗斗之后,签订了一份《关于解决东方事件的条约,通称《柏林条约。

    《柏林条约是对《圣斯特凡诺条约的全面修改,最大限度的限制了俄国的扩张。条约由84条组成,规定塞尔维亚黑山与罗马尼亚脱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而独立;大幅度缩小新成立的保加利亚的面积;奥斯曼帝国将阿尔达汉卡尔斯巴统三地区割给俄国并赔款3亿卢布;奥匈帝国占领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批准英国对塞浦路斯岛的占领。

    是不是觉的很讽刺!易知足抖了抖《柏林条约译文,一脸的讥讽之色,英国不费一枪一弹,获得了塞浦路斯岛,奥匈帝国获得了波黑。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和沉重代价,并且在军事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俄国获得了什么?

    博斯普鲁斯海峡仍然不对俄**舰开放,向地中海方向发展海军力量的企图再次落空。大保加利亚变成了小保加利亚,将领土扩展到巴尔干半岛上的企图也成泡影,只是在濒临俄国领土的地区扩充了点地盘。

    赵烈文一脸叹息的摇了摇头,俄国在军事上的巨大成功与在谈判桌上的利益损失,这反差实在是太大了,归根到底,还是实力太弱。

    说的对,野心与实力必须成正比。易知足缓声道:在发动战争之前,必须要清醒的认识自身的实力,好在还有3亿卢布的战争赔款,否则这一战,俄国虽胜犹败。

    顿了顿,他接着道:一直以来我不赞成染指奥斯曼土耳其也正是顾虑到这一点,南洋群岛东南亚中亚南非波斯湾,我们可以染指,对于欧洲列强来说,这是海外殖民地的争夺,但奥斯曼土耳其,就不属于海外殖民地争夺的范畴。

    一旦我国入侵奥斯曼,就会对整个欧洲构成严重的威胁,历史上蒙古铁骑曾经横扫东欧,欧洲各国不会让历史再重演,必然会联合出兵,哪怕是作为同盟的俄国,也会毫不犹豫的出兵。

    父亲所见极是。易正行心悦诚服的道,英法德奥等国能联手遏制俄国向土耳其扩张,岂能不联手遏制大清向土耳其扩张?俄国这个跟头栽的不小,却让他见识了欧洲列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择手段和反复无常。

    大掌柜——。李鸿章试探着道:柏林会议已经结束,我国与奥斯曼的领土交易是否也该定下来了。

    易知足听的一笑,这两个多月来,元奇一直在与奥斯曼电报往来讨价还价,毕竟这事元奇不急,急的是奥斯曼,《柏林条约的签订,奥斯曼对俄的战争赔款已就提上了日程,他漫声问道:现在奥斯曼咬定的是什么价格?

    购价一千万卢布,借贷一亿,利率年息六分。

    易知足接着问道:与俄国人谈的如何?

    元奇眼下忙于北方九省赈济,根本不可能有抽调如此大额的资金放贷给奥斯曼,不得不与俄国人磋商,延后两年支付或者是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若是要的急,则只能用白银支付。

    与俄国人谈判是李鸿章负责,他连忙道:俄国人同意暂用白银支付一半,剩余的用黄金支付,五年为期,年息百分之十二。

    不算过分。易知足点了点头,道:罢了,为免夜长梦多,签约吧。

    七月十八,在《柏林条约签订的五日后,清土两国正式签订《伊斯坦布尔条约,以一千万卢布和低息借贷一亿卢布的代价,购买巴士拉州及其以南的濒波斯湾所有领土。

    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区,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

    年过七十,刚从柏林回国的英吉利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缓步走进自己宽大的办公室,虽是满身的疲惫,却是难掩满心的喜悦,柏林之行,在俾斯麦的协调下,逼迫俄国对英国全面让步,吐出了大部分战果,而英国却不经一战,取得塞浦路斯岛作为防卫俄国南下的抵押品,这让他在国内的威望达到顶峰。

    新上任的外交大臣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快步追了上来,一进办公室便呈上一份电报,道:阁下,君士坦丁堡来电,清国与奥斯曼签订条约,达成一项领土交易,清国以一千万卢布的价格买下了奥斯曼的巴士拉州,同时还向奥斯曼借贷一亿卢布。

    清国还有钱放贷?迪斯雷利皱了皱眉头,清国正遭遇罕见的大旱,居然还能拿出巨款购买领土和放贷?接过电报扫了几眼,他踱到办公桌后坐下,沉吟着道:如今大半个波斯湾都已经纳入了清国版图?

    是的,阁下。盖斯科因连忙道:这几年清国通过购买领土或者是军事占领的方式,已经将波斯湾沿岸大部分地方直接纳入了清国的版图,只剩下波斯占据着东北一带,另外,阿曼湾的马斯喀特苏丹国尚且保持着独立,不过,也已处于清国的保护之下。

    迪斯雷利仿佛是自言自语一般的轻声问道:清国对波斯湾如此重视,究竟是冲着印度来的?还是意在两河流域?或者是针对的波斯?

    清国为什么重视波斯湾?盖斯科因对此也是一头雾水,针对波斯的可能性不大,清国西北与波斯捷接壤,真针对波斯,犯不着绕道波斯湾,至于印度,清国已经从孟加拉和阿富汗对印度构成夹击之势,也犯不着多此一举,最有可能还是冲着两河流域去的。

    略微沉吟,他才道:如果清国以巴士拉为据点,进而吞并两河流域,势必严重影响帝国在地中海和奥斯曼的利益,而且对欧洲也会构成莫大的威胁,必须设法遏制!

    遏制?如何遏制?迪斯雷利看了他一眼,南非一战,不论是陆战还是海战,大英帝国都一败涂地,败的惨不忍睹,战损比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尤其是海军,二百年的海上霸主,帝国上下引以为傲的皇家海军舰队,自认最先进,甚至是无敌的铁甲舰队,却被清国舰队打的溃不成军,而且是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这种情况下,如何遏制清国的扩张?联合欧洲所有的军事强国遏制清国将势力延伸到地中海?这不现实,至少俄国就不会同意,才被各国强行逼迫吐出胜利果实的俄国多半会与清国联手,更何况清俄两国本就是同盟。

    见他不吭声,盖斯科因试探着道:大力扶持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

    异想天开,迪斯雷利哂笑道:土耳其人才被俄国打的元气大伤,即便是大力扶持也无法遏制比俄国更强大的清国,阿拉伯人四分五裂,一盘散沙,更不可能。

    顿了顿,他接着道:还是先观望一阵,弄清楚清国人的真是意图之后再说。

    待的盖斯科因离开之后,迪斯雷利长叹了一声,清国和德意志一先一后迅速崛起,不仅是动摇了大英帝国海上霸主和欧洲霸主的地位,也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身为保守党领袖三届内阁财政大臣,两度出任首相的他十分清醒的认识到,大英帝国一家独大,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将一去不复返了。

    或许是时候调整一下帝国对欧洲大陆和对东方的政策了,清国虽然工业起步晚,但却走的是集中资金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路子,在武器研发和铁甲舰方面都远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尤其是武器研发方面,步枪机枪火炮鱼雷,都领先的太多,尤其是鱼雷,海军部这几年仿效元奇的研究所模式,抽调了众多的专业科研技术人员,却始终未能研制出能用于实战的鱼雷,如今帝国的皇家海军战舰轻易都不敢东下。

    他一直想不明白,清国发展工业不过四十年,为什么在武器研发方面却能不断取的重大突破,半自动步枪,马克沁全自动机枪,消除后坐力能够连续炮击的速射火炮,能稳定方向且速度和威力都惊人的鱼雷,线型流畅结构合理的铁甲舰,这些都是怎么研制出来的?难不成东方人真的聪明些?

    南非一战,大英帝国几乎成了整个欧洲的笑话,威望和地位都遭受到沉重的打击,他可不希望在自己执政期间,再让帝国蒙羞。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他可不想再招惹清国。

    清国这几年也很是安分,并未四处扩张,只是偶尔在波斯湾沿岸小打小闹,令他不安的是,清国国内正乘着北方大旱的机会,大规模的发展工业,以清国庞大的人口和辽阔的疆域以及令人眼热的巨大国内市场,他真不知道再过二三十年,清国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遏制清国的发展,他做梦都想,但却是束手无策,军事上不可能,经济上也不可能,贸易更是不可能,美国俄国德国都卯着劲想取代大英帝国成为清国对外最大贸易国,而且清国正紧锣密鼓的修建横跨欧亚的大铁路,英国若是进行贸易封锁,各国做梦都会笑醒。

    他倒是希望清国向两河流域扩张,如此一来,就能联合欧洲几大强国联合出兵,就算俄国指望不上,德奥意土等国却是必然会同意的,这或许是遏制清国的唯一法子,但问题是清国会在近两年向两河流域扩张吗?

    对于清国那位镇南王,元奇的大掌柜易知足,他做过专门的了解,此人十分善于隐忍,而且十分善于把握机会,此次俄土战争,清国都没有乘机出兵两河流域,可见短期内不会出兵,应该是打算先发展国内的工业。

    想到这里,他再次长叹了一声,再容忍清国发展二三十年后,这海上霸主和世界霸主只怕都得拱手让给清国了!到时候,帝国只怕连印度都无法保住!

    不能坐视清国持续发展壮大,得想个法子,挑起德国和清国的战争,一举削弱对大英帝国威胁最大的两个国家的实力。嗯,这是一个绝妙的想法!但德国与清国的交集点在哪里?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易知足志得意满的站在大幅的西亚地图前,随着《伊斯坦布尔条约的签订,奥斯曼土耳其也被踢出了波斯湾,如今的波斯湾只剩下大清帝国和波斯帝国,对于波斯,他没有任何想法,他很清楚,要想将波斯踢出波斯湾根本不可能,除非是灭了波斯,不过,他现在还真不敢有如此大的胃口。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熟知他心思的赵烈文指着阿曼湾道:马斯喀特苏丹国虽是在波斯湾外侧,但却是窥觑波斯湾的跳板,大掌柜不会坐视不理罢?

    易知足瞥了地图上的马斯喀特一眼,漫声道:收入囊中是迟早的事,不急在这一时。说着,他看了易正行一眼,待的大灾之后,让行之前往阿曼湾一趟。

    谢父亲体恤。易正行一脸兴奋的道,这不仅是让他立战功,也是让他多接触海军,配置军中势力。

    大掌柜——。李鸿章脚步匆匆的赶了进来,伦敦来电,格拉斯哥银行宣布破产倒闭,负债1200万英镑。

    看过电报,易知足嘴角露出一抹微笑,足足拖延了五年,英吉利的经济危机终于全面爆发了!

    听的这话,赵烈文不无担心的道:如今欧洲各国经济尚且没有复苏,英吉利爆发经济危机,会否对欧洲各国的经济造成第二波冲击?

    英吉利是欧洲的金融中心,也是世界工业霸主和经济中心,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会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冲击。易知足缓声道:不过,英吉利这次的经济危机延后的时间太长了,冲击肯定会有,但不会太大,最大的作用是延长这次世界经济危机的时间。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最大敌人
    英吉利经济危机的爆发丝毫不逊色于美利坚,格拉斯哥银行宣布破产倒闭就象的推到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骨牌,紧随其后的是规模不小的西英格兰银行和南威尔士银行,大银行的倒闭又牵连无数的中小银行。

    随着大量银行迅速破产倒闭,股市随即崩溃,无数企业公司跟着遭殃,大量厂矿跟着破产倒闭关门,数目巨大的工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失去工作。

    本就因为各国经济危机危机而陷入萧条的英吉利经济,经受这一波突如其来又猛烈无比的冲击,顿时就陷入了更深层次的萧条。
1...631632633634635...6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