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周当皇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癞蛤蟆吃天鹅
韩成子嘴角微撇,心中不屑,脸上却并没有表现出来。
“我赵军探路斥候已在此与楚军伏兵厮杀过,所谓伏兵已是明兵,所谓陷阱也已荡然无存。楚军不可能蠢笨到如此地步,会在同一个地方二次设伏。楚军不蠢,我赵军也不笨,偏就二次通过,出乎楚军意料之外,让楚军防不胜防。以最快速度通过逍遥山,杀回王城,与王城兵马内外夹击,杀得楚军一泻千里。”百里云分析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赵王赞道:“将军说得甚好。果真如此,救援王城,将军必有大功一件。”
韩成子不忍赵军数千人马恐遭惨死,说了四个字,向赵王劝诫道:“兵不厌诈。”
赵王瞧着韩成子,又瞧了瞧百里云,百里云说道:“师帅刚才不发一言,现在兵不厌诈四个字,又作何意思”
“请赵王明断!”韩成子向赵王作揖行礼说得。
第二十七章:兵者诡道也
百里云也向赵王行礼说道:“王上明断。”
赵王思虑,不知该听谁的,踌躇不决之间忽有士兵前方来报军情。
“禀王上,逍遥山前方两里处发楚军骑兵,正往此处而来。”士兵下马行礼说道。
赵王大惊,忙问道:“有多少人马”
士兵回道:“约有两三百骑。”
“两三百其余可还有发现楚军人马”百里云问道。
“暂未发现。”士兵说道。
百里云挥手让士兵退下,继续前方探路,与赵王说道:“王上,楚军骑兵正往逍遥山而来,说明楚军并没有在此设伏,逍遥山可过!”
诸樵等武将也纷纷应和百里云之谋,赵王觉得百里云此话有理,看向韩成子,还是想听听韩成子的意见,问道:“师帅可觉云将军此话有理”
赵王既问话,韩成子也不能不答,否则视为大不敬,便说道:“军政之事,以一而成,以二三而败。谋议归于众人,决断只可一将。不知赵王,是否还记得当日承诺韩成子之话”
“放肆!”百里云抽出配剑,直指韩成子,斥道:“我赵国主人是王上,不是你法家韩成子。你再敢搬弄口舌搅弄风云,本将第一个饶不了你。”
众武将纷纷对韩成子恶脸相向,欲要刀剑枪戟强加于韩成子之身。韩成子瞧着赵王,赵王无甚反应,韩成子心中明了,心如死灰,主动解开身上佩戴王剑,双手奉于赵王。
韩成子面色平静,内心却已是大起波澜,说道:“承蒙赵王对韩成子信任过,韩成子也未负赵王所托。今日归还王剑,请辞师帅,子侄韩少保生死不知,欲天下寻之。活要见人死亦见尸,是为人情,不可不察。今辞赵王,甚为不舍,奈何人情大过天,不得不为,望赵王容许。”
赵王冷冷的看着韩成子,良久,淡淡的说道:“师帅既道人情,本王怎能不允。然战争无情,子侄有情,本王愿师帅早日觅得子侄,颐养天年,当为美事。师帅有功于我赵国,赏师帅金银百两,略表诚意。”
赵王拿走韩成子手里王剑,当下举起王剑,命令道:“百里云、诸樵听令!”
二人回道:“末将在!”
“命诸樵领云骑冲锋营先行通过逍遥山,前方扫清障碍;命百里云率南商步兵营大军随后而行,以最短的时间内通过逍遥山,杀回王城。”赵王叫道。
二人领命,当下兵马涌动,诸樵一马当先,率领云骑冲锋营两千余人先行出击。
赵王骑马欲走,韩成子跪在地上行礼,赵王瞥了韩成子一眼,从其身边骑马缓缓而过,说道:“法家韩成子,愿你一路好运。”
韩成子匍匐于地,大声叫道:“谢赵王!”
赵军兵马进入逍遥山谷口,韩成子起身目送在赵军离开,看着渐渐消失于黑夜之中的赵军,韩成子喃喃自语说道:“也愿赵王一路好运。”
赵军大军行进之中,百里云骑马来到赵王跟前,与赵王说道:“王上,韩成子的确是个人物,末将也甚是佩服,能在短短数日拿下如今之战果,实在骇然,其身能力”
“你想说什么就直说,不必绕来绕去。”赵王打断百里云的话说道。
百里云看着赵王面无表情,说道:“能为我所用就留之,不能为我所用就除之。韩成子倘若投于其他诸王,比如楚王,势必会对我赵国造成巨大危害,王上不妨想想陈留王如今之境地。韩成子本是陈留王太卿,必是怀恨在心故而才投王上帐下,一个小小的韩成子就能掀起滔天巨浪,引得三王争斗,打得陈留王如此狼狈。此等能力,不可不防。”
百里云短短数句,便已把韩成子打入万劫不复之地,将韩成子定成了死罪。
赵王没有反应,百里云揣测说道:“今日月黑风高,适合杀人。”
“今夜的确月黑风高。”赵王看着天上明月,轻描淡写说了这么一句,既没同意杀也没有同意留。
赵王还是公子的时候,百里云八岁便就跟了他,如今算来已有十几个年头,毫不夸张的说赵王一个眼神,百里云就知道赵王此举何意,现在又怎能不知赵王心中之态度。
百里云亲自带队,集合十几个云骑营高手,全部蒙面,引马而回,追杀韩成子而去。
与此同时,楚军赫勃连所带三千步兵营正日夜兼程的往逍遥山方向行军,打算将赵军赶进逍遥山谷口,与姜子两千楚军新军首尾夹击,在此歼灭赵军有生力量。
诸樵率领云骑冲锋营两千余人,面对前方楚军骑兵,一阵冲锋,就把两百余人的楚军骑兵杀得一个不剩。
诸樵继续率领云骑冲锋营前方探路,待赵军步兵大军进入山谷口时,埋伏逍遥山两侧的楚军新军弓弩齐射,滚木礌石倾斜而下,顿时将赵军杀得人仰马翻,步兵大营乱作一团。
楚军设伏,二次偷袭赵军,赵王见此,连忙命令赵军迅速冲杀出去,绝不能被楚军堵在山隘谷里。
诸樵领云骑冲锋营前方开路,发现后面南商步兵大营被楚军截杀在谷口,立即领兵要杀回。
诸樵马刀高举,大声叫道:“云骑营听我号令,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随本将杀回去,救王上。”
云骑冲锋营马队掉头,准备杀回接应南商步兵大营,从两侧密林之中顷刻间杀出两队楚军新军,将云骑营分割包围数片,逐一围歼。
诸樵左右冲杀不出,赵军的南商步兵大营底层奴籍兵士本对师帅韩成子拥戴,如今却见韩成子被赶走,赵王不仁,韩成子颁布的军中新法,也被赵王废除,底层奴籍士兵个个毫无斗志,再无决死拼杀之决心。再加楚军占据有利地形,前后夹击,转瞬之际,已经损失过半。赵王眼见楚军从来逍遥山两侧冲杀下来,满山皆是楚军人影,不由的仰天长叹,心中悲痛,高叫道:“百里误我,诸将误我!”
赵王命令南商步兵大营后退,原路撤出去,岂不料近日来一直不见踪影的赫勃连所带三千楚军此刻从后方杀来。
为首楚军先锋将军跨下宝驹,飞跃而来,仅是一枪便就结果了赵军一名军侯,众赵军士兵见此大骇,纷纷后退,被赵军监察官申侯方宗向连杀数人,才稳住局势,未致赵军士兵溃败,造成那一泻千里之严峻局势。
那楚军先锋将军使着一杆寒铁枪,犹如猛虎下山之势,所到之处打得赵军士兵丢盔弃甲,纷纷毙命,那先锋不是别人,正是赫勃连徒弟,韩少保的老相识——武英。
武英本就对韩少保有敌意,见他投于赵军,如今见不着本人,瞧着眼前这些赵军,只把心中怒火发泄到这些赵军士兵身上,枪枪毙命,招招死手,一时风光无两,倒把坐阵后方的指挥的赫勃连看得是心花怒放,满是欢喜,直呼武英少年英雄,楚国好少年。
武英杀得性起,云骑营百里云麾下的周齐陈唐四将见状合力围攻武英。
武英一条寒铁枪,耍得风生水起,与周会、齐高、陈同、唐林四名赵将对战,丝毫不落下风,杀得武英极是亢奋。
赫勃连身边的慕容然郡主瞧着赵军队伍半晌,没有发现韩少保踪迹,当下手痒难耐,挥舞着长剑,加入与赵军厮杀之中,相助于武英,合力对战赵军周齐陈唐四将。
慕容然郡主骑马呼啸而去,随后跟行数骑,皆是赫勃连挑选出来的军中精锐,用以保护郡主。
武英见慕容然郡主来相助于他,心中欢喜,更是卖力与赵将拼杀,要在郡主面前一展风姿。
武英越杀越猛,手中寒铁枪犹如神助,长枪横挑,趁其不备,一招得手,枪挑周会,刺于马下,当场毙命。
余下三人恼怒,全部杀向慕容然郡主,那慕容然从小拜名师学习刀枪剑戟,样样精通,虽战场经验不如齐高、陈同、唐林四将,凭借精妙绝伦的剑法,一时间都也不遑多让,不输三人分毫。
武英解决周边赵兵,拍马杀来,挺枪而刺,与慕容然郡主合力再杀赵将唐林。
一男一女,相互配合,你冲我守,我杀你护,看得后方指挥的赫勃连啧啧称赞,高呼少年英雄,少女巾帼,大楚儿女,天下楷模。
齐高和陈同二将见情不对,四将已折损其二,便就引马而逃,武英大喝道:“贼将休走,吃我一枪!”
武英骑马而追,寒铁枪扔出,刺中陈同,穿身而过,立于地面,死状甚惨。
齐高见势,万分愤怒,手握长枪勒马而回,战于武英。武英快马而过,拔出刺在陈同身上寒铁枪,径直冲向齐高。
陈同死不瞑目,齐高抱有必死之心,长枪刺来,武英一招袖里藏花,寒铁枪犹如鱼入大海之势,出势迅猛,刺入齐高身体,穿没而过,武英接住寒铁枪,齐高瞳孔怒睁,低头死于马上。
赫勃连大声叫好,武英初战,着实耀眼,赫勃连统三千楚军步兵将准备要撤出山谷的赵军重新堵了回去,命令楚军将赵军斩尽杀绝。
姜子则率领的两千楚军新军在其指挥下,利用军阵兵法,一步一步蚕食,把赵军分割两片,逐渐逼退,将赵军慢慢绞杀,直至一兵一卒。
赵王在卫兵的保护下,与楚军士兵厮杀,赵王手持王剑连斩数名楚军,也不知道楚军之中是谁叫了一句‘赵王在此’,所有楚军像疯了一样全部杀向赵王所在位置。
原本有数百名卫兵贴身保护的赵王身边,被蜂拥而至的楚军包围斩杀,身边卫兵已不到十余人。
赵王眼看自己要命丧楚军之手,不禁苦笑,仰天长叹,大声疾呼说道:“本王悔不听良言,功亏一篑,愧对列祖列宗啊。”
楚军如潮水般的攻击忽然停了下来,赵王以为楚军这是蓄势准备最后一击,当下做好战死沙场的准备。
楚军前后夹击赵军,赵军死伤过半,剩下人等纷纷放下兵戈投降,云骑冲锋营的周齐陈唐四将皆已战死,诸樵身负多处伤疮,杀的浑身血人,体力渐有不支。
第二十八章:周圩毒计
号角之声响起,楚军开始退兵,赵王已成惊弓之鸟,叫嚷道:“来啊,杀个你死我活!”
楚军大军退去,此时,陈留王军数千人马在慕容纨的带领下,浩浩荡荡走了过来。
赵王瞧见远方旗帜上面打着的是陈留二字,心中明白,该是陈留王的人马过来算账了。
慕容纨向楚军赫勃连师帅作揖行礼,说道:“此番我陈留王境之危,多亏楚军相助,方才得以幸存。”
“慕容将军,客气了。”赫勃连回礼说道。
二人骑着马,在卫兵的保护下,走到赵王跟前,下马行礼。
赵王恶狠狠的看着他们,怒道:“本王今日已是险境,杀剐悉听尊便,但是你们想要在本王面前作威作福,本王绝不受此羞辱!”
“赵王这是哪里的话,擅杀大周诸侯王,可是大罪,其他诸王必讨之,天下谁人敢如此。”赫勃连恭恭敬敬说道。
慕容纨也道:“赵王多虑了,今番诸事,皆起源于法家韩成子,若不是他在其中挑拨是非,鼓动赵王与我王兵戈相见,岂有此番国战,无数兵士死亡之争。”
赵王瞧着他们二人,不知道打得什么名堂,如今他们且占优势,却并没有斩尽杀绝,实在不明白他们想要干什么,便问道:“楚国和陈留国,你们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今日之举,在于法家韩成子的恶意煽动,坏了三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只要赵王处决了韩成子,三国签订友好盟书,承诺不用诸家学说,避免再次出现影响今日友好之举,便就足矣。”慕容纨说道。
“就这么简单”赵王不信。
赫勃连点头说道:“的确就是这么简单。”
赵王苦笑说道:“很可惜,那韩成子早已被本王罢黜赶走了,如今具体去了哪儿,大周领土千里茫茫,如何寻找”
慕容纨微微一笑,说道:“赵王放心,韩成子已经被本将抓住,还有你赵军的云骑将军百里云。”
赵王一愣,叹了口长气,望着被慕容纨的陈留王军押上来的百里云,赵王怅然若失,却又有些咬牙切齿,恨不能将其一刀砍死,若不是他信誓旦旦如此保证,何至于中了楚军埋伏,落到这般田地。
慕容纨说道:“云骑将军已归还赵王,足见我陈留王上的心意。”
“既如此,韩成子任随你们处置吧。”赵王无奈说道。
“好,就在此地,搭建火刑场,烈火烧死韩成子,以儆天下诸家学者效尤,再有敢卖弄口舌搬弄是非之人,就是此等下场。”赫勃连狠说道。
赵王看着慕容纨身后处被关在囚车里的韩成子,一身惨状,浑身上下尽是血迹,双腿髌骨已被慕容纨下令剜掉,十分惨戚,心中不忍,撇过头去,无法直视。哪能料到,慕容纨手段尽是如此残忍。
楚军大军外围,有士兵向赫勃连禀报,说道:“禀师帅,外面有自称是赵王太师之人求见。”
赵王心头一惊,探头看去时,那人已来到跟前,原是太师周圩。
周圩向楚军和陈留军领主行礼,说道:“吾乃赵王太师周圩,见过二位将军。我王误听谗言,出兵伤了两国情谊,与我王无关,实乃是我这太师之责,未尽劝导。今日,老臣抵卖家产,换得金银千两,赔偿此次交战之中两国死亡兵士抚恤,虽不多,但是愿意每年都奉以百两赔偿,直至偿还为止。还望二位将军,不要为难我王,可有怨气不满,尽皆找我,但受苛责。”
赵王闻听,不禁泪流满面,真正一心一意护卫赵国之人,竟就是眼前这个常被他斥责的老臣。
赫勃连转过身子与周圩打了个眼神,故意恼怒说道:“原来一直阻我楚军不得进入王城,拼死守城的就是你。来人,把他拖下去砍了!”
楚军士兵压住周圩,使其跪地,准备就地行刑。
“慢着!”赵王再也忍不住了,说道:“周圩是赵国太师,守卫王城是他的职责所在,将军若有怨气,本王愿赔。”
“你自己都已是我楚军阶下之囚,你拿什么来赔”赫勃连说道。
周圩说道:“王上断不可因为老臣而受屈辱,老臣一条贱命矣,死则死了,若能平消将军心中之气,解我赵国之危,也算值了。”
赵王走了出来,亲自扶起一直跪在地上的周圩,楚军士兵不让,赵王狠狠的盯着他们,楚军两士兵看着赫勃连,赫勃连挥手让他们先退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