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动战国的小蝴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言经纶
“诺,末将明白。”
姜盛领命自去准备,而李牧也开始指挥士卒渐渐露出破绽来。
城下的庐陵君眼见对方的守势在自己的狂攻之下逐渐减弱,当即下令全军向邯郸城墙之上突击。
他心里十分清楚,虽然赵孝成王已经亡故,但是自己一日没有拿下邯郸城,这赵国国君之位就一日落不到自己的头上。
因此他根本不去顾忌部下的伤亡情况,只一门心思想要夺下邯郸城。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他特别命令自己的亲卫部队组成了监察令。但凡叛军中有后退者,一律格杀勿论。
李牧没有想到对方就这么轻易的踏入自己的陷阱,他虽然命令麾下士卒佯装疲态,但是绝对不会容忍对方将云梯搭设在城墙之上。
故而他们奋力的将叛军架过来的云梯推开,就是时间上比之之前要慢了少许。
庐陵君赵祺怎么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当即不顾一切的再次指挥叛军向邯郸城墙进攻。
而在此时姜盛统领的骑兵部队悄无声息的来到叛军左翼的位置,准备找准时机对叛军来一个致命一击。
在庐陵君疯狂的进攻命令之下,中军、右翼疯狂的冲向了邯郸城,叛军的左翼就这样毫无征兆的暴露在姜盛的视野之中。
姜盛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趁着敌人狂攻邯郸城墙之际,五万多骑兵就这样突兀的出现在叛军的左翼位置。
战马奔腾扬起的灰尘震天蔽日,如此短距离的突进让叛军左翼根本就是措不及防。
正当他们仓皇无措之际,姜盛率领的骑兵部队组成他们无比熟悉的锥形阵,狠狠的冲入到对方的阵营之中。
光是战马的冲锋就带走了叛军将近五千人的生命,骑兵士卒在姜盛的带领下放弃了远程进攻的手段,手持佩剑斩向一个个惊慌的叛军士卒。
很快在骑兵的冲击之下,叛军的左翼直接就被姜盛他们杀穿了过去。
庐陵君这个时候肯定不会让这只骑兵如此为所欲为,当即命令左翼组成方阵,数以万计的戈矛从方阵中探了出来,准备用戈矛来抵御骑兵的冲击。
这样的变化早就在姜盛他们预料之中,他们并没有回身再次冲入敌人军阵之中,而是向自己的左翼继续移动。
在骑兵奔腾之际,士卒们手中的弓箭开始发挥威力。五万多人的一轮齐射就让方阵中无数的士卒倒在了地上。
李牧这个时候也在城墙之上竖起旌旗,隔空指挥着姜盛的骑兵专向敌人的薄弱地带攻击。
庐陵君为了这次攻城培养的皆是步卒,就算是他们想要与邯郸骑兵决战,以他们的速度根本追不上战马肆意狂奔的骑兵部队。
而姜盛率领的骑兵在李牧的指挥下,每每攻击在让叛军异常难受的位置。
如此此消彼长之际,叛军的有生力量在不断削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人的骑兵在自己周围左右游走。
庐陵君赵祺显然不能让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他快速召回还在攻城的部队,准备以左翼为诱饵,联合其余士卒将骑兵的游走空间全部堵死。
李牧显然不会坐视庐陵君就这样轻易的一口吃下自己的骑兵部队,连忙命人敲响了铜锣声。
姜盛也不恋战,听到邯郸城上的鸣金声,果断率领骑兵士卒向邯郸东门撤去。
庐陵君赵祺就在等待这样的机会,连忙开始传达命令:“敌人骑兵想要退回城内,紧紧追上他们,本王就不相信邯郸敢给这些骑兵打开城门!”
庐陵君麾下的中军和残余的左翼士卒迅速合兵一处,向着骑兵撤退到方向不管不顾的追去。
站在城墙之上的李牧嘴角露出冷冷的笑容,他已经料定对方一定会衔尾追击,早就给城下的叛军准备了一场大餐。
他明白只要姜盛率领的骑兵对叛军开始发起冲击,为了阻止骑兵的杀戮,对方一定不会再全力攻城。
是以他立刻命令一万五千城防营士卒与八千多赵括亲卫士卒合兵一处,在姜盛出现在叛军左翼的时候,就已经从邯郸东门鱼贯而出,在此地设下了埋伏。
事实证明庐陵君的每一步都在李牧的预料之中,叛军果然集中力量对于骑兵衔尾追击,又再一次落入到李牧的算计之中。
姜盛对于李牧的布置虽然一无所知,但是并不妨碍他执行李牧的命令。
骑兵部队在他的带领下快速回撤到邯郸东门,这才接到了李牧下达的有一项命令。
恰好在这个时候,叛军的中军和左翼士卒也已经追到了邯郸东门。
当他们看到邯郸东门并没有如他们所料开启的时候,他们的进攻矛头指向了停留在邯郸东门处的骑兵部队。
他们不能容忍骑兵部队接二连三的对自己的军阵构成袭扰,必须首先解决掉眼前的这只骑兵部队。
将近七万人的步卒方阵陈戈以待,组成方阵向着姜盛率领的骑兵冲击了过去。
就在这个时候,城墙之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擂鼓声,埋伏在叛军左侧的两万多士卒即刻冲杀了出来。
第243章 突然袭击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扇动战国的小蝴蝶 ”查找最新章节!
居高临下的两万士卒在对方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笔直地从叛军后方冲了过去。
另一边的叛军完全没有预料到邯郸城内的部队竟然敢在这种时候出城埋伏,叛军士卒此时对于自己的后方没有任何的防备。
邯郸士卒以八千多赵括亲卫士卒为箭头,快速将叛军的阵型冲散,在叛军的后翼一击即退。
另一边的姜盛也开始率领骑兵部队开始发起攻击,一改刚才的骑兵冲锋,而是向自己后方游弋,手中的弓箭不停的洒向叛军方阵。
敌人部队一个在前、一个在后,顿时让叛军无所适从,这种无所适从更是加快了叛军兵力的消耗。
毕竟姜盛他们面对叛军是绝对不留情面的,都在尽自己所能去消耗叛军的有生力量。
被庐陵君赵祺委以重任的主将孙安面对敌人双向的进攻,在愣神了片刻之后终于做出了分兵迎击的决定。
这样的决定对于叛军士卒来说不吝于灭顶之灾,姜盛率领的骑兵看到叛军的步卒竟然敢徒步来追击这只精锐骑兵,嘴角立刻浮现嘲讽的笑容。
他立刻率领骑兵快速组成了雁形阵不停的移动起来,麾下士卒也在这种移动中不停地收割敌人的生命。
另一边的叛军士卒正在快速向高处移动,准备追击后撤的城防士卒。
眼见对方分兵之后,赵括亲卫部队副统领田尔当机立断,率领麾下两万人再次冲向了对方。
赵括的这批亲卫士卒当初在长平之时可是与秦国威震天下的陷阵士卒旗鼓相当,怎么会惧怕区区叛军的乌合之众呢!
八千赵括亲卫部队组成的箭头快速深入到对方的军阵之中,依靠着从战场上历练而成的娴熟配合,很快就将对方的军阵完全撕裂。
有这样的珠玉在前,一万多城防士卒心头顿时浮起一股不服输的心态。
城防士卒可是号称赵国精锐中的精锐,怎么能够被统领的亲卫部队比了下去。
为了彰显自己等人的战斗力,城防士卒更是不要命的与叛军展开了厮杀。
与这边惨烈的厮杀相比较,姜盛那边就惬意许多。单凭两条腿的叛军,怎么可能追上四条腿的战马。
所以对方在姜盛他们且战且退的战法当中,成片成片的叛军士卒就这样永远的倒在了邯郸东门。
孙安眼见手中的兵力越来越少,情知不能在这么进行下去。
一旦自己率领的部队全军覆没在此处,庐陵君赵祺想要攻下邯郸城的计划就会全部破产。
迫不得已之下孙安只能敲响了退兵的铜锣,所有人放弃了与敌人的缠斗,准备脱离出战场。
这样的想法怎么可能得逞,李牧的决定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
此时叛军将近七万部队在此处拥挤,姜盛和田尔他们绝对不能容忍叛军全须全尾的退回到后方。
就在叛军想起了鸣金声,准备撤退的时候,姜盛他们立刻放弃了且战且退的战法,胯下的战马猛然间就把速度提了起来。
马背上的骑兵士卒立刻将手中的弓箭背到背上,抽出马鞍上的佩剑,呼啸着冲向了准备后撤的敌军。
还剩三万的叛军部队面对骑兵这样的冲击,根本没有任何像样的抵抗。
姜盛率领的骑兵很快就将叛军军阵杀了一个对穿,然后继续在对方的军阵中肆无忌惮的冲杀。
叛军主将孙安率领的三万步卒也在且战且退,最终还是成功摆脱了田尔等人的纠缠。
但是孙安这么一撤退,也就宣告了剩余的这些步卒完全没有了生存的希望。
田尔没有搭理已经逃窜的叛军士卒,而是回过身来帮助骑兵部队开始解决此处的残余之敌。
三万士卒已经被八万多军队完全包围,根本没有任何抵抗的想法。
但是姜盛和田尔已经对这些叛军恨之入骨,就要准备就地格杀所有人。
这个时候邯郸东门轰然洞开,李牧的传令斥候快速跑了出来:“左国尉有令,这些士卒不过是被庐陵君裹挟而已,可充作追击敢死队!”
姜盛和田尔接到命令之后这才收起了杀心,押着仅剩的两万士卒回到了邯郸城中。
李牧站在城墙之上看着正在收拢残兵的庐陵君,心里清楚今日的战事怕是已经结束。
对方一下子损失了四万人马,只留下不到六万部队是万万不可能攻下坚固的邯郸城。
不过此时姜盛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战斗,整个人都有些身心力疲,实在是不能选在这个时候与敌人决战。
李牧的想法很简单,庐陵君赵祺是必须留在邯郸城外的,只要出城与之决战,就一定要有完全的把握才行。
李牧这边偃旗息鼓,另一边的赵括也逐渐将局势慢慢的掌控起来。
在林奕率领的两百士卒的半请半押送状态下,赵国宗室的这些族老全部聚集在赵王宫的祖祠之中。
他们这些人刚刚已进入大殿,殿门就被林奕紧紧的闭上。五百亲卫士卒将大殿门口紧紧守住,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是不可能放任何一个人离开这里。
平阳君看了一眼眼观鼻鼻观心的赵括,心里默默叹了一口气。
他明白对方是想让自己充当这个出头鸟,就算是自己不愿意,现在形势比人强,平阳君还是乖乖就范。
“各位族老安好,今日请族老们来到祖祠不为其他,而是今日有大事在邯郸城内发生。”
“长安君和庐陵君阴谋叛乱,已经暗中将大王毒杀。正所谓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今日请大家过来,就是商议一下如何保证吾国朝堂稳定!”
平阳君的一句话就像一颗惊雷一般将平静的祖祠彻底炸响,所有人都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得不清。
有些上了年龄的族老已经有些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眼瞅着就要昏厥过去;一些老人听到大王驾崩,顿时哭哭啼啼、呼天抢地。
平阳君用力的拍了拍身前的案几,提高了声音说道:“肃静,本君请各位是出主意的,不是让尔等在此做小女儿姿态的!”
第245章 城外决战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扇动战国的小蝴蝶 ”查找最新章节!
赵括随意的扫了一眼赵郚,对方果然是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如此以退为进倒是让自己有些难以决断。
随即他也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将赵郚的话放在心上:“公子郚多虑了,你乃继任大王亲父这一点毋庸置疑,若是终年守卫先王王陵,让天下人如何看待继任大王呢”
赵郚刚准备再说,就被赵括挥挥手直接打断了:“公子郚且回府安坐,只要公子静坐府中,本君料定再大的风雨也不会落到公子府上,如此可还满意”
赵郚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头答谢道:“如此多谢君上信任,某家告退。”
这边赵括进展的很顺利,另一边的李牧也将反攻计划提上了日程。
此时城下的叛军已经只剩下不到六万人,是万万不可能抵御骑兵的冲锋。
而姜盛也在半日的修整之后主动请缨,要出城与庐陵君叛军决一死战。
李牧看着城下的庐陵君赵祺开始收拢叛军士卒,料定对方一定准备负隅顽抗。
他的心里已经将赵祺和死人划上了等号,犯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举,李牧是万万不会让此人活着从邯郸城外离开。
城外的庐陵君此时根本没有撤退的想法,他已经将自己的后路全部堵死了。
不成功便成仁,为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赵国国君之位,庐陵君赵祺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后退半步了。
他现在手中还有将近六万兵力,他料定邯郸城内定然会趁着自己损兵折将的机会出城攻击自己。
只要自己能在邯郸城外战而胜之,就还有一线生机可求。
若是自己就这样灰溜溜的败走,自己苦心召集的这十万士卒定然会在撤退途中弃自己于不顾。
失去了身旁士卒的护佑,天下之大又有哪里会是自己的容身之地呢
难道要自己堂堂赵国王族血脉流落异国他乡,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吗
这样的结局是庐陵君赵祺绝对不能忍受的,他也就只好与邯郸城内的守军决一死战。
就在庐陵君想着自己心事的时候,邯郸城紧闭的城门轰然洞开,五万多骑兵在姜盛的统领下对着城外的叛军阵营陈戈以待,只等最后一战定乾坤。
城墙之上的擂鼓被士卒敲得震耳欲聋,向所有叛军宣告最后的决战即将来临。
姜盛他们听到城墙之上轰然作响的擂鼓声,胯下的战马在他们的操控下慢慢提起速度来,向着叛军方阵发起最后的冲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