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动战国的小蝴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言经纶
赵括见到二人疲惫的精神为之一振,连忙将二人请到了府中的正房之内。
三人坐定之后,虞卿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口说道:“不知君上可曾抓住反叛的庐陵君”
长安君府已经是血流成河,他们两人来的路上已经清清楚楚的看在眼里,自然不会去询问长安君的下场。
赵括摇了摇头,略带遗憾的说道:“让赵祺那个小子跑了,不过也无伤大雅,整个邯郸政局已定,只等新王继位了。”
“君上可曾想过平阳君、善阳君这些人该如何处置”
听到莫正宙的问题,赵括嘴角微微一笑:“他们二人知趣自然会主动离开朝堂;若是不甚知趣,也别怪本君有所动作了。”
虞卿和莫正某这才将心彻底放下,他们虽然明白以杀伐果断著称的赵括是绝对放不下这两人,但是真正从赵括嘴里说出来,还是能让人更加放心。
“这几日邯郸局势亦会有些不稳,还请二位府中安坐。本君定然不会忘记二位,一切尽在不言中。”
虞卿和莫正宙也明白这几日赵括身上的压力会有多大,不过他们相信年轻的晋阳君一定会彻底摆平邯郸局势的。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眼神中知道了各自的意思:“晋阳君胸有成竹,倒是吾等二人多虑了。那吾等二人就先行回府,静候晋阳君佳音了。”
“如此甚好,本君明白二位的意思。”
赵括将两人再次送走,站在府门伸了一个懒腰。短短时间赵括的精神一直处在紧绷之中,这会终于可以放松放松了。
“田仨,今日将府门关闭,任何人来见本君都说本君不在,明白吗”
“君上放心,小的明白。”
而在赵括的后宅,赵菡三女正一脸急切的看着远门。等到赵括的身影出现在独院之中,三女终于将提着的心放回到肚子里面。
赵菡当先迎了上去,拉着赵括的手臂轻柔的说道:“恭迎夫君,外间的厮杀声现在已经停止,可是邯郸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了”
赵括拍了拍赵菡的环在自己手臂上的小手,笑着说道:“夫人放心,小小蠹贼而已,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赵菡拍拍自己高耸的胸膛,如释重负的说道:“可让妾身担忧死了,这府中被夫君里三层外三层护卫的严严实实,妾身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了。”
第248章 不得消停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扇动战国的小蝴蝶 ”查找最新章节!
赵括略显疲惫的趴在了坐塌之上,鱼姝和鱼雅两姐妹乖乖的跪坐在一旁,替赵括按摩起来。
赵括舒服地哼唧了两声,这才继续和赵菡说道:“邯郸有变,为夫当然首先要考虑阖府上下的安全。为夫若是连这一点都保证不了,还不如自裁以谢天下!”
“呸呸呸,夫君万不可说这些不祥之言。夫君为吾国南征北战立下不世功业,自然长命百岁才是。妾身每日里都为夫君祈福,万望夫君保重身体才是。”
赵菡说完也和赵括坐在了坐塌之上,将他的头轻轻的放在自己的膝盖之上,芊芊素手慢慢按压着赵括的脑袋。
赵括一下子就抓住了赵菡的小手,看着赵菡姣好的面容说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为夫就是为了夫人,就算是再困难的境地,都会活着走出来!”
就在赵括滋润的享受着赵菡三女服侍的时候,田仨再次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一见到院中的情景当下把头低了下来。
赵括也听见了旁人的脚步声,这才从赵菡柔软的膝间坐了起来,看着低头的田仨说道:“本君不是说了谁也不见的吗,如何还是这般慌张”
田仨低着头,声音急迫的说道:“启禀君上,司寇善阳君赵霍、内史令田仓、王师唐准、左师触龙、宦者令郑笈、田部吏贾岩联袂来访,小的扛不住这些人的压力,只好过来禀报。”
赵括叹了一口气,也没有继续选择去怪罪田仨。毕竟这些人都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个小小的晋阳君府管家是根本不放在这些人眼里的。
赵括略作一番思索,这才开口说道:“请王师和左师进府,其余人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对了,你去把藤却也叫上,让他将这些人给本君堵在门外!”
“诺,小的这就去。”
赵括揉着自己隐隐作痛的额头,站在这里思考如何去应付王师唐准和左师触龙。
唐准虽然曾经是站在了长安君这一方,但是他和左师触龙一样,也帮助自己挽回了在邯郸的声望,自己总不能恩将仇报才是。
赵菡挽着赵括的手臂,轻声说道:“这些人可是让夫君为难了”
“呵呵,夫人想多了,为难倒不至于,只是不知要以何种姿态面对这些人罢了。唉,算了,夫人且在这里安坐,为夫过去瞧上一瞧再说。”
等到赵括来到会客正房里面,王师唐准和左师触龙都已经坐了下来,正在等待他的到来。
“王师和左师联袂来访,倒是让小子府上蓬荜生辉,两位长者安好。”
不同于王师唐准的尖锐目光,左师触龙笑眯眯的说道:“今时不同往日,见一面晋阳君真是太难了。”
赵括连忙摆手,可不敢再触龙面前托大:“左师说得哪里话,庐陵君赵祺和长安君赵滨深受王恩不知回报,竟然胆敢阴谋叛乱。小子为了这两个逆贼之事殚精竭虑,唯恐吾国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现在实在是精神不济,这才让府中下人阻止宾客拜访。若是小子知道王师和左师联袂而来,一早就扫榻相迎了。”
唐准冷哼了一声,盯着赵括说道:“长安君阴谋叛乱,自有国法处置,晋阳君何以私下行刑”
赵括坐在了两人的对面,这才开始回答唐准的问题:“好叫王师得知,有道是事急从权。庐陵君在城外调集十万叛军攻城,邯郸城中又有与庐陵君联合的长安君。”
“为了邯郸城安危计、为吾国政局稳定计,小子只好选择先处置长安君。若是长安君与庐陵君合到一处,不是更加难办吗”
唐准对于赵括的回答不置可否,转而问起了其他的事情:“既然城外叛军已经剿灭,那逆臣赵祺总该交由司寇府处置吧”
赵括听到唐准的话,更是一脸为难:“王师有所不知,逆臣赵祺在乱军丛中逃窜而去,小子恐怕很难再追上此人了。若是小子预料不错,此人定当是准备逃往秦、齐、燕三国境内。”
“晋阳君此举乃是在祸乱国政,难道就不怕天下人职责吗”
面对唐准的咄咄相逼,赵括露出的笑脸逐渐收拢了起来:“本君倒是想问王师,何以觉得本君是祸乱国政真正祸乱国政者乃是赵祺和赵滨,如何能够落到本君的头上”
眼见两人针尖对麦芒的气氛,触龙连忙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老夫倒是觉得晋阳君所作所为并无过错。庐陵君叛乱本来就事发突然,晋阳君又如何能够事无巨细呢”
“不过以老夫之见,晋阳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稳定邯郸局势,真乃赵国之幸,不愧是威震天下的当世名将。”
虽然触龙并没有说唐准一句话不好,但是句句都透露着对于赵括的偏好,就差指着唐准鼻子骂他不要得倚老卖老了。
眼见唐准气哼哼的老实坐下,触龙这才笑眯眯的继续说道:“庐陵君既然阴谋叛乱,不知大王现在情况如何”
赵括听到触龙的话,连忙从眼睛里面挤出了两滴眼泪,声音悲恸的说道:“庐陵君与世子侍读郭开合谋,暗中给大王下毒,这才造成了这一场祸事。大王及大王妇孺皆被王宫侍卫尽数诛杀,小子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
“什么”王师唐准和左师触龙闻言立刻从坐塌上站了起来,瞪大了双眼看着赵括。
赵括捂着自己的脸颊,默默的点点头:“大王血脉已然尽数被逆臣诛杀。”
唐准和触龙听到赵括肯定的话语,一屁股坐回到了坐塌之上。
而触龙更是双眼无神的喃喃自语:“天亡赵国,天亡赵国呀!”
两人不顾还在晋阳君的府上,捂着自己的胸口哭嚎了起来。
赵括也没有去管两位老者,而是静静的坐在他们对面捂着脸低声啜泣。
赵括别的本事没有,眼睛里的眼泪那是说来就来。全是因为赵奢当初对于赵括的严厉,以致于他年轻之时总需要用泪水来博取父亲和母亲的同情。
等到了唐准和触龙的哭嚎声略微下降了一些,赵括这才止住了哭泣,擦着眼泪说道:“两位长者放心,吾宗室已经决定谁人继承大统,择日就会选择让新王登基。”
第249章 大权尽握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扇动战国的小蝴蝶 ”查找最新章节!
唐准和触龙此时已经从刚才的悲恸中平复了过来,当他们听到赵国宗室已经将继承之人选好之后,立刻眼神灼灼的看着赵括。
赵括自然明白两人的意思,低声说道:“公子郚身为先王血脉,理应继承大统。然则公子郚自咸阳归来之后身体一直抱恙,恐难以带领吾国上下。”
“故而吾等宗室之人商议之后,皆认为公子郚之子赵满平素聪颖,过继于大王以大王血脉荣登国君之位。”
唐准和触龙那是人老成精之人,立刻闻弦音而知雅意。明白了庐陵君和长安君阴谋叛乱竟然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让晋阳君赵括一举掌控了整个赵国的大局。
不过在触龙心里,赵括其实是比什么公子郚幼子赵满更适合赵国国君之位。
毕竟赵括南征北战所立功勋,那都是实打实的战绩。相信赵国在赵括的带领下,才能纵横捭阖所向无敌。
但是现在赵括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虽然此举之中蕴藏有一定的风险,相信赵括必然能够处理好此中的局面。
唐准现在也明白了,赵国局势已经被晋阳君彻底鼎定,无论是谁胆敢在这个时候反对晋阳君,那必然会迎来晋阳君的很辣打击。
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而是平静的说道:“晋阳君此举大善,相信晋阳君足以保证吾国朝局稳定。”
赵括点点头,笑着说道:“有王师和左师如此老成谋国之智者从旁襄助,小子亦相信区区叛乱根本就是不值一提之事。”
唐准和触龙也已经实现了自己今日的目的,再在这里待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全都提出了告辞之意。
赵括亲自将唐准和触龙送到了府外,临走之时触龙还拉住了赵括的手,低声说道:“老夫知道你小子必然会对平阳君、善阳君动手,但是听老夫一句劝。”
“此二人毕竟为国效力多年,就算有着自己的私心也无伤大雅。切不可伤及两人的性命,如何”
赵括看到唐准已经登上了自己的马车,亦在触龙身边低声说道:“左师之言小子铭记于心,小子向来只对敌人残酷无情,还请左师放心。”
“老夫亦会去帮你劝告平阳君和善阳君两人,剩下的就留给你这匹小狐狸吧。”
“左师这是说得哪里话,小子做事一向行得正坐得端,哪里像狐狸那般卑鄙了!”
触龙好笑的拍了拍赵括的肩膀,虽然没有再说话,也足以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赵括恭敬的将左师触龙扶上了马车,看着两人马车离开之后,这才转身回府。
随着庐陵君犯上作乱被晋阳君赵括平定下来,邯郸再次恢复到原先的平静当中。
邯郸平静不代表赵括能够平静下来,他每日必须身处赵王宫之中,和平阳君赵豹一起操办着赵满登基的事宜。
不过赵孝成王毕竟新丧,登基礼仪一切从简。赵满登上国君之位,还必须为赵孝成王守孝一年,才可以正式成为赵国的国君。
因为赵括的所在,本来应该你争我夺的这一年权利反而出奇的安静。
身在朝堂的所有人都明白整个赵国没有人可以和晋阳君赵括去争夺这个权利,所以他们只有保持安静,或许才不至于让赵括的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
其实在赵满入驻赵王宫的第一天夜里,在公子郚的主持之下,赵满已经拜赵括为亚父。
之所以会弄下这个名分,一来赵括要想更好的控制赵满;二来可安赵郚之心,别让他隔三差五的给赵括来一出终身替赵孝成王守陵的闹剧。
时间也在赵括和平阳君赵豹的准备中迅速的流逝着,很快就来到了赵满登基的这一天。
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周礼之后,赵满终于在赵括的陪同下坐在了原本属于赵孝成王的座位上,成为了赵国新一任的国君。
而在此时赵国已派出使者向天下昭告,赵国旧主赵孝成王已丧,新主赵满成功登基。
在赵满登基之后的第二天,平阳君就上了一道请求致仕的奏书。
赵括很满意平阳君这样的作为,当即同意了平阳君想要致仕的请求。
此时赵国政坛之中,资历比较老的就只剩下司寇善阳君一人而已。
不过赵括此时正致力于对赵国朝堂的改善措施,一时间没有去搭理善阳君的意思。
他准备仿照后世明朝之时在赵国中央直接采用六部制度,反正赵国自诩为晋国嫡支,正好也可以假借《周礼》中六官的说法。
地方上赵括不打算更改赵国所行的郡县制,时机上还不是特别成熟,只有等以后打下广大的疆域之后再做考虑。
因为平阳君赵豹的请辞而空缺下来的相国之位,也毫无意外的落在了赵括的头上。
此时的赵括身兼赵国大将军、相国两职,一跃成为赵国最位高权重之人。
这个时候的晋阳君府已经不能用门庭若市去形容了,简直就是人山人海、比肩接踵。
所有人都想趁着赵国朝局变动之际,通过攀上晋阳君这个高枝来实现自己平步青云的目的。
毕竟从朝堂之上的消息来看,身为赵国相国的赵括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赵国中央的改制。
如此情况必然会造成许多位置的空缺,虽然他们不明白赵括此举乃是何意,但是并不妨碍这些人为自己做得打算。
而那些早早投在赵括门下的如李牧、魏晨、姜盛这些人也随着赵括立刻水涨船高。
所有人见到李牧他们的时候全都毕恭毕敬,唯恐这些人在赵括面前进言几句,他们所有的努力就都付诸东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