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扇动战国的小蝴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言经纶

    “大王刚一登基,就对于此中事情甚为不满。本君忧大王之所忧,特对于吾国中央政体进行改制,以此来杜绝再有犯上作乱者。”

    赵括刚刚说完,田部吏贾岩就开口说道:“启禀大王,臣下认为晋阳君此举胆大妄为。吾国自先祖赵烈侯当国以来,就没有人胆敢如此。晋阳君此举就是犯上作乱,臣下肯请陛下严惩!”

    田部吏贾岩刚刚说完,左司过尹秋、右司过赵睿、宦者令郑笈全都跪倒在地,齐声高呼:“晋阳君赵括图谋不轨,还请大王严惩!”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赵括刚刚掌控大权的第一次廷议就冒出来这么多反对意见,众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了幼小的赵王满身上。

    在他们看来,之所以这些人胆敢反抗如日中天的赵括,一定是有人在背后居中授意。

    如果赵王满暗中不满事事皆由晋阳君赵括操纵,绝对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赵括看着跪倒在地的四人,眉毛轻微挑了一下,并没有任何言语。

    就在众人不明所以的时候,赵王满清脆的童声在大殿中响了起来:“晋阳君想法即是寡人的想法,众大臣毋庸置疑。”

    赵王满这清脆的童声就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跪倒在地的四人脸色瞬间变得灰败,心里明白再也没有回天之力。

    赵括也没有搭理这四人,对着赵王满躬身一礼继续说道:“本君观之《周礼》有六官,即的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既然吾国身为晋国嫡支,自然遵从周礼之制。然则此六官太过繁琐,不适用于今日之朝堂。”

    “故而本君将之简化,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作为掌管吾国上下的中枢。”

    接着由新任赵王满贴身内侍,也是新进投靠在赵括麾下,用以监视赵王满一言一行的空仓开始宣读赵王满的诏令。

    吏部与赵国中尉府无异,负责考核官员廉洁,擢升,任免、调动,吏部的尚书乃是继续由赵国中尉莫正宙担任。

    刑部掌管赵国刑法,尚书一职由原先的司寇善阳君赵霍继续担任,这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在他们想来赵括和善阳君赵霍已经势成水火,没想到竟然还会让善阳君担任刑部尚书一职。

    更让他们预料之外的则是田仓,作为善阳君的铁杆,竟然被赵括安排担任工部尚书,依旧身处赵国权利中枢。

    六部之中与内史府职权几乎相同的户部,其尚书由虞卿担任。这样的任命并没有出乎其他人的预料,坊间早有传闻虞卿已经与赵括形成攻守同盟。

    赵括现在已经一飞冲天,虞卿的地位自然要跟着水涨船高。

    作为六部之中掌管周礼这些繁琐礼仪的,其尚书则是由触龙担任。这也是赵括和触龙商议之后的结果,触龙现在精神头还可以,足以替赵括支撑几年。

    而作为赵括心中重中之重的兵部,则是尽数由自己的人马担任。毕竟兵部乃是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征兵和武将的任免,这些权利赵括绝对不能容忍落于他人之手。

    左国尉李牧顺理成章的担任了兵部尚书一职,整个军权也没有任何的旁落。

    六部尚书之下则设左右侍郎各两名,协助六部尚书维持部门运行。

    毕竟此时还未有察举、九品中正、科举这样成熟的选官体系,有的只是世卿世禄和军功授爵。

    这样一来赵国朝堂留有的这些人是很难填补上这些职位的空缺,除了兵部左侍郎由姜盛担任,右侍郎由魏晨担任,其余五部侍郎全部空缺了下来。

    六部之外还增设御史台和翰林院,御史大夫由毛遂担任,其职责与赵国司过相差无几。

    作为赵括心腹的毛遂,他必须牢牢掌控住朝中的言论,让赵括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赵括则是将王师、左师、博闻师统统纳入到翰林院之中,由王师唐准担任翰林院第一位院士,负责为赵国朝廷培养后继力量。

    六部、御史台、翰林院之上则是相国一职,政军两项大权总览,几乎可以一言而决。

    空仓宣读完赵王满改制诏令之后,所有人恭敬的向赵王满行礼,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空仓宣读完这份诏令之后,再次从赵王满身前的案几上拿出了另一份。

    “寡人虽将吾国政体改制,有感于可用之才甚少。寡人亦要仿照秦国孝公向天下发布招贤令。凡认为自己心有韬略、有奇计者,皆可向吾国吏部投效。由吏部考核之后,填充入吾国中枢政体之内!”

    “大王英明!”

    听到赵王满和赵括拟定的这份诏令,所有人全都群情振奋。心有有志向者已经暗地里摩拳擦掌,准备前往吏部接受考核。

    另一边站出来反对赵括的郑笈他们现在也低头不语,他们听的清清楚楚,但凡没有纳入到六部之中的官职一律取消。

    也就是说让郑笈享受无数分光的宦者令这个官职已经被赵括扫进了故纸堆,再也不复存在了。

    而像尹秋、赵睿这些左右司过全都懊恼不已,他们本来有机会进入御史台的,都是因为郑笈的蛊惑,这份官职也离他们远去了。




第253章 选拔官吏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扇动战国的小蝴蝶 ”查找最新章节!

    随着赵满和赵括的招贤令向天下公布出去并逐渐越传越广,整个赵国为之震动。

    所有赵国人中但凡认为自己不弱人者,全部向邯郸行进。这样一个大好的机会摆在自己的面前,要是错过了一定遗恨千古。

    吏部莫正宙的压力突然大增了起来,他不仅每日要接待数以千百计的前来接受考核之人,亦要面对宗室这边源源不断的压力。

    赵国宗室之人的想法非常简单,肥水尚且不流外人田,赵国的朝廷中枢空缺了如此多的职位,当然是先从赵宗室之中挑选。

    莫正宙每日都要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压力,终于有些扛不住了前去相国府拜访赵括。

    赵括看着神态略显疲惫的莫正宙,指了指一旁的坐塌说道:“看起来吏部的差事不好办呀,把我们尚书都逼成这样了”

    莫正宙端起侍女送上来的果浆,三两下就喝了一个干净,他将杯子重重的放在了案几上:“君上,平常百姓吏部还好处理,但是涉及到宗室头上,叫臣下确实难办!”

    “怎么,你堂堂吏部尚书也顶不住宗室的压力了”赵括扫了一眼莫正宙,听不出喜怒的说道。

    “好叫君上得知,平常百姓不合格无非就是让臣下直接打发回去,宗室之人若是被臣下评一个不合格,居然屡次三番上门威胁臣下。”

    “这些人背后势力错综复杂,今日打发一个,明日就有他家长辈亲自上吏部堵门,实在是让臣下不知如何是好!”

    赵括耳边听着莫正宙的抱怨,掏着自己的耳朵说道:“莫尚书今日来就是跟本君抱怨来了,办法呢本君现在不想听你的抱怨,而是想听你的办法。本君将你放在吏部尚书的职位上,你就应该明白招贤令发布之后你所面临的问题。”

    “本君不客气的说,现在这些不过是毛毛细雨,一旦你这里被打开了一道口子,明天就有无数的人涌进吏部,你不明白吗与其在这里和本君抱怨,还不如和本君说说你准备如何处置这件事情!”

    虽然赵括明面上是在斥责莫正宙,其实话里话外都透露着对于莫正宙的支持。

    现在赵国中枢政权刚刚改制,正是六大部门设立威信的时候。

    这一点刑部尚书善阳君赵霍就比莫正宙认识的清楚,他立刻在宗室之中和邯郸官场之中找到几条漏网之鱼,以最快的速度明正典刑。

    经此一事之后,邯郸官场上莫不对刑部心底还有深深的忌惮,谁人赶去刑部大门闹事。

    工部、户部、礼部、兵部运转的都非常顺利,只有吏部尚书莫正宙来到自己这里诉苦。

    当然这些赵括都已经预料到了,招贤令一出吏部肯定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唯一让赵括没有预料到的是莫正宙居然有些顶不住这些压力。

    作为平原君落马之后就和自己结成一脉的官员,赵括一定不会在这个时候将莫正宙替换,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对于这个新任吏部尚书的鼎力支持。

    莫正宙短短一会就把这些事情考虑通透,他连忙说道:“还请君上助我一臂之力,以君上亲卫围住吏部,以此来震慑那些宗室之人。”

    赵括摇了摇头,轻轻笑了笑:“此时邯郸好不容易重新恢复平静,能不用兵卒就尽量不用兵卒。本君倒是给你提个醒,善阳君赵霍你觉得如何”

    “君上的意思是说让臣下将闹事宗室丢给刑部尚书吗”莫正宙眼前一亮,瞬间反应了过来。

    “六部身为吾国权力中枢,岂是随便一些小猫小狗就能冲撞的,要不然本君立下六部又与之前何异”

    “刑部尚书善阳君赵霍素来秉公执法,凡冲撞吏部者,一律送往刑部,这下明白了吗”

    “君上此计大善,这样一来这些宗室之人竟成为吾吏部立威的工具,多谢君上!”

    赵括对于莫正宙的感谢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语重心长的说道:“吏部身负吾国官员的擢升、监察、任免,自然不可疏忽大意。此番有些人竟然妄想要以吏部为突破口,你要狠狠的打击一下有些人的嚣张气焰,让他们从此以后夹着尾巴做人。”

    “此中事情你可以随后与善阳君商议,定下章程即可。本君本来还准备去找你,既然你已经过来了,有些事情就一并于你交代了。”

    莫正宙已经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听到赵括的话又重新坐了下来:“还请君上吩咐。”

    “本君想招贤令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不知你心中对于选择官员有何见地”

    “启禀君上,吾国一向是世袭世禄与军功封爵并举,依臣下之见还不如秉承祖制即可。”

    莫正宙听到赵括的问题先是一愣,顺着他的话回答起来。

    这样的意见显然不能让赵括满意,故而他直接了当的摇了摇头:“此举不妥,从朝廷改制之后你也应该看出来了,靠着世袭世禄和军功封爵难以填补如此大的空缺。招贤令亦是迫不得已罢了,若非如此根本难以补上这么大的窟窿。”

    “从现在起这项制度亦成为吾国朝堂不变之制度,世袭世禄和居功封爵显然不能满足吾国的需求。本君倒是有个办法,咱俩一起参悟参悟。”

    莫正宙听完连忙正襟危坐,举止恭敬的说道:“还请君上示下。”

    “以本君之见,当由各郡郡守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登记入册,并以品级定之,然后上报于吏部。吏部抽其中品级高者招至邯郸对策,若是优者自可留、劣者自淘汰,以此来满足吾国对于贤能之士的需求。”

    赵括本来想要推行科举制度,但是这个时代显然非常不适合。毕竟此时造纸术尚未普及,以赵国的国力根本不可能做到支撑科举这样的制度。

    他在没有办法之下,只能搬出后世汉朝的察举制来满足此时赵国对于贤能官吏的渴求。

    赵括作为一把手已经将话说的如此清晰透彻,莫正宙自然不会犯傻去反对:“臣下觉得君上此计可行,这样一来吾国官吏的选择就会大大增加。”

    “嗯,这就么办吧。你也和兵部李牧商议一下,文武并举来填充吾国官吏空缺,去吧。”

    “诺,臣下告退。”



第254章 念头通达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扇动战国的小蝴蝶 ”查找最新章节!

    其实在赵括心中,只要自己在邯郸一日,六部顺利运行就不是一个难题。

    只有当他坐在身下这个相国位置的时候,才会发现当一国的要事砸到自己的头上,会是多么一件繁琐的事情。

    他必须尽快填补上朝廷中枢改制之后的巨大空缺,尽揽赵国英才为赵国强盛做事。

    另一方面距离赵国派出使者向天下通传赵孝成王薨的消息已经一月过去了,除了宋卫两国之外,尚没有任何一国国家派遣使者前来吊唁。

    天下诸侯这般反常的举动让赵括嗅到一丝不祥的预感,难道其余国家想要趁着这个机会连横攻打赵国吗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完全没有办法解释其余六个大国为何不派遣使者前来邯郸。

    可是赵括转念一想,若是六国想要连横,自然会派遣使者前来。这样做完全可以麻痹赵括的神经,让赵国彻底陷入被动之中。

    赵括整日里光是想这些事情已经非常心烦意乱了,幸亏除了吏部以外其余五部运转都非常良好,没有让赵括变得手忙脚乱。

    当天夜里赵括将李牧、毛遂、司马尚等这些手中嫡系全部请到府中,想要看看他们如何认为这些事情。

    赵括看着神采奕奕的众人,心中还是颇为满意:“既然各位都来了,本君就不卖什么关子了。其余六国直到现在都没有派遣使者前来吊唁先王,本君怀疑六国似有连横攻赵的举动。”

    李牧他们对视一眼,这一段时间他们整日忙于新建衙门的事物运作,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其他的事情。

    这个时候赵括突然提起,他们这才想到其余诸侯真的没有派遣使者前来邯郸。

    “臣下倒是觉得君上多虑了,若是六国想要连横攻伐吾国,一定会派遣使者前来麻痹君上,让吾国彻底陷入被动之中。若是没有派遣使者,臣下倒是觉得连横并不可能。”

    毛遂最先反应过来,他略作思考了一下就开口回答赵括的问题。

    这边毛遂刚刚说完,李牧也开口说道:“毛先生之言臣下有些不太认同,六国想要连横必然会突然行动。再加上六国连横的兵力,吾国是一定会陷入被动之中。故而臣下觉得君上所虑极有其事,要不然根本解释不通。”

    李牧和毛遂向来都被赵括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此时两人意见相左,赵括转而将目光放在司马尚和姜盛的身上。

    姜盛一看到赵括的目光,直接拍着胸脯说道:“既然李尚书和毛大夫分不清这些诸侯的意图,按照臣下的意见,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吕方现在就在野王城驻防,不如让他直接向韩国河东挺进。”

    姜盛刚刚说完,赵括就直接斥责起来:“胡闹,野王城驻军不过六万余人,怎么可能拿下整个河东郡,你还真当韩**队都是吃素的”

    姜盛和魏晨面面相觑,要让他们两人冲锋陷阵还行,真让他们去揣测人心,绝对是难为他们两人。

    赵括也没有将希望放在这两人的头上,他不听的揉着自己的额头,以希望能缕出一些头绪来。
1...110111112113114...1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