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生存危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沣
“忠君爱国贯穿始终!”曹化淳认真回答,“八股文几乎没有,他们叫做科学文化知识的,包括物理、化学、数学、地理和生物。每一种都针对性极强,据说新式火炮就是物理化学和数学三科集合,生物可以生产全新种子,让粮食产量更高。”
崇祯帝脸色终于好了一点:“当年徐光启,跟西洋人学习的,似乎就
第303章 打的就是你!
现在那些老夫子终于跳出来了,崇祯皇帝居然有点小兴奋,想要看看双方斗法是什么样的:“只有他一人讲课么听课的又是些什么人”
骆养性老老实实回答:“不是的,小孙大人三位出自乐籍的夫人,还有一位叫做马湘兰的也会讲课,不过夫人和马湘兰讲课只允许一帮少年听讲,课程包括书法绘画琴艺和礼仪。听课的主要是少年团,另外所有伤兵被要求前往听讲,小孙大人要求他们身残人不残,必须要有一技之长,必须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还有这事儿崇祯皇帝有一点冲动,想要去听课的冲动:“他倒是想的周到,这么久他没去鸿胪寺馆去看看两位公主太失礼了!”
还真是相当失礼,只是皇帝陛下没有下令成婚,想必小孙大人不会逾越。曹化淳回答:“小孙大人每日派人前往问候,家中六女轮班前往探望,每日都有美食送到鸿胪寺馆。”
也不算太过份,崇祯帝发现,孙某人年纪小做事却滴水不漏,让自己抓不到把柄啊:“若儒生要去就去好了,不妨看看双方有何底牌互相攻讧,嗯或者明日让太子和坤兴去听课!”
啊骆养性惊道:“陛下不可!太子和坤兴公主刚刚四五岁太小了,到那边学习很辛苦的,上课时间但有忤逆一律鞭笞……”
哼哼!朱由检冷哼一声:“就让太子和公主光明正大过去,看看能不能吸收一点有用的东西,若不习惯回来就是,去吧!”
崇祯帝口中的太子是朱慈烺,崇祯二年即1629年二月周皇后所生,崇祯三年二月朱慈烺被立为皇太子。这几年朱由检疲于应付国内的农民暴乱和北方的满人,对于这位太子根本就没有时间教导,朱慈烺一直住在钟粹宫。
而坤兴公主就是未来的长平公主,只不过长平公主是后来改的封号,第二天一大早,孙铭正在上课,王承恩牵着两个小家伙的手来了:“小孙大人打扰了,这二位贵人想要听听课,不知可否”
开什么玩笑被王承恩称为贵人的,年纪在四五岁上下,还能是什么人孙公子气乐了:“王公公,我这里不是幼稚园,二位贵人太小了,怎么可能听得懂”
教室内所有人都看过来,小孙大人不想接受两个娃娃,王承恩微微一笑:“咱家只负责送贵人前来,保护他的另有其人,或者小孙大人跟他们说”
卧槽!能不能更夸张一点啊老王身后不下一百五十个力士和太监,铭公子苦笑不已:“得得得!您二位这边请,挨着暖气舒服一点,那个听不懂的自己标注一下,下课后问我,明白吗”
嗯!朱慈烺和朱媺娖点点头,居然规规矩矩坐在暖气片旁边,坤兴公主感觉到暖气片的热度,好奇的把小身子贴上去。刚一靠上去,朱媺娖轻呼一声:“真舒服!”
怎么可能不舒服这个时节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没有取暖很难受的,前世今生都是南方人的孙铭,对起居所在取暖一向重视。他受不了北方的冷,朱慈烺一皱眉:“媺娖莫要乱说话,离开一点小心烫坏!”
还是太子呢,连暖气都没见过,小孙大人暗地里鄙视了太子一番:“今日我们讲良种繁育,民以食为天,只有粮食丰收才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只是这几年灾荒不断,导致各地粮食绝收,以至于民不聊生到处闹事。实际上大明王朝有诸多的良田,很多都有灌溉的设备,若是
第304章 枉为大儒?
跟钱谦益一起冲进来的,还有前光禄卿阮大铖,这个先依东林党后依魏忠贤的无耻之徒,居然敢来砸自己的场子!若非害怕孩子们动手没分寸,小孙大人绝对不会拦着李定国他们,真打死人孩子们会有麻烦的。
冲进来的一帮,没想到姓孙的真敢动手,毕竟他们抬着孔圣人的画像呢!国子监四大才子高尔俨、陈名夏、方大猷和傅景星脸色大变,一起转身要逃,却被另一帮人堵在门口,他们是谁
铭公子还真不认识,事实上他认识的人着实有限,当先而入的小老头,倒是一身正气:“胡闹!都给我住手!小孙大人好大的威风,莫非把金人身上积累的怨气,全都发泄到这帮儒生身上了不成”
哎呦!此人好大的气场啊,孙铭微微一哂冷笑道:“就凭他们几个你太高看这几位垃圾,也太小瞧本公子,本人有仇必报不过三秒!至于说那些金人,他们没有资格让老子有怨气,恰恰相反有怨气的应该是他们,赔了夫人又折兵没听说过么”
简直是无礼至极!年轻人居然没有问自己姓甚名谁,小老头身后一个年轻人冷哼一声:“无礼!这位乃是当世大儒,圣上都推崇备至的儒学宗师,前顺天府尹刘宗周先生。”
哦!慎独刘宗周啊!万万没想到,这个小老头会来到溪山基地,他不是回家乡讲学去了么孙铭向刘老先生深深一揖:“晚生见过先生!刘先生既是儒学大师,为甚来我这种旁门左道所在先生追求太上汤武之仁义,其次桓文之节制,下此非所论矣,本公子只知道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什么情况刘宗周还没说话呢,小孙大人已经侃侃而谈,似乎是反驳刘先生的观点。问题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啊,孙某人怎么可能知道刘宗周的政治观点呢
不只是其他人有点懵,连刘宗周自己都晕了,小孙大人却是不依不饶:“先生言说火器终无益于成败之数,说什么放还本国以永绝异端之根,本人却相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先生相信今日不待人而恃器,国威所以愈顿也,我却以为当以先进武器筹建精兵,而不是说什么操守第一仁义为本!”
啊刘宗周准备了满肚子的话,全都被孙铭堵在肚子里了,这一刻老刘被吓到了。眼前少年仿佛他肚里蛔虫,自己想说什么全都知道,问题是这些话真的没有说出口啊!
偏偏每一句话都说到了刘宗周的心坎里,那些似乎就是他的观点,问题是孙某人是如何知道的其实小孙大人再度记忆混淆了,他忘记这些话,是几年后刘宗周跟崇祯皇帝说的。
不过这些也都是刘宗周真实想法,老刘瞬间淡定下来:“年轻人不要如此跋扈的好!窃以为摆脱我朝危机,当建道撰、贞法守、崇国体、清伏奸、惩官邪、饬吏治,今天下非无才之患,而无本心之患。当今朝廷当明圣学以端治本、躬圣学以建治要、崇圣学以需治化,而不是一味地以杀止杀!”
刚刚还喧闹的教室彻底安静下来,少年团的孩子们习惯服从,只要铭公子一个眼神就足够了。而那帮来闹事的儒生,仿佛聆听梵音一般,一个个以崇敬的眼神看着刘宗周,当世大儒讲课不是什么人都能遇上的。
还是不行啊!历史上的刘宗周,的确德
第305章 伶牙俐齿!
孙铭直视刘宗周的眼睛:“既然先生是大儒,当知道儒家入世之初即倡导经世致用,在孔孟时代倡导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而您却拒绝一切进步!若您只是乡间私塾教师也就罢了,偏偏您被人推崇为大儒,却如此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势必导致未来几百年来华夏科学知识落伍,中华文化必将呈现生存危机!”
到底谁是大儒刘宗周刘大师不是一向辩才无碍的么却被一个少年,怼的哑口无言,一边倾听的王承恩和曹化淳都惊呆了。此前只知道这位小孙大人口舌便给,却没想到在一代大儒面前,居然还能侃侃而谈。
王承恩也好曹化淳也罢,都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实际上宦官有自己的教育体系。但凡进入宫中的宦官,都要接受文化教育,这二位确实是宦官中的佼佼者,自然听得出铭公子的话有理有据有节。
跟着刘宗周闯进来的陈确、黄宗羲和张履祥也呆住了,不过却不是惊诧小孙大人那张嘴,而是惊艳于孙某人的论调。原本三人对刘宗周推崇备至,几年后更是拜入刘宗周门下,成为蕺山学派的中流砥柱。
但是铭公子一番话,颠覆了三人的认知,这三位毕竟不是凡夫俗子啊。三人都是曾经在历史上留名的大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对社会现状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小孙大人的话仿佛给他们开了一扇窗,让他们对当今社会产生全新的观感。
黄宗羲上前一步:“孙先生请了!在下黄宗羲,这二位是我朋友陈确、张履祥,我等很想跟您探讨,当今世道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遍地乱民仅仅是道德沦丧么若刘先生的慎独之学可以发扬光大,是否可以避免乱世最少可以杜绝更乱吧”
蕺山学派的几位大佬全来了孙铭忽然想起,现在似乎蕺山学派雏形还没有呢,充其量只是刘宗周的思想体系逐渐成型,尽管也在办学授徒,却远远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历史上刘宗周早在天启年间就辑过《皇明道统录》一书,共七卷体裁仿朱熹《名臣言行录》,首记平生行履次抄语录末附断语,褒贬俱出独见。该书对当世推为大儒的陈献章、罗钦顺、王畿等人都有贬词,而对曹端、胡居仁、陈选、蔡清、王守仁诸人无间言。
崇祯十一年即1638年,刘宗周才完成《阳明先生传信录》的删定,他做这项工作的目的,是要纠正王学末流之弊,故选录他认为功夫最切近、最合于王阳明早年笃实精神的部分,并加了按语反复辨析澄清混乱。
至此刘宗周学术大成,之后黄宗羲等人正式拜入门下,蕺山学派成型了。小孙大人差点给自己一嘴巴,他不是第一次犯这种低级错误,居然会出现时间错乱,人脑到底比不了电脑啊!
铭公子腹诽一句继续道:“个人修德省身,充其量不过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若你我都是升斗小民自然是最好的。正如刘先生渴盼的那样,一旦人人都能慎独,这将会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家园。事实上从刘先生到各位,再到本公子,每一个人都能影响到很多人。”
他还真不客气呀!居然把自己跟当世大儒相提并论,阮大铖等人对此嗤之以鼻,在这几位心目中,小孙大人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罢了,居然敢自视甚高,凭他也
第306章 梦中奏对!
慎独也许足够优秀,问题是他们想要上位,仅仅是靠慎独没有意义。你修身养性几十年,也许才被别人发现,那时候都成了耄耋老人,即便你是道德圣人又如何
你!刘宗周不服气:“火器终无益于成败之数,国家大计还是修法纪肃人心。心是有善无恶的心,则意亦是有善无恶之意,知亦是有善无恶之知,物亦是有善无恶之物。我朝无亡国之征,而政之弊有四:一曰治术坏于刑名,二曰人才消于党论,三曰武功丧于文法,四曰民命促于贿赂,所谓四亡征也。”
跩么那就陪小老头跩一回又如何,孙铭摇摇头叹息一声:“目下烽火逼畿甸,且国家败坏已极,当如何”
刘宗周一呆之下回答:“武备必先练兵,练兵必先选将,选将必先择贤督、抚,择贤督、抚必先吏、兵二部得人。宋臣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斯言今日针砭也!论者但论才望,不问操守;未有操守不谨,而遇事敢前,军士畏威者。若徒以议论捷给,举动恢张,称曰才望,取爵位则有余,责事功则不足,何益成败哉”
这个是历史上崇祯帝跟刘宗周的对话,现在孙铭代替崇祯帝问:“济变之日,先才后守。”
一如史料所载的,刘宗周摇摇头义正辞严回答:“前人败坏皆由贪纵使然,故以济变言愈宜先守后才。”
此人无药可救了吧!对这位一生不得志,却在明亡后毅然决然以身殉国,可以说刘宗周有节操却无治国之能:“大将别有才局,非徒操守可望成功。”
老刘从容不迫回答:“他不具论,如范志完操守不谨,大将偏裨无不由贿进,所以三军解体。由此观之,操守为主。”
这一段对答,孙铭希望刺激到刘宗周,这样一个有节操有才华的老夫子,若是改变自己的政治理念,当是大明王朝之幸事。如果不改变,这种道德高人在乱世,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只是不知道老先生能不能改变!孙铭微微一笑:“先生难以自圆其说,只愿你教授弟子之时,莫要如此迂腐不化。当以国事为重当以民意为重,当以国家存亡为己任,当以大明王朝兴盛为目标。否则枉为人师,甚至不如那些只传授八股文的老夫子,害人不浅于国无益于己不利。”
居然被一个黄口小儿教训了,刘宗周浑身汗涔涔的,不知是教室太过温暖,还是被人刺激的。刚刚那番对话,对小老头还是很刺激的,正如铭公子所说,他自己都难以自圆其说的时候,才能发现理念走入歧途了。
按理说像刘宗周这样的大儒,早就跟自己的信仰融为一体,绝对不会被小孙大人一句话就刺激到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孙铭的那一番话,仿佛晨钟暮鼓一般发人深省,仿佛在梦中曾经跟人奏对,只是那个人不是孙铭而是那个年轻的皇帝。
老刘不懂这么回事,但是这番对话却仿佛是记忆深处很久很久了,今日不过是重复而已,为什么会这样明明是第一次全面阐述自己的慎独理念,却跟梦中一模一样,梦中的刘宗周从此被皇帝弃如敝屣、永不录用了呀!
见刘宗周无言以对,阮大铖跳出来:“夸夸其谈有什么意义儒学的忠孝礼仪乃是本朝国本,你大言不惭弄出一个什么西学,就想要开一门学派,我呸!凭你也配……”
“滚出去!”对阮大铖这种三姓家奴,孙铭毫不客
第307章 聘请刘宗周
最起码方大猷等人不承认,作为国子监四大才子,高尔俨、陈名夏、方大猷和傅景星自视甚高。甚至自诩为儒学正宗传承人,以未来的儒家大师自居,眼前比他们小十几二十几岁的少年,居然被刘宗周称呼为先生,这简直是啪啪打脸啊!
被他们嗤之以鼻的少年,被儒学大师称为先生,他们几个在刘宗周面前却被视若无物,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四大才子颜面无光。他们后悔来这里闹事了,居然被人当成小丑,四人想要逃离却哪里做得到
大明王朝不再是你的天下也不是我的天下啊!你是倒退两千年,追寻前世先贤的理念,想要重塑先秦时代的道德规范。而我却是太超前,超前四百年,想要让大明王朝做出改变!
你我都是浊浊尘世的一股清流吧!孙铭摇摇头说道:“不可否认刘先生德行无亏,毫不客气的讲,您是当世儒家典范,无愧于大儒称号。如若您发挥自身特长,在和州学院宣讲您的慎独学说,想必可以极大提升学员的个人品德修养。刘先生,现在我以和州学院的名义,正式向您发出邀请,请您到和州学院授课!”
啊所有人都愣住了,前一秒钟两个人针锋相对,转眼之间却是变成了惺惺相惜。小孙大人更是向老刘发出邀请,请他到和州学院授课,这是要闹哪儿样和州学院成立还不到一年,却已经成为大明王朝最负盛名的讲学之所,只不过不是好名声,而是被人黑出翔啊!
和州学院作为推广新学的中心,那里被广大儒生视为异端学说的基地,被无数的儒生诅咒。就像四百年后那样,和州学院纯粹是被黑红的,但凡儒生聚会,如果不骂和州学院几句,你都会被人视为out了,被视为孤陋寡闻。
也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骂声,让和州学院红遍全国,最起码有儒生的地方就有人骂。眼前小孙大人却向刘宗周发出邀请,请这位当世大儒到和州学院讲学,怎么感觉哪里不对劲
这是要请猫给老鼠讲学怎么可能只见刘宗周一脸古怪,就像是上大号憋住了一样:“你请我去和州学院讲学讲慎独讲品德修养你就不怕我教坏了你的学生把青春年少的学生,都教成食古不化的老学究”
哈哈哈!孙铭大笑,随后正色道:“先生此言差矣!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人,也无论什么组织,品德修养都是必修课。一个人一个组织,大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品德修养,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蒙元和后金的领导阶层,没有相匹配的道德修养,才会造成一个个屠城的惨剧。”
眼前的少年太老成,给刘宗周的感觉比自己更像是老学究,跟他谈话居然颇有收益。这一点跟别人聊天都做不到,最难得此人了解自己的慎独,尽管多有微辞,却是解读最全面也最深刻的一个人。
老刘不知道,小孙大人乃是文武双曲星降世,对历史上各学派的学说都有涉猎。不要说他的慎独学说,就连消失了两千年的墨子创立的墨家学说,小孙大人都能说出一二呢。
现在不过是牛刀小试罢了,孙铭继续循循善诱:“当今官吏缺乏品德修养,才会有一个个蠹虫出现,导致老百姓困顿不堪苦不堪言。德不配位德不配才,在任何时候都是巨大的灾难,故而您的慎独学说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