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之生存危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沣

    骂的好!骆养性和曹化淳都相视一笑,小孙大人骂人还是很给力的,钱士升被骂的汗流浃背:“圣上微臣冤枉!此人在圣上面前污言秽语实乃大不敬,请圣上问罪!”

    &nb




第313章 朝堂战斗模式
    【不会用作者助手,才看到书友的留言,谢谢各位提出的批评建议。流沣只要看到了,会一一回复的,不过对那段历史我们有不一样的理解,流沣不是历史学家,只是凭个人喜好点评历史人物。比方说袁崇焕、吴六奇、侯方域、曹化淳,还有史可法、崇祯皇帝、周延儒等人,我尊重您对他们的评价,但是我有我的看法,感谢您的分享也给我机会阐述自己的想法!再一次感谢!】

    小孙大人不知道,自己被阁老们当成天敌了,他还有事儿要说呢:“陛下,小臣请辞回乡,还请圣上恩准!”

    啊十六七岁的少年请辞回乡周延儒瞄一眼震惊的皇帝,忽然发现了机会,立刻扬声问道:“莫非小孙大人对第一关之战处置不满么”

    老东西给自己挖坑呢,孙铭微微一哂道:“第一关之战小臣早已放下,周大人还没放下宰相肚里能撑船,周阁部年纪不大脾气不小,却有点小肚鸡肠了吧小官辞任回乡,只是臣妻和两妾即将临盆,当回到家乡待产。此外小臣要参加今秋应天府乡试,时间所剩不多,小臣需要回去多方筹备临阵磨枪,还请陛下准奏!”

    第一次听人在朝堂之上说自己要临阵磨枪的,他倒是大言不惭啊,只是这么说真的好么刘宗周感觉站在小孙大人身边,首先需要足够强大的心理素质,否则会被人的眼神秒杀。

    吏科给事中朱钦相走出朝班:“小孙大人此言差矣!食君俸禄不可因私废公,妇人生产岂可在朝堂之上随便乱讲至于参考应天府乡试,只需最后时刻返回即可,圣上正用人之际,寻求清剿乱民良策。小孙大人当世良将,第一关之战大捷更是威慑天下,当可为君解忧!”

    终于明白咋回事了,原来是高闯王、张献忠那边折腾狠了,想让自己出手帮忙平乱。还真是现用现交啊,老百姓临急抱佛脚也就罢了,堂堂的大明王朝皇帝陛下,居然也上演这样拙劣的戏码,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貌似这位用人一向如此,火烧眉毛了才能想起被他贬谪的官员,孙铭的老子就曾经如此被起复。小孙大人叹口气:“首先小官从来没有拿过官家一文钱充当俸禄,甚至连出使金国和第一关之战,都是小臣自己掏银子,你跟我说不着食君俸禄不可因私废公!”

    额!真的假的这位居然不去领取俸禄所有人都惊呆了,不过旋即想到,这位拥有的浏河山基地,似乎也就明白了。人家不差钱啊,不入流的孔目一年多少钱俸禄,还不够人家吃一顿饭的呢。

    至于说出使金国和第一关之战的花费,这个似乎解说不明啊,毕竟官家给他免除了商税的,充其量是一种交换。只是这种话说不出口,朝廷没钱到了这种程度,居然需要用官员商税抵用花销,说不过去。

    何况当朝没有给第一关之战盖棺定论啊,这个似乎真的说不过去,人家为你卖命连个说法都没有。换做任何人都受不了,小孙大人继续道:“小臣恳请朱大人不要乱扣帽子,当世良将死的快,小臣还不想死!”

    他真敢说!周延儒瞄一眼皇上,尽管看上去很淡定的样子,但是某些小动作的肢体语言,已经让老周明白,陛下生气了。这家伙是在为袁崇焕和熊廷弼之流张目么,却触到了陛下的痛处啊,孙家的小混蛋要倒霉了!

    孙某人没管别人咋想:“至于说剿清乱民,你是让我一个人去战斗么到现在为止,神仙鬼三营将士所剩无几,战后没有一员补充。群星镖局承蒙圣上隆恩,特许为天下第一镖,只是没有



第314章 一飞冲天!
    丢不起那个人!金之俊很希望找个地缝钻进去,他只想着跟红顶白,只想着给小孙大人落井下石,却忘记自己这辈子政绩乏善可陈,现在被小娃娃一顿贬斥,这张老脸还要不要了

    没想到孙铭不依不饶:“仅仅是兵不像兵将不像将也就罢了!几年前金人叩关直抵燕京城,勤王的明军连续三天调换了驻防地区,部队三天都没有领到口粮。士兵们自己找粮食,驻地附近的百姓们遭了殃,粮食被哗变的士兵们一抢而空。各位大佬得知以后,不仅没有及时补发口粮,反而以耿如杞和张鸿功未能约束士卒为名将二人逮捕,结果二人手下的兵卒害怕被治罪,一哄而散跑回老家去了,不知各位大人作何解释”

    很难想像,眼前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对几年前十几年前的事件,全都能如数家珍一般信手拈来。跟这样的人物杠上,分分钟被怼的鼻青脸肿,这张嘴加上超强记忆力要命了!

    翻小肠的本事超一流!有人站出来回答小孙大人:“按照我朝规定,军队在到达汛地的当天不准开粮,即军队到达驻防地段的当天是不配给口粮的,必须自带或者自行解决。”

    呵呵!孙铭冷笑道:“面对金兵入关、急需勤王之兵的危急时刻,各位朝廷大员们仍不知变通,死守着到达汛地当天不准开粮的规定,导致士兵因缺粮而哗变。事后又不知安抚,反而一味苛责带兵官员,有如此迂腐愚蠢的朝堂大佬,前线焉能不败孔有德兵变亦是如此吧有各位这样英名果决的大后方,铭倧故不敢掌兵,更不敢出战,否则死都不知道咋死的,各位大老爷还是饶了小官吧!”

    啪啪啪打脸!满朝文武全都被他打脸,连同高高在上的皇帝,每个人的脸色都极其难看。毕竟只是几年前的旧事,处置相关事件人员全都在场呢,包括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毕竟处置巡抚那样的大员,没有崇祯皇帝点头,内阁是不敢随意出手的。

    至于说孔有德,据说是因为两只鸡引发的叛乱,说白了还是因为后勤供应出了问题。地方官非但不能给予客军足够的后勤补给,甚至还激化地方跟军队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惨烈的损失,这种事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小孙大人似乎在为孔有德张目,却没有人敢弹劾他,因为孔有德全军都是被他灭杀的。甚至还把孔有德手下一千多匠师,全都掳走拉回来归属浏河山基地,仅此一项就功莫大焉,避免了金人生产红夷大炮的可能性,杜绝了金人规模生产炮弹火药。

    这一大功没有人能够抹杀,不过崇祯皇帝似乎也没有给予表彰或者奖赏啊!大学士沈?老脸通红:“小孙大人此言差矣!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兵士哗变跟规定无关,即便有关也极小的,还是因为地方官吏对军士掌控不力,怎么可以让满朝文武替犯官背锅”

    说的好!孙铭向小老头竖起大拇指:“着啊!大学士果然一语中的,如此军士即便有千万,也不过是一盘散沙,甚至比土鸡瓦狗更危险。因为土鸡瓦狗不会倒打一耙,因为土鸡瓦狗不会伤害到主人,但是那些食不果腹衣不果体的军士,可是会反噬的。据我所知的,造反的乱民中,七成倒是活不下去的军士,如此便是我大明王朝两百万大军!”

    这家伙连盟友的脸都打呀!兵



第317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萨尔浒之战和大凌河之战啊!前者是神宗万历皇帝末年的一场大战,那一战明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明军自遭此惨败,开始陷入被动,自此由进攻转为防御,金国则由防御转为进攻。明朝最后失去大部份辽东领土,第一关以外仅余少部份土地那是决定明金两国国运之战。

    而后者则是崇祯皇帝上位后的一场大战,《清史》:顷大凌河之役,城中人相食,明人犹死守,及援尽城降。两次战争,都以金军大获全胜告终,给予大明王朝千疮百孔的躯体上,狠狠地捅了两刀!

    现在孙铭否定了他老子的战略方针:“我军打仗,当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故所谓防线如同修墙防贼,远不及重拳杀贼,就如同此前本官告诫皇太极:杀我一人杀你一营,屠我一城灭你一国!我朝如有一万神仙鬼三营一般将士,灭金国易如反掌,何必耗费巨资修筑城堡防线如此巨资足够打造数支精兵!”

    这是什么论调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专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还说什么: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自古以来没有这样的兵法,从古到今都信奉一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小孙大人却反其道而行之。

    似乎有哗众取宠之嫌啊!兵部车马司主事卢锻狐疑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是哪一家的兵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城失地如何向陛下交代如何向黎民百姓交代如何向老祖宗交代”

    呃!这个是千古一帝的兵法!不过孙铭不敢说啊,这个是三百年后那位伟人的军事论述,那位大神吧游击战和运动战发扬到了极致,成就一代战略大师,他的伟大理念在这个时代,似乎有点太超前了!

    孙铭有点心虚:“哪一家的重要么关键在于实用的兵法才是好兵法!乱民之所以日渐做大,金人之所以日渐嚣张,只因为他们采取了这样的策略而已。对金人来说战略纵深是酷寒之地,毋需担心被我朝军队抢占,而乱民却是失无可失。他们是流寇是强盗,他们守土无责就能流窜烧杀抢掠,而我军却分兵把手导致处处被动。”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不管是不是铭黑,对“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策略,还是感觉到可行之处。自从西北乱民四起,东北金兵肆虐,明军处处被动,一个接一个的败仗,彻底消耗了大明王朝的战略储备,更消耗掉明军精锐。

    特别是孙铭此前提到的两大战役,几乎让大明王朝精兵丧失殆尽,否则也不会让西北乱民做大。现在小孙大人的话,似乎说到了点子上,此前太在意一时一地的得失了,太过急功近利了呀!

    连崇祯皇帝都陷入沉思,他说的很有道理么,孙铭继续侃侃而谈:“你说无法交代,难道全都战死,就是对君上对百姓对祖宗最好的交代简直是一派胡言!土地城池的短暂失守,我们还可以抢回来甚至抢到的更多,前提是军备糜烂的局面务必获得改变,改变的办法就是精兵政策!”

    想要抢回那些城池和土地,无疑是文臣武将共同的梦想,然而大明王朝的军队却不给力。一



第318章 民族劣根性
    那个现金奶牛浏河山基地,自然也被调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幸好孙铭没有孙铭造反的言行举止,最少没有落到锦衣卫和东西厂手中的把柄。户部郎中史可法连连摇头:“小孙大人太过想入非非,一百个浏河山基地,产出货物卖给谁”

    史大人啊!铭公子很钦佩此人品性,却不能苟同他的执政能力,这位在执南明牛耳之后,居然看不清谁是真正的敌人,彪呼呼提出“联虏平寇”的口号,结果清军从容除掉李自成然后挥师南下!

    这位史上被吹捧为完人的史可法,却选择性遗忘连金灭辽、连蒙灭金的教训了,只因为政治洁癖么还是说银私怨忘记国仇正因为他对当时统一战线的起义军极度排斥,甚至是敌视,才会失去最强有力的盟友,导致南明王朝分崩离析!

    这种政治上的白莲花,实是祸国殃民之辈,不过此时却不方便跟他计较。孙铭还是很尊重这位大人的:“如果史大人能够打造一百个基地,本官愿意充当推销员,把我天朝上国的产品行销世界。各位大人可知,当世有上百个国家,疆域接近甚至超过我朝的大国,世界上并不罕见。”

    眼下俄罗斯还没有扩张,美洲大陆还是一盘散沙,但是横跨亚欧大陆的奥斯曼帝国,却已经扩张到了极致。正在崛起的英国殖民地,似乎已经快要超越大明王朝的版图了,不久的将来殖民地将会在亚洲漫延开来。

    小孙大人想要拯救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想要扭转华夏民族衰败的局面,时间紧迫任重而道远:“西方就是利玛窦那个西方,那边不足大明王朝的国土面积,却又数十个小国。那些小国经济强大国力强盛,然则他们却喜欢我朝之货物,把商品卖给他们换回白银岂不快哉”

    外销商品么毕自严大感兴趣:“此前郑公出海,曾经宣扬天朝上国文化,只是每年消耗甚巨,故而最终取缔出海。近年民间海上商贸不断,只是税收有限,小孙大人确认有利可图”

    愚蠢啊!孙铭正色道:“且不说销售商品有多大利润,能带来多少关税,仅仅是一百个基地带来数百万人生活安顿,带来整个国家社会安定,仅此一点各位认为是多少银钱可以换来的当今大明行政成本消耗在什么地方当然是军费,辽饷还不是最坑的,最坑的是各地民乱带来的巨大损失,他们分分钟都在给大明王朝放血,而这是可以让老百姓安居乐业避免的!”

    正如铭公子所言,起义军每分每秒都给大明王朝放血,官兵四处灭火却越烧越旺。假如现在真的可以消弭刀兵,无疑是给大明王朝注入一针强心剂,崇祯帝眼睛亮了,赚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老百姓不造反啊!

    真的可以让暴民安居乐业么皇上陛下还有些怀疑,孙铭却懒得更多解释:“有一点各位居庙堂之高,却没有注意到,把我朝商品行销世界的是外埠商人,很多甚至是走私。如此愚蠢的政策,着实让我看低各位阁老的智商,为什么那些商品不能官营”

    一帮蠢笨至极的官员,难怪崇祯帝死前说“诸臣误朕”,眼前都是混吃等死的官员,哪有一个振奋精神的话说回来了,还是老板不咋地,但凡有一个拼死拼活为他卖命的官员,全都被崇祯帝弄死的弄死,贬谪的贬谪



第319章 垄断经营皇家用品?
    工部左侍郎还是敢于任事的!孙铭微微一笑道:“其实民间匠师超乎我们的想象!当今最好的匠师在籍在册在官匠,然则官匠却不是匠师全部,浏河山基地匠师九成乃是非官方供役的工匠。若是集合全国各地工匠,打造全新的工业生产基地,其声势其影响力其创造力和生产效率,势必远超浏河山基地。”

    当年在网上看那些争鸣文章,此时算是派上了用场,其实说什么一百个基地纯属瞎话。以当今大明王朝现状,能弄出十个八个的工业基地,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

    如果十个八个都能达到浏河山基地的水准,大明王朝复兴真的指日可待,如此也就不枉小孙大人曾经是明粉啊!问题是一向疑神疑鬼的崇祯帝,能给予孙某人多大的信任,能给他多少时间操作这些事,这位一向缺乏耐心的呀!

    朝堂之上几十个文武官员,小孙大人是其中最年轻的,能爬上有资格参加朝会的位子,哪一个不是在体制内摸爬滚打十几年的也有几年之内飞升起来的,那些也都是二十大几才考出来的,历史上二十岁以前中进士的,毕竟是凤毛麟角!

    而孙铭却是幸运的,刚刚十六岁就被皇帝特召上朝:“如陇西的丹砂羽毛,荆、扬的皮革骨象,江南的楩梓竹箭,燕、齐的鱼盐毡裘,梁、兖的漆丝布纻,这些均为百工呈能献技的产品。匠师们打造的精美器物与产品,体现了我朝匠师的精美技艺,乃是当今世界手工业生产所能达到的巅峰,若是全部规模化生产势必大行于世。”

    跟那些老学究不一样,小孙大人总是冒出来一连串的新名词,听着让人很有点懵。不过崇祯皇帝喜欢新玩儿意,整日价听老大臣们之乎者也早就腻了,而孙铭却让朝会有了清新靓丽的新风,最少让崇祯帝的心态不再苍老。

    看着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少年,崇祯帝仿佛看到六年前的自己,那时候的他跟眼前孙铭同龄。那一年朱由检刚刚荣登帝位,也曾经想过要大展拳脚干一番事业,只是当上皇帝才知道,原来这个国家不全都是自己的一言堂。

    短短七年时间过去,曾经少年意气的朱由检,感觉自己已经活了一辈子。第一次知道,原来当皇帝是这么辛苦,整日价要跟一帮大臣勾心斗角,身累也就罢了,最要命是心累啊,崇祯帝都忘记自己上一个好觉是什么时候睡的。

    孙某人很想开启满朝文武的心智,这本来是启蒙教师的工作,现在却成了他的事业:“各位大人很少逛街吧,京城百货充溢宝藏丰盈,服御鲜华器用精巧宫室壮丽,有云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必聚于燕!仅仅是隶属于内官监的木作、石作、瓦作、搭材作、土作、东作、西作、油漆作、婚礼作、火药作十作;隶属御用监的木漆、碾玉、灯作、佛作四作,就能为皇家打造一个皇室工业基地。”

    皇室工业基地他真敢想啊!皇家的物件都是专供的,孙某人居然想要上市销售,简直不知死字怎么写。不过这一次周延儒变聪明了,崇祯帝态度没有明确之前,自己还是低调一点的好,不要总是成为出头鸟。

    主要是小孙大人鸿运齐天,居然被陛下赏识了,如此纵容一个少年大放厥词,着实颠覆满朝文武的认知常识。高高在上听的津津有味的,还是那个崇祯帝么孙铭却不知道别人



第320章 王之激赏
    小孙大人彻底成为朝堂之上的焦点,他的博闻强识,他的信手拈来,还有他的口舌便给。都让人过目难忘,孙铭还没有结束:“还有岭南封川县所产之灯,以竹篾为骨,花纸为饰,也是精美绝伦。凡此种种俱都是当世精品,一旦入市手无数人追捧,官家只需收取商税或者索性官营,当可收银无数。”

    工部右侍郎周士朴摇摇头:“魏奸派遣宦官四处收税,搞的天下沸腾,民怨四起。《五人墓碑记》中记载,姑苏民众集体抗税,以至于导致民变。小孙大人此刻倡导收取商税,岂不是走魏忠贤老路”
1...6162636465...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