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农女致富攻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陆家小娘子




第260章 等着
    虽说君心似我心,可总觉得时间太短了。

    以前,没成亲,要避嫌,是以,也没见几次面。

    虽然一旦有机会,他就会过来,可说起来,单独相处的时间也没有多少。

    到了后来吧,成亲了,虽然也算是有些相处的时间,可他们白天都很忙。

    只有到了傍晚,才能相处。

    后面又陆陆续续的忙。

    许阳忙着看书,免得以后孩子出来了,她大字不识几个,怎么教好孩子

    陈耀文要是考取功名的话,必定是要去忙的,以后的时间只是到了傍晚之后才有。

    教育孩子这种事儿,还需要许阳自己来。

    说白了,就是男主外女主内的。

    于是,她只能多看书。

    现在认识的字也多了,看书倒是问题不大。

    陈耀文也是在看书。

    两人都不怎么说话,时间过得快,自然是觉得没怎么相处。

    这次又要分别,许阳一时间有点难过。

    “别难过。”陈耀文笑着道:“相信我,我能考上的。”

    “你考上后,明年必定也会去京城赶考,届时,你在京城那边安定了下来,我可怎么办”许阳难过。

    乡试完了,考得好,必定要去京城继续考。

    “带你一起去,我想好了,今年要是考上的话,咱们就先坐船过去,到了结冰,不能走的地方,咱们再继续走马车。”陈耀文道:“你应该与我一同分享喜悦的。”

    许阳笑了笑,是啊,明年孩子都出生了,带着孩子出远门也没啥。

    他们的孩子,还没有这么娇气呢。

    不过,要是孩子真是还小,不能一起走的话,许阳有可能会单独和陈耀文先去。

    等孩子到了半岁后,五月份这样,让许熙他们帮忙带过来。

    陈耀文一旦能去京城考试,许阳一定会跟着去。

    不是为了荣耀,而是为了担心他。

    对于乡下人来说,能考上秀才,已经是本事。

    要是举人老爷,那就是天底下最值得庆祝的事儿了。

    要是能考上贡士,那绝对是让人嫉妒不已的存在。

    要是陈耀文考上了贡士,许阳更加是开心。

    别说是陪他赶考一次,以后呢,也会多照顾他。

    也是,对于他们家而言,赚钱这种事儿,自从许阳有孕后,就不怎么管了。

    许川夫妻也能帮忙管。

    因为都是家人,也不用担心他们会做啥坏事儿。

    以后她就算是离开家一阵子,也不会对家里有啥影响。

    至少,许阳认为,影响是可以理解的。

    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好吧,你这次先去考,我不奢求你能考得多么的好,虽说我盼着你好,但我更希望你能平安。”许阳认真道。

    听说在赶考过程中,一旦是考上举人的话,路上会有危险。

    虽说乡下的举人是罕见,可在外头,举人其实还算是比较多的。

    一些长得好看的举人,赶考的过程中,兴许会遇到哪些富贵人家的千金大xiaojie,想着带回家当夫婿。

    赶考为何

    不就是为了考取功名么

    多数人赶考,无非就是为了混一口饭吃,说是什么为了理想,那是开玩笑的。

    他们的理想就是赚钱。

    于是,当了别人的夫婿,还不缺钱花,以后呢,还不需要去与人勾心斗角,那些书生自然是愿意。

    就算是有人原本是抗拒的,可体验到了里头的甜头之后,便是顺从了。

    许阳担心陈耀文会被抢走。

    出身在外,谁又知道是啥情况。

    陈耀文长得虽然不算是极好,但至少身上的书卷气,让他看起来文质彬彬的。

    一个十分合格的书生。

    谁看到都是对他有几分的钦佩。

    “放心吧,有你在,我会平安的。”陈耀文点头,道:“媳妇,你在家等我。”

    “我回头给你买脂粉。”陈耀文知道她爱美。

    “现在有身孕,不能用。”许阳笑了起来,道:“要不这样吧,你给我买点好吃的,就行。”

    许阳现在爱吃,而且吃了也不会胖了。

    陈耀文点头。

    准备了半个月的东西,其实也没啥。

    几件衣裳,一些书,一些银子,除此之外,啥都没了。

    这次去,九月底才回到家。

    许阳给了他三百两银子,让他在外能不差钱。

    陈耀文觉得拿多了,因为陈家伟也给了他一点银子。

    再说了,对他来说,许阳赚回来的钱,是许阳自己的。

    他赚回来的钱,是许阳的。

    她应该拿这点钱来更好的生活。

    虽然知道她不缺钱,可也希望她能先照顾好自己。

    他其实出门赶考,花不了多少银子。

    进京赶考,百两银子也足够了,更加别说是去个省城,哪里需要三百两银子

    许阳却觉得,出门在外,有银子是好的。

    因为带的不是银子,是银票,只有一些碎银子罢了,也好带。

    她给陈耀文的是五十两的银票五张,二十两的银票两张,其他的都是碎银子。

    他要是花钱,也很方便,面额也不大。

    后来,陈耀文出门的时候,许阳还给他带了点烧饼和水。

    从县里坐马车去府城,又是从府城那边去到省城。

    和沈成一起去。

    两人是同窗,关系尚可,再说沈成的性格还是不错的。

    至少,相对来说,人很好。

    一起去赶考,也能有点照应。

    许阳觉得很好。

    于是,在出发前,嘱咐陈耀文多照顾一下沈成。

    毕竟沈成家只能说在镇上相对有钱而已,在外也没多少钱。

    从去年到今年六月,也不过是一年几个月的功夫,沈成念书时,也得到许多的奖励。

    可统共加起来,也不超过三十两银子。

    沈成家会给银子,可和陈耀文比起来,终究是少。

    男人要颜面,虽然沈成有分寸,可许阳担心陈耀文有钱,会让沈成自卑。

    嘱咐了外人的事儿,也嘱咐陈耀文要小心一些,注意别生病了。

    吃饭这些一定要谨慎小心。

    陈耀文都一一应答。

    要是陈耀文考上了举人的话,回来可以去书院,也可以不去了。

    “哎……人都走了。”秦氏叹气,道:“我们这些当媳妇啊,只能等着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夫君每次考试,身为媳妇的,其实都是担心的。



第261章 考上了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呢,他们在外面考试的确是很辛苦,可是我们在家里也很辛苦照顾孩子,照顾老人,都是我们去做的,他们应该感激我们才是,这不叫帮忙的话,那怎么样才叫做帮忙”许阳不赞同道。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就算是身为妻子,也不应该说去干涉太多。

    就算是妻子,也不可能代替他做所有的事情,其实夫妻只有帮扶之意,没有其他的要求了。

    秦氏和她在家里也不是闲着等吃饭的,她们也很忙,这段日子,秦氏学会了刺绣。

    因为原本就是在心灵手巧的,许月现在也不靠这点赚钱了,所以就答应教给她。

    秦氏勤快,做出来的绣品,都是很好看的,而且也不是做什么手帕,而是做那种衣裳。

    卖一件出去,就能赚到八两银子这样。

    一个月做一件就够了,还能顺便带孩子。

    “说来也是,你现在有了孩子,不用太着急,你要相信你的夫君。先回家吧,我怕你在外面呆久了不好。”秦氏莞尔。

    现在家里又来了两个新的婆子,一直跟着她,照顾她。

    “行了行了,都回去吧,人都走了。”许阳点头。

    人都走了之后,许阳淡然,知道这次的分别,可能时间比较长,不过好在肚子里有了孩子,跟着孩子一起过,但我也不觉得时间很漫长。

    秦氏上次做了一件小的衣裳,给她的孩子,也算是为了报答当时的引荐之恩吧。

    当时引荐的时候,也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回报,虽然东西不算是很昂贵,但重在心意很好。

    所以有了这个东西之后,为了有点来往之意,所以,她也是送了一些小孩子用的东西给秦氏的孩子。

    毕竟许多事情终究是礼尚往来,既然她们有意交好,那自己肯定是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的。

    最近真是喜事不断。

    许月现在又有了身孕,距离上一次掉孩子,已经是差不多过了一年了。

    按理说修养的已经是不错的了,于是,现在又有了孩子,至于以后是男孩还是女孩,那就看情况了。

    许月现在有了孩子之后,也不来店里干活了,因为,何兆宜压根就是不允许。

    知道她的过去很艰苦,所以也不希望她的未来也像过去那么艰苦了,于是乎就干脆,啥都不做。

    等以后有了孩子再出来做也是可以的。

    再说现在月份还小,根本就是不能随意走动的。

    如今也不是很差钱,也不在乎这点时间。

    许月原本想帮忙的,但是又怕添乱,于是干脆就不干活了。

    许月和许阳因为都是有了身孕,所以也是能够交流的。

    现在,家里有了银子之后,虽然说有可能不会再回到乡下了,但是,都说是落叶归根,在乡下有个宅子总归是好的,于是花了二百两银子,买了一处地方后,做了砖瓦房。

    因为是在乡下,所以价格并不是很高,至少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房子也是很气派,以后呢,回家也是能住得好一点。

    以前没钱就算了,没钱的话,什么都不能做,可问题是,现在已经有钱了,所以就想着能够住的好一点。

    所以就建了一处大宅子,在乡下来说,是比较气派的,而且有许多的屋子,至少,就算是三兄妹,都带着家人回去,也是能够住得下的。

    因为建宅子这个事,小姜氏和许三郎闹过。

    因为不管怎么说,终究还是兄弟,三房这么缺钱,也不见二房帮一帮。

    竟然自己建了这么大一处宅子,又不肯去住,问题是也不愿意让三房去住。

    就算不想让三房住,老两口进去住,总是可以的吧。

    可是事实上,并没有让他们过去住,因为,现在老两口已经确定是跟三房的,他们住得好或者是不好,那都是三房说的算。

    如果说二房心狠的话,未免也是有时偏颇。

    因为,现在日子过得好的是二房,所以他们可以抨击二房,那如果说现在过好日子的是三房,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是三房发达了的话,未必能够帮上二房。

    因为在三房这么多人里面,只有许河是向着二房的。

    可是适合年纪实在是太小了,未必能够说的算话,所以,三房,要是发达了未必能够帮上二房,那二房又何必去帮三房呢

    当时做错事的是三房,蒙受恩惠的是三房,凭什么二房就像是老牛一样,给三房无数的便利。

    三房不要脸,但是二房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如此。

    反正这一次,不可能再给银子了,反正他们在乡下闹,也闹不到他们的耳朵里。

    建房子的事,是交给汪氏去打理的。

    原本是打算交给陆家去帮忙做,但是,现在陆家在镇上的生意也做得很好,他们人手都不够呢,怎么能帮得上这些忙

    所以就干脆让大嫂去做。

    汪氏现在也肯去帮忙,给她十两银子,让她负责所有,建房子,还有许多的配置,都是她一手来做的,二房根本没有出力。

    不过她做的也很好,压根就没什么意外,所以就干脆让她做。

    包子铺的生意一直很好,可能是因为刘承希的缘故,一般人也不敢轻易招惹,万一招惹了祸事。谁知道,以后会有多倒霉呢,于是乎,对于许家包子铺,一直都是恭恭敬敬的。
1...101102103104105...3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