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女致富攻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陆家小娘子
有谁看到享福是这么享福的。
小姜氏跑回了娘家后,以为有人会来接自己,就像是以前一样,婆婆会过来道歉,顺便把她带回去。
毕竟家中儿女还比较小,许多的事不需要她去做,所以她是不能离开家的。
也是笃定了这一点,于是这个时候等着人来接,可谁知道,接她的人并没有来。
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来。
许三郎也没来。
后面不知道吵吵闹闹的,大概是放心不下家里的情况,于是就跑回去了。
可以说是十分的丢人。
其实这些二房是不知道的,不过,汪氏在,汪氏知道。
一眨眼就到了九月,除了心里能够替自己的夫君着急之外,其他的啥也不能做,那就好好在家好好养着。
等到夫君回来,看到自己养的好好的,那也是一件好事。
汪氏在院子里说起这件事,许月和许阳都是有点无语。
小姜氏原本就是个心术不正的,这人平时都很懒惰,而且做事目的性太强,有时候,那些算计的心思,真是让人无比的厌烦。
以前还当做是一家人,所以并没有计较太多。
不过恶人总有恶人磨。
许三郎也不是个好东西,反正就是夫妻间互相折磨。
许河现在已经不想管这些事了,把自己的事情做完后,就跑到一边去自己玩。
所以就算是爹娘吵架,对她的影响也没多大。
许阳现在每次回家都会给她五两银子,让她自己拿着。
如果以后稍微长大一点,实在是厌恶了家里的话,可以拿着点银子跑到县里来,寻求帮忙。
其实这些都是打过招呼的。
倘若以后,陆家已经不在这县里了,也可以去醉香楼,或者刘家那边寻求帮助。
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许河现在十分的淡定,该做的做了就行了,不该做的也不管。
都说她是赔钱货,以后都是别人家的人,那还管这些做什么
反正又不是自己家了。
所以小日子过得还算是不错。
“小妹真是个乖巧的孩子,你说三房有这么一个孩子,为何不好好养着,非要得罪”许月真是有点整不明白。
第264章 打招呼
但凡是有点脑子的话,都知道,许家的女儿,都不是赔钱货。
看看她们这一代,一共就是三个女娃。
许阳,许月,都是有点本事的人,至少赚点小钱也能行。
换句话说,许月都能赚到钱,许河为啥不行。
许河可是比许月年轻的时候好多了。
应该说是前途无量才是。
再说了,许河跟二房的关系特别好,这一点也是能够看得到的。
现在年纪虽然小一点,可是再养五年,到时候,满了十岁之后,也能帮忙做点事。
挣到的钱,不也是到三房的口袋里吗
真是不知道三房怎么想的,这么好的事情,却不愿意去做。
按理说,这种是完全可行的。
小姜氏这个人吧,算计也就算计了,问题是这眼皮子也太浅了,这么浅显的道理,都是不懂。
“不知道,可能三婶觉得,小妹现在可以学刺绣,这也是能赚钱的,并不稀罕来我们这里赚钱,再说,这还有好几年的功夫,现在准备也为时尚早,还不如等小妹真正长大以后,再来考虑这种事呢。”许阳猜测。
不过这些也仅仅是局限于猜测而已。
小姜氏这个人是不怎么会去打算的,因为她不会去打算说,来年有什么安排,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反正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的,能赚钱就是好事,挣不到钱,那就是命运。
“这些,三婶自己心里不清楚,不过咱们小妹自己心里清楚就行,你说那孩子,这才多大,我觉得他比我还懂事。”许月苦恼道。
到了她们这一辈,就只有三个女娃,偏偏其他两个都比她聪明。
都说一孕生三年。
许阳现在也有时候会犯迷糊,这么聪明的她,都开始在迷糊了,那自己怎么办
自己原本就不怎么聪明的脑子,这次怕是遇到难题了吧。
每当想到这种区别,许月都担心自己生完孩子后就是个傻子。
“你想想,以前你们大房,多么乖张,大堂哥不也是很懂分寸吗娶媳妇也是娶到了一个贤惠的,这种都是看个人吧,小妹可能小时候跟我玩比较多,所以至少会懂得分寸。”许阳轻笑。
因为现在关系好了,也能毫无芥蒂的说以前的事吧。
要是搁在以前的话,真的没有办法想象,他们能够心平气和的说起这段往事。
不过现在还好,因为都已经不介意了,说起来也不怕丢人。
“还真别说,就是这样的,小妹跟你玩多了,性格是和你一样的,就是很固执,是非黑白分得很明显,就是固执。”
“你认定的是,真的是谁都没有办法更改,如果说当时叔叔婶婶,不同意你跟陈耀文成亲的话,我觉得,你也会违背他们的意愿,一定要嫁给你陈耀文的。”许月忙道。
当时要是爹娘阻止的话,自己一定会嫁给他吗
许阳有点吃不准。
因为对于她来说,爹娘的意见只是来参考的,并不是其他决定性的因素。
其实自己当时的确是想过要听爹娘的意思,但也是因为他们的意思和自己的意思是一样的。
其实对于婚姻大事,她还是倾向于自己做决定,爹娘会给一件可以参考。
但是归根究底,还是自己决定的好。
就算是以后有什么不对,也是自己一律承担,不能怪到爹娘的头上。
“应该会吧,你也说了,我是一个特别固执的人,我想要嫁给谁,那是我自己决定的事,其实和爹娘没有任何关系。”许阳认真道:“再说了,我遇到的也是一个良人,他对我好,爹娘也能放心,你说是吧。”
“听到了吗,这一路回来,听到这样的好话,是不是很开心”许月莞尔。
许阳刚才坐在院子里,因为是背对着大门的,根本不知道后面来了人,因为家里十分的安静,也是有人在的,坏人是不敢进来。
陈耀文什么时候回来,她都不知道。
不过算了算时间,现在已经是九月底,也是时候到家了。
“既然人都回来了,那我就不打扰了,我也回去看看我夫君。”秦氏莞尔,带着孩子走了。
许月乐呵呵道:“我也该回去了,我们家那边应该已经做好饭了,我也回去吃饭了。”
他们走了后,许阳有点脸红。
也有可能是许久不见,当然,也有可能是刚才说出那番话,或者说是两者都有。
所以现在看到他的时候,多多少少有点害羞。
“你怎么回来这么早”许阳红着脸问道。
“你是不想我回来吗”陈耀文好笑。
“也不是,我怕你回来很久了,孩子都会动了,你一直没有回来,我以为因为路途比较远,所以还需要点时间。”许阳摇了摇头。
其实说不想念是假的,这些日子来,都是在盼着他回来。
等这一刻已经等了很久了,如今看到他回来,总算是松了口气,反正至少这一路上是平安的。
能不能考上这种事,其实她不愿意去问,问了也没什么意思,能考上,那以后自然是顺顺利利。
如果说实在考不上的话,那就算了,这能有多大事。
大不了下次再来就行了,反正考秀才也是来了好几次。
“主要是想你和孩子,所以归心似箭,沈成哥也是一样的,于是我们就商量着,赶紧回来,还好你们在家都是平平安安的,不然我在外头总是惦记着。”
以前还没成亲,不知道牵挂一个人的滋味是如何。
因为当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对于这些事,的确是不怎么懂,不过好在现在,算是知道了。
“我们也惦记着你呢。”许阳笑了笑。
肚子里的孩子可能知道他的爹回来,竟然小小的打了一声招呼。
陈耀文只是觉得惊奇,这么小的孩子,像是听得懂话似的,这个还没出生,竟然如此调皮。
看来,真是一个猴崽子。
“你看,孩子这是在跟你说,他在想着你呢。”许阳莞尔。
“对,想着我也好,这孩子真是太闹腾了,我看你清瘦了不少,应该是这孩子闹腾的吧,以后当孩子出来了,我一定好好教育他。”陈耀文有点心疼。
第265章 说不准
“你这样就是有点无理取闹了,关孩子什么事”许阳好笑。
其实这些跟孩子真没有什么关联,因为每个人在小时候几乎都是这样。
“反正我不管,对于我来说,你比孩子重要多了,孩子肯定是要好好教育一番的,不然的话,显得好像我是一个特别好说话的爹。”陈耀文道。
孩子还没出来呢,就想着摆架子。
许阳说不上别的,就觉得这人幼稚。
“知道了知道了,以后孩子肯定要孝顺你的,是吧”许阳莞尔。
“那当然是了,我的孩子,如果不孝顺我,能去孝顺谁”陈耀文淡定,问道。
许阳也只是笑了笑,绝口不提这一路上的艰辛。
因为是奔波回来的,现在还没有到晚上,于是就做了一碗面。
这是西红柿鸡蛋面,花婶儿的手艺极好。
“你也辛苦了,多吃一点,花生米是今天中午刚做的,没有吃完。”许阳笑着道。
现在已经到了九月份,天气还算是很早。
正是瓜果飘香的时候,桌上放了一些果,许阳慢悠悠的吃了起来。
“其实也不是很饿,路上已经吃了点东西。”陈耀文莞尔。
“你怎么不问问我考得怎么样”陈耀文讶异。
上一次考秀才,她没有问也就算了,因为她知道他的实力能考上秀才的,可这一次可是乡试。
名额实在是有限。
能够考上,除了有能力之外,还有运气。
像是这种的话,没必要去问。
至少在许阳的眼里,觉得去问了也不是一个好事,可以问,但是,不要问太多就是了。
这种事情,如果说考得不好,这不是雪上加霜吗如果说考得好的话,成绩还没有出来,谁能有个什么定论
谁也没有办法保证,以后自己一定能够考得上,所以,如果不问,那才是真正的给人面子,问的太多,反倒是让人觉得厌烦。
“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问啊,因为在我的眼里,你一定是可以考得上的,你这次回来的时候这么自信,说明我猜测的是对的。”许阳灿烂一笑。
“哈哈,你总是这样,喜欢挑好听的话说。”陈耀文有点无奈。
“那当然啦,不说好听的话,难道要说难听的话吗”许阳莞尔。
三年一次乡试,能够考上的话就是举人老爷了,如果考不上,还要等三年。
这些事情说多了也没什么用处,日子终究还是要过的。
陈家伟回来的时候也没有问,因为知道,问多了未必是好事。
于是就直接不问了。
不过这一场考试,天下人都在看着呢。
三年一次,谁都希望以后自己金榜题名,所以,在坊间热度不减。
在许家包子铺跟前,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这个。
一连讨论了半个月。
今年书院里一共去了十个人考试,有些人考完试,就回家了。
但是,陈耀文还是和往常一样,去到书院当中,和自己的夫子学习。
夫子当年也是考上了举人的,后来年纪大后,回到了故乡,去了书院当中。
要说考举人的经验,肯定是有一点,但是在往上的话就没有了。
当年他进京赶考,也没考出个好名次来,所以就干脆放弃了。
陈耀文和沈成依然和往常一样,去到书院当中,许多的同窗看到他们,都是忍不住问,到底是考得好不好。
不过两个人都是低调的人,就算是考得好,也都说是正常发挥,就算考得不好其实也看得很开。
大家都知道从他们那里分不出个什么事来,于是后面也不去问了。
倒是夫子,对这件事比较上心。
县学出去的,其实已经有五六年,没有人考上举人了。
可以说是一个遗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