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初唐求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晓风陌影

    第二,更容易普及,让百姓们学习识字,房参军,你也是从小学过来的,你刚才那两个心脏,你觉得那个好记不用说,肯定是心脏吧。

    这样别人学一个字的时间,我可以学习2个,或者3个,而且那样复杂的字,很容易让学生学疯了,也学不了多少,你说是不是”

    吴欢看了一眼房玄龄,房玄龄在点头。他继续说道:“第三,这简化文字就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专门杀那些世家大族。”

    李世民皱皱眉头说道:“这怎么个说法”

    吴欢:“看到这书没有”

    李世民疑惑的问道:“这又什么关系”

    吴欢笑道:“这关系大了,当知识廉价的时候,会有更多人识字,上位者就会有更多的选择。”

    房玄龄拍拍手说道:“你是意思是,简体字推广之后,因为易学,易写,随之而来的,书籍便宜下来,就会有更多人读书。

    这样人才就更加的多,选择的余地就更大。门阀就是少了在朝廷中当官的人数!这样门阀自然而然的消亡是不是这样”

    “别听他胡说,他最终目的是让整个士族消失掉!”

    魏征一边说,一边走进来,在李世民面前:“太子洗马魏征见过秦王殿下。”

    李世民:“免礼!玄成为何这样说”

    魏征说道:“秦王你知道吧!他这里每一个人都识字,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黄口小儿都要识字。燕国公,你说说,每个14岁以下的孩子都要读书,如果不读书,全家受罚是不是这回事”

    李世民:“孩子读书,那耄耋老人呢”

    魏征说道:“晚饭后,所有人都要学习识字,一天要记5个字。是不是这样!”

    吴欢见掏了老底,发急问道:“这是我们这里,和中原又不一样。再说了,士族都在中原,我有这样大能耐”

    李世民皱皱眉头问道:“义弟,为什么让所有的人都识字”

    吴欢:“不让他们识字,让他们做睁眼瞎总要让他们认识一些字,让他们知道一些道理,知道怎么学习技能。”

    李世民想想说道:“是啊!还要让知道百姓知道布告写着什么,不让脏官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吴欢摇摇头说道:“不仅如此,而是技术推广。打个比方,我这里有一种让麦子增产的技术。我可以让人抄写下来,然后传给整个沈阳,沈阳的人都认识字,他们只要拿到单子,立刻按照这个技术种麦子。

    按照现在中原的情况,100人力没有一个识字的,一个识字的还一门心思想当官。你说,我这给麦子增产的技术,什么时候百姓会学会”




第279章 道德经引发的事情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初唐求生 ”查找最新章节!

    李世民:“这样说来,还是让百姓识字好?”

    吴欢神情凝重的说道:“大哥,这话你不应该问。”

    李世民:“为什么”

    吴欢盯着李世民说道:“道理很简单,子曰,有教无类。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李世民皱皱眉头:“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吴欢无力吐槽道:“没有标点符号,就会出现只要效果。魏使君,你向秦王解说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魏征引战以后,一直在边上看热闹,现在吴欢把问题踢到他的脚下。这下子魏征也两难了,他是统治阶层中的一员,他接受的教育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但他也知道这句话还有另外一个解释,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是自己和其他读书人争辩的时候,学来的,理解的。

    他会在秦王李世民面前说么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的后果,往小里说,他魏征的前途很可能就没有了。往大里说,这会和那本《道德经》一样,形成罕见的大波。

    魏征的嘴是苦涩的,那句知行合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啊!魏征决定换个方向说道:“这10万册《道德经》我感觉是个错误!”

    吴欢才不理魏征,对李世民说道:“另一种断句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解释了。魏使君这10万册《道德经》,怎么是个错误了”

    魏征:“这事情我们私下谈如何”

    吴欢冷笑一下,他知道魏征想到,这些书到中原的后果,现在的李建成缺的是军功,不是文治。换句话说,太子是大世家的代言人,如果这些书运回去,李建成的支持者们,先自己窝里反了。

    吴欢拿过一本说闻一下墨香,对李世民说道:“大哥这10万册书,有没有兴趣,要价不高,一本4贯,如何”

    魏征看看李世民,李世民看看书本对房玄龄问道:“这些书”

    房玄龄摇摇。

    李世民对吴欢说道:“这事关重大,我们要好好商议。我们明天给你答复怎么样”

    吴欢点点头笑道:“没有关系!”

    他知道这个结果,不过这10万册《道德经》吴欢并不愁卖,甚至可以不买,发给学生,当做课外读物。

    吴欢就想知道李世民对《道德经》什么态度,这个态度关系到后续很多事情。这本《道德经》里有太多新的理念,但一本《道德经》冲击都经受不住,后续种种,就别想。

    吴欢不是舔李世民,他是怜惜的是那些中原的百姓,那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吴欢很希望自己能帮一把。

    怎么帮,绕不开的就是李世民。现在世界早被自己改变了,李建成也可能。所以吴欢也在两头挑人,看看谁成。

    李世民不是隋炀帝,也不是崇祯帝,更不是慈禧,他是有数的明君。所以这给吴欢出了一个大难题,其他皇帝弄死了,抢了他的江山就好。可是李世民这猪脚的光环太大,吴欢根本下不了手。

    下不了手,又割舍不下,吴欢想帮,又怕反噬,就成了现在的样子。说到底,吴欢内心还是太柔暖了,没有做枭雄的潜质。

    吴欢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查看对岸过来的文件,虽然流凌,船只来回不了。信息却没有断,每天定时打用60毫米迫击炮,发射不装药,装信的炮弹发射过来,报告对岸的消息。

    今天算是得到好消息,钢铁已经炼出来,每天出产钢铁300多吨,是滦州时的3倍。这是临时小高炉,就有这样的产量,让吴欢非常的满意。

    有了稳定的钢铁产出,有了水泥,就要用铁路线把这些地方联系起来。吴欢看着地图,手指沿着地图上的铁路线。这就是所谓的金手指,利用后世带的地图,不用费太多心思,线路都是现成的。

    吴欢地图上,边上自己日常记下的一系列名词中的铁路画了一下。其他的名字依次是炼钢,水泥,榴弹炮,蒸汽机,钢制轮船,钢制渔船,美洲,然后美洲下面大大的一个号,里面写着土豆,向日葵,花生,橡胶,西红柿,玉米,南瓜。再下面就是鸟粪,智利硝矿。

    吴欢是野心勃勃的,地图上还写满各种物品名字产地,石油也在列。他没有心思当球长(地球之长),但必要的资源产地一定要在自己的掌控中。

    这书房除了王菡娘谁都不能进,所以魏征只能在外面等卫兵的通报。吴欢听到魏征求见,他皱皱眉头,退书这件事情,足够见识到,魏征担不起这个责任,李建成也不可能成为自己的代理人。

    出了书房,来到客厅,往壁炉里扔了段树枝,对警卫说道:“请魏使君!”

    不一会儿,魏征进来对吴欢行礼。吴欢也不说免礼,而是懒洋洋的说道:“魏使君,不知道有什么事”

    魏征小心翼翼的说道:“我是为《道德经》的事情来的。”

    吴欢不冷不淡的说道:“你不是说这事关错误么我允许你后悔,毕竟我们没有立过契约。这事情翻过,你不必太在意。你也看到了,秦王也不要,所以你也不要有心理负担。”

    魏征:“不是这事情,我是说能不能等20天,等太子回信。你这也太急了,我刚开口,你就转卖给秦王呢。如果秦王要,太子也要,这该怎么办”

    吴欢咧嘴笑道:“你在秦王面前说是错误了,我总不能厚着脸皮一定要你买吧!魏使君很多事情是等不起的,20天,在你看来是很短时间。但对我来说,20天很快,很多事情要做,我没有时间等,也不会为某个人等。”

    吴欢停顿了一下说道:“你们要为那个位置斗,我不反对,但请你们不要在辽东玩手段,我不下场站队,你们玩你们的,我过我的日子。拉我下去,你们谁都玩不起。”



第280章 各自的利益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初唐求生 ”查找最新章节!

    魏征:“燕国公,你怎么会这样想”

    吴欢笑道:“你不是这样做的好了,魏使君我们明人不说暗话。太子不是看到秦王从我这里得到巨利,他会派你带着使团过来

    现在你说说,你们想要什么钢铁的经营权武器还是让我效忠太子,现在就铺开谈吧!”

    魏征被吴欢几句话说的非常难受,他好奇一个问题,吴欢效忠不效忠李渊。但他不能问,问了就等于撕开面皮了,没有任何回转的余地。

    魏征斟酌再三问道:“我此次过来,身上带有2个使命。第一个价格比秦王略低,一个月600万斤的钢铁,给太子经营?第二是燕国公你应该向太子效忠!太子才是大唐的未来之主。”

    吴欢听到魏征的开口:“钢铁的价格,销量,你和周之翎,王朔去谈。至于向太子效忠我不应该向皇上效忠么”

    魏征:“这个自然向皇上效忠,太子也是储君不是”

    吴欢心中冷笑一下说道:“我只向皇上效忠。储君等登基成为皇帝之后,我再他效忠,来人送客!”

    魏征没有想到,吴欢回的这样决绝,他还要说话,参谋官说道:“魏使君请吧!”

    魏征看了一眼在看火塘的吴欢,长长叹了口气离开院子。

    魏征离开不久,吴欢揉揉眉眼,感觉心里堵的慌,对警卫说道:“和夫人说下,让她陪我去浑河边,看流凌!”

    王菡娘过来,看到愁眉苦脸的吴欢,没有理由的心疼了一下,她走近吴欢,替吴欢按起脑门,吴欢知道王菡娘来了,于是说道:“师妹,陪我去浑河边走走。”

    路很泥泞,吴欢皱皱眉头,是该修路了。要致富,先修路,多么朴实的话,自己怎么就只盯在其他地方。

    吴欢见王菡娘越走越慢,不忍心催促,来到王菡娘前面,蹲下身子说道:“来!我背你!”

    王菡娘看看护卫,红脸对吴欢说道:“这怎么好”

    吴欢笑道:“上来,哪来的话我不背你谁背你”

    王菡娘趴在吴欢的背上,吴欢双手托着王菡娘,然后一步一步往前走。

    王菡娘红脸看看自己丈夫的后颈,又用头拱拱吴欢的耳朵,轻轻的吹气,一副幸福的模样。

    吴欢享受王菡娘的抚弄,对他来说往事不可追,也追不着,所以只能把握手上的幸福。

    来浑河边上,没有大面积的流凌,小块的冰被流水带下来,大块点的,卡在岸边的杨柳树上,没有黄河那么壮观。

    因为是化冰时期,水流量很大,已经满上堤岸了。吴欢叹了一口,本来准备修堤坝的,结果,几次大战,就耽搁下来了。

    两人沿着水边走,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王菡娘再次说道:“师哥,我不小了,我要个孩子。”

    吴欢看看对岸已经初具规模的新城说道:“最好还要等上两年,你才不会有危险。”

    王菡娘摇摇头说道:“我等不住了,阿娘催,家主爷爷也催,就连王爷爷也催!师哥,我能行的,我一定不会有事的!”

    吴欢看王菡娘看她决绝的样子,吴欢知道王菡娘身上的压力有多大,她在替自己顶住压力。吴欢想想说道:“我把孙思邈请来,让他着你!我才放心。”

    王菡娘:“孙神医么那他什么时候来”

    吴欢:“我回去就写信,让他过来,估计要一两个月吧!”

    王菡娘抱着吴欢的手,羞涩的说道:“师哥,晚上要了我吧!”

    吴欢无奈的点点头。

    李世民看着手的《道德经》,他现在不用看前面的简,繁对照表,就可以看懂道德经。当然他也会背《道德经》。

    李世民说道:“吴欢对魏征很失望,看来这《道德经》对吴欢非常的重要。不过,他好像并缺钱,那他为什么这样急着出售这些《道德经》。

    魏征一说错了,他立刻让我们买!4贯一本,40万贯,书算不上便宜,也不能说贵。这40万贯,对吴欢就这样重要么”

    房玄龄想想说道:“是啊!这也太蹊跷了,《道德经》难道是一种考验还有这《道德经》前后五千一百六十二言,某一天能写一千字顶天了。

    5千字,要5天,一页还不能错一字,否则前功尽弃。10万册,要50万天写,他吴欢来沈阳4个月不到,算他100天,这也要5000人!他吴欢手下都和我一样的人,有5000人

    还有,这些字都是一样的,而人的字,别说人和人不同,就是一人写同一个字,都不相同。”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玄龄,你说的不错。我们且不管怎么写这字。《道德经》一本就10万册,那肯定有其他的书籍。

    到时候,一本《道德经》就引起巨大的波澜,然后,《论语》《春秋》《孟子》《诗经》都会出现的,而且数量都是数以十万计。你说这会出现什么后果”

    程咬金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秦王你和世家大族,势同水火。秦王会得不到任何大家族的投诚。”

    房玄龄摇摇头说道:“那也未必!如果真是秦王说的这些书,都是数以十万计出现,那么,世家大族立刻分为两个阵营,一派拥立简体字,一派反对简体字。而年轻人的士人一定站你的一边。

    我们武功有了,我们缺的是文治,现在这进行文治很好的切入口,只是这代价有点大,真如吴欢实行的有教无类的话。秦王,这事情做得。”

    李世民:“全民识字,真的这样重要”

    房玄龄:“重要!如果能成,那么,秦王你会成为千古第一人。”
1...108109110111112...1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