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求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晓风陌影
但后半夜后来的那支,就着实让他大吃一惊,太子河对岸,10多里的营地,最少也有10多万人,看来耨萨延寿他们回来了。
刘靖派出信使送信,给吴欢和军部。等到沈阳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鱼元康,高雅贤,吴欢陆续被叫醒。
吴欢看到耨萨延寿已经回军,问道:“辽阳方面有没有动静”
鱼元康摇摇头说道:“辽阳方面没有任何移动!”
吴欢继续问道:“新城呢”
鱼元康还是摇摇头说道:“没有然后回报!”
吴欢皱着眉头问道:“耨萨延寿,他是要进歪头山么”
鱼元康点点头说道:“毕竟歪头山只有3000人!”
吴欢问道:“炮团才拆分了么”
鱼元康摇摇头:“没有!”
吴欢想想说道:“没有拆分就好,派出炮团支援歪头山大营。炮弹带2个基数!”
鱼元康:“是!”
吴欢:“把沈阳城里的1团派去支援歪头山。”
鱼元康:“我们可以自由进攻么”
吴欢:“可以啊!我们和高句丽没有签和平协议。不过,最好不要追入不要过太子河。听清楚了吗”
鱼元康:“是!”
吴欢邪笑一下说道:“让外交部把正副使节都带到前线观摩。”
”
第256章三千越甲可吞吴
高雅贤没有想到吴欢会来这样一个见意,想想不错,可是军队里那么多的军事秘密,泄露出去真的好么高雅贤摇摇头:“不好!我们军队有太多的军事秘密,不能让高句丽使团接近。”
鱼元康也说道:“总司令你常说人类最大的恐惧,就对未知事物的的恐惧。那些高句丽如果知道我们的军队运作,计算一下我们的生产速度,这事情会变的很糟。
而且他们见识我们的武器,只会更加多觊觎我们,到时候我们的炸药,火炮这些秘密都不是秘密的时候,我们的优势就会丧失。”
吴欢被两人怼的没有话说,不过心里是开心的,因为,这些人的保密意识提高了很多。不过鱼元康说对,自己手的东西太敏感,觊觎的人肯定很多。是时候成立保密局了,现在也不知道混进多少派系的奸细。
吴欢说道:“那就不让高句丽使者出去了,你们行动吧!对了,主意辽阳的动向,如果他们出动,我们就下死手,不让辽阳一丝机会,彻底打残他们,我允许你们不留战俘!本身,等10万军民到达沈阳,歪头山出钢,再动手。他们出手的话,我不介意早几个月。”
高雅贤突然跪下说道:“主公!臣下有个不情之请!”
吴欢:“请说!”
高雅贤:“扒掉京观,给那些辽军战士,一个口薄皮棺材,然后给他们一块好墓地!”
吴欢点点头:“不!不是薄皮棺材,等棺材!还给他们造一个陵园,树一块大碑,书他们的丰功伟绩和他们遇见的苦难!我们的后人和他们的后人有地方凭吊,祭奠。”
高雅贤:“我替山东百姓谢过主公的大恩大德!”
吴欢把高雅贤扶起,拍拍高雅贤的手,离开了军营。
睡不着了,看看东方,太阳还没有起来,露出一点点鱼肚白。吴欢爬城墙,看着炮兵和步兵出城,朝歪头山奔去,心中总有些感慨。
回头看了眼城内,那个蒸汽弥漫的造纸非常显眼。造纸厂心中日夜不停的造纸,三班轮流。流水线由当初的1条,到现在的5条。
虽然工人们还都是生手,但比起十多天前,好不少,现在又实行三班轮流,产量呈爆炸试增长,由当初的一天2万张,到现在的近40万张,这才初步满足自己的需求。
也不知道周之翎请来的的人,把活字刻的怎么样了,铅活字虽然好用,但剧毒。吴欢所以就偏向铜活字,钢活字,硬,而且无毒,成本虽然高点,但那些成本不过多付点人工费。
有了活字,就可以印刷书本,世家门阀之所以壮大,是他们垄断知识。唐末,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是世家门阀消失的一部分原因。
最大的原因却还是印刷术的出现。印刷书本使知识成为平民百姓触手可及,不再可望不可即的事情。
而统治者们也有了更多选择,可以完全撇开那些世家大族。北宋初年几次政治拨动就很明显,比如赵普,三槐堂王旦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世家门阀,但很快都没落了。
到时候,大量的书籍进入中原,里面满满都是自己的私货,到时候中原是什么样子这五姓七望又是什么样子还真期望。
吴欢常常的吸了口冷气,想到高句丽,这算是杠了,10万人过来,底气就大了,等开海,就尽量吸收山东之地的人口。等自己有50万人口,也许不用5年,就可以吞并高句丽。
想到高句丽,就想到晾了很久的高句丽使团,吴欢对警卫说道:“去把高句丽的正使请来!”
警卫:“就这里么”
吴欢点点头说道:“就这里!”
警卫下城墙,匆匆往外交部过去。
唢呐声响起,这是部队和非工作中人员训练的起床号!本来寂静的沈阳城开始热闹起来!彼此起伏的喧闹声响起,吴欢又是一阵感慨,自己缔造的一个帝国的根基,真的好!
秦守谦带着高句丽正使孟思冶,来到吴欢面前。孟思冶看到吴欢这样年轻,心中有准备,还是大吃一惊。
孟思冶鞠躬向吴欢施礼!
吴欢皱皱眉头:“你是汉人”
孟思冶:“是的!”
吴欢:“你这次出使我沈阳城!目的我们都心照不宣,现在我让你这里见我,就是想让你看看,我治下的沈阳城,不知道你们高句丽有没有胆子拿”
孟思冶看一眼操场,不管男女老幼都齐刷刷的列队跑步,这些人哪是百姓啊拿起刀枪都是军人啊!
孟思冶不说话,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只能在那里听着吴欢说!
吴欢见孟思冶不说话,想到还是要拉拢孟思冶。高句丽与其说是扶余建立的国度,还不如说是一个汉人的国度,或者说被汉化的国家。
扶余国里有太多和孟思冶的汉人,争取这些投靠自己,会让自己事半功倍。封官许愿吴欢不会,但封官许愿吴欢不会,给孟思冶这些人,只能一个信息,顺者昌,逆者亡!
吴欢:“也许你看不起我的万余人的军队,可你别忘了,我们的老祖宗,三千越甲可吞吴,我吴欢不信,吞不下高句丽。
你回去,可以选择和我作对,到时候,别怪我下黑手。哦!对了,我更狠汉人和我作对的!毁家灭族,拆祠掘墓。我都会做出来,因为老子最狠背叛国家,背叛我们族群的汉奸。”
吴欢说道最后一句话的时候,非常平和,非常的冷,像是万年的寒冰。
孟思冶听到吴欢的话,心中打了一个寒颤。但纠结,要不要投靠吴欢。三千越甲可吞吴,他听说过。吴欢虽然拥有这样好的训练,但人口实在太少了。就算吞下高句丽,也还要许多年。
但不投靠吴欢,等吴欢真吞下高句丽,自己的家族到时候,真被回家灭族,拆祠掘墓,那又改怎么办
孟思冶想了一下说道:“我的孙子孟厥,被我藏在我的贴身侍卫中,我想让他在沈阳城中……”
第257章种花,种树,哪有种仇恨好
吴欢:“你孙子孟厥他几岁了”
孟思冶:“他16岁!”
吴欢:“他识字”
孟思冶:“是的!熟读史书!”
吴欢:“那行,就留在我身边!”
孟思冶知道吴欢说这句话的分量,就是孟厥待在吴欢身边,孟家稍微出点力,孟厥的前途就不可限量。孟厥出人头地,他孟家就不会差到什么地方去。
孟思冶跪在地,磕了三个头。
吴欢说道:“回去吧,孩子等我见渊盖苏文的时候就送过来,对了还有你那个汉人贴身侍卫。”
孟思冶:“这如果渊盖苏文见到孟厥这事情就难办了!”
吴欢:“我会让他们错开的!”
孟思冶这才放下心来,向吴欢辞行。
渊盖苏文也来城墙,看到吴欢这个和自己一样年轻的人。吃惊的问道:“你就是吴欢”
吴欢咧嘴笑道:“你有资格直呼我名么”
渊盖苏文听到吴欢挑衅一样的话语,立刻反唇相讥:“吴欢!吴欢!吴欢!……你的名字不就是让人叫的么”
吴欢一挥手,几个侍卫蜂拥而,把渊盖苏文就擒了起来,把渊盖苏文死死的压在地。
渊盖苏文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大亏,大骂吴欢:“南蛮子,你有本事,和我单打独斗啊!你以多欺少,算什么好汉”
吴欢不理睬渊盖苏文,对身边的参谋说道:“按照我们的律令,对官不敬,辱骂官,是什么处罚”
参谋面无表情的说道:“按照他现在的行为,可以关禁闭3到5天!”
吴欢:“这样也好让他冷静个5天也好。”
参谋问道:“总司令现在就执行么”
吴欢摇摇头说道:“不,我和他说几句话!”
吴欢蹲在渊盖苏文的面前说道:“我知道你们这一代人都认为战胜了隋朝沾沾自喜。但你别忘记了,你们高句丽终究是一个小国,而且还是一个垂垂老矣的小国。”
渊盖苏文大怒:“你的才是小国,一群懦夫掌控的国度,怎么也成不了英雄!辽阳城外30万京观还矗立在那里,啊……”
渊盖苏文的出言不逊,面的战士自然不会给他好过,一使劲,疼痛就把他的话打断了。
吴欢看着渊盖苏文笑了,种花,种树,哪有种仇恨好,于是说道:“辽阳城啊以后乙支家族的人都给那些死去的战士祭奠,可以的话还可以多点。现在不说这个,我告诉你,你的国家老了,你看看,高建武虽然年轻,但他多么像一个老头处处想保存自己。
你看看朝堂,有几个年轻人你算是,但谁把你当回事你的东部大人还是跪着求回来的。一个无关痛痒的差事,就把你扔出来了!
还有,中原大乱,你们高句丽拥有60万战兵,连突厥还逊你们三分,你看看,结果呢一起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一点好处都没有拿,到是那无用的百济,趁中原大乱,还劫了几座城。
不要告诉我,你没有想过,但你说出来,会有人听么那些老人会听你的
去年,李渊还没有做大的时候,你们高句丽不是遣使臣服,而是应该派兵,帮助王世充,帮助窦建德,打的越乱越好,这样才能收渔翁之利,才会有机会入主中原。
这机会可比五胡乱华时候要好的多,不过,你们在干什么忙着准备臣服一个即将崛起的大国么他们只想自己家族的利益不受损害,才不管高句丽的未来。”
渊盖苏文喘着粗气,不再吵了,他不是没有想过吴欢的问题,是啊!把握的朝局的都是那些类似太大使者的老人,遍观朝廷,和自己的这样年轻,有血性的人一个都没有。
渊盖苏文知道不能应和吴欢说的是对的,应该反着吴欢的话来说,他说道:“隋三征我国,我国受到重创,自然不可能参与中原,再说了,中原有我们辽东富饶”
吴欢毫不留情的戳破渊盖苏文的自我粉饰:“中原就是比你们辽东富饶,你们不过是一群只会穿衣的野人,也好意思说富饶。和你这才断奶没有几天的小子废什么话什么都不懂!押下去,执行5天禁闭。”
渊盖苏文被吴欢的话气的不行,大声喊道:“你才没有断奶!你……你……!”
吴欢不耐烦的挥挥手,他发现渊盖苏文就是帖子那种喜欢抬杠人,而且非常无脑的那种。现在吴欢把种子种下去了,就等发芽了,5天的禁闭,足够把渊盖苏文的一点种子,催发成朝天大树。
到时候,他就会怀疑一切,然后钻牛角尖,痛恨所有的人,最后拿起刀子自我毁灭。
吴欢看细皮嫩肉,像一个女孩子的孟厥,低声问道:“你喜欢做什么事情”
孟厥:“我我喜欢读书!”
吴欢:“读书这业余时间读,你想做什么事情”
孟厥摇摇头说道:“不知道!”
吴欢:“喜欢做官还是打战又或者喜欢种地或者摆弄自己小东西”
孟厥想想说道:“我不喜欢当官,我也不喜欢打仗,我喜欢……”
吴欢看着孟厥:“你喜欢什么”
孟厥红脸说道:“我喜欢看花,看树,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吴欢:“原来你想成为一个植物学家啊!”
孟厥满脸疑惑的问道:“植物学家是什么”
吴欢:“就是专门研究花草,树木,研究它们的生老病死,子孙繁衍!”
孟厥满眼小星星的问道:“还有这样的事情”
吴欢:“有!不过,我希望你能研究粮食,想办法把粮食的产量升高!”
孟厥:“这会被人骂么”
吴欢哈哈笑道:“为什么要骂你,你要名垂青史,无数的百姓谢你的恩德,谁会骂你嗯!你先学我们的文字,以后再和你说研究粮食的事情。你现在那边等下来!过会儿安排你军训。”
孟厥点点头离开了,韩孝基也跟着离开。吴欢连忙叫道:“你留下!我有话问你!”
韩孝基:“国公你是在叫我”
吴欢点点头说道:“对!”
第258章辽阳城谋划
吴欢从程家徵那里听到使团里有个汉人高手,引起了他的好奇心。程家徵非常自负,和军队里的人较量了不少,基本没有败绩,他都说是高手,那么一定是功夫非常不错的人。
为什么确定是这个人呢,他见孟思冶没有人陪着,见渊盖苏文,也没有人跟着。而孟厥却有人跟着,说明孟思冶很重视这个孙子,既然重视,那么肯定给最好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