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刺激199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愚乐

    琪琪今年4岁,遗传了魏知琴的黑头发和黑眼睛,但皮肤和五官带有明显的白人特征,肉乎乎,粉嘟嘟的,样子非常可爱,她皱着鼻子哼了一声,奶声奶气的说道:因为你和妈妈太吵了。

    饶是陈大猷皮厚如墙,闻言也有些窘迫,嘿嘿干笑了几声之后岔开话题道:琪琪,叔叔今天带你出去玩好不好?

    ok,我要去迪斯尼乐园。

    迪斯尼太远了,换一个吧,我们就在圣何塞找一家公园玩好不好?

    魏知琴将一个煎好的法式蛋卷放在琪琪面前,然后淋了一些番茄酱在上面,说道:琪琪别听他的,这是个坏叔叔,光说不做,只会骗你。

    我早就知道他是个坏叔叔了,前天说送我一个维尼熊,到现在都没有见到。琪琪坐在餐桌前,一板一眼的拿着塑料的小餐刀划了划蛋卷,说道:秋叔叔才是好叔叔,说送我一个气球,然后很快就送了一个,又大又漂亮。

    陈大猷不像杜秋那样喜欢和小孩子打交道,胡乱敷衍了几句之后从冰箱里拿了瓶牛奶,问魏知琴道:你不是说琪琪出世之后就一直待在美国么,中文怎么讲的这么好?

    跟我妈学的,她每年都要过来住了一阵子,去年打算把琪琪带回国上幼儿园,我本来同意了,后来舍不得,就又留下来了。

    其实你回国发展也挺好的,虽然赚的钱没有美国多,但日常花销少,生活压力小,还能让你父母帮忙照顾孩子,专心做事业。

    国内什么都好,就是风气太保守了,而且邻里之间喜欢乱嚼舌根。魏知琴是左撇子,她左手拿着铲子,右手点了点自己的板寸短发,自嘲道:我以前是个品学兼优的乖乖女,现在离了婚,又这么个鬼样子,回去说不定会被人当疯子看。

    陈大猷盯着她仔细看了几秒钟,然后借着去橱柜拿麦片的机会,从背后摸了一下,小声说道:你这头发乍一看是很丑,但是在床上看起来却挺性感的,我很喜欢。

    滚!

    8点刚过没几分钟,杜秋开着一辆租的雪弗兰过来了,陈大猷见只有他一个人,就问道:姜美人呢?

    她感冒了,身体不太舒服,留在那边休息了。

    陈大猷拖长音哦了一声,一副大家都懂的表情,杜秋懒得解释,和魏知琴稍微寒暄了几句之后,打开车库,开始工作。

    这套别墅造型虽然简单,但内部空间确实很大,车库里装4辆汽车都绰绰有余,陈大猷租下来之后,在魏知琴的带领下去了一趟二手交易市场,亲自砍价,亲自搬货,亲自装配,用不到预算一半的资金,淘换了一堆性价比很高的旧机器和旧设备,短短两天时间就搭建起了公司的服务器,开通了ivie的官方网站。

    灵活务实而又高效率的行动让杜秋对他刮目相看,觉得没有选错合伙人,要知道这厮家境优越,又毕业于名校,在国内的时候一直以精英知识分子自居,不管是吃穿用度还是待人接物都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心态,自视清高,自矜身份,根本不屑去**毛蒜皮的小事——比如2月28日那天在云大做记事本营销的时候,他嘴上说要帮忙,但实际上一张海报都没贴,只是远远的围观,说几句闲话而已。

    在来美国之前,陈大猷曾经和杜秋聊起过未来的商业规划,在那个规划中,他准备穿西装,打领带,招员工,在硅谷一流的写字楼里做大事业,但到了美国之后,他在两三天的时间里就调整好了心态,抛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清高,一个员工都不招,踏踏实实的亲自动手干活,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隐隐有几分干练果决的商业精英架势了。

    杜秋对此很佩服,因为他穿越到现在已经4个多月了,心态完全没有调整过来,也从没专心做过一件琐碎事,都是指挥别人去做的。

    事实上陈大猷在京城设套坑曾繁浩的时候,杜秋就颇为佩服他的心狠手辣,要知道曾繁浩不仅是他父亲的老部下,还是教他学会计算机编程的入门老师,然而一旦发现威胁到了自己的事业,立刻翻脸把人当肥羊宰。

    这个胖子能屈能伸,冷酷无情,是一把双刃剑,以前藏在剑匣中没有开锋,现在渐渐磨砺出了锋芒,只要紧紧抓住剑柄,不被其反噬,可堪大用

    杜秋,微软的邀请你打算什么时候去?

    我不打算去。

    为啥?

    因为我很懒。杜秋坐在车库左侧的一台电脑前,一边研究ivie开源社区里发回来的反馈代码,一边说道:微软现在根本不重视浏览器,何必热脸去贴冷屁股。

    但是微软是业内的金字招牌啊,去一趟可以提高你的名气,你的名气高了,ivie的名气也就跟着高了。

    等过阵子再说吧,过阵子说不定微软会主动过来找我,到时候更容易提高名气。

    拥有远超时代的信息技术以及眼界,就是杜秋的剑柄,有了这个剑柄,任何双刃剑都没法反噬,只能随着他的心意指哪打哪。

    在90年代中前期,微软不仅不重视浏览器,甚至连互联网都不重视,直到1993年才在用户的强烈要求下搭建了第一台互联网服务器,当时公司的2号人物鲍尔默甚至不知道tcp/ip是什么,1994年4月网景公司成立之后,微软才开始关注这个领域,组建了一个6人的小组,研究了几个月之后决定不自己开发,而是走捷径,直接去买一个现成的浏览器。

    微软最初找上了网景,但网景坚决不卖,于是他们转头去找了另外一家浏览器公司,开价10万美元,打算像当年买dos操作系统一样捡漏,好在那家公司比较精明,从网景那里探听到了虚实,谈了几个月都不松口,微软无奈之下只好大出血,花200万美元买下来对方的浏览器技术授权。

    200万美元买下来的技术源自马克安德森还没有创立网景之前写的asic浏览器,远远落后于时代,根本不堪使用,微软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8月份发布indos95之前,将于6月份再次接触网景,但因为提出的条件太过苛刻,最后铩羽而归,被迫使用200万美元买的垃圾打造了质量奇差无比的ie10。

    现在有了杜秋的ivie,市场上多了一个实力弱小但技术先进的新选择,微软肯定会像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主动找上门来。

    这可是个非常好的广告机会

    如果能把微软勾搭到中国去,上演一场不远万里三顾茅庐的好戏,不仅能打广告,还能刷声望




第七十四章 委屈和解释
    姜丹枫并没有感冒,也没有休息,而是在住所里聚精会神的研究汇率和金融问题,因为她被杜秋指派去做一件以前只听说过,但从没干过的事情——炒外汇。

    准确的说,是投机日元汇率。

    4月1日早上,杜秋以姜丹枫工作内容太少,需要加压为由,拿出来一本外汇投资入门的书和一个有2万美元资金的外汇帐户授权书,让她去买卖美元/日元汇率,只准买涨,不准买跌,姜丹枫本来以为是愚人节的玩笑,但事实证明并不是。

    每天结算一次收益,如果赚了,给你5的提成,如果亏了,扣你5的工资。

    在拿到账户授权书的时候,姜丹枫有些兴奋,觉得自己终于得到了杜秋的信任,从翻译和保姆进化成了真正的秘书,开始接触赚大钱的工作了,然而把那本外汇投资的书看完之后,兴奋立刻变成了焦虑。

    外汇交易是世界上最为庞大和复杂的金融产品,每天都有数以万亿美元的资金在流动,风险极大,比如按3月31日美元兑日元为1:8685的汇率计算,小数点最后一位每跳动一下,一份10万美元的标准外汇合约就会带来115美元左右的收益或者损失,而杜秋要求至少50倍杠杆,以此计算的话,2万美元可以买10份标准合约,小数点最后一位每动一下,就会赚或者亏上百美元。

    姜丹枫读的是国际贸易专业,大学四年学了不少关于汇率方面的知识,但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玩法,贸易和金融完完全全是两码事,因此教科书上的那些内容只能拿来考试,根本不能当作实际操作的参考。

    2万美元相当于17万人民币,她从没掌控过这么巨额的资金,深感责任重大,不敢贸然行动,不仅把薄薄的入门书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还出门找了家书店,自掏腰包买了五六本各式各样的金融书,然后用雅虎找了几家和外汇投资有关的网站,相互对照,整整研究了一天,连家门都没出。

    4月1日和2日是周末,外汇市场不开放,因此姜丹枫有两天的时间研究,越研究越恐慌,感觉压力太大,深刻体会到陈大猷所说的夙夜忧叹,难以成眠是什么滋味了。

    4月3日一大早,闹钟还没响,她就早早的起了床,像前几日一样,做好水果沙拉,上楼敲开杜秋的房门,说道:我那几本书还没看完,今天早上请假,不出去锻炼了。

    行。

    杜秋锻炼完了之后回到住所,见她还坐在电脑前研究,于是就自己做了两份早餐,招呼道:过来吃饭。

    我还有篇文章没看完,你先吃吧。

    杜秋端着一个餐盘走了过去,用脚尖踢了踢电源键,关掉了电脑,低头盯着她苍白的脸蛋和发黑的眼圈,说道:这不是期末考试,这是工作,你是我的秘书,关于工作,只需要记住一件事:我说什么,你就做什么。我说日元会升值,你就去买涨,不要多想。

    他用左手把桌子上的书籍和打印资料都扫到了地上,将餐盘放在上面,吩咐道:吃饭!

    你以为你是

    姜丹枫这两天被各种术语和理论折腾的焦头烂额,心烦气躁,火气旺盛,像个炸了毛的波斯猫,用力砸了一下鼠标,呼的一下站了起来,本来想反唇相讥,但一接触到杜秋那双深邃而又平静的眼睛,忽然之间心气全无,弱弱的改口说道:我听你的就是了。

    那吃饭吧,吃完了我带你去外汇交易经纪公司。

    杜秋做的早餐很简单,和姜丹枫之前几天做的一样,就是烤面包培根煎蛋生菜以及水果的组合,但是味道更好,她吃了两口之后觉得自己又没用又委屈,鼻子一酸,忍不住哭了起来,刚开始只是无声的流泪,后来干脆哭出了声,边哭边吃,梨花带雨,又凄婉又凄美。

    让姜丹枫不忿和难过的是杜秋连安慰的意思都没有,不言不语的吃完了自己的那份早餐,然后自顾自的上楼去了,过了几分钟之后背着笔记本电脑包下来,说道:给你10分钟,去洗个脸,换好衣服,然后出去办事。

    哦。

    姜丹枫在盥洗间里将脸上的泪痕收拾干净了之后,拿起眉笔准备画眉毛,但是在笔尖接触到眉梢的瞬间,她反手一丢,把笔丢在了地上,自言自语道:画了也没人看,何必自找麻烦!

    换好衣服,在走出卧室之前,她又回到了盥洗室,捡起眉笔,比以前更认真的画了一下眉梢,然后对着镜子端详了好一会,感觉完美无瑕了,这才走了出去。

    说了10分钟,你却用了24分钟,等试用期结束后,正式签合同的时候,这种情况要列入扣工资的条文里。

    知道了。

    不知道是因为哭过一场,发泄了所有的负面情绪,还是因为得到了杜秋口头上的签约认可,姜丹枫的心情变的极好,比圣何塞四月的阳光还灿烂,在驱车前往外汇经纪公司的路上,她问道:杜秋,你为什么要雇我当秘书?

    我到美国来需要一个懂英文的秘书。

    那你干嘛不雇一个专业的秘书?京城懂英文的专业秘书多的是。姜丹枫侧头看了他一眼,以一种混杂着自嘲和试探的语气说道:陈大猷说我的能力只值两千。

    他说的没错。

    姜丹枫闻言有些气恼,不是气恼被看扁,因为她有自知之明,很清楚自己并没有表现出和薪酬相配的能力,她气恼的是杜秋直言不讳,丝毫不给面子,轻轻哼了一声,又问道:那你为什么要开一万块钱的高工资来雇我?

    千金市马骨而已。杜秋很平淡的解释道:一个能力有限,还没毕业的大学生都能月薪过万,那么一群能力不俗,毕业多年的职场老将该拿多少工资?

    姜丹枫发出一声叹息,不知道是庆幸自己撞到了好机会,还是惋惜自己之前会错了意,沉默了片刻之后说道:你的公司才刚开业,开这么高的工资,不怕资金出问题吗?陈大猷自从到了美国之后,可是天天喊着缺钱。

    他缺钱是他的事,我又不缺钱。

    可是公司是你们两个人一起开的呀!

    他如果没钱了,那公司就是我一个人的了。杜秋瞥了她一眼,说道:如果能尽职尽责,我不会亏待他,如果不能尽职尽责,我要他当合伙人干什么?

    姜丹枫想起在京城当秘书的第一天晚上,苏文秀劝诫她的那些话,心里泛起一股奇异的感觉,既觉得杜秋像冰山一样不近人情,又觉得他像大山一样值得信赖,因为重视责任必然有担当,有担当就不会辜负人。

    就算千金市马骨,也不用月薪过万吧?国内平均工资才五六百,你开十倍,五六千就很高很高了。

    摩托罗拉ib微软等国际巨头正在大规模进军中国,我如果开低了,留不住人才,怎么和他们竞争?说不定刚做完一个项目,第二天早上整个团队都跳槽了。

    这确实是杜秋开高薪的目的,他掌握了太多未来的知识,就算天天坐着不动,24小时不眠不休的写代码,也未必能实现笔记本电脑中百分之一的技术,因此必须招募大量的程序员,然后亲自培训,将他们变成自己的助力和羽翼,如果不开高薪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刚一培训完,或者一个项目刚展开,员工就带着技术和创意跳槽了,不仅赔了夫人又折兵,还会壮大对手的实力。

    再者说了,财帛动人心,一家企业所有员工都月薪过万,在1995年是很耸人听闻的大新闻,一旦被媒体报道出去,肯定会引起轰动,不仅能免费给公司产品打广告,还能树立起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企业形象,要知道90年代中国经济还没起来,国内崇洋媚外的气氛非常浓重,如果没有鲜明的企业形象,哪怕开的工资比外企高,也很难抢到人才。

    别的不说,光是1995年9月ib在京城成立的中国研究院以及1998年11月微软在京城成立的亚洲研究院,就是非常严重的威胁,这两家巨头不仅名声显赫,而且财力雄厚,别说月薪一万了,就是月薪十万也随便给

    杜秋把姜丹枫送到外汇经纪公司之后就离开了,在离开之前,他说道:我给你3天的时间实践,3天之后做个投资计划书给我。

    知道了。



第七十五章 连线和试探
    1995年4月5日,星期三。

    陈大猷和杜秋两人离开圣何塞,去了一趟旧金山,拜访《连线杂志的总部。

    《连线创刊于1993年3月,以科技狂热以及反叛的风格,营造出了个性鲜明的酷形象,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席卷整个美国,成为最畅销的热门杂志之一,被认为是90年代的《滚石,甚至连比尔克林顿的新闻发言人为了证明白宫没有和时代脱节,特意向记者展示这本杂志。

    虽然销量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毕竟创刊时日尚短,1995年的《连线还谈不上有多高大上,他们办公地点在旧金山的一个旧式仓库大楼里,隔壁是一家专门处理废弃布料的裁缝店,路过的时候能明显闻到布料和化工原料的气味,颇为怪异。

    走廊的光线比较暗淡,两侧墙壁灰不溜秋的,偶尔还能看到一些烟熏火烧的痕迹,显得陈旧而又压抑,办公室内部则和走廊相反,因为是仓库改建的,南侧和西侧开了一排又高有大的窗户,空间宽敞,光线充足,给人一种明媚开阔的感觉。

    然而对一家网站的办公室来说,光线充足并非好事,因为没法看清楚电脑显示屏上的内容,所以每台电脑上面都放了一个废旧纸箱裁出来的挡光板,把本来还算整洁的办公室弄的像个收废旧电器的垃圾场。

    陈大猷触景生情,环视了一圈之后感慨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我本来以为《连线应该像《纽约时报那样,在市中心专属的顶级写字楼里办公,没想到在这种破地方。
1...4243444546...1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