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银河科技帝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岭南仨人

    另外劳动力分流和回流,也导致了工资水平的提升,这也是




第二百五十章 沙之都(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突然马武看到不远处一条巨大的高架管道。

    “那条管道就是浑善达克沙地的生命之源,再造黄河计划其中的一条输水管道。”廖青松说道。

    马武在众星搜索上面搜索一下再造黄河计划。

    可以年产840亿立方米淡水,相当于1.5条黄河的年流量,这些数据无不震撼人心。

    另外浑善达克沙地几千万亩玻璃温室,也让他目瞪口呆。

    马武仔细的观察着铁路旁边的玻璃温室,发现玻璃温室里面,现在就是郁郁葱葱的,显然温室种植已经在运转。

    列车穿过高架管道之后,便进入沙之都桑根达来的城区。

    和其他大城市不一样的景色,桑根达来主要是食品加工、物流仓储、交通枢纽中心。

    整个浑善达克农业区,拥有大量的温室大棚、养殖场、食品加工厂。

    丰都集团和中粮集团的子公司在这里遍地开花,还有不在少数的本地企业。

    目前浑善达克农业区里面,生猪存栏大概在240万头左右,还有肉牛、奶牛、山羊、绵羊、鸡鸭鹅等等。

    为了避免非洲猪瘟或者疯牛病、禽流感之类的牲畜传染病进入浑善达克农业区。

    浑善达克农业区的管理委员会,已经建立一套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

    所有的外来猪肉牛肉鸡肉,都不得进入浑善达克农业区,甚至连相关运输车辆通过都不允许。

    同时养殖场的不准使用泔水喂养牲畜,之所以不允许泔水喂养,主要是非洲猪瘟的病毒容易残留在泔水之中,一旦喂养了含有非洲猪瘟病毒的泔水,生猪极有可能会感染非洲猪瘟。

    另外任何外来人员都不允许靠近养殖场一公里以内,如果真的万不得已要进入,一定要严格杀菌消毒。

    加上养殖场本身加强了杀菌消毒和清洁卫生。

    尽管国内的非洲猪瘟愈演愈烈,但是浑善达克农业区,以及丰都农业的28个农村合作社城市,至今少有发现疫情。

    这就是丰都集团严防死守的成果,而中粮集团等农业企业现在也在模仿丰都集团,对于产区进行严格控制,避免疫情进入产区。

    对于产区只出不进和严格把控,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丰都集团拥有的2300万头生猪存栏,现在有效压制了猪肉价格的飙涨。

    随着非洲猪瘟在国内愈演愈烈,李建华和王志强已经将财团内部的养殖业警戒级别提升到橙色警戒。

    幸好东岛之前和内地食品贸易不多,王志强已经要求天汉集团的口岸监测公司,对所有进口肉制品、乳制品进行全面监测,避免非洲猪瘟、疯牛病、禽流感进入东岛省内。

    所以马武一行人刚刚下列车,便被浑善达克农业区的工作人员发了一本防疫手册。

    “这个非洲猪瘟这么严重吗?”马武感觉有点大题小做,东岛现在也没有非洲猪瘟疫情,所以他不太明白情况的严重性。

    廖青松则知道一些:“真的非常严重,俺老家有就出现了非洲猪瘟疫情,很多养殖户都是一整个场子全军覆没的。”

    “那猪肉岂不是要涨价?”

    “好像没有吧?”廖青松也不太确定。

    “快点上车吧!”宋平的话打断了俩人的交谈。

    又是两辆澎湃莲花电动公交车,作为银河科技的旗下企业,他们也只能使用澎湃莲花了,非常自己系统里面没有的产品,不然都要优先使用自己的产品。

    宇航员专业班的目的地不在桑根达来城区里面,而是向西北方向而去,距离桑根达来城区大概27公里左右的一个小镇。

    那里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宇宙开发委员会下辖的宇航员管理部,在这个有一个宇航员培训基地。

    当然宇航员培训基地并不止桑根达来一处,还有另外三个:酒泉基地、巴中基地、漳州基地。

    另外联合宇宙大学的宇航员专业班也不止一个,单单是东岛省里面,就有三个宇航员专业班,内地分校区还有四个宇航员专业班,这些宇航员预备役一共是210人。

    而东唐航天局方面的宇航员人数,也不在少数。

    这四个宇航员培训基地,是双方共同使用的,这也是为了提前磨合,免得到时候上了外



第二百五十一章 沙之都(三)
    滴……

    一声尖锐的哨子声,惊醒了睡梦中的马武。

    “全体都有,五分钟后操场集合。”周立斌大声喊道。

    马武连忙爬起来,尽管舍不得暖烘烘的被窝,但是不起来,可是要被罚跑圈的。

    他上铺的廖青松,已经穿好衣服下来了。

    基地的操场上,此时天还没有亮,一些稀稀疏疏雪花,正缓缓的飘落着。

    每一片雪花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同样是不同的。

    人与雪花的区别是,人可以通过学习训练改变自己,而雪花只能变成冰或者水。

    在人的角度上看,雪花的一生是既短暂又脆弱的,从星球的角度上看,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马武、廖青松等人正在穿着厚厚的作训服,站在风雪之中。

    “现在开始训练,热身一下。”周立斌吩咐道。

    另一侧的航天局队伍,已经在操场上整整齐齐的跑步着。

    第一天的训练并不算太累。

    傍晚所有人都被安排去基地的体检中心,进行全面体检。

    吃了晚饭之后,就是文化课。

    作为一个未来的宇航员,他们不仅仅需要身体素质过关,专业知识也必须过关。

    尽管训练看起来非常辛苦,但是基地的教官们都心中有数,这些训练都是在人体承受范围之内的,不会过多的压榨身体,免得留下暗伤。

    这三个月的训练和文化课都是基础类型的。

    至于维生仓训练、宇宙飞船操作训练、太空生存生活训练、航天器维修培训、紧急情况处置、实验设备操作等等,是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的任务。

    而实际操作要等到第四学期才开始。

    这些训练对于航天局的宇航员预备役而言,简直是太简单了,毕竟航天局之前的训练可是非常高强度的。

    而这一次联合培训,之所以相对简单,主要是因为技术提高了,对于人体的抗荷要求不需要那么高了,只有可以承受5~7g的过载就可以过关。

    “呼……呼……”

    大冬天跑步,跑道上不断冒出一道道白气。

    马武之前是飞行员专业的,所以倒是没有不适应的感觉,唯一让他难受的是太冷了。

    他是东岛南部人,一下子从亚热带气候,来到温带大陆性气候,而且是冬天过来的,肯定是难以适应的。

    学员们跑完了3公里步,此时北国的太阳才懒洋洋的出来。

    尽管蒙区冬天的太阳,并不没有什么暖意。

    突然半空中的三个飞行物吸引了马武的注意,是三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飞艇。

    “看啥?”廖青松顺着马武的方向望去:

    “这些飞艇应该是银河科技的运输飞艇吧!”

    “可能吧!”

    学员们休息一下之后,便去洗漱准备吃饭。

    ……

    “桑根达来!这里是0029号运输飞艇,收到请回!”

    “0029,桑根达来收到。”

    “请求入港停泊。”

    “准许,16号泊位。”

    船长听到这个,连忙大声的说道:“各就各位,16号泊位。”

    “收到。”

    “收到。”

    李成业此时正在0029号运输飞艇当实习机师。

    他不知道自己刚刚和马武擦肩而过,仍然一丝不苟的汇报着飞艇高度和方位参数。

    飞艇驾驶舱是仿造飞机驾驶舱的,不过飞艇驾驶舱比飞机驾驶舱相对简单许多。

    作为一艘运输飞艇,一般是四个人,即一个船长(正机师)、两个副船长(副机师)、一个管理员。

    在飞艇运输站的塔台指挥下,0028、0029、0030运输飞艇,缓缓的停泊在相应的泊位上面。

    巨大的飞艇气囊下面,是10个28吨毛重的集装箱,这些集装箱有的是冷冻集装箱,有的则是普通的集装箱。

    飞艇运输站的货车已经准备好了,飞艇一停泊下来,便过来接走集装箱。

    运输飞艇的集装箱都是侧着放在飞艇中间的,运输飞艇除了气囊之外,在机舱的设置是这样的,头部是驾驶舱、中间是货物舱、尾部是电池舱和亚金属氢储存舱。

    为了方便运输,货物舱和地面是不接触的,货物舱和地面的距离刚好可以让拖头货车倒车进入飞艇底部。

    然后飞艇驾驶舱将集装箱卸到货车上面。

    卸货速度非常快,不到十分钟就可以将10个集装箱卸下。

    同样如果集装箱要上运输飞艇,也非常简单,直接将集装箱货车倒入到飞艇下方,然后飞艇货物舱的抓取装置,就可以将集装箱装入飞艇。

    当然实际情况是没有那么快的,管理员需要和货车司机核对集装箱的货物,以及完成交接或者交割。

     



第二百五十二章 成功与失败
    2月1日。

    距离除夕夜还有三天。

    不少人家已经在贴春联置办年货。

    黄豪杰依旧在各个研究所忙碌着。

    强大压力下,已经是半成品的暗红色亚金属氧,正在慢慢的蜕变着。

    李想看了看仪器参数,然后将一些数据记录下来。

    经过这些天的实验,材料研究所已经成功将亚金属氧(暗红色)的稳定性,提升到一个非常好的状态。

    此时的亚金属氧(暗红色),密度达到1971千克每立方米,可以在46摄氏度以下的标准大气压之中保持。

    46摄氏度以下就是稳定区,46~76摄氏度是相对稳定区,76摄氏度以上就是不稳定区。

    不一会仪器里面的半成品亚金属氧(暗红色),已经变成更加致密的稳定亚金属氧状态。

    研究员们里面从仪器之中,就稳定亚金属氧取出来,到化验室去测试。

    “普通的亚金属氧已经没有问题了,很快可以大规模生产,但是超导亚金属氧很难搞。”李想对黄豪杰无奈的说道。

    黄豪杰已经看过了实验报告,超导亚金属氧也就是淡蓝色亚金属氧,之所以说超导亚金属氧难搞,主要是突变问题。

    一开始李想他们的实验顺风顺水的,不到三天就将超导亚金属氧的维持温度,提升到零下23摄氏度左右。

    但是进入了零下23摄氏度之后,超导亚金属氧的性质出现了突变问题,压力突破了临界点之后,超导亚金属氧出现了超导特性突然消失的问题。

    整块超导亚金属氧,突破临界点之后,就变成了暗红色的稳定亚金属氧。

    “任重道远啊!”黄豪杰无奈摊摊手。

    “真的不甘心!如果超导亚金属氧可以在常温下保存,那生产成本绝对不会和铁银常温超导体那样坑爹。”李想不甘心的说道。

    “科研又不是基建,有时候我们差的是一点点运气。”

    “常温超导体这个项目我打算继续下来,如何?”

    “你才是材料研究所的所长,你自己决定。”

    “那就继续这个项目。”

    “其实我们不一定要钻牛角尖,元素周期表上面的元素还有一大堆,何不试一下其他元素。”黄豪杰提议道。

    李想有些诧异的看着他:“为什么我就没有想到?”

    “当局者迷。”黄豪杰笑着回道。

    “如果选择其他元素,我考虑氮和硫先开始。”李想说出两个元素。

    对于这个答案黄豪杰没有多少意外,之所以选择氮和硫,主要是储量庞大,容易得到。

    而那些稀有元素,并不在第一考虑范围之内。

    毕竟银河科技本身就有铁银常温超导体这个产品,如果新研发的常温超导体造价还是那个鸟样,我要你何用?

    所以稀有元素第一个出局,像氦气之类的稀有气体,还有同样是氧族元素的碲,就不用考虑了。

    就算是研发出来,那个价格肯定是非常感人的,这种无用功就不用去做了。

    所以大气含量最大的氮气,和氧族元素之中硫,就是实验的首选。

    至于其他元素,等氮和硫结果出来再说。

    “那就祝你马到功成。”
1...96979899100...2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