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三戒大师
这会儿没生意,摊主已经坐下歇了,妇人在河边刷碗,留下巧巧一人照看生意。
少女正百无聊赖的摆弄着自己的发梢,看到赵昊便笑着招呼道:“今天想起吃早饭了”
赵昊闻言面皮发烫,他父子搬来之后,一直囊中羞涩,统共只来买过一次早饭。其余时候,要么捱过去不吃,要么就吃前一晚的剩饭。
又想到,就连那唯一的一顿早饭,都打碎了汤碗,只吃了几个沾了灰的包子。
‘我实在是太难了……’赵昊不禁眼圈发红,为自己过去的苦难岁月感慨。
叫巧巧的少女,探着脖子隔着笼屉,凑近了赵昊,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道:“又没钱吃饭了”
“谁说的!”赵昊登时脸红到了脖子根,嚷嚷道:“我那天是忘带钱了而已!”
说着,他将一块四五钱的碎银子拍在了笼屉旁。
“碗钱,包子钱!全都还你!”
“找不开。”少女看到银子吃了一惊,没好气的撇撇嘴:“小本生意,只收铜钱!”
“不用你找,好吃好喝的尽管上就是。”赵昊便大马金刀的捡一张空桌坐下。
这时,摊主早被惊动,见有动机不明的阔少上门,他唯恐女儿招惹到对方,马上将巧巧拉到一边。亲自招呼起赵昊道:
“这位公子见谅,这会儿天不早,剩下的食材已经不多,就是全给公子,也不要一百文钱的。”
“不打紧,剩下的钱先存着。”赵昊见自己有些吓到人家了,忙摆摆手,和气道:“大叔,我是吃饭的街坊,有什么随便上,不挑的。”
说话间,一旁吃粥的老汉,也开口道:“是啊,方德,这就是救了高铁匠的那位公子。那天高武给他当街磕头,我看见了。”
“是这样啊……”摊主这才松了口气,这才去给赵昊张罗吃食。
赵昊朝那老汉拱拱手,感谢他替自己解释。
“公子这样的高人住
第三十章 可不能让他跑了
吃过早饭,见天色还早,赵昊便去街上的土产铺子里,买了松萝茶、梅花糕、盐水鸭和大曲。
然后提着这南京人拜客时,常备的四样厚礼,来到铁匠铺向高武道歉。
高武正在铺子里冲洗地面,看到赵昊进来,登时局促的手不知该往哪放,张嘴闭嘴愈发说不出话来。
还是高铁匠踢了他一脚,骂道:“这孽障就是狗脾气,好心当成驴肝肺!”
高武这才尴尬的说出话来:“昨日太冒失了,公子不怪罪就好。东西万万不能收。”
“又不是给你的!”赵昊翻翻白眼,将东西搁在桌上道:“给老伯补补身子的,与你无关。”说着把脸一拉道:“要想日后不来往,你尽管再拒绝。”
高武这才无奈的收下。
高铁匠对这个救过自己的年轻人,有着天生的好感,拉着赵昊进屋,非要请他喝茶。
赵守正天黑才能放学,赵昊左右无事,便也欣然同意。
高武在铺子里支开了茶桌,给父亲和赵昊沏上茶,就继续忙活去了。
聊天这种高难度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参与的。
不过赵昊和高铁匠聊得也十分投机。通过攀谈,他得知高铁匠原是义乌矿上的铁匠。前些年倭寇横行,朝廷征集铁匠为抗倭军队造枪造炮,高铁匠便来了南京,成为南京神机营的匠工。
在神机营干了七八年,高铁匠年纪渐渐大了,干不了精细活了,便告老离开了军营。但因为他掌握了造枪造炮的技术,按照规定,不可以离开南京,必须要在军营附近居住。便用这些年攒下的积蓄,在蔡家巷开了个铁匠铺,给人打打农具、菜刀之类勉强糊口。
赵昊想到家中那柄寒光闪闪,差点把自己指头剁掉的菜刀,不禁对高铁匠的手艺肃然起敬。
吹捧了老汉一番,他这才瞥一眼撅着屁股在后头干活的高武,问道:“那高大哥,是怎么加入戚家军的”
“这小子原本也跟我来了南京,可他天生是个待不住的货,受不了整天敲敲打打的烦躁。”高铁匠狠狠瞪一眼儿子,为自己的手艺要失传而愤愤道:“把铁坯千锤百炼,淬火敲打成寒光闪闪的兵刃,是多么享受的一件事啊!”
“是啊。”赵昊忙别有用心的吹捧道:“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好哇,好!好诗!”高铁匠虽然不甚了了,却也能听懂大概是在称赞铸剑师傅。激动的老汉使劲拍着赵昊的大腿,恨不得亲他一口。
那可是用来打铁的手臂啊,赵昊的小身板哪禁得起这份蹂躏疼得他一阵呲牙咧嘴。
高铁匠赶忙抬手致歉。“老汉得意忘形了,公子没事吧”
“没事。”赵昊揉着生疼的大腿,强笑道:“老伯继续。”
“说到哪了”高铁匠挠挠头回忆一番,才一拍脑门道:“对了,说他不愿子承父业,整天耍刀弄棍,嚷嚷着要去杀倭寇。后来戚家军经过南京时,他就背着老汉偷偷投了军,这一去就是七八年。”
“八年。”高武忽然插嘴道。
“哦”赵昊望向高武,知道他终于组织好了语言。
便听高武缓缓说道:“咱虽不是最早参加的戚家军,可跟着大帅南征北战,从浙江一直打到广东,一仗都没落下过!”
赵昊对戚家军自有一份天生的崇拜,十分感兴趣道:“快讲讲,你们是如何杀倭寇的!”
高武便用他那低沉浑厚的嗓音,向赵昊述说着十三战十三捷,斩杀倭寇三千余,烧杀溺毙无算的台州大捷;斩倭寇五千余级的福建之役;剿灭海盗三万余人,将匪首逐于海上的广东剿匪战……
讲起过往的战绩,高武
第三十一章 秀才的体面
初春正午的阳光温柔和煦,照得铁匠铺中一片暖洋洋。
赵昊与高家父子一边吃着便饭,一边聊着家常。
得知了赵昊家遭难的情形后,高铁匠主动提出,可以周济他们一二。
看他父子的吃穿,看这寒酸的铁匠铺,高铁匠能有几个钱却愿意急人所难。
虽然有报恩的意思在里头,却也让赵昊颇为感动。
“不瞒老伯说,昨日高大哥帮着我狠狠赚了一笔,已经解了燃眉之急。”
“那太好了。”高铁匠替赵昊高兴一阵,又关切道:“那也得有个长久的营生啊,令尊可有什么打算”
赵昊知道,他是委婉的问,赵守正为啥一把年纪,还游手好闲
便笑道:“家父在国子监读书,要参加今年秋闱的。”
“啊,令尊原来是位相公,真是失敬。”高铁匠颇为意外,仔细回想一下赵守正的装束行止,不由摇头道:“老汉是一点没看出来。”
“哦”赵昊好奇问道:“相公二字又没写在脸上,老伯看不出,也是正常吧”
“那怎么会”高铁匠大摇其头道:“官人有官人的体统,相公有相公的体面,那是一看就没差的。”
“咦,还有这回事儿”赵昊只知道,当了官有官体,却不知连个秀才监生也要有相应的体面……而且连个老铁匠都知道,显然已经成了整个社会都默认的规矩。
“公子竟不知道”高铁匠吃惊的瞪大眼,想一会儿才醒悟道:“公子官宦之家,钟鸣鼎食,平日衣食住行,已经远超寻常举人,更别说秀才、监生之类的相公了。”
高铁匠自行脑补,倒省了赵昊一番口舌去解释,他便搁下饭碗,拱拱手道:“还请老伯赐教。”
“公子哪里话,老汉也不过道听途说,哪知道真正的体统”高铁匠连忙摆手,实在推脱不过,这才字斟句酌道:“那老汉就把这些年在南京城看到,大概讲给公子听,权当一乐呵。”
“老伯请讲。”赵昊忙做洗耳恭听状。
“还当官的就不说了,公子肯定比老汉清楚。”高铁匠先排除了在任官员。
我还真不清楚……赵昊心中默默说一句,但为了维持落难官宦子弟的人设,他也只好强笑道:“好的。”
“单说那些不当官的吧。老汉看那些致仕的、丁忧在家的两榜乡绅,进进出出都坐着四人抬的大轿子,轿夫之外,还有专门打罗伞的伞夫,这五人都穿着红背心,带着红斗笠,还有门下皂隶长随跟着,十来人前呼后拥,跟任上的那些官老爷没什么区别。当然,跟正印官还是没法比。”
赵昊听得两眼发直,心说这也太爽了点吧。便又问道:“那举人呢”
“举人老爷也坐轿,但只能坐两人抬的布轿,轿夫也不能穿红,倒也有书童长随跟着打伞,加起来也得养四五个人。”高铁匠拢着胡须道:“举人老爷都是新贵,最讲究体统不过,听说乡下的老爷们都坐四人大轿,还有举‘孝廉’、‘乡魁’回避牌的,却也只能糊糊老乡亲。但进城是不敢的,还得改回两人小轿,不然要被戳脊梁骨的。”
“这样啊。”赵昊听到这层,愈发坚定了要让赵二爷考中举人的信念。却又忽然心中一紧,有些艰难的问道:“举人有钱,可穷秀才怎么维持体面”
大明朝的贡生、监生、秀才,基本算是一个阶层。赵昊不便问‘穷监生’,便改问‘穷秀才’,也是一样。
“相公是可以坐肩舆的,不过他们没正经进项,读书开销又大,若非家里有,日子大都不好过,因此平日里安步当车也没人笑话。可若是拜见师长、见官参衙时,若不租上一抬肩舆坐一坐,还是会被笑话的。”
“但相公再省,一个书童是不能省的。”高铁匠看看赵昊,小声道:“三月份开始,下雨天就多了,赵相公若是自己打伞,
第三十二章 软饭硌牙
赵昊有一搭没一搭的陪大伯说着话。赵显默默坐在一旁,不言也不语。
在赵昊印象中,家遭大难之后,他就变得沉默寡言。但也不至于一个下午都说不上来三句话。
再看赵守业,自己明明已经告诉他,父亲在国子监坐监,天黑才能到家,他却坚持要等赵守正回来。
若说是兄弟情深,那他为何老心不在焉
赵昊看着赵守业不断烦躁的扭动着屁股,真担心他把板凳扭断了。
他感觉气氛有些诡异,索性直接开口问道:“大伯有事跟我说也一样的。”
赵守业看看他,嘴唇翕动几下,摇摇头道:“还是等你父亲回来吧。”
“成,那晚饭就在这儿凑合吧。”赵昊看看天色昏黄,便推说去置菜,逃脱了这让他无比煎熬的环境。
离开家,他却先到高铁匠那儿,又闲聊了一会儿,嗑了会儿炒南瓜子。约摸着赵守正快回来了,这才慢吞吞到街上的酒馆,买几样荤菜,再打两斤烧酒,还不忘给高铁匠家捎一份。
他正在和高铁匠推让间,便见赵守正拎着布书袋,趁着天没黑透,急匆匆往巷子里走去。
“父亲。”赵昊借势甩掉了高铁匠,跟上赵守正。
“咦,儿子。”赵守正见他捧着的酒肉大喜,将书袋往腋下一夹,伸手就要去撕根鸡腿充饥。“饿死为父了!”
“别,大伯来了。”赵昊忙侧身让开。
“是吗算他还有良心,没忘了我这个弟弟。”赵守正闻言大喜,也不顾肚子饿了,兴冲冲跑进院中。
怎么说,兄弟俩一个娘胎里出来,又在一个家里住了三十多年,血浓于水的感情,是做不得假的。
赵守业和赵显在院中,左等右等不见赵昊回来。
“父亲,弟弟怕是躲出去了。”赵显神情悒悒道:“不如咱们回去吧。”
“怎么回去回去有好果子吃吗”赵守业郁郁的吐出口浊气,站起来揉了揉生疼的屁股。
“大哥,你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在家等你!”
这时,赵守正高兴的快步进了院子。
赵守业这才稍稍松口气,讪笑道:“路过,临时起意,空着手就过来了……”
“自家兄弟,客气个什么快快,赵显帮赵昊把桌子摆好,我跟你父亲要好好喝一杯。”
赵守正在兴头上,也没察觉出大哥的异样。当然,他就是没在兴头上,八成也是看不出眉眼高低的。
屋里点上烛,桌上摆好菜,赵家四人就坐下吃喝起来。
“来来,这也算咱们头一次重聚,两个小子也一起喝一杯吧!”
见这厮非但又破戒,还要拉上自己,赵昊暗暗翻下白眼,却也没说什么。
赵守正给兄长斟上酒,端起酒杯笑容灿烂。
他越是这样,赵守业就越是神情阴郁,勉强和赵守正喝了几杯,其间数度欲言又止。
赵昊最看不惯大伯这种拖泥带水不干脆的熊样,便替他挑头道:“父亲,大伯等你一下午了,问他什么事儿,也不跟我小孩子家家的说。”
“大哥这就见外了。我家现在是赵昊当家,你有什么事跟他说就行,我不做主的。”赵守正喝得脸色粉扑扑,还没拎清楚状况。
“是吗”赵守业吃惊的看一眼赵昊,又羡慕的看看自家兄弟。之前他总觉着赵守正没心没肺、就知道坐吃现成,十分荒唐可笑,现在却反而羡慕起他来。
“唉,兄弟,那我就直说了……”
好一会儿,赵守业才收拾好心情,长长一叹道:“我如今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有件事说出来你不要怪我。”
“大哥不是说直说吗怎么又绕起来了”赵守正终于感到大哥的沉重,皱眉看着他。
“唉,实在是难以启齿,丢人丢到姥姥家了。”赵守业却不敢跟兄弟对视,声如蚊蚋道:“你嫂子那货,你也是知道的。她竟要我将前番给你的银子讨要回去。我不答应,她已经吵了好几场,说今天再不把钱拿回去,她就去找岳丈评理。”
“弟弟啊,寄人
第三十三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赵守正跟着进了屋,还没开口说话,赵昊便将四锭共二十两元宝递到了他手中。
欣慰的拍了拍赵昊的肩膀,赵守正便默默转身出去,将四锭银子放在兄长面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