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狱王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山
“是!”卫客还说:“陛下,你真的不杀奴才”
“今天不杀,过两天再杀。”
“谢陛下!”
天光皇帝冷冷地盯着卫客走了,心里想:“卫客,你太聪明了!”他拿起秋莱的奏折,打开一看,满眼阴冷。
这是一份血折!
=========
父皇万安!
儿臣秋莱敬上,沥血呈奏!
从梦州到京城,父皇处处庇护,委以儿臣重任。各地官员心无父皇,不听皇命,事事皆以私利为先,儿臣以皇命、国法治之,其中艰难,当面陈奏。
叩请父皇,恩准回京!
=========
这是一份没有内容的奏折,简单是简单,天光皇帝却看出了其中深义。一是,秋莱知道,天光皇帝一直在护着他;二是,地方官员无视天光皇帝;三是,秋莱等皇命回京城。
这是秋莱的风格,秋莱写的奏折都非常简单,只说事,里面没有一句废话。作为儿子,总得夸爹几句,这不是儿子给爹写奏折,简直就是文书写的笔录,那冰冷不用看,摸着都手冷。开始天光皇帝接受不了,后来他习惯了,也不得不接受。秋莱直,秋莱愣,秋莱没有心眼,天光皇帝对此很满意。
可是这份奏折不同,短短几句话,天光皇帝却看到了其中的情,也看到了其中的害。他出离愤怒了,只因为那句简单的话:各地官员心无父皇,不听皇命,事事皆以私利为先。他却不知道,这份奏折根本不是秋莱主笔,而是李非墨一个字一个字推敲出来的。
看着血字,天光皇帝满眼寒光,想起了秋莱的这一路,也想到了自己的苦。
第144章 血书0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从梦州到京城,秋莱一路“闹事”,天光皇帝一路“配合”。
一,梦州。
秋莱平定了梦州之乱,他刚离开心梦城,就爆发了心梦城之变。现在梦州已经是天机国名义上的一个州,就连武平也已经是秋莱的人了,天光皇帝不仅要忍着,还要给秋莱留后路。
二,会州。
秋莱大闹会州的千会城,带着流民闹事,逼迫郡守蒋怀德辞官,天光皇帝顺势就把山雪扶正了,还找借口撤换了会州太守。
三,平州。
在平州的清平城,秋莱查办了平州太守何继业、清平郡郡守吕平和清平县知县汪柔安,杀了偏将吴超,抄了石府,天光皇帝借机撤换、查办了一大批官员。
四,海州。
秋莱在望海城雷厉风行地进行整顿,郡守钱文心自尽,知县陈光被处死,副将杜龙逃跑被杀。他走后,洪武海山和洪武海珠前往京城,一路上,他们四处传播,有关望海城的事在各地迅速传开。他们还在半路上,天光皇帝就得到了奏折和密报,已经知道了望海城的事。
除了秋莱的奏折,洪武德的信和钱文心他们的供词,洪武海山和洪武海珠还给天光皇帝送来了一份万民书。万民书里简单记述了秋莱在望海城的功绩,还有无数血指印。有多少血指印无数!大大小小,甚至还有孩子的。这不是秋莱的安排,是望海城老百姓想的办法。他们想让全天下都知道望海城的事,想来想去,他们给天光皇帝写了一份万民书。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没有什么比血更能代表他们的真心,于是有了血指印。
天光皇帝仔细看完了所有奏折、密折和供词,特别是那份万民书,他看了一遍又一遍,那些血指印印在了他的眼睛里,也刻进了他的心里。因为这件事,他做了恶梦,梦到无数恶鬼围着他,在他身上按血指印。
还有比这更可怕的!郡守钱文心、副将杜龙和知县陈光被整治,有人借此弹劾秋韵,更有密折说出了更多的细节。原来他们竟然是贤郡王秋韵的人!望海城重要,天光皇帝派他们去,就是因为信任,结果却是另一场“心梦城之变”。他们为什么要合谋霸占望海城,天光皇帝再明白不过。他万没想到,这个他最喜欢的儿子竟然这么“贤”!原来秋韵一直演得那么好,他这个父皇都没发现。
更妙的是,秋莱“不知道”钱文心等人和秋韵的关联。天光皇帝敢断定,秋莱一定知道。以秋莱办事的风格来看,他知道,秋莱下手狠却不毒,秋莱绝不会随便把小小的知县陈光杀了,钱文心又为什么要自尽,这其中必有隐情!秋莱为什么不说,他为什么要帮着秋韵隐瞒这些事
秋莱被封为忠郡王,秋韵被封为贤郡王。一个忠,一个贤,这代表了天光皇帝的心愿和认可,结果他的儿子们这样当儿子。洪武家的忠,望海城的万民书,秋莱的奏折,钱文心等人的死,这一切都是秋莱安排的好戏;秋韵的贤,钱文心等人的忠,这都是秋韵安排的好戏,这是一出出好戏,天光皇帝太久没有看到这样的好戏了。
每次想到这些,天光皇帝兴奋,他的心却像被火烧了一样沸腾。是喜是悲是怒是惊是怕……连他自己都形容不出,这是什么感觉。
儿子会演戏,当爹的也不能不演。
对于秋韵,天光皇帝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不仅斥责了那些弹劾秋韵和钱文心等人有勾结的大臣,他还好好宽慰了秋韵。
对于秋莱,天光皇帝更是大力支持:
一是,嘉奖秋莱,表彰秋莱在望海城的功绩。云南笔趣阁
二是,表彰望海城百姓忠君爱国,建城有功,免除全郡半年赋税。
三是,钦点洪武家为皇室家奴。
四是,任命洪武德为御前侍卫(副将)、望海郡郡守、副将,负责镇守望海郡。
五是,留洪武海山、洪武海珠在京城任职,任命他们为御前侍卫(千长)、禁卫军水师千长。
六是,凡是秋莱在望海郡任命的官员,无论官职大小都照准,而且还给予一定嘉奖。
七是,被罢免的官员全都押送回京城,按国法议处。
八是,以邸报的形式,把望海郡的事通报各州,要求各州根据望海城的举措,整顿吏治,安抚百民,发展农商业。
可是哪有这么容易
圣旨一出,京城震动。
秋丰、秋韵等皇子立刻带领官员们行动,纷纷给天光皇帝上奏折。结党营私,任人为亲,拉帮结派,意图不轨,内外不一,敲诈勒索,擅自处置地方官员,不分善恶安抚,……什么难听,什么能致命,他们就怎么弹劾秋莱。写奏折,有技巧。他们想尽办法地找秋莱的漏洞,先说好话,再以国法、人情说事。有旧的,有新的,他们想得到,更写得好,奏折写得即漂亮又有理,即合法又入情。
最终于有人帮秋莱说话了。那些有正气的清官、闲官一直在等机会,望海郡之事是机会,他们就出手了,只说秋莱好,不说半点坏。不少官员的心态有了微妙的变化,有人借机投靠秋莱,他们认为机会来了,也跟着出手了。他们针对弹劾秋莱的奏折,一条一条批驳,然后反骂那些人是小人。
不仅如此,秋丰借机弹劾秋韵,秋韵就反咬秋丰诬陷,其他皇子也同时发难。你说我的是居心叵测,我说你是狼子野心,各皇子互相指责、攻击,从望海城的事开始,他们说新事、翻旧账,无所不用其及。
你说我陷害,我说你栽赃,转眼之间,全朝骂战。
热烈精彩,却是人心惶惶!
从京城到地方,从地方再到京城。
有人惊恐,生怕露底;有人兴奋,拼命下手;有人中立,坐看风云;有人算计,暗中运作……密信、奏折、密折在京城、地方之间来去,如浪涌动。
天光皇帝下了圣旨以后,一直不表态,有人骂秋莱,有人保秋莱,到底谁的对,最终权在他手里。在这样一场大戏中,他看到了人心的奥妙、算计、改变和走向。
不管如何,洪武家立刻名震天下,成为了第一家族!
第145章 血书0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五,石州。
火山和地震爆发,几乎摧毁了火石镇,秋莱快速、有效地进行赈灾,这才保住了火石镇。
这件事可以分两头想:一是,秋莱赈灾有功;二是秋莱一到,地震就来了。不是天光皇帝一个人这样想,有不少官员上奏折,他们说秋莱触怒了梦神和山神,这才引发了地震。为什么会这样,理由有很多,随便他们编。他们没有明说,背后的意思是,秋莱是一个不祥之人。天光皇帝在意这个,而且很在意。联想到秋莱的经历和所作所为,他这样想,也不是没道理。
让天光皇帝高兴的是,石州太守方庄和火石郡郡守乐升忠心。一个远离,一个装病,方庄和乐升不仅不配合秋莱,他们还上明折,把赈灾的所有功劳都算在天光皇帝的身上,同时上密折,弹劾秋莱专横跋扈。
面对如此大灾,方庄和乐升不顾石州和火石镇安危,和秋莱对着干,天光皇帝不仅没有怪罪他们,反而大大褒奖了他们,让乐升赶紧到京城赴任,担任户部尚书。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天光皇帝没有耐心了。他以为,秋莱去过望海城之后,得到圣旨相关消息,应该立刻回京城。结果呢秋莱跑去了火石镇,搞出了一件更大的事。他感觉主动权完全不在自己手里,而是被秋莱这个儿子牵着鼻子走。他已经为秋莱做得够多了,秋莱却还这样胡作非为,再这样下去,秋莱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因此,他没有立刻传旨嘉奖秋莱,只是等着秋莱下一步的动向。
个个是人精,秋丰、秋韵他们立刻察觉到了天光皇帝的心思,立刻借机发难。亵渎梦神,触怒山神,赈灾不力,滥杀无辜,借机抢掠……他们不仅弹劾秋莱,还骂方庄、乐升,一心要想这事彻底搅浑。另外一批人就死保秋莱,态度无比坚决。
战局飞快裂变,各方开始无所不用其及地互相揭底。
这本来是天光皇帝早就预料到的,也正是他想要的,他却发现不对劲了,因为他感觉快掌控不了现在的局势。如果是别人,一定会乱,多半会赶紧平息这个乱局,以免事态扩大。他却忍了下来,任由他们去吵,就是不管。
从梦州到京城,秋莱一路艰辛,皇子们互相攻击,他们不安躁动,可是又有谁知道天光皇帝的煎熬
一,对秋莱,他无比矛盾。
梦州没了,千会郡没了,望海郡没了,火石郡也没了!
别的地方还好,天光皇帝还不太在意,火石郡没了,他是真生气了。这不是钱的事,这是皇权的大事!人人都知道,火石镇是他的,现在表面上火石镇还是他的,可是谁不知道,人心已经被秋莱夺走了。
可气的是,秋莱对他这个父皇漠视!
秋莱写的奏折简单、冰冷,他看出了其中的深义,那就是:爱信不信。儿子就这样干了,他随便去想。秋莱的本意是,不说废话,有事说事,事情就是这样,与其多说,不如少说,但是秋莱也的确有这个意思。他是极品文人,心思即细腻又敏感,自然会变本加厉地多想。这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侮辱!
为了帮秋莱这个儿子,他用了那么多心思,打破了那么多底线,秋莱却根本不领情,还一直一意孤行。
可怕的是,秋莱有了“派系”。
不知道是秋莱暗中经营,还是官员们真的维护秋莱,反正有一批官员极力支持秋莱。他们基本都是小官、闲官和清官,比不了其他皇子的亲信、嫡系,却已经形成了一股力量,能左右朝局。秋莱早在梦州的时候,有人给他定了十大罪,其中有一条就是建立“莱党”。以前这是诬陷,现在却真有了!世人称之为“莱党”,他们也自以为傲。
再这样下去,他这个皇帝、父皇还怎么当
是这样,他却真的很欣赏秋莱这个儿子。
他知道梦州局势真的难!一个这样乱七八糟的州,就因为秋莱的治理,就算经历了两次魔兵之乱,梦州竟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知道千会城是雷!一座小小的城,就因为秋莱敢干,就能安置下那么多流民,几乎一夜之间就安定了下来;他知道望海城乱!一座这样的城,就因为秋莱去了,就这么短的时间,几乎变成了另一座城;他知道火石镇的灾大!一次这样的大灾,就因为秋莱来了,在这样混乱的局面下,火石镇竟然恢复得这么快。
如果不是秋莱,那些地方会成什么样子,他不敢想像。
作为皇帝,作为男人,他惊喜,他兴奋!那些地方到底发生过什么,他真的很想去看看;他嫉妒,他怨恨!这些本应该是他的功绩,所有的风光都应该是他的,结果秋莱把一切都拿走了,地、钱、人、心、名……,只给他留下一个父皇的名头;他愤怒,他惊恐!那些城已经不是他的城,他的圣旨根本比不了秋莱的话,只要秋莱一句话,这些地方会为秋莱干任何事。
秋莱做了这么多,帮了他这么多,他毫不费力地就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他本应该高兴,却反而把秋莱当威胁。520小说
他就是这种人!
要帅,要文采好,要科举出身,要忠,要能办事,要给他面子,要给他把柄……他对儿子和大臣们要求非常多,哪天心情好,他对很多事不在意,哪天想多了,他对事事都在意。极品文人皇帝,就是这个德性!他的原则和底线即明确又漂浮不定。
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无论是谁,都不能和他抢风头,更不能威胁他的皇位。
秋莱的确好,帮他做了很多大事,却一直在突破他的底线!
二,对儿子们,爱恨交加,无可奈何。
秋莱还在皇宫的时候,他就知道儿子们没安好心,但是他们还不敢做出太过出格的事。他们无所不用其及地讨好他这个父皇,让他有无比的快感和成就感、安全感,他觉得自己完全能把控他们。
当各地出现灾乱,叛乱越平越乱的时候,他这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戏。他的儿子们和官员勾结在一起,形成各个派系,完全不把他这个父皇当一回事,只知道为自己。国是什么国,父是什么父,他们毫不在乎。
秋莱在梦州异军突起,他的儿子们更是无所不用及!太守郑君德和军将丁万策造反,国师朱贤、大太监刘锦和军将钱百相策动心梦城之变,秋莱在分梦镇被暗杀,郡守钱文心、副将杜龙和知县汪柔安合谋霸占望海城……这些事情后面隐藏着什么,他比谁都明白。
以前,他做什么事,儿子们都赞成,就算反对,也都是小心翼翼,现在好了,只要是有关秋莱的事,无论他做什么,儿子们都会联手拼命反对,同时他们还互相弹劾、陷害。他们用尽办法,各出奇招,比做什么都有本事。就为了这件事,他要花费大部分精力和他们周旋,根本没有心思治理国家。
包括秋莱在内,他保这些儿子,对他们好,他们不把他当父皇,表面一套,背后乱来;他收拾这些儿子,他们更不把他当一回事,更是穷凶极恶,什么都敢干。
打击、惩治不行!他必须忍住一些恨和怨,静静等待机会,否则就会是大祸,他都可能控制不住。
天光皇帝哪里不知道,秋莱回来了,就更会天翻地覆。
事情的确如此!
秋莱就要回来,这事本应该只有天光皇帝知道,结果却满城风雨。是谁泄露的秘密可能是秋莱,可能是马静,可能是卫客,也可能是其他人,不管是哪种可能,这都让天光皇帝恨得咬牙切齿。
猜你喜欢